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绝顶聪明的排长,被美军逼到无路可退,最后的时刻他会想什么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至关键时刻,而金城地区的志愿军却因伤亡重大无法派出充足兵力抢回失地。
此时一特务排排长请缨出战,他靠着超凡智慧用许多巧妙战术率领战士们歼敌百余人。然而在最后关头,他却陷入生死困境。
这位排长是谁?他是用怎样的妙计以少胜多的?他又能否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
按兵不动半小时
1950年,朝鲜半岛发生内战。美国为霸权地位出兵干预,竟不顾国际条约公然越过三八线损害我国领土主权。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时间开赴前线抗美援朝,誓要让那豺狼虎豹不敢再张狂。在这场战争中,产生了许多志愿军的伟大故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慷慨壮歌。
其中有一位名叫葛英东的排长智勇双全,他虽未留下许多故事,但打的那最后一仗可称神兵降世。
葛英东在1928年生于江苏盐城,20岁那年入伍参军,自此做好了杀敌卫国马革裹尸还的准备。
他从小脑子灵活,又身带一股浩然正气,任何人和他相处都会觉得他善于变通而不油滑,敦厚而不愚钝,正是一个优秀军人该有的精气神。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铁血战士们主动出列冲去前线,葛英东与战友们一样以坚定之姿屹立在异国战场上。因为深得上级看重,他成为志愿军特务连第四连一排排长。
特务连,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特种部队有些类似。平日里他们负责守卫重要领导干部,保障战争得到顺利指挥,在关键时刻作为尖刀精锐兵执行侦察、通信等特殊任务。在武器装备上,他们比普通的士兵更先进一些。
1951年6月,在金城地区的战斗中,中美双方战况激烈,均损失惨重。
然而美国有先进的飞机大炮,有我们那时见都没见过的各类枪支弹药。相比之下,志愿军靠着落后的装备举步维艰。
更为艰险的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734高地遭抢夺,我们必须要拿下此高地,才能有更多把握赢得后面的战争。可是此地志愿军已所剩无几,无论如何也派不出足够的兵力再次出击。
“这场仗怎么打?怎么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我不甘心啊!战士们不甘心啊!难道真的要败了吗?”
思绪在首长心头乱涌,他焦急的坐下又站起来低头踱步苦思,不停地搜寻着脑中能给出的一切方案,又将其一一否决。
这时葛英东所在的特务排是最后的希望,虽险境丛生,他们仍昂首领命奔赴战场。这群“全能兵”擒拿格斗射击样样精通,若是前去执行此任务定能做的出色。
只是现在与敌人差距悬殊,首长担心此去凶多吉少,含着泪水目送战士们离去……
葛英东和战友们身姿轻盈,一路疾行,如雨中飞燕贴地划过,在距任务时限还剩八十分钟的时候就到了预定埋伏的山脚。
这些战士们极少担任此类前线冲杀任务,个个心情激动,磨好了拳脚就要往前冲。
他们伏着身子躲在山脚隐蔽自己的同时,见那美军正一铲泥一把汗地挖着战壕呢!料那气喘吁吁的敌人暂时还无暇顾及查探四周是否有伏击,刚好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然而葛英东却抬手止住身边战友,轻声喝道:“别着急!时间还早,半个小时之后再出动。现在大家先休息一会,记得万事小心不要暴露位置打草惊蛇!”
排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家想不明白,但对排长绝对信任,便按兵不动守在原地。
直到半小时后,对面战壕已经挖到大腿根了,葛英东才一声令下带着战士们呐喊着冲向前。美军见状先是一懵,等他们反应过来准备反击之时,已经是遍地哀嚎溃不成军了。
这时大家才见识到葛英东的高明之处:美军挖战壕确实累,但大家一路疾行过来也很累,体力上并没有优势。若再等上半个小时,战士们体力恢复,而美军却已经累的拿不起枪了。
再加上那战壕才挖到一半,空间狭小,敌人在里面行动不便,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把他们打跑之后这战壕就是我们的了,我们反而省下了不少挖战壕的力气。
高啊!实在是高!敌人遭此“诡计”恼羞成怒,很快调来大批兵力如恶狼反扑。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畏惧迎难直上,然而第二波反击攻来之时,葛英东的人却不见了!
身为排长的他怎么擅离职守?他去哪了?难道是当了逃兵?
