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出版社快递还能发,这几本好书值得看
读书是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能做到自得其乐,乐在其中,也就可以了。
读书是个长期的爱好,需要的只是沉潜涵泳其中,有所得也是慢慢自然显现的。
至于说到读书的方法,前人已说太多了,但也是因人而异,关键还是自己真的喜欢阅读这件事,并且会沉得下心去,有博览,有精专,还要不自以为是,多琢磨如何融会贯通,会读书的人,最后总归能读出自己的方法。
每个时段都会有不同的书在影响着我们,所以基本上可能很多人说不出哪本书是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更不用说改变命运了。
把自己的命运之改变系于某本书,这说起来挺让人激动的,但事实上并不容易发生。退一万步讲,有时候要想遇到一本对自己会有影响的书,往往也要经历很多其它的书,才有可能抵达它。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情节构思和文笔是否优美上,更要看它是否具有一种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以及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
春节将至,牛弹琴推出春节“休闲”主题书单,聚焦历史、经济、文化。其中既有适合成人了解历史文化的名家之作,又有全球经济历史的经典著作。
这些书,高雅又实用,在红红火火的气氛中翻阅,相信也一定会带给您无限读书之乐。
世人皆知投资家巴菲特,却鲜少有人了解伯克希尔,更无人了解作为战略企业家的巴菲特。
巴菲特领导下的伯克希尔,从50多年前一家注定倒闭的小纺织厂,成长为包揽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横跨十几个产业富可敌国的超级企业联合体。如果伯克希尔是一个国家,公司营收是GDP,其2022年营收超过3000亿美元,可列入全球前50大经济体。
2023年9月,其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位列美股市值前十。更令人感到神秘的是,伯克希尔总部只有区区25人,却管理着400多家欣欣向荣的子公司,其子公司雇用员工将近40万人,其中不乏大型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
巴菲特是如何历经数次经济危机,通过伯克希尔实现巨额财富积累的?
他是如何做到如此庞大的多元化的?
又是什么管理哲学凝聚了这些子公司,并支持着它们永续经营、繁荣发展?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编辑坎宁安,得到巴菲特亲自授权,得以深入伯克希尔内部,访谈数百位子公司高管、董事、股东,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新书《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解读了巴菲特如何以无形价值观创造出稳定、持久、可传承的经济价值。
与市面上大多数侧重于讲述巴菲特股票投资的书籍不同,《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伯克希尔这家庞大公司的事业版图上。伯克希尔有众多子公司,其业务各不相同,那么伯克希尔为什么能够把它们聚集在一起呢?
原因在于:在多年的运行和发展中,伯克希尔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几乎所有的伯克希尔员工,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
伯克希尔有哪些文化特质?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张缩略图,罗列了9大特质:精打细算(省一分钱等于挣五分钱)、真诚友善(信守承诺的价值)、珍惜声誉(结局受益于良好的声誉)、重视家风(当家族注重家风传承时,富可过三代)、自我驱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充分放权(充分授权,但绝不能破坏声誉)、智慧投资(付出的是价格,交换的是价值)、恪守本分(不要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永续经营(对于卖掉企业、无家可归之人,伯克希尔是永远的港湾)。
比如,在进行商业收购时,伯克希尔的文化特质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它提高了伯克希尔相对于其他买家的竞争优势。比如,1995年,伯克希尔收购了一家家族企业——家具零售商威利公司,价格比竞争对手的出价低12.5%。威利公司之所以选择伯克希尔,是因为其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包括其诚信的声誉、给予高管经营自主权、以及它承诺永远持有所收购的子公司等等。
正如书名《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书中在最后几章对“伯克希尔的继承者”进行了阐述。
事实上,早在20年前,股东们就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如果没有巴菲特,伯克希尔会怎么样?但是,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文化的传承,巴菲特已经将伯克希尔的经营制度化。因此,如果没有巴菲特,伯克希尔将继续发展下去。
自1993年以来,巴菲特就一直为他的离任提前准备,并和董事会制定了接班人计划。巴菲特将自己的工作分为管理和投资两部分。
作为巴菲特的继任者,最重要的特质是对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了如指掌,并恪守承诺,包括允许子公司自主决策、永续经营,以及延续之前的收购政策。
毋庸置疑的是,巴菲特的存在确保了伯克希尔对其价值观的坚守,包括坚持投资的“长期主义”。
但是,谁又能将这些文化特质很好地传承?书中给出了答案,即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霍华德对巴菲特的价值观以及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
正如霍华德所言:“伯克希尔是我父亲毕生的事业和心血,让它保持永续经营,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在后巴菲特时代,又将面临哪些挑战?作者认为,伯克希尔的收购模式、不干涉的管理方式(充分放权)、缺乏非财务方面的集中报告,以及去中心化结构等,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将有助于伯克希尔的长治久安。
