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2024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山本理显

2024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山本理显

10月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建日筑闻

2024 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授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建筑师和社会议题倡导者。他的作品建立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关联,让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既是背景又成为前景的作用。他是该奖项的第 53 位获奖者,也是继矶崎新、坂茂、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丹下健三、槙文彦、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之后第九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他现居日本横滨,将于 5月 16 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举行颁奖典礼。

未来的城市中,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之一是通过建筑创造条件,增加人们相聚和互动的机会。山本用心地模糊了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为社区建设做出了超出其职责范围的积极贡献。他是一位令人感到安心的建筑师,让日常生活过得更有尊严;让惯常的事变得非比寻常;让生命从平静走向辉煌。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2016 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评委会主席
在他横亘 50 年的漫长职业生涯中,其设计项目遍布日本、中国、韩国和瑞士等地,从私人住宅到社会住宅、从小学到大学建筑、从机构到市政空间和城市规划。鼓励人们跨越在身份、经济能力、政治信仰、基础设施和居住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深刻秉持着维护社区生活的责任和信念,他认为,尽管隐私价值已经成为一种城市情感,而社区的成员们依旧需要相互支持。
埼玉县立大学 © T—ADS
埼玉县立大学 © T—ADS
他将社区定义为“共享同一个空间的感觉”,在对传统的自由和隐私概念进行解构的同时,摒弃了长期以来将住房变成一种以邻为壑的商品的状态。相反,他凭借其自身的敏锐,让国际风格和现代主义建筑艺术能适应未来的需求,在文化、历史和不同代际的公众之间架设起桥梁,让生命得以蓬勃发展。
对我而言,认识空间就是认识整个社区。当前的建筑方法强调隐私,却否定了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其实我们仍旧能够在尊重每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在同一个建筑空间内共同生活,如同一个小共和国一样,促进不同文化和生命不同阶段之间的和谐。

——山本理显,2024 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横须贺美术馆 © Architectural Magazine




01根源

“一边的门槛是给家人的,

另一边的门槛是给社区的。

我就坐在中间。”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出生于 1945 年,成长于日本横滨,目前依旧在横滨工作和生活,并与邻里们共建社区。17 岁时,他参观了位于日本奈良的兴福寺,寺院始建于公元 730 年,最终于 1426 年重建。他被象征着地、水、火、风和空五大佛教元素的五重塔所吸引。“当时周围很黑,但我仍能看到月色下的木塔,就在那一刻,我有了对建筑的第一次体验。”
1968 年,他从日本大学理工部建筑系毕业,后于 1971 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硕士学位。1973 年,他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山本将日本传统町屋(machiya)和希腊式家庭住宅(oikos),对他的影响进行了演进:在那个时代,它们与城市相互依存,而彼此的连通性和商业贸易对每个家庭的活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为自己设计的住所 GAZEBO(日本横滨,1986 年),顶部的露台和屋顶是其称为“阈”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互动在这里发生。为两位艺术家建造的石井之家(日本川崎,1978 年),一个亭子状的房间延伸到了室外,可以作为举办演出的舞台,而生活空间则嵌入了其下方。展现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的创新方法。

GAZEBO

1986 年,日本横滨

1954 年的《土地调整法案》将主干道从 4 米大幅拓宽至 26 米,从社会、情感和建筑层面彻底改变了环境。曾经培育社区亲密氛围的小型住宅群被四层和五层的混合用途建筑所取代,这些建筑满足新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节奏,其底层为商业空间,顶层为出租公寓。© Ryuuji Miyamoto

山本重新思考了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的边界,他将其视为社会性机遇,并笃信所有空间都可以充实和服务于整个社区,而不仅仅是那些占据着这些空间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开始设计能够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相结合、同时对访客和路人都敞开怀抱的独栋住宅。
石井之家
1978 年,日本川崎

