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零跑汽车,新造车突围的「乌龟模式」

零跑汽车,新造车突围的「乌龟模式」

10月前

零跑汽车是新造车势力中的乌龟,这些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2023年,毫无疑问是中国车市激烈、残酷的一年。但无论市场竞争多么拳拳到肉,对于做足准备的公司来说,同样可以逆势而上。

老牌新能源车龙头比亚迪做到了几乎日赚1亿元,新造车公司中,理想汽车更是凭借38万辆销量,豪取118亿净利润。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几乎不在过往新造车舞台中心的零跑汽车,也交出了一份一鸣惊人的答卷。

数据赫然醒目。2023年,零跑汽车全年交付144,155台,同比增长29.7%;全年销量跻身国内新势力前三、全球电动车品牌榜TOP20,头部阵营地位日益稳固;

2023年,零跑明星车型C11交付量达到80,708辆,一度月销量过万,位列15-20万级新能源中型SUV2023年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成为大众化新能源爆款新标杆;

销量大涨,自然带来丰厚收入,零跑2023年全年营收为167.5亿元,同比增长35.2%,这已经是零跑近5年以来的持续高度增长态势;(来源于零跑汽车2023年年报)

收入增长带动了财务模型的多点改善,2023年,零跑全年毛利率实现转正,达到0.5%,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的渠道中有相当一部分经销商比例,而根据行业惯例,如若将给予经销商的返利加回,零跑的毛利率能达到10%左右。

从销量、收入到毛利率改善,这个雪球一旦滚动起来,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进入上升通道的板机。2024年以来,周销量榜单中,零跑汽车继续维持了强劲势头,从蔚来、小鹏等手中接棒,稳居新造车势力销量第三名位置。不出意外,2024年的新造车销量前三,将更换阵营,由问界、理想和零跑接管。(来源于懂车帝)

如果说理想汽车的逆势而涨,是创始团队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抓住了消费力稳健的家庭市场。人们不禁会问,常年低调的零跑汽车是依靠什么脱颖而出?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能持续前行吗?

在近日的业绩沟通会中,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给出了一个一锤定音的答案:零跑汽车是新造车势力中的乌龟,这些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没错,在精密厚重的汽车产业,不管是出色的产品力塑造,还是务实、稳健的布局,都殊途同归地切中了这个产业的运行规律,也自然会有收获。只是这个前提是,拥有一支能敏锐洞察产业、又能高效落地的团队。

乌龟模式的源头

智能电动车产业是适合朱江明的。

这个产业融合了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高端制造等等学科,千形万幻,但它的运作依然遵循高规格的制造业和大工业逻辑,如何看到产业实质,把控住“做规模、扣成本”这条生命线,相当考验掌舵人的底层认知力。

同时,过去多年,智能电动车行业挂上无人驾驶光环,就能估值一路蹿升,但回到财务模型,则大都亏钱买车,难免在资本浪潮中抛高浮低,这也相当考验创始团队的战略定力,否则稍一膨胀,就会战略走形。

即便智能电动车没有脱离汽车大工业制造逻辑,但技术内核和产业价值链,则一环扣一环地发生了剧烈变革,又急需掌舵人具备敏锐的技术嗅觉和决断力。

而回溯朱江明的商业历程,已经集齐了一个“乌龟造车模式”的核心要素。

首先,身为大华集团核心高管,拥有顶层商业和产业视野,其次,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师出身,拥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擅长嵌入式算法及计算机底层的芯片级软硬结合领域,在零跑的创业中,对于智能电动车需要的三电和智能技术布局,几乎全部命中。

“我们的技术方向从来没有失误,对大方向的策略把握,我们没有走弯路,没有走错路,一直在正确的路上来做事情,这也得益于原来的技术积累。”朱江明在业绩沟通会中说。

同样关键的是,朱江明和现任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一起,白手起家创立大华股份,辗转锤炼之下,市场、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意识,不可或缺。

可以说,正是朱江明身上的技术底色,加上浙商的高效务实,以及对智能电动车的产业理解,共同促成了零跑汽车的“乌龟模式”——务实、稳健,同时韧性十足。

零跑汽车不是没有过低谷,第一款车轿车S01就是团队经历的一个坎,局限于工程师思维,未能捕捉到市场的大空间需求。但很快,零跑汽车就是推出了T03这款跑量车型,紧接着就是瞄准15万-20万元的最广阔市场,连续发力。

