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顺义四娃妈:女儿被全美第一女校录取,回看中英美三国择校经历,这一步走对了!

顺义四娃妈:女儿被全美第一女校录取,回看中英美三国择校经历,这一步走对了!


小苒堪称妈妈中的“战斗机”,生了四个娃,老二今年早申拿到美国第一女子文理学院韦尔斯利录取,老二就读于Top10寄宿美高,还有两个孩子分别就读美初和美小。

曾经是海淀妈,现在是顺义妈,当过英国妈,如今的美高美本妈,几乎集齐了当下国际化教育圈的热门标签。

笔者见到小苒时,很难把这位苗条、时髦、年轻的女士,和四娃妈联系在一起。没有鸡飞狗跳、没有焦虑暴躁,带四个娃,同时还有一份全职工作。 

因为自己在英国读书、工作的经历,小苒原本为孩子选的留学目的地是英国,可是大女儿在英国读了私校后,她却感受到了英国教育的“落后”。这一点在她所在的英国公司体现的尤为明显——近几年招聘的员工全是美国名校毕业生,几乎没有英国的。

以此为契机,小苒开始思考各国教育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拿大女儿为例,小苒带着她辗转了三个国家的多种体制学校:先是北京的公立和民办小学,再到英国的私立学校,后来重回北京读了国际化学校,最终还是选择了从美高到美本之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都是小苒个人体验和反思,不一定能代表全体。为方便阅读,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4月20日,北京线下

海淀PK顺义妈妈,聊聊帝都孩子的爬藤新方向

四娃妈小苒将亲临420活动现场,和另外两位从人大附到康奈尔,从德威到芝大的妈妈们,一起畅聊北京学生规划、申请的新挑战

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


“海淀妈妈”不容易
现在是学霸的女儿,曾被认为智商有问题

最近一直在讨论海淀妈妈、顺义妈妈,我可以算是一个典型——过去是海淀妈妈,现在是顺义妈妈;但又不能算是典型,因为我的焦虑情绪并不那么严重。

大女儿一年级上的是海淀的公立学校。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当时想的是基础教育在公立系统比较好。可是,如今是学霸的女儿,在那里却被认为智商有问题。 

比如,老师说,“大家回去把错误的内容一个写十遍”,女儿明明没有犯错,却会很较真的把“错误的内容”这五个字写十遍交给老师。老师认为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年幼的女儿这里可能并非如此。她天天哭,觉得自己无法理解老师说什么,很挫败。老师也经常因为这样的问题找我谈话。最后公立学校待不下去了,不得不转学到海淀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

当时,海淀的民办学校选择并不是很多,我们选择的这所学校名气很大,但因为学校体量太大,学生有几千人,师资培训跟不上,国际化程度也不高,无法匹配我们的需求。

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我问老师要一份推荐信,这在国外很常见的事情,这里的老师却不知道怎么写,最后说“要不你们家长写一份,我来发吧”,这让我们有些无语,也下决心出国寻找更合适的教育路径。

第一站是我所熟悉的英国。


“英国妈妈”很纠结
不得不承认,英国教育缺了点什么

4年级时,我带着大女儿回到英国就读于剑桥的一所私校。她去的时候年龄小,英语也不好,经常和我说:妈妈学校里没人跟我玩,大家都不说话,觉得孤单。我和老师沟通这个问题,但意外的是,老师get不到我的点,一点儿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后来我想明白了,并不是老师不好,而是他们缺乏支持国际学生学术和生活的系统和经验。英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这些年国际学生多了,但整体的构成比例仍是少数,因此很多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包容度和关注度,要么很低,要么即使想做却没有经验。

我女儿所在的还是剑桥的一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好学校,其他不少学校据我了解也是如此。这对于我慢热的大女儿来说,并不利于她的适应。

此外,在英国待久了,越来越感觉的到它吸收外来新鲜事物的缓慢。英国整体教育水平不错,也能培养出很有规矩、很自律的孩子,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讲两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我们去女儿同学家,看到他们家有一整套大英百科全书。看电视的时候,女儿同学的爸爸腿上放着一本百科全书,随时翻阅,就跟我们看电视的同时看手机一样。

第二个小故事是,我听说去哈罗公学上过学的男孩子们都干过一件事——夜里去扒拉厨房的垃圾筒,为什么?因为它每天的晚餐,还是按照二战战时的供应量,学生们真的吃不饱。

说这两个故事为了说明,一方面英国教育有很多传统,有其可取之处,但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瞬息变幻的社会,我认为英国教育还是需要与时俱进,有更多的开放和包容。

我以前其实是很抗拒这种观点的,毕竟在英国待了这么多年,一提起美国,就是美帝“没文化”。但不得不承认,这几年我所在的英国公司,招聘的员工全是美国名校毕业的。如果说我所接触的英国毕业生缺在哪里?我觉得是对未来的热情、冒险精神、自我追求和社会担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今年暑假,我带着孩子们前往美国访校,一探究竟。

