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人生最小的胜利是喝茶|一席 x 东方树叶主题专场观众招募

人生最小的胜利是喝茶|一席 x 东方树叶主题专场观众招募

8月前


4月19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这一天也是“全民饮茶日”。时至暮春,降水充沛,“雨生百谷”,湿润的气候也最利于茶树的生长。


我们选择在这一天与东方树叶一起举办一场活动,从一杯茶中感受春天,庆祝我们人生中最小的胜利——平凡但不平庸的日常生活。




活动主题


人生最小的胜利是喝茶

时间




2024年4月19日
14:00 - 19:00

地点




杭州峰剧场

报名方式




查看文末现场指引
或点击阅读原文

惊喜环节

现场将有三轮游戏
一席x东方树叶联合送出限定奖品
参与游戏即可获得纪念品一份

报名方式



本场讲者


01. 
王笛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辈吃闲茶,虽无大道成就,然亦不伤忠厚。未必不能从吃茶中悟得一番小道理。——1942年老乡写于茶楼上



成都人曾自嘲这个城市的特色是闲人多、茶馆多。虽然茶是中国的“国饮”,但没有任何城市像成都那样,日常生活与茶馆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王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关注和研究茶馆,出版了《茶馆》《那间街角的茶铺》等著作。一百年间,茶馆经历了战争、革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国际化……时代日新月异,许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但茶馆依然生机勃勃地存在和发展着。


茶馆这个历久弥新的公共空间像个舞台,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普通茶客、乞丐、算命先生、杂耍艺人、掏耳朵的、外来工人、拾荒的……茶馆里留下了无数人的身影,也满足了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王笛一直将目光聚焦在普通人身上,他们往往是历史中的无声者。但是,“所谓的载入史册的惊天动地的事情,往往是大灾难,大动荡。一年又一年的日常生活,似乎是无趣的,但其实是我们的福分”。在时代风浪中,能坐在茶馆喝一杯茶,也是一种胜利。



……………………………………………………


02. 
陈思呈  
写作者
正因为对茶这种种微妙的观察,使我的文学感觉得以唤醒。


潮州人爱喝茶,爱到什么程度?据说,堵车要喝茶、吵架要喝茶,甚至跑个马拉松,别人喝水,他们还是喝茶。


潮州人陈思呈把喝茶看作童子功,耳濡目染间,祖辈父辈把一杯功夫茶递到她手里。靠着这份对茶的眷恋,她从南喝到北,把天南地北的世情人心写进一杯茶里。


当生活随着茶汤饮进,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返归自身,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来路开始慢慢辨清:成为一个写作者,也许第一次白描、第一次对话,是从茶盘上开始的。



……………………………………………………


03. 
宋焕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麦当劳炸薯条的气味,其实在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里也有。


宋焕禄和食物打交道已经近30年了。他研究不同食物中的香气密码,从分子的角度解读风味。在他看来,喝茶这件小事,却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品种、栽培、加工、冲泡、贮藏,每一步都会对茶叶的风味产生影响。


一片清新的茶叶,可以被激发出复杂的气味层次。比如茉莉花茶里不仅有独特的成分茉莉酮,还有花椒味道的芳樟醇,以及闻起来像玫瑰和蜂蜜的苯乙醛,等等。


在过去的数年间,他和团队研究了六大茶类的风味物质,为茶叶的感官评价和茶叶风味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04. 
徐千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讲师
1800年以来,喝茶的人心没有变化多少。


徐千懿经常在全国各地的茶山跑,从唐代闻名的湖州顾渚山、到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建瓯,明代松萝茶产地休宁,以实地考察对照古文献,她看见唐宋到明清,中国人做茶、喝茶的方式以及对茶叶的理解在不断变化。


宋代主流的蒸青研膏与点茶,和晚明以来流行的炒青与泡茶,工艺的变化折射了历代的审美和时代精神。宋人觉得经过多重淬炼和磋磨才能得到好茶,明人则力图顺应茶叶的“自然之性”、还原它的“真味”。


古代,每个朝代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茶是最好喝的。但变化中,人们对于什么样的茶是好茶也有着共通的理解。



……………………………………………………


05. 
黄华青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建筑人文学者
中国和印度的产茶区,是一段全球史的两个组成部分。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产量愈发难以满足西方世界的狂热喜爱。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把安徽徽州和福建武夷山的茶树引入印度,开启了中国茶海外种植的历史。


英国东印度公司改良了茶叶生产技术,在大吉岭、阿萨姆等地建立种植园,并从周边国家引进劳工,建设现代化茶厂。后来茶树种植园模式又被推广至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地。


面对印度茶的强势竞争,中国的茶叶生产者也开始学习并推行现代生产方式。清末,郑世璜、陆溁带团考察印度和锡兰的种植园,在安徽祁门等地建立了茶业改良场,之后现代化的制茶方式发散至全国各地。


黄华青曾实地探访大吉岭和格鲁吉亚的茶种植园,在那里他发现,中国茶正在重新影响世界的口味。在红茶之外,大吉岭正在制作白茶和乌龙茶,而格鲁吉亚荒废多年的茶园中也出现了中国茶商的身影。今天的全球化中,茶叶依然是重要的媒介。



……………………………………………………


06. 
戴明华  
《中国人的茶事》作者
只有人在,中国人的茶事才永不落幕。


戴明华爱饮茶,也爱逛博物馆,但凡看到与茶相关的文物和书画作品就会格外留意。相比于茶本身,她更关心与茶有关的那些人,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出了一部《中国人的茶事》。


我们所熟悉的《琵琶行》的女主角,让诗人泪洒当场的“琵琶女”,是茶商的家眷。诗中那句“商人重利轻别离”,不禁让人好奇,到底是多大的利益让琵琶女的丈夫离开她?


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被后世熟知的诗人陆游,另一重身份是宋代督办茶产业的官吏,他在茶事中得到精神慰藉,与抱负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和解。


更近一些的历史中,丰子恺的漫画里,乱世中的人们不忘饮茶。涌入南洋讨生活的华工们,被一壶家乡的六堡茶抚平了乡愁。


通过讲述那些与茶有关的人的故事,看到茶在个体生命、群体记忆乃至时代文化中留下的痕迹。



……………………………………………………


参加现场指引

1.请至「一席App」首页查看现场详情;
2.或 进入一席公众号的菜单,「用户服务-最新现场」;
3.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入场券可在一席App「我的-订单」或一席公众号「用户服务-我的门票」查看。


注意事项
按活动当日排队先后顺序,兑票入场
请不要携带食物及有色饮料入场,如有携带需寄存在场外;


现场兑票时间

4月19日 13:00-14:00;


剧场地址
杭州市余杭区天荟未来之光城光剧院3层
公共交通出行可乘坐地铁2号线杜甫村站下
停车场入口位于天荟未来之光城南门


点击 阅读原文 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一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