到2023年2月,零跑正式开启“纯电+增程”双动力产品布局,成为首家拥有纯电+增程车型的新势力车企。2023年3月,零跑正式发布首款增程车型零跑C11增程和2023款C01、C11EV和T03,从“尺寸、动力、底盘、舒适配置、智慧座舱、智慧驾驶”六大选车标准重新定义15-20万汽车选车标准。

这背后的核心策略就是务实。零跑没有受限于遥远的纯电愿景,陷在有限市场和高成本的泥潭里,难以自拔,而是遵循“消费者需要”的底层逻辑,及时推出市场更容易接受的增程方案,同时借助技术布局,将定价做到极致。

以15万元-20万元市场定位来看,在新造车阵营中,可以避开与资源雄厚的理想、蔚来、小鹏等公司正面冲击,而在老牌车企的交锋中,零跑汽车的智能科技,又能拉出一个身位,进行错位竞争。

如同理想瞄准了家庭用户刚需带来的购买力,朱江明对15万元平价市场的理解为:消费降级,以及市场和身份绑定的祛魅。

“大家觉得汽车是一个代步工具,它不再是一个奢侈品,不是你的身份地位象征。”朱江明说。

而在这个产业理解之下,零跑汽车通过全栈自研,牢牢锁定了成本控制力,用“好而不贵”的策略,连续切走市场蛋糕。不管是C11、还是C10,在对手刚发车就降价的慌乱节奏中,零跑汽车的定价,几乎每次都是一次性命中。

“消费降级对零跑不是坏事,是大事,因为我们就是做大众的车,希望做好而不贵的产品,我们对标优衣库,我们不是奢侈品,而是大众化的,是大家比较乐意的产品,消费降级也好,还是大家未来的消费趋势也好,我们还是聚焦人群最多、量最大的价格段产品。”朱江明表示,这背后的底气是一套绵密的技术和工业布局。

降本,技术是底座

当销量之鞭驱动行业不断降本时,产业链上的商业筹码,早已高度同质化。也就是说,商业谈判的降成本策略,早已被利用殆尽,“你能降它也能降”的同体量竞争中,做不到差异点。

而真正的成本控制,向来都是“技术降本”。在传统产业模式中,车企大都习惯了借助Tier1(一级供应商)去完成整合,降成本也经常止步于这个层面,大量利润,由一级供应商在开发费和定制化中赚走。

而特斯拉和比亚迪,率先打破了这种产业链模式,他们掌控了1、2级零部件,甚至部分3、4级子零件的开发能力,由此做到颗粒度更细的成本控制,甚至推出创新技术,变革汽车设计,从而系统性降本。

例如,特斯拉让行业耳熟能详的有一体压铸技术对车身零部件的整合,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对整车控制器和线束的节约。

而在智驾方案上,这家公司采用纯视觉方案,不仅在产品节奏上领先行业,成本更是和同行拉开了差距。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分享:特斯拉的智驾系统成本仅有1500美元,而理想汽车则为4000美元。

此外,特斯拉还掌握了大量整车零部件的工程开发能力,这让公司几乎随时都在对车辆的设计做出更新调整。

这个技术驱动战略,在零跑汽车身上几乎被低成本复现。

最为行业熟知的就是零跑汽车的全域自研理念。什么是全域自研?占电动车整车成本大约60%都是和电相关的系统,包括电池、电驱、电控、智能驾驶辅助、座舱等等系统以上。而据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介绍,这些系统零跑都做到了全部的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这是我们业内非常独特的能力。”

标志性的事件是,2024年1月初,零跑汽车举行了“2024零跑汽车全域自研开放日”,并首次以“公开课”形式发布LEAP3.0六大智能电动核心技术。

在LEAP3.0技术的加持下,零跑汽车完成了智能电动六大核心技术模块的开发工作,包括:

“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四域合一中央超算,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无电池包无模组CTC2.0电池;中高压兼容的油冷电驱、8295芯片加持的智能座舱、城市/高速皆可用的智能驾驶(无需开城的城市NAC)、自研全球化整车架构(88%高通用化率)。

这套全域自研架构,大大提升了零跑的资金效率和产出量。过往五年,零跑投入研发费用是47亿人民币,就实现了三电核心零部件和8款整车的自研自制和量产,到2月底达成33万辆的销量,23年全年交付新势力车企里排名第三。

“从我们产出的丰硕结果和运营上来看,零跑拥有业内最高的研发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武强说。

