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年轻人开始羡慕月嫂、外卖员收入? 当蓝领的职业价值被重估

年轻人开始羡慕月嫂、外卖员收入? 当蓝领的职业价值被重估

10月前
作者:刘司、陈嘉
来源:文化纵横
文章已获授权




【导读】近期,《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发布,其中“蓝领与白领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月嫂、外卖员等职业收入居前列”的分析引发热议。一方面,对蓝领高收入的质疑不绝于耳,另一方面,无论是请人装修维修还是雇佣保姆月嫂,人们获得蓝领服务的成本确实在上升。与此同时,有年轻人开始向往“轻体力活”,认为相比虽然体面却日益内耗、低薪的“坐办公室”,依靠劳动致富并不丢人。争议背后,必有群体内部的变化作为支撑。那么,近年来中国的蓝领群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本文指出,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平台企业的组织模式,为蓝领行业带来诸多变化,培育出扎根第三产业、服务城市基础运转的新蓝领群体。他们的收入回报明显更高,薪资结算更为准时,准入门槛更低,职业的正向体验更强。

新蓝领所置身的新就业形态,不仅扩宽了就业市场的边界,也促进就业环境的改进,并倒逼传统蓝领行业向标准化、正规化转型。对蓝领行业观感的整体改善意味着,真正收入高的蓝领也要求“手脑兼用”。一个求职者能在两小时之内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却需要不断运用脑力和积累数月的经验,才有可能取得“跑单王”月入两万的收入。如何继续推动“多劳多得”价值观的内化,促使社会重新建立对劳动的尊重,如何进一步完善与新蓝领就业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促进蓝领群体与社会共同发展,仍有待全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社会观察专栏特稿,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年轻人开始羡慕月嫂、外卖员收入?
当蓝领的职业价值被重估


近期,一则“泥瓦工月入两万五、装修工月入三四万、外卖员三年入百万”的新闻,把蓝领群体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很多人怀疑蓝领职业获得高收入的真实性,而且认为就算收入高,蓝领干的还是“苦力活”;另一方面,无论是请人装修维修还是雇佣保姆月嫂,人们获得蓝领服务的成本确实在上升,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
争议背后,是蓝领职业的薪酬待遇尽管正在上升,而社会认可度依然低下的现实。受社会观念影响,人们往往希望自己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而蓝领职业似乎总与“不体面”挂钩。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不仅使蓝领就业得不到基本尊重,而且造成就业市场的供需错配——需要蓝领人才的行业面临“用工荒”,白领行业则竞争激烈。
那么,社会对蓝领职业的认知是否符合现实?面对经济社会变局,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蓝领职业和蓝领群体,从而更好地思考就业方向?
价值重估:走出“白蓝”之争的迷思

从各国发展经验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价值也会相应提升,蓝领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收入水平都会有所提高。随着中国经济形态的转型,蓝领就业的规模化升级特别是新蓝领群体的崛起,正成为一个颇为醒目的趋势。《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7.47亿就业人口中,蓝领群体达4亿,同时,蓝领的收入逐渐提升,与普通白领差距缩小。其中,月嫂、外卖员等职业收入居蓝领前列。
相比过去的“谋生存”,如今蓝领的就业动机转向了“求发展”。这一转向,与蓝领收入的提高、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以及职业路径的拓展密不可分。如今,依托平台企业而兴起的服务性蓝领行业,成为不少人创业的新选择,宠物美容、家政收纳、减脂餐饮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新就业形态也在改变蓝领群体本身。一方面,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蓝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蓝领职业,带动了蓝领群体薪资的整体提升,并在三四线城市的所有就职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例如,依托平台就业的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其“多劳多得”的职业性质与劳动者“勤劳致富”的朴素想法不谋而合,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收入增长路径。不仅如此,新就业形态也为蓝领从业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蓝领行业的活力。
这些现实变化说明,当下对蓝领职业的认知,需要重新调整。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有文化”、“知识水平”、“社会身份”等具有重要分量,这些都指向白领乃至金领职业;而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差、体力活辛苦、技术含量低等传统刻板印象,则指向蓝领职业。要打破这种认知惯性,促使社会形成更为客观理性的职业理念,需要对蓝领群体和蓝领职业进行一场认真的价值重估。同样的,我们这个社会要真正建立起对劳动的尊重,也必须从重新正视蓝领职业开始。
如何可能:蓝领行业的三重革新