▲小苒带着女儿在美国访校

英国VS美国

这三大差别,让我下定决心选美国

我们一共访问了美东的6所美高、3所美初。每到一处,我都情不自禁地和我所熟悉的英国教育做比较。

1
学习体制不同:美国敞口大,英国有入学口

英国的学制分为几个阶段,4-7岁,7-11岁,11-13岁,13-16岁,16-18岁。英国顶尖私校的竞争非常激烈,一般要提前一到两年准备,最顶尖的像哈罗、伊顿等学校,甚至要提前三年多注册。

拿伊顿来说,如果想获得13岁的中学入学资格,必须在11岁时就参加考试,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到了16岁高中阶段后,基本就在准备A-Level考试,有很强的应试性。

而美初6-8年级,美高9-12年级,每个阶段相对更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可以用来提升,而不用紧张地卡各个时间点。且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非应试。

▲小苒与女儿走访美高

2
专业选择:美国更晚,英国偏早

与学习体制相应的,英国学生在高中A-Level阶段就已经基本定下了未来要学习的专业。比如学生不喜欢数学,就可以不学,只学习及参加你喜欢的几门科目的A-Level考试,进大学后学习的专业也和你选择的科目有关。

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我在英国大学本科读的是经济,基本上就在本系里选课,鲜少选择其他系的课程。这和美国不要求很早定下专业、到了大学阶段仍有丰富的选择完全不同。

这样做究竟好不好?我一直在思考。这次访校中遇到的一个耶鲁女生的故事也许能解答。

我们在耶鲁参观时,接待我们的女孩在读政治系。她说小时候数学对她来说就是噩梦,她特别期望上大学后可以永远不学数学。按理说,政治系似乎和数学没有关系,但其实到了耶鲁,本科有一段时间必须要修习数学课。

现在的她特别感谢学校的这个安排,让她发现自己原来那么喜欢数学,之前的不喜欢,是因为没有碰到好老师,而在耶鲁的这段经历给了她这样的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的选择。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慨,也许提前定下专业能帮助你学得更专,但如果在孩子求学的时候就告诉他,这个你不用学了,或是你只要学习那个,我觉得有点限制孩子的发展,可能无法发现孩子真正的潜力和天分。

▲耶鲁大学官网

3
国际学生关注度:美国更有系统,英国相对经验少

经历了英国私校对于国际学生的缺乏关注,每到一个新学校,我都会问“你们学校支持国际生的体系是怎样的?”这点上,可以说美国私校是完胜的。我去过的几乎每所学校都会有一个详尽的方案,从学术、生活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地照顾国际学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所美高,至少有12位成年人支持一个学生的学术、社交、生活,其中有老师、导师、院长、顾问、宿舍老师等,非常细致。

▲小苒与女儿走访美高

探索“美高”

如何选适合自己娃的美高

此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美国对体育、对个性的重视。

1
不同学校的体育侧重

此前我不知道的是,原来不同的美高在体育方面的侧重还有不一样。

有的学校比较侧重对抗性的竞技体育,希望在竞争中激发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如果你没有特别突出的体育项目,可能就会没有优势。所以中国孩子去这些学校会比较辛苦,论学习,大家都好,但中国孩子的体育还是相对弱一些。

像我的大女儿,从小玩帆船,还参加俱乐部,但过去一看,人家也在玩,学校里就有湖,而且运动员的身体特别壮,一个顶我女儿四个。我们根本比不了。

另外一些学校则更崇尚体育的参与精神。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培养运动员的学校,体育的本质在于体育精神,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在协同合作中,不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比如,让学生们都学习像赛艇这样大家都从零开始的运动,每个学生不用和别人比,只要不断超越自我。

这些学校甚至把瑜伽和冥想也作为体育选修课的一种,也和参与为主的体育精神相一致。

▲小苒与女儿走访美高参观学校的壁球馆


2
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

我所参观的美初和美高另一个特点是,课程做的非常细致和丰富。我访问的一个学校,300多个学生,配备200多个老师,选修课就有200多门。每个学科种类下都可以细分出很多课程。

像我二女儿喜欢的美术课,拆分出了四五门课,有素描、装置艺术、手工等。她的特点是,不喜欢画画,喜欢做综合材料的装置艺术。如果按照传统认为的美术课就是要学画画、素描,那她可能就放弃美术这门课了。但在这样的学校,她可以在美术的某个领域尽情发挥。

总之就是创造一切办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分和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无限延伸,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顺义妈妈的现在

我们其实可以有更高的格局

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目前我的四个娃都在顺义的一所小而美的学校就读,两个女儿都在准备美高和美初的申请。

不是说英国教育不好,而是我觉得美国教育可能更适合我的孩子们,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国有更成体系的关怀国际生的体系、不用过早定下专业而是允许学生进行大量的探索、以及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我很心水之外,很重要的还有孩子的性格和学校的匹配,以及格局