建筑师设计了一座亭子般的高大房间,内部的宽大台阶可以举办演出,透过高大通透的玻璃幕墙,自然环境和街坊邻里也被吸纳进来,其可见的公共区域成为邻里共享交流的平台,而相对私密的居住空间则被隐藏在该公共空间之下。
上:© Shinkenchiku Sha / 下:© Tomio Ohashi


02聚落

“在同一个建筑空间内共同生活,

如同一个小共和国一样,

促进不同文化和生命不同阶段之间的和谐。”
在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这位建筑师主动和导师原广司一起自驾穿越了许多国家和大洲,每次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去了解当地的社区、文化和文明,他探访了地中海周边、中南美和印度等地,并得出结论,在公共和私人空间之间设置过渡区域——“阈”的理念是普世性的。“我去认识过去的建筑体系,是为了能够找到我们的文化……这些村庄的外观虽有不同,但它们的世界观却非常相似。”
山本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在社区中树立了对社会需求责任的认识:对建筑学原则提出质疑并对每一种建筑举措都进行审视;最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在建筑中,如同在民主制度中一样,空间如何塑造必须由人民来共同决定……”
从山川山庄(日本长野,1977 年)和保田洼第一住宅区(日本熊本,1991 年)开始,他开始设计能够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相结合、同时对访客和路人都敞开怀抱的独栋住宅。通过关系化的生活方式,在各种文化和不同世代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山川山庄

1977 年,日本长野

建筑师最早的作品是一座位于树林中的私人住宅,其设计感觉像是一片让人于温暖季节里尽情享受的开敞露台。进入这自由通透的露台空间便自然过渡到客厅和餐厅,而卧室和厨房等小房间则分散其中。地板和天花板均由实木条板拼装而成,其线性的纹理沿着这座狭长建筑贯穿始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唤起了周围环境的自然气息。© Tomio Ohashi

保田洼第一住宅区

1991 年,日本熊本

山本的首个社会住宅项目包括十六栋住宅楼,共提供110套住房,各楼栋围绕一个树木环绕的中央广场布局,必须通过各住宅楼才能进入该专有广场。受到促进邻里间集体主义的传统日本町屋和希腊家庭住宅(oikos)的启发,山本设计了一个从私密到半公共的过渡空间,称为“阈”,既促进了“本地社区场所”的形成,又尊重了各个家庭的隐私。《公共住宅法》施加的职业限制导致住宅单元面积较小,因此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面向广场的露台,既扩大了生活区域,又将居民与自然环境连接起来。
上:© Shinkenchiku Sha / 中&下:© Tomio Ohashi

“山本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不仅为家庭营造了居住的空间,还为他们创造了共同生活的社区。他的作品是与社会永远紧密连接的,孕育出一种慷慨的精神,并尊重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奖项主办方凯悦基金会的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表示。
即便是体量更大的住房项目,关系元素也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确保即使是独居的人也不会感到与世隔绝。在他看来,住房单元的同质化导致了居住在其中的家庭的同质化,使住房变成了顺应潮流和社会规范的工具。作为对策,他提出了一种“社区区域模式”,设想将住宅单元与各种基本设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代际生活,并为各种社区生活方式提供便利,设计应优先考虑社区和集体元素。
2004 年,山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以东的建外 SOHO 落成,包括九栋住宅楼和四幢SOHO(小型家庭办公室)建筑,将工作空间与居住区域相结合,在当时的北京建立了全新的社区概念。

建外 SOHO

2004 年,中国北京

该综合体底部三层提供了 177 个商业空间,而上部楼层则为住宅。繁华的广场两侧遍布商店、餐厅、公共设施及一座下沉花园,吸引人们来体验这里的都市生活。车流被引入地下,从而为行人提供了连续的步行空间。
上:©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下:© Tomio Ohashi

板桥住宅区

2010 年,韩国城南

该建筑群由九组低层住宅组团组成,底层设计为开放的透明体量,旨在促进邻里间的相互联系,确保即使是独居者也不会与世隔绝。横贯二层的共享平台可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互动,其中包括了集会区、游乐场、花园,以及连接各住宅组团的连桥。
上:© Nam Goongsun / 中:© Kouichi Satake / © Yoshio Futagawa

