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这个“哈佛女孩”,舆论的漩涡再度涌动。刘亦婷母亲主张的鸡娃教育,到底是什么?该以何种方式去解读,甚至去解构?据公开信息显示,2003年,刘亦婷哈佛毕业之后,职业经历可圈可点。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呼风唤雨,也不至于成为落魄代名词。都是无“我”的,被诠释的,真相隐遁的......却轰轰烈烈。离开波士顿公司以后,她去了百事(PepsiCo)。后来她自己开了自己的公司“睿识资本”,之后又合伙又开了“慧恩资本”,四年后关闭。这几天,有人说自己曾接待过刘亦婷的基金公司的投资人。毕业后不久,刘亦婷和一位白人男士结婚,拿到了美国绿卡。
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在纽约律所Seward & Kissel LLP工作。33岁,他在极其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律所的partner。专业领域是利润极为丰厚的遗产官司、家族资产管理等,一个案子能抽取1-4%的分成。
没几年,他成为纽约super lawyer,全美著名的遗产律师。如果非要用数字来换算他的影响力,年薪百万美元以上,年度案例分红远高于薪资。倘若这种“普通中产”,也能划归于“失败者”、“平庸之流”,那么,在我们的价值坐标里,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成功?丈夫律所工作8年后,于41岁这年退休,享受生活和追求生命本身的意义。仿佛我们只有,也只能,按数字去丈量一个人的价值。一边又妄图下一个结论:幸福不应该用分数(数字)来衡量。在这种迫切与仓皇中,我能看到的一个隐秘不满是:大众之所以慌不择路地群嘲她,很大原因是,她没有满足人们对“神话”的期待。一个喧腾一时、轰动四方、迄今仍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搅弄风云的人,却走到生活里去了。
按我们的预设,她理应拿出匹配她的影响力的成就,才对得起14亿人的想象。——理应像那谁谁谁,创造如何如何惊天动地继往开来的伟业。回归生活,显得自私、平凡、格局小,鸡毛蒜皮,不符合大设定。要知道,在中国人心中,她是“哈佛女孩第一人”。是无数中国孩子的“希望”与“噩梦”,“灯塔”与“魔鬼的诱饵”。而她母亲写下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则成了无数家庭的“捷径”与“末路”,“耶路撒冷”与“但丁地狱”。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这本书、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价值方向,都或轻或重地,拔弄过一代人命运的指针。
1999年,刘亦婷申请的4所美国名校,发来录取通知书。
她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就读,一时间,成为全国焦点。一本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这两本书,狂销200多万册,开创了中国人的鸡娃先河。孩子多大学会走路;多大学会多少个字;多大背会多少首古诗......都有严格规定。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其母发明了“手捏冰块”的方式,要求冰块在掌心里融化完之前,不准松手。于是,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掌心冰冷的噩梦。在互联网信息爆炸➕中外交流热络后,一个真相慢慢被还原。
书中提到,刘亦婷无论是成绩,还是竞赛,课外活动,甚至艺术特长,都不突出。她能够进入哈佛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一次赴美夏令营中,她有幸住在美国国会议会拉瑞的家里。
再加上当时刘亦婷所在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刚被德瑞教育集团收购。资方为了树典型,也投入大量资源,帮助刘亦婷申请学校。他们利用游戏规则,将刘亦婷包装成一个非凡的申请者。最终,在美方议员德瑞的推荐信➕德瑞教育集团的操作下,刘亦婷成了哈佛女孩!也就是说,我们以为,这是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励志奇迹。
孰不知,只是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多方人马利用信息差,加上机缘巧合,费尽心思,钻了空子的成功投机案例。时代早已改变,常春藤盟校申请已如千鲫过江,早已今非昔比。只是在真相到来后,依然用“天才”、“神童”、“素质教育”、“哈佛女孩”为幌子,鸡他人之娃,饱自己之囊,未免显得可笑了。
今天是狼爸的孩子,明天是虎妈的孩子,后天是鹰爸的孩子......人们在仰望之后,还是会相信,自己沿着同样的路径,也能升到高空,成为人上人。刘亦婷“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在孩子的掌心放上一块冰,就能申请哈佛;何宜德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让孩子在雪地裸跑,就能进入剑桥;谷爱凌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让孩子睡满14小时,就能成为世界冠军,拿到斯坦福录取通知书;韩寒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孩子高中辍学,写书、赛车,就能成为一代名流......也难怪,在错位的、割裂的、矛盾的价值体系中长大的人,成年以后,又哪里来的真正的思考。不论是私人领域的陈述,还是公共领域的发声,都混乱不堪,莫名其妙。以五花八门的方式鸡娃的父母,不如转过身来,鸡“我”。在大儿子两岁,又怀着2胎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拿下斯坦福教育博士申请书。她一人一摩托,环游世界,让孩子们看见生命最好的样子。而以各种标尺丈量他人的人,转过身来,评“我”。
她是否美国普通中产,无需肆意嘲弄。
容许她从神坛消失,落至人间烟火深处。容许她不符合期待。容许她成为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