1
性格VS教育体系选择

在有了两儿两女四个孩子之后,我充分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

还是拿我的大女儿来举例,我的大女儿属于慢热的学霸类型。她的强项是真心热爱学习,能够沉浸其中,并且非常自律。比如七八岁出去玩的时候,她会准点告诉大人,1点半到了,我要午睡;有时八点我下班给孩子们买了甜品,其他三小只都吃得开心,只有她不吃,说现在已经八点了,吃甜点会影响消化。这样的特点用在学业上,我只要提供她所需的帮助就行,她自己会推动自己向前走。

而她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内向,以及不会say no。

这样的性格在之前中国公立、英国系统下,已经被证明不适合。比如在对国际生缺乏关注经验的英国,她觉得很孤独,得不到帮助,而这次美高的高关怀体系让我和她的感觉都很好。

在学术方面,美高的丰富选课也非常吸引她,虽然她的内向在美高的面试和未来的学习中,可能会是劣势,但这次我们访校后,她自己对美高心向往之,自然而然就会想着如何靠拢,了解它们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自己的位置,并向这个目标努力。这个追逐的过程本身,会让她获得成长。我不会强迫她一定要外向,而是时不时会“踹她一脚”,帮她打开一扇大门。

与大女儿不同,我的二女儿十分张扬、自信,这次访校时,她主动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和他们交流,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老三的弱点是胆小,我看到过一个美高,会鼓励孩子爬树,或去做一点稍微带有危险系数的活动,让孩子不断得到刺激,慢慢胆子大起来。

总之,我会尽量去选择能充分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力、探索兴趣的学校和系统。这点上,我觉得美高教育应该是做的不错的。

2
看到更高格局VS眼下的焦虑

经历了英国的学习和美高访校后,我最大感触是看到了世界顶级高中希望培养的,是真正要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人,是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突然觉得,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顺义妈妈、海淀妈妈,其实可以把眼光放的更远,来抵抗焦虑。

我的做法是,先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人,鸡孩子不如鸡自己。往远处看,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够领导世界、影响别人的人,如果自己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又如何来指导孩子,苛求他们超越我?

所以,尽管我有四个娃,我生活的中心基本上还是工作,另外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社交。我首先得是“我”,之后才是谁谁谁的妈妈。我自己过得好,让孩子们看到我是一个有理想、有生活目标的人,对他们是最好的示范。

(本文感谢海德京华执行校长Jennifer)

 2024真棒·美本盛典

北京站 4月20日

24Fall申请季最强复盘

全明星顾问天团集合

深挖哈耶普斯麻【新案例】

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爸爸真棒

相关新闻

贾玲高调官宣!全网沸腾:恭喜,这回找对人了!热议:小S大女儿被世界名校录取!网友:这2所算是顶尖名校吗?“女儿被麻省理工录取了!我的养娃秘诀只有一句话……”刚刚,Woolworths宣布:加入!澳洲人这回真要被羡慕了...惊呆|一次领了$8000多!加拿大华人晒福利惹网友吵翻!全跑了!加拿大痛失“第一”,被这三国碾压!巴黎奥运美炸了!体育鸡娃爸妈却对着美国队“名校含量”流口水:斯坦福51人,伯克利49人,哈佛13人…普娃逆袭:英美医学升学秘籍!STEM择校选专业攻略!心有余悸!女子Westfield袭击案中被捅伤,出院后回忆案发现场:凶手对我说了这句话太牛了!卷夏校卷进哈佛MIT,这届中产妈们打开了“鸡娃”新思路!糕妈:娃做事拖拉磨蹭,很可能是你这句话说多了!深圳妈惊了:牛剑比985容易多了?这所黑马校一届4枚牛剑!学生:一点也不卷……浙江考生被上海交大录取,看到专业后家长说宁愿复读也不上:要想娃在高考有优势,这个科目小学就该抓了!樱井政博详解:游戏总监和制作人差别,玩家:这回知道喷谁了!视频号带货第一!这对夫妇太猛了离婚7个月,章子怡罕见晒女儿,网友:这娃养得太好了!又第一了!这一领域,新西兰被评为全球最好的国家!墨大官宣:这回,我彻底放弃了!科技赌盘,微软玩了四十多年,这回轮到AI了!一觉醒来银行存款没了!美国银行等多账户钱均被转走!华人注意:遇到这情况务必警惕!华女一觉醒来银行存款没了!美国银行等多账户钱均被转走!华人注意:遇到这情况务必警惕!AlphaFold的伟大,只因做对了这5件事!DeepMind副总裁:团队注定会取得突破撑不住了!这家全美知名连锁餐厅,真的被大家吃倒闭了...“再不甩娃就砸手里了!”魔都二娃妈决定去这4个地方填满8月真空期…华尔街官宣最新32所目标校:吊打哈佛,这所黑马校藏不住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