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应急通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应急通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7月前

来源:鲜枣课堂

作者:小枣君


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202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根据数据显示,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91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454.5亿元。


《2024气候和自然灾害洞察报告》则显示,2023年,全球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重大自然灾害一共有398起,累计造成了38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较本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22%。2023年,共有95000人因自然灾害而丧生,这也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情都是沉重的。


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发生的正常现象。以我们人类目前的力量,想要阻止这些现象发生,并不现实。


既然无法阻止,那么,及时进行预警,并且在灾后进行快速应对,就是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手段。


毫无疑问,通信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这篇文章,小枣君就和大家详细聊聊,人类应急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



█ 应急通信的发展史


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人类的社会组织松散,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只能通过基本的呼喊或手势,进行预警和救助消息传递。


商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了烽火、狼烟、击鼓、风筝等通信方式。这些方式基于声光效果,通信距离远,可以有效传递自然灾害信息,也可以在外敌入侵时进行及时告警。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也源于此

唐末宋初,人们发明了使用火药作为动力的火箭,并将其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报信手段,也算是一个创新。


后来,随着文字和印刷术的发展和普及,加上邮驿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开始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的早期“通信网络”,不仅服务于政府的运作管理,也服务于普通百姓的沟通交流。


政府也会有一些优先级更高的专用邮驿系统,例如八百里加急等,用于传递紧急信息或军报。


古籍中的邮驿


到了近现代,有线电报和电话的出现,让人类通信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升级。它们的信息传递即时性,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消息触达能力也持续提升。


基于电报和电话的新型通信网络,逐步取代邮驿等老网络,成为联接世界的工具。它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在发生灾害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让人们更高效地进行应对,减少损失和伤害。


更伟大的通信革命,来自无线通信技术的诞生。


19世纪末,无线电报被正式发明,将人类带入无线通信时代。


马可尼和他发明的无线电报机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人类的应急救助能力有了显著改进。无线电报诞生后最先应用的场景,就是海上通信。


那时候海难频发,无线电报救了很多人的命。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有无线电报发出的求救信号,才让700余人得以生还,避免了更大损失。


无线通信不依赖于地面传输线路,在应对灾害时有天然优势,很快成为人类应急通信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对讲技术出现时,就是用于警察、消防等部门。后来,才有了二战时的步话机。


步话机


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和流动性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难以承受。


在经历了几次重大突发事件后,各发达经济体开始纷纷建立现代应急管理体系,从制度、流程、资金和科技等多个角度,提升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紧急事件应对能力。


那一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对讲通信等技术迅速崛起,给人类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应急通信手段。


以当时最流行的对讲机通信为例。现代意义上的对讲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后来,因其便携实用,逐渐在各个国家普及,成为一种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


对讲机


70-80年代,基于早期的对讲机,发展出了模拟集群技术以及数字集群技术,并形成了iDEN、TETRA等技术标准。很多国家的应急通信无线专网,都是基于这些技术建设的。在一些自然灾害和重要活动中,这些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90年代末,我们国家对这些技术也进行了研究和引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无线专网技术标准路线(例如PDT等)。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应急通信技术已经获得长足进步。


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逐渐成为主流的应急通信手段,在重大自然灾害、重要公共事件、大型集会活动的场合中,为紧急救援、指挥调度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


2008年,汶川“5·12”地震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应急通信管理体系和技术在这次地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国内对于这些问题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并推动进行制度完善和技术升级。


2008年之前的应急通信保障,以城市热点地区突发容量需求保障为主。应急通信保障手段,主要是应急通信基站车、集群通信,少量采用卫星通信。


汶川地震发生后,卫星通信在救灾过程中有出色表现,逐渐受到重视。各级政府以及运营商,都开始积极引进卫星电话、卫星应急通信车、VSAT固定站等设备,提升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技术体系中的比例。


卫星通信


除了卫星之外,在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不断演进下,通信行业也开始研究,如何发挥这类技术在应急通信场景下的作用和价值。