“山本理显有意识的在选择项目时考虑到涉及多样化的建筑类型和规模。无论他设计的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基础设施,是学校还是消防站,是市政厅还是博物馆,都能看到共享性和聚集性维度的表达。他将自己对于社区持续细致和实质性的关注,转化成为公共互通空间系统,激励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聚集在一起。”

03“阈”体系

“每个设计项目都实现了其社会价值,

因为每个项目中都充溢着让人们参与和偶遇的空间。”
“对我来说,认识空间就是认识整个社区。当前的建筑方法强调隐私,否定了社会关系的必要性。而在建筑空间中,我们仍然可以在共同生活的同时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促进各种文化背景和人生阶段的和谐。”

广岛市西消防站

2000 年,日本广岛

这栋建筑的外立面、内墙以及地面全部由玻璃构成,营造出一种完全透明的视觉效果。中庭位于建筑的核心区域,这里专门用来展现消防员的训练和活动,吸引行人的目光并鼓励他们与这些守护社区安全的英雄互动,从而在市民与公务员之间形成一种双向的承诺。防火和针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公共教育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其展览大堂和四层的露台空间均面向公众开放。
© Tomio Ohashi

1999 年建成于日本越谷的埼玉县立大学的整个建筑空间就是一个社区。 这所专注于护理与健康科学的大学由九栋建筑构成,通过露台互相连接,这些露台自然过渡为穿梭于绿坡和庭院的步行道。

埼玉县立大学

1999 年,日本越谷

每个透明建筑体量都能让人从一间教室看见另一间教室,或透过一栋建筑看到另一栋建筑,从而鼓励了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所有实验室均设在一层,以促进不同专业间的联系。虽然教室、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食堂以及教师办公室遍布于校园各处,但建筑之间的界限感被有意模糊,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语言。
上&下:©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 Tomio Ohashi

苏黎世 THE CIRCLE 综合体位于高速公路和大型公园之间,本身就是连接机场与城市的“阈”空间。这座建筑展示了建筑师对尺度的多样化把握,一侧立面宏大而统一,另一侧则呈现出自成一体的小城景象,让人联想到瑞士中世纪城镇的风貌,并融入了为现代及未来生活方式而发展的新技术。

苏黎世 THE CIRCLE 综合体

2020 年,瑞士苏黎世

主通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德语中的“gasse”(意为“小巷”),引领人们前往会议中心、酒店、餐馆、健康中心、零售商铺及公共活动区域。玻璃幕墙和天花板力求最大限度的透明感,从而模糊了室内外的边界。在较高楼层,企业总部和办公区域的正面墙壁上,等距排列的细长混凝土柱营造出一种视觉的连续性。
© Flughafen Zürich AG

伴山人家·天津住宅项目(概念)

2005 年,中国天津

该项目位于中国天津市塘沽区,占地约 23 公顷,计划建造约 300 个独立和集体住宅单元,包括俱乐部设施(游泳池、健身房等)和商店。建筑师团队考虑一种既有一定凝聚力又与整体松散连接的安排。由于包括主地块在内的周边地区地势平坦,故而整个项目地块将呈平缓起伏状。所有房屋在规划时都设有“阈”空间,功能可能是商业用房、工作场所或业余爱好场所。跌宕起伏的建筑和“阈”式住宅共同创造了一个与以往住宅区完全不同的新环境。
©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04透明性

“感受到更广阔的周边环境,

即便是路人,经过时也会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
他的建筑作品,无论体量大小,无一不展现出空间本身的主人公性质,并聚焦于每个空间所赋予人们的活力。他营造出景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他的设计是在与已存在的自然及建筑环境的对话中展开,每栋建筑的使用体验都是置于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的。
形式、材料和哲学上的通透性仍然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绿园都市站前商业街区(日本横滨,1994 年)的开发过程中,他创造出一种城市规划的新方法,表明了进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属性。