传统蓝领作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群体,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居住在集体宿舍,依赖包工头、同乡等提供就业机会,项目完成后,会离开城市。而近年来,蓝领队伍展现出新的发展面貌,出现了规模化的“新蓝领”劳动者。他们作为城市的新市民,集中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
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重塑了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推动了蓝领行业的不断优化重组。从社会层面看,面对行业迅速变革所带来的职业认同、劳动价值、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管理者、经营方、从业者正共同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蓝领行业发生了三重革新,其社会价值不断提升。
(一)模式变革:趋于多收入、多发展的新蓝领
稳定、持续的收入和有增长空间的职业前景,是社会形成对一个职业认可的基础。根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蓝领群体平均月收入显著提升,由2012年的2684元增长至2023年的6043元,是原来的2.26倍。剔除通胀因素后,蓝领人群实际平均月薪是10年前的1.85倍。总体上看,蓝领与白领群体的平均月薪差距逐渐减小,乃至有超过部分白领的情况。
蓝领群体收入的提升归功于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随之迸发的大量新兴产业,催生了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当前,我国4亿蓝领群体仍以制造业为主,但服务业蓝领的收入回报明显更高。《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除货车司机外,月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美容美发师这些位居蓝领收入前五位的职业均为服务业蓝领,平均收入在6000-8000元,高于工厂普工、建筑零工等传统蓝领,月薪高出1000-3000元。
长期以来,围绕蓝领行业的争议中,分化的薪资、频繁发生的讨薪尤为突出。据统计,近四成建筑工人遇到过薪资拖欠情况,加之非正规的组织形式,师徒之间、熟练工与新手工之间,薪资差距高达1-3倍,无疑增加了职业的隐形门槛。一改传统非标准化的单边就业市场,新职业形态带动的灵活就业包括了在线平台零工、外包、内包、众包等多种形式,传统蓝领也借助平台组织劳动生产过程,以保障其工资权益。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带动的新就业形态以更为准时的薪资结算,带动其他行业提升薪资结算的准时性。例如外卖员薪资结算兼具月结、周结和日结多种模式,结算率高达93.8%。
新就业形态在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劳动者收入,为经济社会和商业模式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改变了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的雇佣关系。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诉求得到了有效对接,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也进一步提升。这些变化提升了服务型蓝领的职业价值,也帮助其增强了获得社会认同的底气。当然,现阶段不同行业的平台化、组织化程度不一,不同的具体岗位获得的支持也不尽相同。在这条提升蓝领收入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
(二)技术变革:正在标准化、灵活化的新蓝领
在公众认知中,相较于白领,美容美发、建筑装修、货车司机等传统的蓝领工作被极强的熟人社会逻辑所组织。“老带新”的学徒制既要求入行者携带一定的人力资本,又需要调用人情社会中的关系粘合剂。血缘、地缘、学缘等要素成为无形的就业门槛。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加,个体与原有的社会关系逐步脱嵌,面对“入行无门”的困境,如何在新城市找到一份可供谋生的工作成为劳动者的迫切需求。
当下崛起的新蓝领行业,突破了原有就业市场的边界和雇佣关系,把原有非标准化的从业过程再造为规范化、流程化的运作制度。只要符合基本的入行条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参与平台组织的标准化培训,就能成为新蓝领的一员。工作流程的线上化和清晰化,规避了很多重复性及非标准化的劳动。
标准化从业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劳动者职业成长和发展的未来提供了路线支持。当个体有向上流动的需求时,可借由平台机制实现晋升;期待转换轨道时,可借由这份岗位积累的经验转型。保洁可以通过技能学习,升级为更有技能的清洁师、整理师;保姆、月嫂,可以获得育儿师、厨师、营养师等资格;外卖员、快递员,可以成为站长、网点管理等,职业前景具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外卖行业为例,美团配送站的站长、区域经理和餐饮品牌负责人大多由骑手晋升而来,这一比例高达86%。骑手可通过透明公开的招聘要求,针对性地培养协调和管理能力、处理突发问题与异常情况的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等,从而为自己博取晋升道路。
未来,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自动化技术和工具将不断涌现。服务型蓝领在未来有可能不是具体劳动的直接主体,而需要成为AI等新兴技术的协作者。例如,外卖员、快递员需要成为无人机、无人车的操作员,安全监督员,或路线规划师等。社会对蓝领的职业技能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劳动者如何及时作出反应,避免产业升级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与透明的信息传播渠道、获聘企业的有意扶持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在这一方面,新蓝领职业以标准化的运作和灵活的雇佣形式为劳动者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为白领行业、传统蓝领行业提供了参考。
(三)社会变革:走向有保障、有定力的新蓝领
总体数据上看,蓝领群体平均每天工作时长约为9-10小时,部分传统蓝领工作内容非标准化、边界不清晰,存在劳动侵占、情绪伤害等情况。根据对蓝领群体的调研发现,月嫂、货车司机、工厂普工精神压力较大,因在单一、密闭的环境工作,或直接面对雇主,维权渠道比较缺乏。面对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大多选择隐忍,只有在切身利益受到较大损害时,才会寻求法律的帮助。在受访的11个蓝领职业中,外卖员、保安和美容美发师对职业的正向情绪较强。从事配送服务的外卖员工作具有“短时高压”的特点,在午高峰、晚高峰外,外卖员可以自主灵活休息。同时,七成外卖员相信“多劳多得”,外卖配送工作及时的收入反馈机制,让就业群体对职业发展充满确定性。而美容美发师对职业的“有前景”感知较强,保安对职业“轻松”的感知突出。
面对蓝领群体在工作中受到的精神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近年针对蓝领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例,从2022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试点工作,涵盖曹操出行、美团、货拉拉等7家平台企业。职业伤害保障具有社保的普惠性特征,未来有望覆盖更多行业企业和更多蓝领职业,如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网约家政、平台零工等。
同时,服务型蓝领职业的工作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劳动工具和劳动保障物资的配置,也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升级。整理清晰的工具箱,寒冷天气的保暖衣物,提升交通便利的电动车和充电方案……每一个细节的提升,都在帮助减轻蓝领工作的“辛劳感”,提升从业者的职业体验。
不断改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就业环境,是蓝领就业群体最重要的“定心丸”。在新兴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中,一线的从业者也将参与到劳动保障方案的制定中来。他们更加了解一线职业的具体情形,在工作中获得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财富如何得到运用,是职业组织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崛起意义: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回归

