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越没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干这件事,孩子苦不堪言

越没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干这件事,孩子苦不堪言


遭受不幸,还要为此“道歉”?


前段时间,一个热搜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


一名男大学生,趁女同学小赵坐下时抽走了她的板凳,致使小赵摔倒在硬物上,肋骨断裂两根。


班主任和同学叫了救护车把小赵送进医院,小赵要求当事男生付救护车的费用,得到的回答是“手头没钱”。随后男生给家里打电话,其母了解情况后便不再理会,只让男生的姐姐来处理此事。


遭受无妄之灾的小赵跟男生姐姐协商赔偿,结果对方完全不当一回事,说这是小伤,让小赵别计较。


小赵去派出所报案,学校派来两个男老师过来协调,话里话外都是让小赵不要因为“小伤”影响到男生的前途。


小赵坚持维权立案,在社交平台发帖控诉。


图片来自当事女生的社交平台

 

可能有人想问,孩子受了这么大委屈,她家里人怎么不出面帮孩子一把呢?


小赵说:


“我出事后学校老师给我父母打了电话,可能家长都比较相信学校,他们接了电话后就来指责我,所以我住院时也不想看见他们,就没让他们来医院。


从北京回来后,我回家住了几天,他们让我别坐轮椅,觉得我矫情。1月2日学校又找到我的家长,然后家长就一个劲地骂我,说我给学校惹麻烦了。”


图片来自当事女生的社交平台


小赵的帖子火了之后,学校迫于舆论压力出面协商赔偿,小赵拿到了赔偿款,为自己维了权,可家人却因此跟她断绝了关系,随后小赵也自愿从学校退学。

 

 

很多网友为小赵鸣不平,同时也被小赵家人的做法惊到了:


 

是啊,如果小赵在贴子里说的都是真的,作为家人,怎么不去维护孩子,反而指责谩骂她呢?


宁愿委屈孩子,也不愿为孩子出头?


小赵发的帖子里有这样一句话:


“因为校方和我家长的沟通导致我被家里谩骂,并反复要求我删帖,目前已被父母断绝关系。”


令人感到十分心酸。


而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小赵被家人“背刺”的原因——


她不妥协、坚持给自己维权的行为,让家人被学校“找麻烦”;

她在网上发帖子,让家人觉得被看了笑话。


他们不敢跟学校正面刚,也没有在别人面前维护孩子的勇气,便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到“最好欺负”的孩子身上——你要是听学校安排,哪有这么多事!我们被人说闲话都是你害的!


很悲哀,但这却不是个例。


有一位网友在豆瓣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被欺负的经历,只看标题都让人心里一沉:



在他小时候,父亲在外面打工,他跟妈妈在老家相依为命。母子俩势单力薄,叔伯为了多拿点爷爷奶奶分下的家当,处处都来占他家的便宜。母亲充满怨言,却不敢反抗。


母亲是大人们欺压的对象,他是同龄孩子欺负的目标。区别在于他被欺负后哭着回家,迎接他的是母亲更严厉地痛打。


有一次他打哭了一个欺负他的孩子,回家后以为会得到母亲的表扬,但结果却是被拉到对方家里赔不是,还被对方的父亲恐吓,“(他说)如果我再欺负他家孩子就把我扔到河里”。



后来他到父亲身边生活,还是没有摆脱被欺负的命运——只要他回家告诉父亲自己被欺负了,等待他的依然是一顿臭揍。


“往后明白了,挨欺负也别说,自己忍着。当时我只有六岁啊!”


一个六岁的孩子有这样痛苦的领悟,实在是让人心疼。


评论区还有不少网友说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本质上,这样对待孩子的父母,内在都是虚弱无力的,他们不敢跟别人起冲突,只能通过“欺负”自己的孩子来满足“权威感”。


就像这位发帖的网友说的:真正欺负我的不是外人,是父母。



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错吗?


其实,比起上面这两个看起来很过分的例子,父母教导孩子“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观念造成的伤害更容易被隐藏,也更容易造成难以愈合的内伤。


知乎上看到有一个问题: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我一直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有错吗?


只看这位家长的描述,我已经感到窒息:


 

女儿被室友找麻烦,妈妈认为是女儿有错在先;

女儿被查出抑郁,妈妈不仅“不太信”,还经常对女儿说“别总觉得别人是错的,很多时候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位妈妈虽然没什么过激的言行,但她总是在用看似合理的理由,把问题引到女儿身上,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看似是想让孩子获得成长,实际上却站在了女儿的对立面,成为了欺负女儿的“帮凶”。


而像这位妈妈对女儿说的话,生活中还有太多太多:

 

“你挨打了?那么多孩子他怎么就打你不打别人?是不是你先得罪的人家?”


“被人堵住要钱,他要你就给吗?你不会跑吗?怎么这么笨!”


“老师在学校难为你?那肯定是你没有好好学习,还好意思说!”


“有人骚扰你,还不是因为你爱打扮?把打扮的心思都花在学习上,还会有人骚扰你吗?”