绿园都市站前商业街区

1994 年,日本横滨

无论建筑的身份或功能如何,都必须按规定允许所有人从中穿行,缀合毗连的地块,并联合相邻土地的所有者。
©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他继续推动大型建筑内的社会化生活,将自己的建筑语言应用到天津图书馆(中国天津,2012 年)等项目上,并证明了他在任何建筑规模的设计上都能运用纯熟。

天津图书馆

2012 年,中国天津

天津图书馆的入口大厅贯穿南北,为这座大型建筑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通达性。六百万册藏书被巧妙地嵌入纵横交错的梁壁之中,最长达30米,营造出书籍悬浮于空中的视觉效果。图书馆的五个主要楼层各设有一个夹层,使得建筑看起来有十个交错的层次。得益于设计的开放性,访客在任何一层都能一览周围数层的景象。图书馆的外表皮采用石材百叶,有效抵御黄沙侵袭的同时,又保持了立面的通透性。由此产生的柔和光线,为各类阅览室营造出温馨氛围,吸引年龄不同、身份和兴趣不同的读者们都频频造访。
上:©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下:© Tomio Ohashi

在函馆未来大学(2000 年),他设计了两个空间,让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在其中展开合作;在广岛市西消防站(2000 年),他采用了透明百叶窗玻璃外墙设计,把空间内部人们的活动展示了出来。这两个设计都体现出他对于通透感这个概念的理解:对于使用者和旁观者而言,它都是空间的功能性和易用性的反映。

函馆未来大学

2000 年,日本函馆

该大学专注于信息科学领域,旨在构建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社区,将社区内的相互通达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巨大的建筑规模中营造出一种亲密氛围。接待区配备了大型的下沉圆形座椅区,为演讲和讨论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学生和公众均可使用。教室、报告厅和图书馆设有透明玻璃墙,为每个人提供了驻足观看、参与和学习的可能性。开放的公共区域紧邻透明房间外侧,分布在各个楼层,让使用者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周围活动的紧密联系。甚至教授的研究室内部也能直接从外部看见,周围环绕着轻巧的铝质家具,鼓励学生靠近。
上:© Isao Aihara / 下:© Mitsumasa Fujitsuka

无论是大学中或是暴露内部运作的透明百叶玻璃幕墙,都反映了空间的功能性和对使用者或观众的可达性。2022 年建成的名古屋造形大学位于爱知县,临近政府办公楼和年代久远的市政住房,其设计除了谨慎地考虑了周边现状,更将空间布局和功能规划用以满足学生和社区居民的双重需求。这种精神不仅出现在高等教育建筑类型,在 2018 年的子安小学设计中也得到了体现,宽敞的未分隔露台扩展了学习空间,允许从每个教室内外相互看到,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建立关系。

名古屋造形大学

2022 年,日本名古屋

上部设有面积较大的“工作室”,一种开放自由的创意空间,底层设置了运动场、图书馆、画廊、礼堂和食堂等设施。建筑外立面是由预制混凝土和钢板构成的格栅墙,白天将柔和的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夜晚则透出温馨的灯光照亮城市。
上:©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 Shigeru Ohno / 下:© Shinkenchiku Sha

子安小学

2018 年,日本横滨

附近大型公寓群的兴建导致了社区内学生数量激增,迫使当地亟需扩建改建更多的学校。在子安小学,即使是年龄最小的学生们也能形成一个小社会。贯通的宽大阳台连接各个教室,形成的灵活空间,使教室内外的视野得以互相延伸,从而促进了 1000 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上&下:©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 Mitsumasa Fujitsuka


05未来城市景观的设想

“让使用者能够在建筑中以他们惯常的、优雅

又充满诗意和欢乐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当山本设计横须贺美术馆时,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这里既是旅行者的目的地,也是当地人的日常避难所。邀请性的蜿蜒入口唤起了周围的东京湾和附近的山脉,而许多画廊位于地下,为接近者提供了清晰、未受干扰的自然地理视觉体验。游客可以通过所有公共空间中的圆形开口看到景观和其他画廊,将这些本来独特的环境统一起来,使得里面的。