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平台企业的组织模式,为城市服务型蓝领行业带来诸多变化,如今,服务型蓝领已成为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新就业形态拓宽了就业市场的边界,形成了更有价值的现代服务业,也带动了劳动者的价值回归。
(一)“稳定就业”择业观的改变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催生了零工经济,使“灵活就业”成为一大热点话题。尽管灵活就业有其历史背景:千禧年前后的十多年间,大量农民工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然而灵活就业真正成为公众偏好的一种选择,则是在互联网新产业到来之后。
事实上,公众对“工作要稳定”择业观念的改变,并不仅是基于追逐潮流做出的认知调整,也与劳动权益的改善息息相关。如今,网站、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让信息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蓝领求职者可在线上获取、比较不同岗位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优选择。据测算,以美团、微信、抖音、快手、京东、淘宝、饿了么等为代表的平台,2021年为中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像外卖员等包容性较强的职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成为很多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的新职业选择。
(二)劳动根本价值的回归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古有区分,属于从业形态的差别,而非孰高孰低的等级关系。事实上,体力劳动同样要用脑力,脑力劳动也需要生理性耗能,体脑合一才是劳动过程的常态。随着蓝领收入的提高,更多人认识到,真正收入高的蓝领也要“手脑兼用”。一个求职者能在两小时之内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却需要不断地运用脑力和积累数月的经验,才有可能取得“跑单王”月入两万的收入。除了要有时间规划的技能,还需要掌握周边邻里的信息,以及人际沟通、情绪调节、处理突发情况的技能。而被年轻人羡慕的家政和月嫂等高薪蓝领职业也需要事先接受培训,获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才能入行。

体力劳动者价值的回归,也表现在不少上班族开始尝试体力劳动。去年初,“轻体力活”的风潮刮遍各大城市白领职场,有白领选择下班后兼职外卖骑手。在复杂、不确定的人际职场之外,他们享受着体力劳动“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感。尽管“脑力劳动者地位更高”的观念自古有之,然而新蓝领职业凭借有竞争力的收入、轻松不内耗的工作环境和相关劳动保障的完善,正在松动关于职业高低贵贱的固有观念。如何推动社会重新建立对劳动的尊重,对“多劳多得”精神的内化,关系到未来经济运行的积极性、主动性一面。

时代不断变革之下,每个人的职业道路,都需要不断跟随时代和技术脉搏实现持续成长。新蓝领职业的出现和发展,展现了通过再造劳动组织方式加速形成新职业技能和职业群体的可能性。着眼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与新蓝领就业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和社会政策体系,如何推动社会形成积极正面的蓝领职业观念,促进蓝领群体与社会共同发展,如何让包括蓝领在内的各种职业回归劳动价值,仍有待全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社会观察专栏特稿,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起点人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