……

 

这样的父母有一种“魔力”:他们的孩子无论是想要得到安慰、理解,还是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到的都只有“是你自己不好”的指责。


孩子向他们发出的所有求救信号,都被他们“反弹”回来,变成了二次伤害。



长此以往,孩子心里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我遭遇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我自己不好造成的。


这样的孩子,遇事第一反应就是攻击自己,越攻击,就越自我怀疑,就越容易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造成更深的自我否定,陷入无尽的内耗循环,无法自拔。


我的朋友璐璐,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她妈妈都会让她先检讨自己的“错误”。

 

璐璐在学校被几个同学冷嘲热讽,回家诉委屈,妈妈却说:“肯定是因为你老冷着脸不爱说话,人家才说你几句。你就不能开朗热情一些吗?”


璐璐去买东西,小卖部老板少找了钱,妈妈不仅没带璐璐回去找店老板,还把她骂了一顿:“都是你太马虎,找给你钱也不知道仔细数数!这还怎么要得回来?”


就连璐璐的爷爷奶奶自小更偏心堂弟,妈妈都要说是因为璐璐不会讨好人、不勤快,老人才不喜欢她。


……

 

这样长大的璐璐,总是对自己充满怀疑,从来不敢跟别人发生冲突。跟他人意见相左时,她总是先放弃自己立场的那一个。


比如,跟室友发生矛盾,明明是对方有错在先,她也会觉得“我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能全怪人家”;

比如,公司同事故意把工作失误的责任都推给她,她也觉得“虽然不全都是我的责任,但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在巨大的内耗和压力下,璐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最后辞职在家休养。


教育的本质,是给孩子赋能。如果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是“我不好”“我不配”“一切都是我的错”,他们的内心就会聚集很多压抑和痛苦,在不断的自我消耗中,走向枯萎。

 

  

写在最后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那为什么明明爱孩子,却要用伤害的方式来表达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自己也是在这种伤害中长大的。


有一位漫画博主,曾用漫画分享过一段育儿日常。


她在孩子被夹到手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安慰,而是发火和责备:“叫你不要玩,是不是活该?”


但说完就愣住了,那一瞬间她好像被击中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像极了自己的妈妈,而眼前在哭的孩子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


她在漫画中写道:曾经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了,但有了孩子才知道原生家庭的印记是很难抹去的。


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她意识到教育原来是个“循环”。如果不做出改变,她童年的经历就会在孩子身上重演。


于是,她去找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学着梳理自己的情绪,去探究造成创伤的根源,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当与童年类似的情况再发生时,她会在做出反应前问自己:我小时候的感受是什么?我希望妈妈怎么做?


所以后来的她,不再第一时间责怪孩子“不小心”,而是给予安抚和支持;

也不会在说错话后,为了面子继续否定孩子,而是给孩子道歉:“对不起,妈妈不该那么说”;

她也不再像父母一样羞于表达爱,而是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爱你!”


“坏的循环会在我这里终结,我会把爱传递下去。”


她所做的努力,既是在治愈自己,也是在呵护孩子。


    
所以,爱自己吧,温柔地抚慰自己吧!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内在力量才能得以生长,斩断代际创伤的传递,给予孩子温暖和能量。


当你把自己当做一尊神,去爱、去看见、去悦纳、去维护时,再去看孩子,你会发现,TA也成了TA心中的那尊神——


心中有爱,有珍惜,有善意,亦有着敢于面对不公和困难的勇敢和底气。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

你是否常遇到这些难题?

凭感觉教孩子,缺乏方法?

想让孩子优秀,却无从下手?

没时间陪伴,沟通不畅?

育儿之路看似步步维艰

但只要找到方法,便能从容应对


推荐

《陈美龄有声著作全集》

5本有声书

励志育儿大法&个人成长经历

有声书详情↓↓↓


原价199

限时特惠:99元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订阅课程

(广告)


作者介绍




刘栗,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相关新闻

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逼孩子做这件事,受苦的是孩子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对孩子做这1件事,害了孩子却不自知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毁掉了子女的未来还不自知父母越没本事,越喜欢在家做这4件事,苦了子女还不自知父母越无知,越喜欢做这件事,毁掉子女的一生却还不自知越没本事的人,越是有这5种表现养育孩子的路上越早做这件事,越轻松,对孩子成长越有利!高年级妈妈提个醒,孩子上学要抓紧做这件事,越拖越糟糕越是迷茫焦虑的时刻,越要抓好这件事越喜欢一个人,就越忍不住做这件事——英语教材改革之际,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一个按摩小哥教会我的生意经:越有本事的人,越要聚焦情侣越爱做,越容易分手的5件事经济越差,越要疯狂做这 5 件事别让孩子盲目运动:这件事情没做好,运动越多、伤害越大为什么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越是内心阴暗的人,越喜欢聊这三个话题, 遇到要远离,别深交今年高考再次证明:越是普通的孩子,越早铺好这条路男人越简单干净越有魅力,这件高领打底就够你穿一个冬天的了孩子越催越慢?当你学会这四个“心理学套路”,孩子的自驱力爆棚空姐亲曝8大不要在飞机上做的事!越早知道越好干的越多,死的越惨。。。7岁男孩假期做376张试卷:父母越严厉,孩子越“堕落”樊阳X郭兆凡:为什么学习压力越大,越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