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喜欢但钱不多的工作和不喜欢但钱多的工作,怎么选?
转载:美中科教
梁永安,男,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文革中曾至云南怒江峡谷傣族村寨插队劳动两年。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1984年11月起在复旦大学任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博士,教授。
曾经有年轻朋友问我,一份自己喜欢但钱不多的工作和一份自己不喜欢但钱多的工作,怎么选?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但我要说的是,年轻人以为自己对某份工作很喜欢,这个喜欢实际带有虚幻性,它受成长过程中的所看、所感影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份工作是不是你本性里真正喜欢且愿意投入的事情呢?
年轻人要将自己的喜欢变成真实的行动,那就是去工作。对一种事物到底喜不喜欢,我们不能仅在表面判断,还必须经历对它专业化的渗透,投入专业分工的劳动深度里去。
一种事物穷极到深处就会有自由,就会升华到艺术层面的享受。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他曾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画,画了很多年。
这个基础阶段是很苦的,但苦过那个阶段,你觉不觉得快乐呢?你会不会由此喜欢上观察人,喜欢上观察这个世界?如果那个时候不喜欢,就说明自己当初声称的喜欢并不是由衷的喜欢。
现代社会都是高度分工的,一个人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工作,在正规的生产劳动里能不能获得自由,获得一种生活的艺术性,这需要一个非常艰巨的探索过程。
你自己的特性天赋,对世界的感知,它能不能统一到你的工作里来,能不能让你在工作里获得一种真正的愉悦,首先是需要你将工作做到一定的深度后,才会认识到工作魅力的。
伦纳德·伯恩斯坦是享誉世界的指挥家。晚年他总结自己一辈子过得不幸福,因为他从小的梦想是作曲,结果做了一辈子指挥家。这一辈子都不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但他成了一名很伟大的指挥家,这说明什么呢?
有可能他对自己喜欢的定义判断失误,我们很难相信做指挥家这件事他一直不喜欢,但一直做了一辈子,而且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政治家丘吉尔,在二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奋勇抗战,历尽艰辛。二战结束,他在大选中落选。国家仗打完了,却不需要他了,他很落寞,感觉价值感没有了。他觉得英国人民真是忘恩负义,心中一团怒火。他被迫离开伦敦海军部,搬去乡下。
一个周末,他撞见了弟妹谷尼在画水彩画。谷尼劝说丘吉尔试着画一画,结果从未接触过绘画的丘吉尔一下子就被绘画迷住了,后来这个爱好陪伴了他一生,让他多多少少接受了自己已经暗淡的政治前途。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持续寻找、持续探索的过程。年轻人在追寻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很多,苦不是要回避的东西。有的人觉得这份工作很苦,所以不喜欢,这样就错了,没有任何工作是不经过一番辛苦就能易取易得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要先把一个事情做透,做到专业领域里最好的状态,然后这时候才能说你到底爱不爱它,才能说你到底真正适合去做什么。不能因为一开始艰苦就退避。生活从不轻松,苦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
佛教里面四圣谛中的一个就是苦谛,苦谛形容人必须经历的各种苦。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苦是额外的,苦的意义在于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价值所在,而不单纯是苦不苦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感是生命有投入才会获得的,这种投入就是价值感。
再进一步讲,是否喜欢一份工作,你要明白一个关键问题:做这件事情,这辈子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生命须臾,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度过这些岁月,这是最有价值的。
唐僧师徒四人去取经,一路上打打闹闹,有分歧也有团结,最后八十一难过去了,彼此才知道大家共同经历了这么好的岁月。这种一起奋斗的情感最珍贵。
还有文学史上的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文学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二人互相慨叹,互相心疼。
海明威百思不得其解菲茨杰拉德怎么娶了那样一个老婆,太影响菲茨杰拉德的文学创作了。后来海明威写《乞力马扎罗的雪》,书中写到作家在非洲肯尼亚的最后时光:他腿上生毒疮生命垂危,弥留之际回想自己一生,好像荒废无用,本来是个好作家,结果却和妻子成为怨偶。
这个情节描写,海明威就是在写菲茨杰拉德,甚至书稿最初就是用的菲茨杰拉德的真名,只不过后来菲茨杰拉德的家人、后裔极力反对,才改成另一个名字。海明威能这样写,恰恰说明他们二人不是“塑料”情谊。因为有更深的友谊,他才会抱着这样一个心情,以这样的笔触写一个作家。
做任何工作,你历经千难万苦,最后让你不放弃的,实际上还是人,当然这工作首先是你自己喜欢的。和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这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选工作,首选工资高,其实方向都走错了。
年轻人所说的“摸鱼”“社畜”“打工人”,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我们没有产生像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那样一种大的社会运动供年轻人表达,但是他们的社会情感又需要释放,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自我重生。
在原来的价值体系里,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不满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与它们的距离,并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工作方式等的急切欲望。
这一代年轻人所处的社会,转型刚缓慢起步。起步阶段,一个人在社会大环境里,应该有怎样的站位,有什么样的价值?