最后,作者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有一个成功的秘诀不仅适用于伯克希尔也适用于其他公司,即通过坚守简单、基本的业务,有助于降低成为冤大头的风险,有利于建立信任,并将那些重视上述9大特质的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
最后,永远记住,价值观会带来永恒的价值。
老牛精选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在很多人眼里,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想要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并非易事。
姚洋在《经济学的意义:写给大家的经济学入门书》中告诉我们,经济学培养的是一种思维逻辑, 就是从人性的底层逻辑出发思考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它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用更高维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本书既详细讲解了经济学的概念、方法以及发展脉络,也分析了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普通人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法,能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并对这个世界产生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心态也会随之改变,事业与生活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经济学不仅有宏观和微观的范畴,同时又有着复杂的多重分支,深入到社会的不同维度中。
作者指出经济学是帮助我们看清物质本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拆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与社会运行的方式,由此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经济学的意义》这本书,姚洋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解读:
第一,经济学是什么?
第二,经济学不是什么?
第三,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最初这三个问题是源自姚洋在2021年的一个专题讲座,讲座所面临的人群是——北大国发院的本科和双学位等申请人。尽管讲座的文章一出来,就在网上广泛流传。
在书中,姚洋一再强调的就是:经济学不教你赚钱,也不教你预测。
那经济学到底能给我们什么?
作者认为,经济学是教会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社会。
首先,经济学是告诉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是怎么运转的。你学了经济学之后,就会去理解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经济是怎么运转的。而不是只靠臆想或者是情绪去看待经济问题。”
作者相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如果大家都读一点经济学的话,社会就不会变得那么极端。从我们每个个人来说,对这个社会要有一个正确理解,对于我们自己过好自己的一生也是很有帮助的。
姚洋幽默地举了个例子,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是最长寿的,同样,经济学家长寿的人也非常多,90多岁甚至100岁都是常态。
那为什么一个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寿命就长了?
作者进一步解释道: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要有比较清醒的、理性的认识。就得去认识社会,了解经济是怎么运作的。有了一个认知的框架之后,就不会那么沮丧,那么极端,自身和社会就和解了。因为和社会和解了,跟自己也和解了,不跟自己较劲儿了不跟社会较劲儿,就活得心情就舒畅了。
这就是作者觉得经济学对普通人来说非常有用的一个地方。如果对做企业、做生意的人来说,经济学能够让他理解一些经济的规律,肯定是会有很大的作用。
姚洋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经济评论》《美国政治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制度与效率——和诺斯对话》《作为制度创新的经济改革》《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意义》等著作。
在书中,姚洋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和故事,将边际思维、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经济学概念进行实例化,帮助大家建立经济学思维架构,并塑造正确的财富思维方式。同时作者也在书中回答了公众对于经济学的众多问题,帮大家轻松开启经济学的学习旅程。
老牛精选
《经济学的意义》
机械工业出版社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面对突起的战争风云,中国人民毅然挺身而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当时的最强音。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人类正义的胜利,是世界和平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这场富有传奇性的“胜战”内存极其丰富的信息,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重点甚至热点题材。
今天小编推荐的这本《胜战》,鲁迅文学奖得主军旅作家丁晓平是一位智慧的写作者。
