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Apple Vision Pro 深度体验报告

Apple Vision Pro 深度体验报告

9月前

自 Apple Vision Pro 发售第一时间拿到这款设备,作者在深度体验了 20 天之后,本文将从 Vision Pro 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尝试总结苹果所定义的空间计算想要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与体验。


———— / BEGIN / ———

全文内容不构成任何购买或投资建议,对文中提到的其它产品也没有任何刻意拉踩或贬低之意。

01

自由度与掌控感

第一次戴上 Vision Pro ,最先感觉被震撼的通常是精确的眼动追踪效果:眼睛看向哪里,控制的焦点就在哪里。每次指导一个新用户试用 Vision Pro 的时候,我只需要说“按照最符合你自己直觉的方式去操作就行”。

Vision Pro 眼动追踪,图片来源:Apple

对于眼手配合的交互方式,刚开始会有一点不适应,因为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掌控感。

在此之前,所有的人机交互中,无论是键盘、鼠标还是触摸屏,我们已经习惯了指尖作为向导,敲击按钮、屏幕,并获得实实在在的触觉反馈。我们已经逐渐忽略了,眼睛(注意力)才是指挥一切操作的向导。

指尖主导的传统交互

在刚开始适应眼手交互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把指挥权有意识地交还给眼睛,这个过程就像是从冷兵器时代的红缨枪,过渡到了热兵器时代的狙击枪:从“徒手出击”,转变为眼睛瞄准、手指扣动扳机。

在“落地成盒”的游戏里,如果学会了使用狙击步枪,你会感受到同时拥有了“自由”和“掌控感(这个类比还有一层含义,并非所有情况下狙击枪都是最好的选择,我会在后面解释)。

在熟悉了眼手配合的交互操作之后,接着呈现在眼前(字面意义上的 “眼前”)的,是无限的操作空间和几乎无限的窗口/屏幕,而在虚实结合——尽管 Apple 不太愿意提及这个词——的现实空间中,虚拟窗口可以融入到现实的桌面上、房间里。

虚实结合的多窗口应用当然也不是 Vision Pro 的首创,无论是先驱 HoloLens 还是元宇宙独苗 Meta Quest 都尝试了给用户提供多窗口的交互选项,但是体验效果就一言难尽了。一方面是受制于时代和技术约束,另一方面产品定位也有所不同,也就没有必要放在一起对比。

HoloLens 虚拟窗口,图片来源:Microsoft

如果只是从产品体验的角度来对比,当你提供给用户充分自由度的同时,最好能够同时提供足够的掌控感,否则任何一点小错误都会让用户迷失在未知的交互中。

在 Vision Pro 中,哪怕你将某个窗口忘在了另外一个房间,都可以轻松将它「召唤」到面前。

Vision Pro 中对窗口的自由控制

关于 Vision Pro 多窗口/多任务的交互设计,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详细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Vision Pro 的多任务交互设计

另外一个关于掌控感的例子是数字表冠(Digital Crown)的操作,在设计和功能上都沿袭自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Max,其中按下表冠进入桌面应用菜单的设计与 Watch 一致:

Apple Watch Digital Crown

就像日常使用 iPhone 一样,我们通常需要非常高频地回到桌面、打开应用,这已经是一种近乎无意识的操作,甚至有时候回到桌面后需要花点时间才能记起来自己要做什么(也可能想不起来)。

这就导致通过按下表冠回到桌面有些过于繁琐了,更何况还要把手举到额头的高度。既然手势识别已经是这款头戴设备的基础功能了,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可以呼出应用菜单的手势呢?就像 HoloLens 或者 Meta Quest 一样:

HoloLens 呼出菜单,图片来源:Enklu Documentation

Meta Quest 呼出菜单,图片来源:UploadVR

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来说,我也更倾向通过手势呼出系统菜单的操作。

Vision Pro 现阶段不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是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成本,另一方面,就像 iPhone 的实体 Home 键一样,你永远可以相信按下去就能回到桌面,而无需担心手势呼出失败,也不用考虑究竟是因为延迟还是识别错误。