现在年轻人表达、关注的,不是衣食住行等表层的物质问题,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而是对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干什么的深度思考。当投石问路无果,他们就用这种方式获得一个自我反思的途径。
这些话语不是新词,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表达,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属性、劳动属性发出的疑问。“佛系”“摸鱼”“打工人”这些热词看似反映出他们对工作不积极,但其实他们的人生态度并不消极。
这些热词的传播还隐含了代际的问题,上一代人对当代青年人失去了示范性,日本也曾有过这样的历史境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年轻人是奋斗的一代,他们工作特别勤恳,后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批人升到中层,也习惯于晚上九十点不离开单位,但底下的年轻人难办了,领导不走,大家也不好走。
代际之间的节奏很不一样,上一代人的示范下一代人根本不想接受,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跟着,自然要“摸鱼”。
回到中国来讲,上一代人勤奋,他们勤奋的价值是确定的。当时公有制占主体,一切劳动都为了国家,具体目标也很清楚。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却不以这个为主要考量了,他们陷入了价值断裂,前人的模式不可遵循,这一代年轻人要自己去摸索,但哪有那么简单。
日本有个广告,一个霸道总裁掌握着偌大一个公司,大家对他毕恭毕敬,他在公司威风八面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小姑娘走进来,顿时吃惊,表现出对她很畏惧的样子,毕恭毕敬地帮她拿包。
办公楼里的员工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觉得简直是魔幻景象。原来霸道总裁在游戏房里打游戏,遇到这个小姑娘,在游戏里小姑娘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你看,换了个文化环境,人的身份一下子倒置了。
场景置换也是时代置换,所以要相信年轻人,如果不摸鱼就坏事了,说明他固化了。他有这个状态,说明他还在思考,在摸鱼中探索,还算是清醒的人、有真生命的人。
19世纪工业运动之后,人们好不容易才争取到8小时工作制。年轻人在8小时之外,他的生命应该去欣赏艺术、谈恋爱,如果这些时间被侵占了,等于让他丧失了生命旅程真正的完整性,这是很残酷的事情,于道义上也是很不应该的。
但这也不是资本本身的选择。19世纪的时候,世界还有大量的空白之地,资本家还可以去建立殖民地,因为有很多抢来的钱,所以不用过于剥削本国人民,“客观”上改善了本国无产阶级工人的生活。比如英国,1830—1880年,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是因为资本家们在印度、非洲取得一些超额利润,这时候可以实现8小时工作制,取得国内阶级之间的平衡。
今天的时代大不一样了,基于领土的全球扩张已经完成,国家之间文明冲突不断,归根到底是利益冲突、资源冲突。作为一个后起国家,中国要强起来,富起来,特别需要力量,这个时候依赖什么人至关重要。
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我们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为鼓励的是能人,改革开放是让能人释放出力量,并不是释放弱者的力量。以前我们是压抑了强者的力量,但实际上这个力量很宝贵,我们国家现在还处在需要很多能人的力量得到释放的阶段,需要这个动力。越是过小日子的人,越没有很强的奋斗精神。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还是在那些不甘心的人、创业者,有创新精神的大公司上。他们都有很强的主动精神、创业精神、奋斗精神,正好符合国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际就产生了一个问题,60后、70后的奋斗观念,跟后面起来的95后、00后这一代人,差距非常大。
我曾问过一些公司老板,你那里年轻人要不要加班,老板回答得很干脆:年轻人不加班是要自取灭亡。对老板这一代人而言,他们绝对是天然要奋斗,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理念、生命态度在变化,工作之外还有更高的价值。
人有完整性、全面性的要求,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自由时间。衡量人的解放,最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的自由时间。年轻人的自由时间没了,艺术心情、空间渴望、情感权利也全没了,创造性匮乏,老板们这么做无异于杀鸡取卵。
我们国家需要活力满满的人,需要有创造力的人,但这些年轻人已经被机器压榨得迷茫了,将来也没什么真正的活力。而调侃自己是“社畜”“摸鱼”的人,最后有可能发展成“局外人”,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要从长远看。
国家现阶段的发展成果是靠上一代人的人口红利,集中起来拼命干出来的,而现在这一代人弄不好也要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国家与自我,到底怎么选择?
上一代人,他们的原创力其实还不够,一个真正好的企业家、好的企业文化,是可以宣扬不加班的,关键要挖掘出企业的活力,如流程的合理化、高效的管理制度、优秀的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企业要有这个眼光,使人在整个群体里获得尊严感,获得一种价值感,人才会产生一种创造力量,才会优化、提升生产力。
生产力的根本说到底还是人的创造力、想象力。
面对想象的时候,我们从现有的技术和各种可能性里获得一个新的、富有创新精神、富有科技性、富有知识支撑的可行性方案,关于公司微观经济,跟社会广义联系有很多可以兑现的东西,比如人的内部调动、优化,等等。
优秀的企业家,要下这个功夫,而不是简单把人困在工位上加班,那只是简单劳动的方式。
作为年轻人,大家要意识到,自己不是悄悄地、静态地被动等待,你跟老板也是命运共同体。上一代的老板,他们有自己时代的局限,而新的一代,聚集了很多新的文化财富、社会知识,等等。你觉得目前自己的生命状态不好,要摸鱼,但也要有基本的转变思想的能力。
年轻人不要总是感性地说这不好那不好,而是要理性地好好想一想,什么叫“好”,因为“不好”是在“好”中比较出来的。你说加班不合理,但怎样可以不加班,有什么样的潜力可挖,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哪些地方可以贯彻科技知识,哪些地方可以改变,你要动脑筋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难题的方法。
如果年轻人有这样的状态,老板也会很高兴,你也在改变老板,于是双方都获得了成长,生命的宽度也就此展开。这是一个好态度。爱思考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做到好,年轻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思想与远见。
更多精彩:
转自:美中科教。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