《胜战》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智慧,更直接体现在他对题材独特性的发现。这种独特性就是《胜战》副标题所提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五位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他们都是湖南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激活了丁晓平的写作灵感,使其得以打开观照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视窗,获得书写这一重大题材新叙事的新可能。
作为司令员,上联通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最高决策层,执行落实关于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整体部署,下直达战场,将帅运筹帷幄,直接指挥作战部队的军事行动。
选择这样的点位展开抗美援朝的非虚构叙事,既可展示题材总体性的存在及其背景,所写可见开阔变幻的战争风云,又能传输战争一线具体而特异的信息,所得丰富翔实。
其次,五位志愿军司令员之间构成了叙事整体上的“串联”关系。首任彭德怀从1950年10月至1954年9月任职,陈赓继之,短期代理。第三任为邓华,先为副职,再是代理,后被任命为司令员,其后为杨得志和杨勇。杨勇从1955年4月至1958年10月任司令员,任职时间仅次于彭德怀。五任司令员之间起承转合所形成的“串联叙事”,贯穿起志愿军赴朝作战到从朝鲜撤军回国的全过程。
由此,《胜战》成为一部特定视角下的、全过程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纪实。作品所具有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卓然可见。
《胜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回归到了对彭德怀他们这些特殊人物的叙事中。五位司令员作为一部作品书写的主人公,他们的集体出场,在抗美援朝题材的写作中还是首次。
作者注重通过阅读他们的日记、回忆录、相关的电文等,挖掘一手史料和原始档案材料,并且将他们推至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表现。
全书五章,对应五位人物,但并不是平分篇幅,《统帅:横刀立马,彭大将军》这一章用的笔墨最多。写彭德怀突出了他的“临危受命”和“赴汤蹈火”,以“身先士卒第一个跨过鸭绿江”“光杆司令差点儿被敌人俘虏”“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钓鱼’清川江”“关门打狗”等具体情节和细节的叙写,真实生动地写出了杰出军事家彭德怀的精神风范和卓异个性。
抗美援朝“胜战”之“胜”也胜在五位司令员的勇武任事,智慧运筹,不辱使命。《胜战》以文学纪念馆的方式实录抗美援朝之“胜战”,刻画志愿军司令员的群像。
硝烟早已散去,“最可爱的人”的战功与精神的丰碑永远矗立于天地间。
老牛精选
《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
湖南人民出版社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中国古典处世四书》可以说本本经典,本本都是人生不可不读。珍贵底本全本全注全译,大人小孩都能无障碍阅读。
若你正处于人生低谷,需要有人搭一把手;亦或你春风得意,想向上再迈一步。这四本处世经典都能帮到你,让人生之路越走越顺当。
把识人、相人、用人的精华都写进一部奇书《挺经冰鉴》,问世140余年不衰。
不仅有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也有极强的实战性,被后世官场、商场、职场列为成功必读书。
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柴静等大咖都重点推荐;
李鸿章评价这部书,精通造化、守身用世;
蒋介石的枕边书,蒋纬国在担任军校校长时,指定为学生必看。
无论你在不在职场、官场和商场,都可一读。
因为本书不管是择友、选择合作伙伴、亦或选择另一半,都十分具有借鉴价值。
世有百态,人有千面。它能帮我们快速掌握鉴人术,洞察人性、辨识人心,彻底看清一个人。
如果你想掌控命运,实现心中千百个愿望,请打开这本《呻吟语》。
呻吟语意“病中之语”,皆肺腑之言,直击心灵。
它是明代思想家吕坤毕生心得,用简明的语录形式,纵谈古今天下、身心家国、人情物理。
既有诸子百家思想精华,更有作者本人宦海沉浮,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对人生、修身、国家、乃至天地宇宙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清朝大臣尹会一称其: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苦口之良剂。
文学大家申涵光称:不可不常看。
稻盛和夫直言:修炼自己必读的一本书。
现代学者誉其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
想要正确处理各类事务,既有才干又有见识,就读《格言联璧》。
一本格言智慧录,涵盖了古代社会人生方方面面和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精髓。
至今都是政商界精英的心头爱,更是出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弘一法师曾自述,余自儿时,即读此书;皈依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亲切而有味。
接人待物: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修炼自己: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凡事都应: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每一条内涵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
无论是作为自我提升的枕边书,还是作为孩子开蒙启智之书,两百年来经久不息,历久弥新。
睡前翻上一页,定有一些体悟和收获。
人生为人处世之绕不开的经典《菜根谭》,
曾国藩毕生智慧,识人相人用人扛鼎之作《挺经冰鉴》,
想励志改变命运的人不可不读的《呻吟语》,
政商界精英的枕边智慧书《格言联璧》。
四本书囊括了我们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修身、处世、待人、接物,识人、管理……
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能解答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种种困惑和疑难。
老牛精选
《中国古典处世四书》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的内心独白,道出了多少苏轼式“满肚子不合时宜”的孤独、寂寞、痛苦与无奈!