横须贺美术馆

2006 年,日本横须贺

访客可以通过各公共空间中的圆形开口看到外部景色和其他画廊,将原本截然不同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得身处其间的人们不仅被艺术作品所打动,也被场所本身和他人的活动所感染。餐厅位于首层,设有贯穿全长的玻璃窗,四季皆可感受到度假胜地般的风情。
© Tomio Ohashi

“其建筑作品保持着强大并始终如一的品质,他致力于让每个人,不分长幼,他们的生活以及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得到优化、提升和丰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通过其一种不言自明但又谦逊中肯的建筑设计实现的,他的设计结构平实、比例精准恰当,并且用心关照了周边的景观。通过模块化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他的建筑作品明确地表达了他的信念。”

福生市政厅

2008 年,日本东京

福生市政厅设计采用了两座中层建筑,而非单栋高楼,以此更好地融入周边低矮建筑的街区风貌。建筑的曲面缓坡边缘巧妙呼应了场地中的小山丘。墙面与地面材料的平滑延续让人联想到自然地形,其交接处形成的凹面会吸引访客斜倚着休息。同时,绿意盎然的公共屋顶和下层空间被设计为可灵活使用的公共活动区域。
上&下:©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 中:© Sergio Pirrone


评审辞
当他还是一名在接受专业培训的年轻建筑师时,他迫切需要完成对自我的教育,真正理解什么是“自我之外”。他广泛游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参观著名的纪念物,而是为了亲身体验其他大陆上人们的社区文化和日常生活。从北美到南美,从地中海到中东和亚洲,山本研究了社区生活的起源和历史,以便能够通过建筑设计,为当今城市的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他来说,即使是私人建筑,也应该具备公共功能。
山本理显并不是一位建筑历史学家,但他善于从过去以及不同的文化中取养分。作为一位建筑师,他不会照搬过去,而是进行改造、重新利用和演进,展现其中基本元素的相关性。山本将建筑专业的技术方法扩展到了过去和未来,无论需要面对何种建筑模式和规模,无论建筑环境和集体生活带来的挑战是什么,他都能做出最恰当的回应。
他在社区中树立了对社会需求责任的认识;对建筑学原则提出质疑并对每一种建筑举措都进行审视;最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在建筑中,如同在民主制度中一样,空间如何塑造必须由人民来共同决定。为此,我们授予他 2024 年度普利兹克奖。
其他项目

岩出山中学

1996 年,日本大崎

建筑位于北风地区的一座山顶上,弯曲的“风翼”可以有效减轻恶劣天气的影响,并将阳光反射进校园中,这在日照短暂的冬季非常有用。学校内部的宽敞中庭是学生们的日常社交中心。被称为“学生论坛”的大型多功能室位于二楼中央,悬浮其上的储物柜空间可扩展为学生休息区。传统的教师休息室则被一个专为教育工作者钻研专业而设的研究室所取代。社区居民必须通过位于“森林广场”上方的透明长廊进入学校,该广场被设计为一个可以随着学校人口增减而发展的灵活公共空间。
上&中:© Mitsumasa Fujitsuka / 下:Shinkenchiku Sha

ECOMS 铝制房屋

2004 年,日本鸟栖

这座 115 平方米的 SOHO(小型家庭办公室)建筑原型展现了铝作为建筑材料的高效性。采用轻巧、耐久和可回收的铝格栅、铝板及玻璃相结合,形成了方格状的外表皮,且这些板块之间可以互换,或替换为其他装置,如百叶窗或悬窗,无论使用玻璃还是铝材,都能提供出色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该模型的二层特别设计了高达 3.4 米的灵活使用空间,且在未来版本中有望扩展,提供增加第三层的可能性。
上:© Shinkenchiku Sha / 下:©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海之家(概念)