而这也恰恰是,零跑汽车应对未来汽车市场长线战争的核心武器。

迎战竞争洪流

从2023到2024,连续两年都以行业降价潮开端。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一面向50%快速渗透,一面也伴随焦灼残酷的竞争,甚至淘汰。老牌巨头携资源决绝转身,新势力玩命拼杀,科技公司虎视眈眈,自带流量和品牌光环入场。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赢取生存空间,乃至立于不败之地,突出一轮又一轮重围,显然是所有公司要面临的课题。

对于零跑汽车,T字形的战略设计,已经可以看见雏形。在这个战略中,纵向是技术和效率,形成双轮驱动,帮助公司在行业里不断攻城拔寨。

就像朱江明所说,对于整个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我们既是一个参与者,也是一个挑战者,我们不怕竞争,原因在于,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通过全域自研、充分自制的能力。”节节攀升的销量无疑是这句话的注脚。

而在横向的产业层面,零跑汽车也展现出纵横捭阖,聚拢资源,拓展多元市场的形态。

以电池产品线,零跑汽车已经建立起完备的电池技术、底层架构、软硬件能力,同时形成对外供应的能力。

据介绍,在浙江金华,零跑有9条线40万套的电池产线,9条线60万套的电驱产线,50万套的电子产品产线,“这样的自研能力,到今天的竞争格局是很难再复制的。”

基于这些积累和技术,零跑已经开拓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首先是国内整车销售,坚持极致的品价比路线,持续推出好而不贵的产品;第二部分是海外市场策略,以轻资产模式,与外部车企合作,包括将三电核心零部件打入其他主机厂,以及与海外车企合作,实现三电零部件的对外供应以及海外整车销售。

2023年10月26日,零跑和Stellantis集团创建了双方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组建「零跑国际」合资企业。2023年11月20日,零跑汽车宣布完成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交割。

依托STELLANTIS成熟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零跑汽车将向海外拓展。

“我们今年将在全球几大洲推出产品,欧洲将在老牌传统汽车强国市场首先推出,在核心地段落地开花,这是许多车企所不具备的优势,也是朱江明先生作为成熟的企业家,以他经营30年独到的战略洞察力、审时度势和经营创新,以最有实操性的方式为零跑搭建独特的海外战略。”武强说。

扎实的技术底座和团队效率,加上蔚然成势的产业资源号召力,零跑汽车显然已经拥有穿越产业竞争风暴的坚固盔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36氪

相关新闻

零跑汽车的「上岸」法则:降本、出海与新车型前5月交付目标完成率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全面打响;受关税影响,零跑汽车部分车型生产将迁出中国丨汽车交通日报汽车芯片大变局,本土厂商的突围新路径:ADC+MCU“双轮驱动”三个案例,揭示母婴代理商各具特色的“突围之路”勇闯暑期档!“冷门”电影的突围做理想的「平替」,零跑没有不甘专访华润银行:中小银行如何突围“数据治理”的层层障碍?一个“视品牌”的突围:押注视频号,合作几百位达人,年GMV近3亿曾经盛产“爆款车”的本田汽车,正在中国市场走向没落零跑C10的三个「关键词」:技术现货、成本定价、自研为王“天才少女”姜萍爆冷突围的全球数学竞赛,AI参赛结果如何?|亮马桥小纪严选“双碳”战略下,律师的创新突围之道「HI模式」扩容,华为车业务的路线之争车规级存储芯片需求大爆发!本土玩家突围「掘金」马斯克:特斯拉今年不会推出Model Y的“改款”车型;极氪同时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市场丨汽车交通日报澳洲进入“夜长昼短”模式,大量汽车惨报废!竟都是袋鼠惹的祸...李彦宏老家的“萝卜快跑实验”:出租车数量翻一倍,滴滴被赶跑大作炸场的五月档,这款“小众游戏”靠像素单机突围?分水岭!汽车芯片「供需失衡」?整车电子架构升级背后的真相年终盘点|新造车的2023:你的护城河之内,才是我的“舒适区”(上)在愈“卷”愈烈的春节档,我看见了一些突围的全新答案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丢掉了4382万“金饭碗”沪上首批“无人驾驶”的士即将上路;梅赛德斯-奔驰成为首家在华发行绿色ABS的国际车企丨汽车交通日报2024哥大毕业生特辑 | “工科双学位”宫耀宗:一个文科生的跨界突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