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从美国到英国:肆意奔跑的留学生涯

从美国到英国:肆意奔跑的留学生涯

10月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咖啡馆



作者:吕可宁


本科就读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在英国格拉斯哥就读媒介管理。因为高三前暑假的一次美国旅游,让她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


从美国到英国,从经济学到媒介管理,每一步都有人问“Why?”她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趁年轻,想做就去做,活在当下……”



01

“缘分”就在一念之间


高三前的暑假去美国旅游,姑妈帮我预约了美国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州立大学的 Walking Tour。参观了大学校园,旁听了大学课程,尝试用蹩脚英语和带队导游沟通,让我对不同环境学习产生了好奇。因为亲身感受过美国的大学校园环境,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对于是否出国留学会有更坚定的想法吧。在旅行结束后正式做出了留学的决定,其实也是想看看自己在不同环境下能活出什么不一样的色彩。


千万别再说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逃避高考这一类的话,对于语言天赋不强的我来说,托福的学习也真的轻松不到哪里去。由于时间较赶,每天封闭式的英文学习,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当代年轻人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脱发,在当时18岁的我身上就已经出现了。


学习托福的同时,开始和中介一起准备申请大学。综合自身当时的语言水平选了几所大学。申请大学时最令人头秃的就是准备每个学校特定的申请小作文。因为申请的大学数量较多,小作文的字数综合连起来不能说绕地球一圈,也可以和当时本科时候写的论文的字数匹敌了。



02

留学初体验:热情奔放的美国


面对一个语言不通的陌生环境,我闹出过不少笑话。


美国人打招呼会习惯性的问“how are you?”你回“fine thank you and you?”吗?当时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回复,打算用一个“yeah”应付过去,但是真的很尴尬,外国人(好吧,其实我才是外国人)很无奈的笑了笑,不知道该怎么把天继续聊下去。


此外,那些在网上看过的因为语言不通闹出的笑话都不是段子,而是真真的存在的。


就比如一次我去餐厅点一个披萨,我以为披萨上的料是固定的几个食材。所以当餐厅的服务员问我“Would you like some topping?(你想加什么料在披萨上?)”我坚定的回答“No, thank you!”然后,我明显感觉到餐厅员工跃跃欲试想拿食材的手顿了一顿,然后一脸迟疑的看着我坚定的眼神。3分钟以后,我收到了一张完全没有食材的白色大饼……


但是谁这辈子还没闹出过什么笑话呢!我个人认为并不用太介意,因为外国人来中国也会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笑话。


我们大学虽然是坐落在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上,但是却被评为全美最美十大校园之一!学校的春秋季真的很漂亮。刚入学的时候快到秋季,金黄的树叶铺满整条路,随随便便拍出来的照片就是一张明信片(请原谅我当时不成熟的拍照技术)。



(堪萨斯大学金灿灿的秋天)


小镇上的人,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居民,都非常淳朴友好,在那里我曾收到不止一次来自陌生人的赞美和友善:


  • 走在路上,会有人迎面走来告诉你“Girl, I like your beautiful eyes.” “Oh! I like you sweater, that’s so pretty!”


  • 在你和绝大多数人沟通的时候,对方都会向你投来鼓励的目光;


  • 有时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没关系,你说的很好,我们能懂你的意思。”


异国他乡,小小的理解和鼓励都是莫大的温柔。


正式上课前,学校所有留学生都需要通过本校的语言测试,达标后才可以直接上正课,不达标则需要搭配上一些语言课。


我就是在大一的时候正课搭配语言课一起上的“幸运儿”,这就导致了我在大一的时候上的正课变少了。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后续几年我仍旧按照原进度上课的话,就会面临延期毕业的问题。为了按时毕业,在大二大三的时候,除了专业课以外,我还在寒暑假额外追修了选修课,来增加总学分保证按时毕业。