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你开启辅助功能里的 AssistiveTouch。这个“悬浮球”在手机屏幕上可能显得相当碍眼,但是在 Vision Pro 里你可以把它放在任何不起眼又能随时看到的地方,除了替代 Home 键,你也可以不用再拼命翻白眼 🙄 去打开控制中心了。

辅助功能 - Assistive Touch

02

沉浸聚焦与开放沟通

如果说精准操控和自由空间窗口可以说服你 Vision Pro 至少是一款可用性很强的设备,那么基于虚拟现实(这同样是 Apple 的禁忌词汇)技术呈现出来的沉浸空间(Immersive Environment),则会让很多第一次体验的人发出“Wow”的惊叹。

在这里我就不用自己贫乏的词汇去描绘了,可能只有通过双眼和双耳亲自去感受才可以体会。我想讨论的是,对于传统的 VR 设备也好,或者自称空间计算的 Vision Pro 也好,它们想要营造的沉浸感(Immersion)对于用户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些人可能是为了追求游戏体验的“真实感”,有些人可能是追求立体影音的“震撼”体验,或是将自己置身各种既虚拟又真实的“视听奇观”之中,享受肾上腺素飙升带来的刺激……

而对于 Vision Pro 来说,沉浸并非其最终目的,而是实现聚焦(Focus)的手段。当你的视觉和听觉通道被以假乱真的信息完美「劫持」,现实环境将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干扰,这就是沉浸的目的,让你全身心聚焦于当前的任务(游戏、观影、工作,甚至是放空,或者说冥想)。

如果要做一个类比,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 AirPods Pro 更像是听觉版本的 Vision Pro:

  • 噪声控制模式,对应完全沉浸 Full Immersive 模式;

  • 人声自适应模式(自动识别人声以临时取消降噪功能),对应的是 Vision Pro 的 People Awareness 模式;

  • 关闭降噪 & 通透模式,对应的是 Vision Pro 的视频透视(VST)模式。

AirPods Pro 在功能上等同于听觉版本的 Vision Pro

除了视觉上的沉浸之外,Vision Pro 也让“空间音频”实现了与视觉在空间上的统一,例如下面这个 Spatial Noise 应用,你可以把不同的白噪声场景放到空间中的不同位置,从而混合出各种不同的白噪声场景:

App: Spatial Noise

当然,与沉浸聚焦同样重要的是开放沟通,无论是戴着 Vision Pro 还是 AirPods Pro(或者两者一起),都不会阻碍你和外界的沟通互动,通过实体旋钮随时切换沉浸模式、双击快速透视以及备受吐槽的 EyeSight 外屏,都是为了保障更顺畅的开放沟通。

EyeSight 的真实效果

03

独立计算与通用控制

Vision Pro 可以让你在沉浸与开放之间无感切换,戴着它也许能够连续看两个小时的电影、听歌或者游戏(这取决于你的脸和颈椎能够承受多长时间的重压),就像很多人提到的,Vision Pro 更像是一块挂在脸上的 iPad Pro(无论是物理还是功能意义上)。

然而无论是佩戴的舒适性问题,还是目前应用生态的丰富程度,似乎都不足以支撑你超过两个小时——恰好是 Vision Pro 电池电量的续航——的使用,直到你把电脑打开,通过悬浮在屏幕上方的 Connect 按钮,将电脑屏幕扩展到 Vision Pro:

作为 Mac 的扩展屏幕

开启了通用控制功能后,键盘、鼠标在 Mac 和 Vision Pro 窗口之间的自由切换,实现更精细的交互操作。

在这一点上 Vision Pro 仍然和 iPad Pro 一样,它既是一台功能完整、可以独立使用的计算终端,同时又可以随时接入 Mac 办公系统。

04

空间视频

科技与人文

空间视频可能是 Vision Pro 最能体现苹果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功能,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自己拍摄的内容以 3D 形式呈现在眼前,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当然受感动并非 3D 视频技术本身,因为这一效果几乎可以在任何 VR/AR 设备上实现,被感动的真正原因是属于自己的回忆被清晰再现。Vision Pro 只是无限拉低了这一功能的门槛:抬起左手,按下 Top Button 即可开始录制。