“临阵脱逃”立大功,“换家反攻”显神威
双方交战激烈,志愿军战士已经出现许多伤亡,大家心里隐隐的浮现起一层担忧。
美军作战方式原先十分单一,出兵套路都是有迹可循,连打枪和发炮的先后顺序都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志愿军战士可对症下药,不必劳心费神考虑太多应战方式。
可这第二波攻击实在猛的厉害,美军好像一下子长了脑子换了章法,志愿军打得愈发吃力。这时大家急需排长指挥变换策略,却怎么也寻不到葛英东的踪迹。
“怎么回事?刚才还在我身边的!”战士们焦急万分,但并未乱阵脚,立马由职位最高的那位代行排长职责指挥作战。
离奇的是,我们这边还没乱呢,攻势凶猛占尽上风的美军却突然乱作一团,好像那摩托车没了油,眼看要熄火。
顾不得思考究竟是何状况,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志愿军战士们一阵扫射,帮对面完全熄了火。
这时大家发现葛英东竟神不知鬼不觉的重新出现在队伍中与他们并肩作战,好像从未离开过。
待敌人落荒而逃,刚才寻找无果的战士瞪圆了眼问道:“可把我们担心坏了,你刚才到底干啥去了啊?我们还以为你牺牲了呢。”
“担心个啥,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刚才我看对面好像换了个挺有头脑的指挥官,再这么下去咱们迟早全被灭喽,所以绕到敌营先灭了那指挥官。他们群龙无首乱成一团麻,就没法跟咱打了。”
战士们心服口服,眼前这个排长可凭一人之力撼动千军万马。这场仗跟着他打,绝对让敌人心生畏惧。
美军不甘心,稍作休整后接着发起第三波进攻。这时志愿军仅剩八个兄弟,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站在阵地,望四周苍茫无所依归,硝烟遮住云彩,天色暗淡万物死寂,唯有豺狼张着血口猛扑。
《易》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阵地固然重要,但死守不是良策,当今唯有“换阵夺家”方有一线生机。葛英东果断带着弟兄们离开阵地,做出逃跑假象,任美军随意占领。
然而就在美军洋洋得意以为全歼敌人之时,来自他们自己阵地的轰天炮火却向他们砸来,任他们怎么喊叫都无济于事。
原来,勇敢的战士们悄悄的从阵地侧翼转移,绕到了美军的迫击炮阵地中。此时大部分美军已经冲向志愿军阵地,迫击炮处兵力薄弱,志愿军们仅靠几杆枪就拿下了这多门大炮,用美国的炮把美国兵送回老家!
又是一场漂亮仗,行军打仗就得靠这般灵活变通的头脑。眼看着战争已接近尾声,美国即将开始最后的疯狂,葛英东又该如何应对?
英魂不灭,最后的悲歌
志愿军战士们仅靠一个排的兵力总共打退了美国五次进攻,葛英东真的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没有辜负首长的期望和党的栽培。
然而尽管如此,美军后方似乎有打不完的兵,一波接着一波的向前补充。葛英东亲眼看着那些朝夕相处的兄弟们一个个倒下,他们或是年纪尚轻,或是还有年迈父母需要赡养,或是新婚不久妻子盼郎归。
恍惚间,他似乎还看见,兄弟们有的在倒下之时双眼最后的余光仿佛在挣扎着朝向家的方向。
到应对美军第六次进攻时,葛英东的身边已经无人与他并肩作战了,四周唯有战友英魂陪伴。众多美军一步步逼近,很快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因为他之前妙计百出,美军此时还不敢冒然上前,担心其中有诈。
而葛英东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的弹药很快就要用完,只剩一捆炸药包。现在敌人围得密不透风,志愿军后方援军也不可能及时赶来救他,纵使他天纵奇才,也无法再次脱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已经尽力,他和每一位战士都已经无愧于自己的职责。在冰天雪地中,他们身穿薄衣单鞋,渴了喝雪饿了吃冰。在无尽荒野中,他们吃变质干粮啃树皮挖草根。
无论怎样艰苦,他们都没有过一点动摇。即使是武器装备差距悬殊,他们仍愿意用生命做最后一搏。只是唯一遗憾的是不能亲眼见证敌人被打跑的那一天了。葛英东早就作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只是不想任人宰割的被杀死。
他把炸药包绑在了身上,怒吼着冲向敌人,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口中或许呐喊的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或许是曹植的那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这最后时刻,他心中或许想着千里之外的家乡,想着即将走上复兴之路的国家,想着那些为革命挥洒热血的前辈们,又或许是身边倒下的兄弟。总之他的个人生死已经被置之度外,唯有那永恒的信仰长存。
等到后方志愿军赶来时,整个阵地一片焦土,葛英东的身体已和敌人一起化为碎片,深埋于泥土之中。大家悲痛万分,对这万恶的敌人更加恨之入骨。但愿来年花开树成,英雄尸骨再化世间美好屹立大地。
那年的他也不过二十出头,本可以享受大好人间。后来葛英东获二级英雄称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等功臣。然而这许多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位英雄的家属。近年来网络上不断发起英雄寻亲活动,许多网友争相转发为葛英东烈士寻亲。
结语
战争无情人有情,葛英东烈士的锦囊妙计和勇敢无畏,以及最后关头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慷慨赴死,无一不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难以忘怀这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望朋友们铭记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同时将英雄消息多多传播互通有无,共同努力尽早为烈士寻得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