从战国直到晚清,如三闾大夫屈原报国无门功业落空者不乏其人,身陷晚清大变局的郭嵩焘,绝对称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中的“佼佼者”!
郭嵩焘何许人也?
这位生于湖南湘阴长于晚清末世的洋务先知、首位大使。
1818年生于富家,求学岳麓书院,与曾国藩、刘蓉义结金兰,极有抱负,“笑谈都与圣贤邻”;
后入浙江学政罗文俊幕府,著有《绥边征实》;
1847年中进士,与曾国藩、罗泽南一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1856年奉命赴上海,第一次与洋人打交道,见识西方文明;离开上海返京任翰林,入值南书房,皇命参赞主持天津海防的僧格林沁,认为“必与言战,终无了期”;
作为钦差稽查山东沿海厘税遭算计受处分,仍回南书房;告假还乡,京城失陷;
同治登基,得李鸿章倚重,郭氏复出,先后任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1866年,因左宗棠纠参,解职还乡;
1874年,朝廷诏命赴京,任福建按察使;1876年,前往英国,就任驻英公使,兼任驻法公使,在此期间发回总理衙门刊印《使西纪程》,结果招惹祸端;
1879年,因副手刘锡鸿算计,黯然离任;
伊犁事件、琉球事件、中法战争接连发生,郭氏“不忍不谈洋务”,希望国人从“天朝上国”迷梦中觉醒,愿望成空;1891年在长沙病逝。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既是一部郭嵩焘的个人传记,也是一部完整的晚清变革史与思想变革史。该书讲述一段走向世界的挫折之路,一个独醒先驱的悲剧人生。透过一个“失败者”的执着与挣扎,读懂内外矛盾交织的晚清政局。
本书以郭嵩焘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串联起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晚清军政重要人物;通过描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同人物的抉择与命运,反映内外矛盾交织的晚清政局。
郭嵩焘的人生悲剧,既是时代悲剧——生不逢时,晚清动荡,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不接受西方文明,也是个人悲剧——概而言之,因其四大意识:超前意识、自我意识、情感意识和忧患意识。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无法调和,更兼秉性不改,不知变通,注定是悲剧人物,个人焦灼痛苦,也使后人扼腕痛惜,最终以一个伟大的孤独者和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落幕……
郭嵩焘人生跌宕起伏,郭嵩焘的命运既离不开时代,也离不开个性,弄潮儿成孤独者,独醒之累,万世之叹!
现在都说,传统阅读日渐萎缩,似乎拿着一本书品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我不这么认为。
阅读在大众的生活中,不但没减弱,反而还在加强,只不过转换了形式,从传统的纸媒阅读,转变到了以手机和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电子阅读。
人类的阅读不但没减弱,阅读的时间、频率和强度反而大大增加。
现代世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阅读是学习最基本的手段。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而不是减弱。
看着一本好书,在树荫下晒着春日斑驳和煦的阳光,品着一杯好茶,这样的从容快乐已经是阅读最快乐的高光时刻了。
温馨提示:请登录老牛精选小程序中查看订单详情,商品发货后才能查看物流信息。您也可添加客服小哞微信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Shidaizoe微信。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公众号 “老牛的读书时间”。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