█ 当代应急通信的挑战与应对


时至今日,如本文开头所说,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


为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路线,探索更多的技术创新,让科技赋能灾害报警和灾后信息重建。


灾害或紧急事故,拥有两大显著特点——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


不确定性,体现在时间、地点上。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在哪里发生。因此,在应对时,我们需要足够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应急通信器材能够做到快速运输、快速部署。


复杂性,则体现在现场的环境和需求上。


灾害可能发生在山区、沙漠、雨林,甚至是海上。现在的应急通信需求,既包括灾民的求救需求,也包括救灾人员的协调需求,还有管理调度需求。除了语音之外,也开始有了视频图像的通信需求。


所以,应急通信手段需要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需要能够提供多样化业务,还需要有更强的性能、更大的容量。



近年来,业界针对应急通信手段的创新,主要就是围绕这些特定需求展开的。


在 ITU 的规范下,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完善的“空天地三位一体”应急通讯管理体系,以及操作标准规范。


包括定位导航(GNSS)、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在内的众多ICT先进技术,纷纷被引入应急通信领域,公共构建了“空天地井”一体化应急通信技术体系。


接下来,我们不妨通过业界一流ICT服务提供商中兴通讯的一些案例,来看看这些先进技术,到底是如何在救灾工作发挥关键作用的。


● 游牧式基站


移动通信基站是目前公众使用最多、最为依赖的通信手段。但是,在发生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时,传统基站的电源以及传输资源很容易损坏,导致基站退服(退出服务),进而使得区域内的群众失去手机信号。


在传统基站无法工作的情况下,采用小型化、轻量化基站进行业务快速恢复,就是一种必要手段。


2022年9月5日中午12点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造成雅安市石棉县多处通信设施受损,大量用户失联。


得知消息后,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紧急调配了5G游牧式基站,运抵石棉震区,进行保障。这是5G游牧式基站首次实际应用于应急抢险场景。


游牧式基站


作为一种小型化基站,5G游牧式基站具有极强的移动性,并支持灵活的部署方式。


它可以支持Relay、Internet、卫星等多种回传方式,采用小型室外柜形态,集成了交转直、环境系统(风扇、散热等)、路由和电池等设备,同时加持可升降天线桅杆、推车等。它体积小巧,可以通过轻型货车进行运输,能够在灾区快速完成架设与开通。


游牧式基站


除了能够给现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覆盖之外,5G游牧式基站还具有边缘计算能力。


只需将一块单板插入到现网的BBU槽位中,该基站就可以构建本地算力专网,帮助救援人员及指挥中心实现对救援图像、视频、语音等信息的共享,视频业务本地分流时延降低80%,支持20Gbps的处理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前线救援指挥速度。


● 无人机基站


最近这些年,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基于它低空低速飞行、可悬停的特性,通信行业也对其进行引进,应用于灾区的应急通信。


业界主要采用多轴多旋翼无人机,吊挂基站,进行区域内的无线信号覆盖。限于无人机的留空能力以及信号回传,早期主要使用系留式无人机,底下总会有一个“尾巴”。



2023年8月,北京门头沟部分山区乡镇受强降雨影响,灾情严重,道路和网络中断。


为支撑保障抢修救灾,迅速打通通信“生命线”,中兴通讯响应工信部紧急调度,迅速投入搭载了三大运营商高空基站的无人机,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协调和部署下,对王平镇、潭柘寺镇周边区域进行应急通信保障。



这款无人机体型相比传统无人机基站有显著不同。它搭载了大载荷长航时无人直升机载应急通信系统,具有多接入方式、多任务能力、宽环境适应度、大容量、广覆盖、长航时等特性。


