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个人征信牌照的批设,为何那么讲究?

个人征信牌照的批设,为何那么讲究?

10月前

日报

专栏

热点

国际

活动

市场机构对个人征信牌照的获取渴求已久,但监管目前对待个人征信牌照的批设却依旧慎之又慎,背后有哪些考量?(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文 | 未央专栏 · 愉见财经 <<<<


沉寂已久的个人征信市场,终于泛起了新的涟漪。

2024年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正会同浙江省政府,指导钱塘征信申请办理个人征信牌照。

其实,早在两年多前的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就发布过对外公告,宣称钱塘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受理,然而,在随后两年多时间内,许久未见后续进展。

在这一“好事多磨”的背后,就有了“愉见财经”的探究:当前以“云物大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生产力的驱动要素,市场机构对个人征信牌照的获取渴求已久,但监管目前对待个人征信牌照的批设却依旧慎之又慎,这背后到底存在哪些考量?

01 极为稀缺的个人征信牌照

说到个人征信牌照,“愉见财经”先为大家整理一下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与欧美更加成熟的征信体系相比,我国的征信事业起步较晚。1999年,我国启动了征信试点,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由此成立。随即则是北京、大连、深圳等地相继获取个人征信试点建设的相关许可。

这一阶段推动成立的试点型机构,多数为政府部门牵头,但经营机制及风格更偏向市场化。例如前文提到的上海资信,其实控人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持股比例高达76.4%(据天眼查1.25数据)。

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的个人征信市场,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基本格局。其中,政府侧最具知名度的机构,便是大名鼎鼎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其拥有我国个人征信领域“大而全”的征信数据库,覆盖司法、金融等各行业领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累计接入机构6189家,收录11.6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7.3亿。

而市场侧,最早成立的个人征信机构为百行征信。2015年1月,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这八家机构后来成为了百行征信的股东:

资料来源:天眼查1.25数据

除了上述八家市场化机构股东,百行征信的最大股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知名协会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其持股比例高达36%。2018年1月,央行宣布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同年3月在深圳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时间来到近三年后的2020年12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朴道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第二张征信牌照由此进入市场视野。而2024年1月,距离上一次个人征信领域的“大动作”又已经时隔三年左右时间。市场媒体纷纷将“第三张个人征信牌照”纳入新闻标题,时间排序仅次于百行征信、朴道征信。

三年又三年,个人征信牌照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斑。

02 个人征信机构股东配置有讲究

前面介绍过我国的征信行业格局是由“政府+市场”双轮驱动,而观察这三家个人征信机构,其股东配置具备了异曲同工之处。

首先来看一下百行征信,其根据“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由9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来看持股比例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开资料显示,它的定位叫做“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这种与生俱来带有“官方”气息的机构组织,显然与其他八家机构很不一样。

市场曾探讨过八家试点机构为何未能单独取得征信牌照的缘由。有业内人士称,当年八家试点机构的表现尚有待进一步考察,几经考虑诞生出来的百行,是审慎思维下的推动结果。

值得玩味的是,这八家机构之一的鹏元征信,在2020年年底收到了央行开出的2000万大额罚单,其中一项事由便是: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

再来看朴道征信,其最大股东为北京金控集团,由北京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股东则包括京东、旷视等民营企业:

资料来源:天眼查1.25数据

而此次的机构主角——钱塘征信也不例外,延续了前两家“国资+市场化机构”的股权组合。公开信息显示,其主要股东名单中由浙旅集团、蚂蚁集团分别持股35%,而前者正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为何三家机构的股东配置风格如何相似?“愉见财经”猜想,之所以在市场征信机构中专门由“老大哥”进行带头,或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盈利路径,个人征信行业被公认为是金融领域中的薄利行业,即便在发达国家,个人征信机构在实现盈利之前,通常也会经历5年左右的亏损期。后期经营则具有规模效应,在良好的经营水平之下,其产生的边际价值才能逐步提升。而市场机构未必有这个耐心,甚至可能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第二个方面是数据质量,即便是由互金协会牵头成立的百行征信,也曾面临过来自外部的关于数据质量的质疑。毕竟,要想让接入机构规范、高质量地上传征信数据并非易事。可以说,以近年来的经营水平来看,市场机构恐怕很难担当此重任。而“老大哥”们相对市场机构来说更具威望,在保障数据来源、数据质量等工作展开方面更加合规至上、审慎第一。

03 个人征信的本质及背后的数据要素

在数字经济时代持续深化发展的当下,数据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赋能作用越发凸显。个人征信之所以被审慎对待,背后则是对海量个人数据如何进行合规管理及运用的重要考量。

早些时候,我国政府就已经明确把数据列为与劳动、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有市场专家表示,规范征信业发展既有利于推动金融行业的数据管理与数据规范,也有助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充分挖掘数据带来的各类价值。2023年爆火的AI技术,同样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信息,由AI进行训练及学习,从而促进对具体问题的应用解决。

其实,在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诞生之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均早早入场布局了个人信用服务领域,并纷纷推出专属于自身生态的“信用分”,与自家的金融产品、消费行为等深度捆绑,个人用户凭借“信用分”可以在借贷、信用付、免押等领域获得便利。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类“信用分”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征信存在本质区别。“愉见财经”认为,“信用分”深度捆绑的属性,注定了其只是一种类用户活跃的激励手段,如果不是该平台用户则“信用分”为空白,这样的数据置于更大框架的个人征信市场中来看显然有失公允。与此同时,部分第三方机构推出的所谓“个人信用报告”同样也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在利润的追逐之下,此类报告甚至可以“定制化”,显然偏离了个人征信作为信用标尺的初衷。

由此来看,持牌个人征信机构的完善建立,对于引领征信业务回归本源、促进征信市场健康发展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稀缺的个人征信牌照数量及近期监管的大动作,为市场机构进一步布局持牌个人征信业务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我们期待着,在个人征信“实力派”们的陆续入场过后,个人征信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明天。


REVIEW



推荐阅读


在看”点这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未央科技weiyangx

相关新闻

打了这么久的扑克牌,牌上的12个人都是谁?他们为何会出现在牌上信了那么多年,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存在?请特朗普上身的邪教,咋还有那么多人信呢?年涨200%的海信电家,为何不受地产行情影响?中年男人的“精神春药”:钓鱼那么无聊,为何他们如此热爱?快!是谁还没加上豹乡田小姐姐的微信?商保进公立医院,为何那么难?牛肉价格大跌是华为干的?我信你个鬼……罕见!茅台也挺不住了!股价触及年内低点!连跌5周!背后原因究竟为何?大跌的茅台是机会吗?为什么大老板都立勤俭节约的人设?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孩子睡个好觉为何那么难?小米赢了和海信的官司?但说实话,吵架还是以前有意思。百年前看电影有何讲究?男的一边,女的一边太便宜了?为何Costco的一面落地镜引发网络热议?电销人员是如何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的?从“娇妻”和“捞女”聊起,被攻击的为何总是女性?洁丽雅大公子拍短剧?五花八门的品牌个人IP秀一季度GDP超预期,房地产为何还是那么差?相爱相杀,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为何这样?Llama 3 超大杯有何惊喜?Meta 会一直开源吗?当初为何笃信元宇宙?扎克伯格新访谈回应一切潜伏几年的狂犬病,中美疾控对“宠物咬后10日观察法”的态度为何不同?中国人烧钱的习俗为何源远流长?| 清明节CVPR 2024|生成不了光线极强的图片?微信视觉团队有效解决扩散模型奇点问题“娶妻先看口,嫁汉先看手”老祖宗的忠告,有何讲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