假期选修课的选择余地相对较少,因此一些不可思议的课程出现在了我的课表上:听英国人讲孔孟之道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异,听中国老师讲古代朝鲜、韩国、日本文化,听印度老师讲清真寺的文化,还学了染布,用了电动缝纫机缝了棉被,编了门帘和竹篮……


美国注重学生的课余活动,学校也一直鼓励学生勤工俭学,所以大二的时候,我在学校官网餐厅招聘页面申请了学生食堂打工,填写了申请表,之后进行了简单的面试(主管会问如果餐厅遇到的突发事件,例如有过敏史、素食主义者前来吃饭应该怎么处理等等)。


应聘成功后周五到周日,每天都会抽出4小时用来打工,赚的钱足够我每个月的生活开支,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在食堂打工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外国的同学,也交到了最好的外国朋友。我们会在打工之余一起出门逛街、喝咖啡,感恩节的时候她还邀请我去家里过节。


大学本科是我留学生涯的初体验。虽然一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未知和害怕,但是在学习期间和朋友住在一起,让我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大胆。我们会在寝室里斗地主、狼人杀,战斗到天明,也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甚至一起在宿舍里吃榴莲,导致外国人以为是天然气泄漏拨打了911……


我开始慢慢明白享受当下生活的意义,告诉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出格就一定要去做!于是,大一和同学一起去蹦极,大四去尝试攀岩,毕业去跳伞庆祝。



(在拉斯维加斯跳伞,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爱折腾”的我,其实作的很


先来谈谈我本科的专业:主修经济学辅修商科。


美国大学一般安排新生在大一下学期开始选择专业方向。当时我对于将来的职业规划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很迷茫的。选择经济学是因为这是一个比较common的专业,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上范围也相对比较广。


在我规划好每学期大概上的课后,我了解到商科的部分课程和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两个专业在今后职业这方面的涉猎也有相似之处。再加上辅修专业相对主修的课程较少,搭配经济学专业课来上是完全可以Hold住的,所以商科的课程就当作是对于自己知识点的扩充。


相信有很多人对我研究生的专业转换有些不解,为什么方向变得这么不同?而我作出这一选择的转折点就出现在大二的暑假。


当时我去了一家还不错的4A广告公司——阳狮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关于电视节目中产品植入的创意和提案。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开始对广告传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想法,对于将来的职业规划也开始清晰起来。


因此在大三着手申研的时候,决定申请有关传媒方面的专业——媒介管理。虽然专业跨度较大,但和我本科专业还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大部分课程涉及传媒领域全新的知识点,其余是建立在商科和经济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课程。


至于为什么去英国,我同样听到过身边一些熟悉或并不熟的人发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


  • “在美国待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去英国?”


  • “按照留学鄙视链,美国可是处于最高点的,你为什么要往下走去英国啊?”


  • “你是不是觉得美国读书太累了呀?”


  • ……


其实哪有这么多为什么,发型穿着风格都可以变化,为什么留学地点不能变?我希望去不同的地域感受不同的文化。同样是英语国家,那美国和英国的差异究竟在哪里?既然我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多去了解感受一个国家呢?



04

疫情下充满奇幻色彩的欧洲大陆


(春天格拉斯哥大学的主教学楼)


英美上课会有一些完全不同的氛围,但又会找到一些相似的影子(以下仅为本人一人所言,不代表所有留学生的感受)。


大家对于英国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英国人普遍严肃古板,的确是的(是不是以为我会说“其实不是”)!在英国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不会向你投来温柔鼓励的目光,或时不时对你微笑点头表示赞同,相反的大部分英国老师会死死地盯着你——“I’m watching you.”



