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哈佛女孩刘亦婷们”的人生下半场

“哈佛女孩刘亦婷们”的人生下半场

10月前


从美国年薪40万美元的高管岗位裸辞三个月后,张倩参加了一次瑜伽旅修课。整整20天的封闭训练,她和其他七名学员一起,边深度学习瑜伽,边剖析内心。


有一天,在墨西哥荒无人烟的海滩上,张倩脑海里突然没来由地冒出了“刘亦婷”的名字。距离她读完《哈佛女孩刘亦婷》已经过去20年,这么多年里,她从来没有想起过这个人。

回头一看,她猛然惊诧于自己冥冥中走过了那本书所描绘的道路。如今,距离她裸辞过去了两年,张倩终于成为了一个叛逆的大人。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本出版于2000年的书,由刘亦婷的父母刘卫华和张欣武所著,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培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最终使得她在本科时就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卫斯理学院和曼荷莲学院录取。


根据后来的采访,刘亦婷的父母在她不到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写教育笔记的习惯,早就有意将他们的教育方式出版成书。在刘亦婷申请上哈佛之后,她还帮忙校订这本书,并亲自撰写了后面几个章节。

这本诞生于世纪之交千禧年的书,不仅让父母眼里的“好学生”或“别人家孩子”,有了具体而生动的模板,更是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素质教育风潮。

不同于当时国内主流的应试教育,或是机械性地培养孩子学习,那本书里提到,教育刘亦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把她当作大人看待,“鼓励她培养成熟的思想”,让她能够和父母争辩,像大人一样提出理性的论点,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更吸引中国家长的内容,却是刘亦婷父母让她通过跳绳、跑步、长距离游泳甚至双手捏冰(在冬天双手捏冰坚持15分钟,就可以获得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锻炼她的专注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书里朴实易懂的语言让家长们相信:天才,是可以后天培养出来的,而这本书就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最适合中产家庭的鸡娃模板和育儿圣经。当年,《哈佛女孩刘亦婷》连续16个月成为中国第一畅销书籍,售出了至少150万本。


接下来的十年里,类似的书籍成倍增长,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的人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背书,比如刘墉的《靠自己去成功》、马俏的《我的美利坚本科岁月》、曾子墨的《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等等。

现在再谈到这类书,互联网上不乏8090后用“童年噩梦”“一辈子的阴影”“亲子关系毁灭的开始”来形容,并控诉自己的原生家庭。很多父母直接照搬书里极端的教育方式,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更有人说,只因为自己姓刘,父母看过这本书后便直接给她改名为“刘亦婷”。

但也有人把它们奉为励志读物,比如张倩。她1990年出生,成长于上海一个非常典型的精英家庭:她就读于上海外国语附属中学,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张倩12岁时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非常受鼓舞,觉得书中的教育模式先进、新颖、有趣。她认为,尽早出国,毕业后去大公司工作,就应该是最优秀的人该走的路。比起鸡娃的父母,她是属于努力上进、“自己鸡自己”的类型。

高三那年,张倩全力备战留学申请,她的目标非常明确,一门心思要去美国读本科,尽管“刘亦婷”的名字已经渐渐模糊。她不负众望地申请到了达特茅斯学院,这也是曾子墨的母校,美国常青藤之一。本科毕业工作五年后,她又去读了哈佛商学院的MBA。


现在想来,对“精英教育”这种单一价值观怀疑的种子,在张倩申请哈佛商学院的时候就出现了。拿到offer的那一刻,她只高兴了十分钟。

27岁的她内心不够强大,从小被精英教育价值观塑造的人格让她害怕失败,一直要不停往前赶,“逃出去可能就会一落千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尽管父母看起来没有对她施加多大的控制和压力,但生于东亚家庭,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不哭、我自觉学习,他们会认为我是好孩子;比如我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他们会觉得我有潜力,下一次就应该做得更好。”

在语言上,父母没有强迫她一定要成为多厉害的人,但他们的很多潜意识行为却有着一样的效果。这些信号,在年幼的张倩眼里,都是在迫使她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甚至让她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考第一和考倒数第一,你妈妈不可能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对你说,‘妈妈会一样爱你。’”

要强、一辈子都要“卷”的心态,也离不开时代的塑造。二十年前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环境当中,你只要“卷”一下自己,收获可能就是巨大的,也极有可能实现阶层跃升。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张倩习惯性地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同,再配合争强好胜的天性,一路飞奔,遵循了很传统的精英成长路线,商学院毕业后,她在一家咨询公司做到了高级管理岗位,30岁的她就升了副总裁,年薪近300万。

在商学院就读期间,张倩看到周围精英同学们内核里的不安全感,“很多人和我一样,非常执着地追寻外在的东西:金钱、地位、人脉等等,但自我价值的根基却是非常不稳定的。”

哈佛的文化非常鼓励学生为改变世界付出努力,每一位哈佛毕业生都会觉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人,要为世界做贡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裸辞”对于张倩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名校、高薪对于我是条简单偷懒的路,是我机械性地认为应该要去完成的目标,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回答更难的问题:我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哈佛教授一句话点醒了她,“不必太担心于眼前的事情。如今所谓的人生高光时刻,比如哈佛毕业,或者各种名校名企加成,会让你觉得自己非常强大。但5年、10年后再回看,你也会体验跟普通人一模一样的人生问题。”

