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定要懂这5条残酷的人性真相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 金木研 第 8151 篇深度好文:2992 字 | 6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人生万般迷津,似乎总会遇到许多无奈且无解的难题。
为什么那么任性自私的人,却能活的那么理所当然?
凭什么小人可以得志,老实人却免不了吃亏?
面对现实与自我认知的相违背,我们总是难以接受,继而为此而耿耿于怀,备感纠结痛苦。
但其实,一切发生都有其道理在,都是人性使然的结果。
人到中年,走过半生,该是清醒看人生的时候了。
学会打破幻想,直面人性的复杂,洞悉人心的幽暗,才能让自己活得勇敢而无畏。
都说快乐要分享,才能加倍。
可矛盾的是,当你真的把辛苦所得的成就告诸予人时,往往却会成为受伤的开始。
你在朋友圈里拍下新房的装修,原以为可以收获一批祝福,实际上评论区里只有嘲讽与奚落。
你因为工作晋升提出请客吃饭,原以为大家都会捧个人场,不曾想最后答应来的寥寥无己。
你把孩子的荣誉奖状发到亲友群,原以为可以共享这份喜悦,却只落得被熟视无睹的尴尬。
这样的时候,人很容易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觉得是不是自己做人人缘太差。
可你越自责,只会越钻进牛角尖中难以自拔。
你会发现,不管怎么做,总会有人热衷于挑你毛病,泼你冷水。
所以,你做了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引发了人的劣根性。
对那些和你同起点的人而言,你的优秀,只会彰显其失败;你的光鲜,只会衬托其暗淡。
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你过得好,自然就成了一种原罪。
一边同情比自己弱的人,一边嫉妒比自己强的人,这即是人性的矛盾之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就能更豁达的姿态看待种种不知所起的恶意和打击。
喜欢三毛所写:“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与其总是被别人的想法所影响左右,不如学会顺势而为,明辩真心与假意。
这世上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但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知道,该去珍惜谁。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明明是出于善意,想实打实地跟人提点建议,说一些有用的话,结果反倒得罪人而不自知。
明明是出于好心,总是劳心劳力地想帮身边人一下,拉人一把,结果反而让别人更加疏远你。
这种尽己所能却又总是事与愿违的感觉,的确令人深感挫败与无奈。
然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你的用力过度。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
没有人喜欢被直戳痛处,直揭缺点,即使他知道,这是事实。
更没有人会乐意以弱者的形式接受帮助,被贴上无能的标签,即使他确实能力不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成熟的人,大都有点“淡漠”。
有些话,无需多言,点到为止即可;有些忙,不宜多帮,恰到好处即可。
只有这样,才不会给人带来压力,从而让关系不越界,不逾矩。
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都是活在自圆其说的理念里,活在个人认知边界里,活在自己为自己设的局里。”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活法,也各有各需要解决的功课。
对此,成熟理性的应对之道,即是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如果有些话你觉得非说不可,那就学会以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做沟通。
批评的话,委婉地说;建议的话,谦虚地说;反驳的话,客气地说。
忠言未必要逆耳,能把有用的话讲到顺耳,说得好听,才是一个人涵养与修为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最深的悲哀,莫过于发现,你越是对人好,越不被人当回事。
你习惯于把爱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处处迎合对方的感受,到头来他却只觉得你啰嗦又烦人。
同事总把工作推给你,你宁愿自己吃亏也坚持有求必应,到头来却成了对方眼中的滥好人。
不管谁有难处找你借钱,你都乐于慷慨解囊,到头来既被掏光了积蓄,还成了公认的冤大头。
我们常以为,表达情意的方式,就是掏心掏肺地待人。
殊不知,这恰恰是对人性的考验。
人只会在意自己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成本的事,并且所付出的代价越大,重视程度越高。
至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来的东西,注定不会被珍惜。
作家黄启团写过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
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成年人的相处模式,本质上是一个相互博弈的结果。
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变强大。
你凡事以他人为中心,一味妥协退让,就等同于主动赋予对方能量,而把自己放在低位上。
反之,如果你的关注点放在了自己身上,无论和谁一起,都能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那别人自然不敢轻视你。
吃饭七分饱,待人七分好。
一个高价值的人,就在于懂得在该强硬的时候亮出锋芒,让人知道你的好并非理所当然。
你是否也是如此:
看到家人习惯不对、脾气不好,就忍不住想去纠正,希望让其改变行为,遵从你的方式。
与朋友产生分歧,有不同意见,就忍不住想要规劝,试图让其改变立场,接受你的理念。
可惜的是,到最后,你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自己在不自觉中背负上某种枷锁。
你会发现,哪怕你费再大劲,也不过是徒劳。
就像挥出重拳却只打到了一团轻飘飘的棉花一样,既无助,又无力。
心理学大师·荣格如是说道:不要试图改变别人,连这个念头都不要有。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该懂的道理都懂。若你觉得他不懂,那本质上是因为他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也是为什么,老话常说,你永醒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绝对外力所能调教或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事情本身就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你却偏要拿你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人生,怎么可能不自讨没趣?
事实上,想要让一个人改也很简单。撞到南墙之日,即是他幡然醒悟之时。
作为旁观者,我们同样需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困在他人的因果里。
改变别人是内耗,改变自己是成长。
学会克制纠正欲,放下胜负心,多包容差异,尊重不同。
你若能变得更优秀,你积极的心态,正能量的言行,自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
常言道:未曾轻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放在孩子身上,“天真”是种美好的品质,但到了一定年龄还不谙世事的话,就是灾难了。
上司象征性地征询大家意见,你便真把它当成解决问题的机会,上去就是认认真真一顿挑错,却差点弄到自己下不了台。
朋友托你找关系办事,你想也不想就拍胸脯答应,然后忙前忙后一顿张罗,哪里知道在别人眼里,你的面子根本一文不值。
你可能会觉得很委屈,很失望,这个世界怎么就变成了你完全不认识的模样。
其实不是,是世界在用人情冷暖,教会你慢慢看清生活真相。
你本事不够的时候,说什么都是错,认识谁都没用。
人性一直都是无比现实的,问题只在于,曾经的你认不清自己的身份,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而现在,明白了人性有灰色地带、明白事情并非非此即彼、明白世界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恰恰是一个人通往成熟的必经之路。
正如傅首尔说的:“你对人情世故的的每一分通透,对爱来爱去的每一分豁达,都是用失望换来的。”
经历过几次冷眼相待,尝过几番被落井下石的滋味,人想不清醒都难。
世路崎岖,世情难测。
想要自保,唯有谨记一点:别高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别低估人性的逐利原则。
为人处世,保持谦逊低调,多藏锋,少张扬;多沉潜,少逞能。
让自己在不动声色中好好沉淀,炼就自知与自律,你也就拥有了应对纷繁世事最从容的姿态。
阿德勒有句名言:“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人性这个东西,虽然深不可测,但随着阅历渐长,我们其实就会领悟:
很多人并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无非是出于为自己的角度所做的选择罢了。
真正能伤害到我们的,也并不是他人的无情,而是我们心存幻想的期待。
在这世上,人人皆利己,唯有靠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