人总高估自己对“无爱的关系”的忍耐度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我一直都觉得“相敬如宾”是个糟糕的词。它描述的关系状态平等,但隐隐透着一股不真实:
吃饭逛街看电影,外出彼此报平安;
没有争吵、出轨和任何抓马的事,关系顺顺利利;
双方边界极其明晰,彼此都不承担对方的坏情绪,避免探讨深层次的、价值观方面的东西;
很多时候都是在各过各的,有 ta 没 ta 都一样,感情谈了跟没谈似的......
是的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两个人似乎是在心照不宣地,在关系中逃避关系,给人的感觉就像谈了一场假的恋爱!
其实,心理学对这样的关系有个说法:
假性亲密关系
(Irrelationship)
这种关系不仅仅发生在恋爱里,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但共同点是,它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分离,很多人都会高估自己对这种关系的容忍度,但又因为熟悉这种模式,导致自己反复回到这种模式中。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
分手,可能是因为
从未真正在一起过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侣之间都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和联结。因为这样的联结意味着相互关心、彼此共情、情感付出——可这些是需要承担情感受伤的风险的。
于是,我们不敢让自己“真的在乎一个人”或是“让别人对我们来说变得重要”,关闭掉这个部分,我们就能避免那种被伤害、被拒绝、被抛弃的脆弱感。
图片来源:乔乔的异想世界
而我们怀着对失控的恐惧,不敢投入,回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时,假性亲密关系便形成了:
它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指伴侣双方默认的一种状态: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防御机制(defensive mechanism),只不过,它是两个人一起在防御。
你们可能在外人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避开了双方彼此的坦诚和接纳、避开了双方自愿地为这段感情和对方付出。它是双方不自觉地精心构建起来的“联结”,是伴侣双方的共谋。
假性亲密关系使我们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得以解脱,不会感觉到脆弱。图片来源:神探夏洛克
这样一段关系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因为这段关系从表面上看非常稳定,有着精心构建的规则,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危机。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将会得到的情绪反应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预测的。
图片来源:真爱至上
处在假性亲密关系里的双方,很少会真的觉得自己上当受骗,甚至会给外界一种关系不错的印象,这是因为,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平等地且自愿被束缚着的,是他们主动选择了束缚以便感受到“我是安全的”。他们的困境,正是他们的安全基地。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
爱的勇气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一定能发现不少假性亲密的例子,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你本人,甚至你的父母。
是的,有些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我们都是从人生早期的关系里习得爱、认识爱的。而当一对父母从不自主、自发地互相表达爱意时,他们的孩子就很容易认为,亲密关系、婚姻、爱就是这样一种程序式的互动而已,相敬如宾就是爱情的全部。
在这种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缺乏一种激情(passion),无论是和性有关的激情还是其他方面的。他们对关系的想象像是一种不会出错的模式。可激情是好的亲密关系中所必需的。
有些消费里塑造出来的亲密图景,也会影响我们的爱情观。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些广告、影视作品会让我们以为,只要做了这些、买了那些,就是对彼此的爱了,实在不知道怎样对伴侣好的时候,砸钱总归不会出错。
这种关系,比起爱人这个头衔,更像是彼此的战略合作伙伴,哪怕按部就班打卡了情侣会做的 100 件事,也还是会觉得孤独。
也许这听上去还不错,至少不会有大的损失?但其实,很多人都会高估自己对这种“无爱的关系”的忍受程度,崩坏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假性亲密关系
最终指向失望
假性亲密关系在表面上是“安全”的,但深陷其中,会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
我们首先会失去的,是和他人真实地联结的能力。
KnowYourself 读者 @LiLiPan:
有点像打卡式的旅游,并没有真正投入的欣赏和感受那些自然风景名胜古迹,而是在各种找角度拍照,吃美食也是摆拍,没有用心品味食物的味道。真实,是一种能力,很多人不具备这种能力。
一方面,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可能从儿时起,就没有过真正双方彼此接纳和理解的深度联结,他们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因而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ta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日常的规则可循。
假性亲密关系压抑了人的情绪、也压抑了人的自我认识,从而就剥夺了这个人真正去和别人联结的可能。
还有很多人从小就要去满足父母明确提出的各种需求,这也会让他们逐渐失去那种能“看清他人或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能力——毕竟这样的能力,就跟肌肉一样,也是需要锻炼的。
图片来源:Unsplash
此外,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即便努力去“照顾对方”,也常常会觉得失望。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是唯一一直在付出的那个。他们自以为是的付出是基于自身,而不是对方的。这种付出注定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被隔离、被剥削、被低谷,感到愤怒。
图片来源:婚姻故事
当我们在无意识中被消磨得精疲力尽,总会有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觉得孤立无援,开始渴望真正的亲密,并最终想要离开这段关系。
然而,即便发展了新的恋情,可能还是会对于接纳一个新的人、作为“真实的自己”被看待和被爱而感到害怕和焦虑。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打破这种状态不容易
但值得
如果你习惯了假性亲密关系,你可以先检视自己在每段关系中已经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
比如,你们总是无意识地、但却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设计好的固定脚本来扮演角色。不妨停下来,想想如果不按照这套脚本,我们自己想要说什么、做什么。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也许就是你当下最应该说的台词。
图片来源:婚姻故事
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人都会高估自己对假性亲密关系的容忍度。也许当你意识到,这样失去活力的状态已维持了太久之后,你可能会产生一些“冒险”的动力。
你可以尝试着去调整自己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比如:一份感情并不是只有结婚才是「圆满」的结局,或者,你们的关系不必背负他人的期待。当你尝试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对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就是建立真实联结的起点。
这一定会让你害怕,你体内的防御机制会跳出来,告诉你让他人了解你是危险的,这会让你惊慌和脆弱,但是处理焦虑的方法不是逃避,只能是经历它们。在觉察到这点的基础上,你也可以试着坦诚,只有你的坦诚,才可能影响你们互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对方。
图片来源:婚姻故事
而如果你遇到的对象是长期习惯假性亲密模式的,你率先迈出的第一步,也许是走了很多步,都难以获得对方同等程度的坦诚以待。这可能会让你感到无助。你也会担心,破坏这种稳态后,既失去了那层令你感到熟悉和安全的保护壳,也没有从真实的世界里马上收获温暖。
请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觉,让它引导你去寻找真正能带给你内心满足感的东西。这也许会带来一段假性亲密关系的终结,但也意味真实情感关系的开始。
剥离老化角质后,暴露出的皮肤总是幼嫩脆弱,而这就是我们获得新生的方式。
图片来源:Unsplash
“勇敢不是不恐惧,
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
最后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有一句话: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希望大家都能拥抱真实的爱,即便会有一点点风险,但回馈也将是超越想象的丰盈满足。
今日互动
你经历过这样的关系吗?
这段关系的结局是?
References:
本文关键词:假性亲密、依赖共生、有毒关系、恋爱、婚姻、关系模式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大胆去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