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渡十娘|美国点滴:欣赏破坏之美

渡十娘|美国点滴:欣赏破坏之美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编译|陈 茶
编辑|渡十娘 

圣诞节前,我给远在东部的老师邮去了刚从国内带回的茶叶。没想老师打开快递去的包裹,却发现漂亮的陶瓷茶罐给摔坏了。美国邮局很少出这类差错,我在包装时就完全都没想到应该多裹几层,很有些遗憾。没想到这两天忽然收到大卫老师的照片,看到他竟将已经打碎的茶罐修复了,真是惊喜。


被邮局打碎的茶罐


大卫(David Qin) 老师巧手修复的茶罐


中国传统文化喜欢“破镜重圆“的意像,可有大卫这样的巧手的人并不多,平日里我们不小心摔破了物件,就总是赶紧跟一句“岁岁平安”,讨个口彩来平复心中对“破碎“的忐忑。可这回赶巧了,看着大卫的作品,竟马上想起了刚去旧金山荣军艺术博物馆看过的定居英国的荷兰裔艺术家布克·德弗里斯(Bouke de Vries,1960- )的“瓷器的记忆”展。

布克·德弗里斯 (Bouke de Vries)

布克用他富有想象力的陶瓷雕塑,捕捉的是他所说的“破坏之美”。他通过重新利用破碎的陶瓷制品,从中寻找新的艺术潜力,从而挑战完美和价值的观念。看着布克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想到被打碎的物件竟有以破碎呈现完美的可能,并因此能将记忆留存,我竟隐隐地有些解脱的小快感,想也许将来若有机会,或也可以尝试用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思路,将自己心中的美以另一种形式长存,颇为兴奋。


旧金山荣军艺术博物馆进口出的布克·德弗里斯的作品


布克作品的创作方法主要是修复和重建。他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瓷器的碎片放入与它们原件同样形状的玻璃器件中,将它们的过去和现在以这样的方法呈现,观众则需要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来还原瓷器的“记忆”,这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特质——作品最终在观看者的参与中完成。



上图是布克创作的一个比较有名的“静物”。它们似乎是画家用过的画静物的道具,被遗落在时间里,那些为艺术贡献过的柠檬也已干了,却仍静静地躺在已经破碎的瓷篮里,由人想象它们的历史。



从早年修复罗马时代瓷瓮的经历获得灵感,布克创作出了下面这个放入原型玻璃器件中的中国老花碎瓷瓶片的作品。之前将这作品的他贴到了社交媒体上,并没有特别引发关注。到了疫情期间,居家令下来后,人们在无助和纠结中再次看到这个作品,纷纷解读出“内里已经破碎,但仍在挺住”的内涵,纷纷点赞转发,令布克很是欣慰。



用与瓷器原件一样的玻璃器件盛放破碎的瓷器片


布克的第二种创作方法是将碎片用金属支架固定,将原件的形状大致拼出,并加入一些必要的装饰,进行再创作。那些缝合碎片的金线很是耀眼,用的是源自日本的“金缮”技术,很是为作品增色。

下面这套茶壶的造型则用了不少蝴蝶作装饰。布克说,这些蝴蝶具有比装饰重要得多的意义。蝴蝶在布克的祖国荷兰有代表宗教上的”重生“的意义,跟这破碎后又被修整的茶壶放在一起,指向不言自明。







支架上的瓷片记忆


我个人相当喜欢的是布克下面这个“旧金山大地震”题材的三件套作品。它以1906年几乎摧毁旧金山的大地震为“记忆”的源头。如下面的图片所示,从左到右,第一件是完美的原件,中间是破碎的同款瓷罐,象征地震的破坏。右边则是用金线黏合修复的瓷罐。每一个罐子上方放置的是布克收集来的大地震后人们寄出的明信片,上面都有收件人地址和当年的邮票。而那些瓶身上印上的报纸上文字和照片,来自当年匹兹堡和芝加哥的报纸关于旧金山大地震的头条新闻。历史以这样的形式被留存。


旧金山大地震三件套


下面是布克更多的作品照片。他告诉记者,作为作品原料的那些瓷器碎片,来自于他在世界各地的古董商朋友,他们一旦看到有趣的原材料,就会马上将照片传给他,任他挑选,而而逛世界各地的古玩店,是他重要的生活内容。

在伦敦接受艺术教育的布克,是很有现代理念的当代艺术家,希望有机会能看到他更多的作品。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2023 热文排行榜: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陈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email protected]
国内:[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渡十娘

相关新闻

渡十娘|美国点滴:咸湿金山盗渡十娘|美国点滴:在旧金山看波提切利的线条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初中生送外卖筹款买iPhone(上)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下):送外賣讓我看到了美國普通人的生活渡十娘|体验美国“底层”生活(中):外送途中,我给儿子上了一堂MBA课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十二)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十)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九)渡十娘|上海寻根之四:追忆儿时岁月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八)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七)渡十娘|上海寻根之三:父亲母亲的沪漂一生渡十娘|吴正:生命三部曲之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六)渡十娘|红色革命终于降临美国渡十娘| ​與“七老八十”的美國人一起去Walla Walla的旅行渡十娘|小说:天涯海角(下)渡十娘|小说:天涯海角(上)渡十娘|父亲赴美探亲突发心梗,医院竟然拒绝收钱渡十娘|小说连载:小棉袄于爱台(十八)渡十娘|陪读妈妈: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下)渡十娘|陪读妈妈: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上)渡十娘|薛海翔:那些年我们开过的笔会渡十娘|上海寻根之一:我的舅公渡十娘|情色的《暗夜之翎》与纯爱的《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