哈佛商学院刚毕业后的一年半,张倩在VP的位置上确实做得还不错,但两件事改变了她的人生:一是她养了一条非常有存在感的巨型犬,狗狗在疫情期间成为她为数不多的慰藉,也让她真正体会到了“无条件的爱”;第二个就是工作上的变动,新调任的领导让她把更多时间花费在了办公室政治上面,她觉得工作没有什么成就感了。


裸辞是她在两个小时内做出的决定。“我在三十多年的精英教育下成长为‘别人家孩子’,但不到两个小时就放弃了。”她不想为了继续“鸡自己”,放弃寻找人生其他可能性。“26岁之后的人生,我才慢慢发现,我是一个不受拘束的人。”

2022年4月,31岁的张倩决定离开美国,去欧洲旅居,永远不会回到职场。她开始做自媒体,并赌气似的把账号名字改为“都是刘亦婷曾子墨误了我”。

前不久一篇《当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的文章,再次将这个20年前的名人带回大众视野。


“天才少女到美国后成了普通人”,这样的叙事角度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似乎是为了证明在高压下被鸡娃长大的小孩,人生总归不会圆满。


暂且抛开别的不说,刘亦婷真的只是普通中产吗?


刘亦婷本人非常低调,几乎没有再接受过公开采访。但从领英上有限的信息,我们也许可以窥见她生活的一角:哈佛本科毕业之后,刘亦婷去了三大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工作两年后跳槽到乐事集团M&A(并购)部门;两年后,她成了Vision Capital Advisors的副总裁;在积累经验后,又先后成为睿实资本和秦岭资本的COO,同时也是一家食品科技基金的合伙人。


工作之外,她还参加过中美教育交流会、年轻企业家研讨会等等,还回母校成都外国语设立了“刘亦婷课外活动奖”奖学金。


作为被刘亦婷深深影响的后辈,张倩觉得,比起经济条件,刘亦婷在时间上更为富裕,她不需要直接用时间换取收入,中产不仅仅体现在可以量化的金钱,更体现在社会地位、成就、自由时间、经济安全感、社会影响力、人脉等等方面。


当然,刘亦婷没有成为美国富豪,但她的职业路线也足以证明她保持着金融行业的高收入。


另一边,已经持续两年不上班、放弃传统世俗成功道路的张倩,又开始经历非常严重的流量焦虑。


“我躺平的目的就是为了逃避那本书里的价值观束缚,但最近我觉得自己又一次被成绩绑架了。改变的过程是长期的,不应该一蹴而就。”


“中国人的习惯就是要不停地赚工资,还觉得应该每一年都比前一年赚得更多。当我突然从年薪40万美金的悬崖上跳下来,还是挺让人震惊的,整个人生系统像是重启了一样。”


好在张倩没有养成什么挥霍无度的消费习惯,她的投资收入也比较稳健,在裸辞之前,张倩存下的100万美元让她很有安全感。对她来说,每个月只要赚一点点生活费,就已经足够她“退休”了。


她闲下来就做做自媒体,也帮别人准备哈佛商学院申请,未来还打算写一本书。申请旺季过去,接下来的几个月她将面临非常低的收入。“但我很兴奋,终于要真正去体验生活,这是一件好事。”

本文系授权,From ELLEMEN睿士,微信号:ellemen_china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INSIGHT视界

相关新闻

哈佛女孩刘亦婷被嘲笑为“骗局”,又一次引发了关于“成功”的讨论!哈佛女孩刘亦婷被群嘲,“普通中产”的鸡娃骗局破碎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被嘲笑是“普通中产”,其实她是留学生奋斗的天花板“哈佛女孩”刘亦婷成“美国中产”,一代普通人的鸡娃梦碎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被称为“骗局”,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案例?春晚“照妖镜”下的明星们:刘涛又赢麻了人生下半场,做一个“薄情”的人名利场 ||“黄玫瑰”刘亦菲和舒淇去的珠宝展女星们个个来头不小......外国女孩们疯了!小红书的「听劝」词条下突然涌现一大批外国友人扒了“玫瑰”刘亦菲的近百套造型,你们想知道的细节全都在这了程序员下班做“偶像”:一个普通女孩的“双面人生”读藤校、进大厂拿高薪,朋友们眼中的“人生赢家”却后悔了……刘亦菲的“影后妈妈”:80年代顶流赢过刘晓庆,当红隐退嫁世界冠军,如今怎么样了?《玫瑰的故事》,刘亦菲的“时装秀”人生下半场,活出“孤独力”“人头蛇身”女孩的奇遇人生 | 人间被迫停滞的春耕:“禁令”下贷款种地的农民们贵州乡村小学,一位老师帮女孩们走出大山的“篮球实验”被「处 女 膜」毁掉的女孩们电商战争下半场的赛点,为什么是“人”?「点读机女孩」们,快把老百姓的善良消耗光了……哈佛、MIT录取的“数学大神”们,从这项普娃也能玩的数学活动开始跟女孩们聊聊她们的 “长发男迷恋”创业失败的前高管们:“大厂光环”是人生最大的错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