2006 年,日本神奈川县

这家酒店坐落在俯瞰大海的缓坡上,在这里,大海近在眼前,日落美不胜收,因此酒店的理念是完全对外开放。客房建筑由 5.75 米 x 5.75 米的正方形平面组合而成,根据场地形状错落有致地排列,确保从客房可以看到海景,并将一楼的室外露台平缓地分割开来。室外露台空间与底层开放式客房融为一体,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欣赏大海。二楼和三楼的客房尽可能采用大开间设计,以便与外部环境,尤其是大海相连接。
©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首尔江南区“设计杰作”A3 号住宅区(概念)

位于韩国江南地区的低收入居民住宅区。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向当地社区开放的住宅区,每个住宅的入口处都设有“sarangbang”(客房),这是韩国传统的住宅风格,“madang”(庭院)将它们连接起来,住宅单元之间的公共区域则是一个单独的社区单元。
©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

奖项、荣誉与学术
山本近期被神奈川大学(日本横滨)聘为客座教授。他曾是东京艺术大学(日本东京,2022-2024 年)的客座教授,还曾执教于日本大学工程研究生院(日本东京,2011-2013 年)、横滨国立大学建筑都市学院(日本横滨,2007-2011 年)和日本工学院大学建筑系(日本东京,2002-2007 年);并曾任名古屋造形大学艺术设计院长(日本名古屋,2018-2022 年)。 
2011 年,自然灾害侵袭日本,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之后,他成立了 Local Area Republic Labo,这是一个致力于通过建筑设计开展社区活动的机构;并于2018年设立了 Local Republic 奖,以表彰那些对未来怀有勇气和理想的年轻建筑师。 
他曾担任国际建筑学会会士(2013 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获得众多荣誉,其中包括日本建筑师学会奖(2010 年)、日本公共建筑优秀奖(2004 年和 2006 年)、日本优秀设计金奖(2004 年和 2005 年)、日本建筑业协会奖(1988 年和2002 年),日本皇家艺术学院奖(2001 年)以及每日艺术奖(1998 年)。
出版书籍(部分)
《细胞城市》著者: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 山本理显的建筑》著者:山本理显
《地域社会圈主义》著者:山本理显・上野千鹤子・金子胜・平山洋介・仲俊治+末光弘和+Y-GSA・松行辉昌
《创造建筑就是创造未来》著者:山本理显・北山恒・饭田善彦・西泽立卫
《建筑的可能性、山本理显的想象力》著者:山本理显
编辑:邵珠琦,徐欣妍,嵇瑞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WeLens

相关新闻

202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山本理显获奖!2024年阿贝尔奖得主塔拉格朗:从“一连串小概率事件”至数学巅峰2024|普利兹克建筑奖,颁给了设计北京建外SoHo的日本建筑师CMOClub&金匠奖:2024年中国营销趋势报告拓普数据:2024年上半年电影市场研究报告世邦魏理仕:2024年中国零售商调查报告-全球化视角之海外门店拓展世邦魏理仕:2024年中国投资者意向调查报告克劳锐:2024年北京车展声量数据报告2024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发布,2024年普利策奖揭晓|一周教育盘点2024年普利策奖揭晓美银2024年展望:标普500指数创新高普华永道:2024年一季度银行业监管处罚及政策动态报告普华永道:2024年第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与政策动态报告贝莱德 CEO拉里-芬克 2024 年致投资者的信:全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力量,以及满怀的希望2024年WAIC·云帆奖启航:擎启AGI时代,集结超越边界的探索者观众招募丨​“全球投资行”系列沙龙上海站:​洞见价值 寻找2024年下半年投资主线《留学》环球资讯:外交部举行2024年新年招待会,美国得州同联邦政府因移民问题发生严重矛盾2024美国移民律协年会精华汇:主申请人辞世怎么办?益普索&喜马拉雅&日谈公园:2024年播客行业报告-耳朵时间就是现在2024年大选辩论:拜登与特朗普的激烈对决2024年最惨国货:没有星巴克的命,得了星巴克的病!世邦魏理仕:2023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回顾与2024年展望报告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恋爱时,学会关爱自己可以让两个人都更加幸福|本周值得读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