该无人机可以根据有关要求,在规定区域稳定飞行,可在近80平方公里的范围实现连续6个小时的5G信号覆盖,同时为约2400用户提供语音、短信和上网服务。


在北京门头沟洪灾现场,中兴无人机应急通信系统有效满足了当地防汛救灾指挥通信需求,为恢复公众通信立下大功。



去年11月,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拔3626米的香格里拉湖试验场举行的「2023高原“三断”场景无人机救援实战验证」中,中兴通讯的这款系统以优异的表现,完成预定科目实战验证和汇报演示任务。


● PWS公共预警系统


前面我们所说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于灾后的通信系统重建。事实上,灾情预警,对于减少灾害损失具有更大的作用。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这些年很火的PWS系统,也就是Public Warning System(公共预警系统)。


PWS系统可以发送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ETW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和商用移动警报系统(CMAS,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ystem)等告警消息。


当用户的手机收到告警消息时,会自动弹出信息,并播放特定的告警音。基于告警,用户可以及时进行避险和自救。




最近国内的几次地震,都有不少用户收到了相关消息提示,PWS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中兴通讯 PWS 系统基于创新业务平台实现,它提供了电信网络应用层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支持多种电信网络协议的接入,例如 INAP、MAP、 WIN、CAP、Diameter、SMPP、CBC-BSC、Iu-BC、SBc、N50 等接口。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设备商,中兴通讯对于政府、运营商公共预警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推出了新一代的PWS系统,能够助力政府、运营商实现紧急预警系统的快速部署,提供高性能可靠的公共预警服务。


以上案例,是中兴通讯通过先进ICT技术进行应急通信赋能的缩影。


这些年来,中兴在2023年甘肃临夏地震、2023年“杜苏芮”台风、2022年雅安地震、2021年河南洪灾、2018年印尼地震、2016年厄瓜多尔地震等多次国内外重大灾害中,迅速响应,积极组织人力和备件资源驰援,为网络抢通和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他们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实战经验,结合了自己的技术创新,拥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真正满足一线需求。



█ 最后的话


伽利略说:“科技的真正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


从烽火狼烟,到电报电报,再到卫星、5G,毫无疑问,通信技术的发展演进,忠实地遵守了这一宗旨。日益先进的通信技术,不仅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也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它所挽救的生命,更是不计其数。


在人类的未来发展中,苦难仍将继续存在。但是,我相信,在像中兴通讯这样的科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努力下,科技将变得更加强大,苦难会越来越少。我们终究将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生生不息的恒久文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报人刘亚东A

相关新闻

私募基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肥厚型心肌病:过去、现在和未来祝烨教授:降胆固醇治疗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 CCIF 2024布林肯国务卿在基辅发表讲话:乌克兰的自由、繁荣和安全的未来红杉资本 | 2024年:AI的机遇、现状和未来预测成年人最大的通透:过去淡,现在惜,未来信未来已至?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现状、挑战和经验分享未来领袖专享的教育项目:藤校、精英教育、商业计划和国会,一切皆有可能。Altman 斯坦福闭门演讲:「我们欠自己和未来的人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光子学,过去和未来双光束超分辨光刻技术的发展和未来VF集团管理层谈 The North Face 近期下滑的原因和未来增长动力最航运 | 集运市场推演逻辑持续兑现的一周和未来展望!特斯拉的过去与未来从台积电消耗了台湾7%的发电量说起---能源技术进步与中国和西方的未来移民部宣布新规后,多伦多留学生开始担心自己和妻子的未来了[咋舌]移民部宣布新规后 加拿大留学生开始担心自己和妻子的未来了!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今天的人工智能有别于过去的人工智能,未来十年将非常激动人心AI教父Hinton最新万字精彩访谈:直觉,AI创新的洞见和思考,未来事关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的未来走向,这场论坛不容错过急性心力衰竭当前的药物治疗和未来前景,要点一文总结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的革命:建设更为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波士顿未来的夏天,将变得和巴尔的摩,孟菲斯一样,更热更潮...行业动态趋势5.24:未来产业园区的科技、可持续发展、智慧化建设、生态环境设计国际论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