所以刚开始在英国上课的时候,我会因为回答的时候被老师死死盯着而稍有不适。


此外,英音和美音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尤其这个英音还是带有独特苏格兰口音的,这种差别感会更大。虽然已经在美国上了四年的学,但是刚开始在英国生活时这方面也是会有一点不适感。


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影子呢?因为不管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总是会出现一些不靠谱或者啼笑皆非的事。研究生开课的第一天,一个班60个学生,老师预定了一个只可容纳30人左右的教室,导致了第一天第一节课,有一半人是坐在桌子上上课的,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感。可能老师自己也觉得很离谱吧,课上到中途他重新找了一个在山另一头的教室,带着60人的大部队翻山越岭换了教室。60分钟的课竟然有1/3的时间是花在找教室、换教室上。


生活处处充满惊喜。当我正感叹自己住到了全新的公寓时,发现公寓的火警警报器也因为是全新的而过于灵敏,好好的河景房变成了火警房,只要油烟稍微大一点点火警立马响起。一周几乎有4-5天会看见接二连三的消防车来公寓门前报道。


在英国的留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快乐不少于美国的4年。我扩充了自己的交友圈,遇见了更多非常可爱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一起做饭过年、一起剧本杀。在2月底欧洲疫情爆发前夕,我和朋友办了欧洲申根签,决定相约意大利。


出发前,我们还特意查看了意大利实时疫情信息,看见确诊人数依旧是之前查出来的3人没有增加。但随后落地米兰的那一刻,收到了微博的推送消息:当地确诊人数上升到了13人。幸运的是,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我们都带了口罩。第二天起床,确诊人数持续上升到65人。好好的意大利之旅居然变成了决赛圈跑毒之旅,一路向南旅行(跑毒)。


(罗马斗兽场遗址)


最后可算是顺利回到了英国。紧接着随着英国疫情的爆发、封城,我在自己18平方的小房间内待了将近2个月,每天写写论文、泡泡茶、织织毛线、打打游戏、画画水彩、写写字,也挺快乐。



(在英国疫情封印下长时间待在家里的杰作:水粉画&毛线玩偶)



05

写在最后的碎碎念


我的留学经历在平凡中透露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


之前总会有朋友、亲戚、学弟学妹来问我“后悔出国留学吗?”但不管是在最开始去美国留学,面对语言不通崩溃的时候,或是在之后因为课程压力处于负面情绪环绕的情况下,我都会很坚定的回答“不后悔!”


始于二零一五年八月八日,终于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三日,五年两国留学生活已经结束。感谢这段时间遇到的善良可爱的人。直到现在,我仍旧会想念这五年的每一刻,它必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段时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咖啡馆



-End-


更多留学教育资讯点击关注FindingSchool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FindingSchool拓校

相关新闻

谎言可以杀人:从英国到美国,马斯克传谣造谣破坏民主谎言可以杀人:从英国到美国,马斯克放大错误信息,破坏民主Peter老师:从中国/英国/美国的升学逻辑,了解海外的教育模式重磅!对话前美国移民局副局长:从留学到留下,中国学生如何顺势而为!重磅!对话前美国移民局副局长:从留学到留下,中国学生如何顺势而为留学丨从长江到加龙河:留法学生的中法文化交流之路从F1到EB5绿卡:学生签证转美国绿卡的最全攻略!从进食障碍患者到美国心理咨询师:她们和 「一滴」的故事|公益直播回顾从穷小子到斯坦福博士,这个40年前留学中国的美国人,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广州线下活动来啦!英港澳心理留学:从选校到就业一站Get!从留学到留下:留学生在美就业及创业指南从血本无归到柳暗花明!从中国到美国最远的路是他们的套路阿里云服务领域Agent智能体:从概念到落地的思考、设计与实践韭菜悲惨的一生: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人生三阶段:从20到40的探索之旅——对话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验探索欲望的本质:从模仿到自我发现的旅程【医学英语】字母"N“开头的词汇:从恶心到神经途径的奥秘解锁Vim编辑器的强大功能:从入门到高手全攻略情感的成熟:从自我牺牲到相互成就香港金管局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从批发CBDC到零售CBDC(下)香港金管局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从批发CBDC到零售CBDC(上)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和应对:从美国加征中国部分产品关税谈起揭秘母亲节的真正起源:从古希腊到现代,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小心!华人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从多伦多到上海的被骗经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