春节期间,反复使用这一功能记录、回放节日中的片段之后,感动之余隐约会产生一种过度沉湎回忆的伤感:似乎回忆越是被清晰记录,越是在提醒你它的逝去。

不过这个问题,我觉得 iPhone 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回头看也往前看,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去创造新的美好回忆

风险

在深度体验近一个月之后,不得不承认 Vision Pro 同时具备领先时代的先进性与诸多不足之处,包括重量、佩戴舒适性问题、生态应用不足等等。

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迭代、产品的差异化设计逐渐解决的,而最大的风险可能恰恰是 Vision Pro 目前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精确的眼动追踪交互。

很多使用过一段时间 Vision Pro 的用户,都会反馈相比其它任何电子产品更严重的视觉疲劳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大量使用眼睛注视以引导注意,但这一过程通常并不要求太高的精确度,比如你要去拿桌上的杯子,大概扫视一眼,大脑已经可以预估距离和高度,剩下的事情交给胳膊和手的肌肉记忆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全程盯着手指完成操作。

如果要再做一个类比,日常生活中眼睛注视更像探照灯,而在依赖眼动追踪的 Vision Pro 中,眼睛注视必须像激光灯一样,时刻出于高度机敏状态。

我不清楚苹果在这方面是否做过足够多的生理和医学验证,但毫无疑问整个空间计算的交互基础,都是建立在这一可能存在风险之上。

或许传说中的智能指环,会成为完全规避这一风险的备用选项?

Apple Ring 专利草图

05

总结

很多人关注空间计算到底是不是下一个“元宇宙”,Vision Pro 会不会是 Newton 之后苹果近几十年来第一款彻底失败的产品,甚至是首发抢购批次的退货率也能来来回回占据热门话题,以及第一代 Vision Pro 到底是不是一款价值将近 3 万块钱的原型测试机…我觉得这些都是苹果自带流量之下的伪命题。

真正的问题是,苹果想要打造的这款产品,冠以“空间计算”的名头,究竟想要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和价值?通过这一个月的深度体验与总结,让用户在自由与掌控之间、沉浸聚焦与开放沟通之间、独立与通用控制之间,感受到科技感与人文价值,可能才是空间计算的愿景(Vision)。

———— / E N D / ————

作者:V2XR

微信公众号:V2XR

题图来自苹果官网截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新闻

国行版Apple Vision Pro体验报告:指向未来但也需付诸于时间Apple Vision Pro 的个人体验报告中国初创Xreal获新融资,以699 美元提供Apple Vision Pro风格的XR体验Apple Vision Pro价格的秘密,藏在你眼前的屏幕里?|投资笔记Apple Vision Pro这视频效果,把网友看懵了...苹果跨时代新品大翻车?Apple Vision Pro 10天内卖出20万台苹果跨时代新品大翻车?Apple Vision Pro这视频效果,网友笑拉了!苹果跨时代新品大翻车?!Apple Vision Pro这视频效果,把网友看懵了...Apple Vision Pro评测:初见惊艳,后觉平常Apple Vision Pro 选购须知【Apple Vision Pro】登陆京东国际!还有超多进口龙年限定好礼任你选!Apple Vision Pro 要上市了,来了解下它的前世今生体验完 Apple Pencil Pro,我发现它才是新 iPad 的灵魂Vision Pro 或将迎来 Apple 智能/东方甄选澄清「要求收取坑位费、宣传费」/微信上线分期支付曝国行版 Vision Pro 应用将与腾讯合作,Apple TV+ 可能也要来中国了一拖股份(601038.SH)深度报告:持续升级的大型拖拉机龙头2024农用机械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基恩士(6861.T)深度报告:追寻高附加值之路未来职场的变革:麦肯锡报告深度解析日产汽车拟关停在华常州工厂,东风日产回应;小鹏汽车:何小鹏即将发布特斯拉、Waymo自动驾驶体验报告丨汽车交通日报2024软饮料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2024骨科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2024酒店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2024汽车行业深度报告(附下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