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一癌三个口,多数都是“吃”出来的!这几个吃饭坏习惯,正在悄悄夺走我们的寿命...

一癌三个口,多数都是“吃”出来的!这几个吃饭坏习惯,正在悄悄夺走我们的寿命...

1月前

有没有发现,身边的癌症患者变得越来越多。

据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1960万人,而中国是癌症第一高发大国,新增约460万例。

一个“癌”字三个口,生活中,很多癌症真的跟“吃”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吃,不仅指吃饭习惯,更是与“吃的是什么”、“饭菜怎么做”有关!

在吃饭时,这几个常见的坏习惯,它们正在悄悄的摧毁我们的健康....

别吃得太省!肝癌!

节约是美德,但在饭桌上,过度节省是对家里人的不负责。最常犯的错误有2个:

①剩菜剩饭出现频率高

偶尔一两顿剩饭剩菜没关系,怕得是每次都煮多,每餐都有剩菜,身体再好也扛不住这样吃!

剩饭剩菜中或多或少都有亚硝酸盐的产生,长期摄入累积起来,量变引起质变,得肝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②食材、调味料有变质风险

  • 发霉的生姜切掉发霉部分,继续使用;
  • 土豆发芽切掉发芽部门再使用;
  • 冰箱里放久的食材变味了省不得丢;

有些食材放久了,就算只是一点起霉,都要整颗/块扔掉,你看到的可能只有一小块霉菌,但你不知道的是霉菌其实早已遍布食材内部。

不常用的调味料也要及时扔掉,比如蚝油/酱油瓶瓶口都发霉了,就别用了;豆瓣酱记得放冰箱,别放灶台;买不常用的调味料,别买大瓶的,买时注意看保质期!

趁热快点吃!食管癌!

吃得太快不仅易长胖,还会给身体带来潜在威胁。

比如未咀嚼充分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加大胃的消化压力,另外,吃得太快肥胖风险增加2倍,患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不暴饮暴食,一般来说,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食物咀嚼次数多一点,更易消化和控制食欲。

趁热吃也需要注意,如果经常吃的太烫,你可能还会得到食管癌。

吃饭别太客气,互相夹菜真没必要!胃癌!

现在城市里很多地方都在宣传使用公筷,虽然自家吃饭不至于用公筷,但互相夹菜、劝菜实在没必要。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一个患胃癌的主要凶手-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据统计,中国约有 7 亿人胃中藏有幽门螺杆菌,它会引发一系列的胃部疾病,70% 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

而幽门螺杆菌很“狡猾”,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约70%的人是没有任何症状,剩下30%只出现一些间断、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家有小孩的要注意!

避免幽门螺杆菌很简单,吃饭不要互相夹菜,分餐制最好;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对餐具消毒等等。

其实还有很多吃饭习惯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吃饭不定时会伤胃,吃东西太挑(如不爱吃蔬菜,喜欢红肉、加工肉等)会增加肠癌风险等等。吃饭每天都在做,关乎你我的健康,虽小但要大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加国微生活

相关新闻

班主任透漏:正在“早恋”的学生,往往都会买这三样东西,一抓一个准!研究发现:每天骑20分钟自行车,就能抵消这一坏习惯造成的危害!特稿丨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全球最大”是怎么做到的?99元3块!80后妈妈辞职跑进深山,花10年做了一款可以「吃」的古法皂随时随地凉爽一“夏”!风扇界的宝藏~每个功能都实用到心坎里!一梳白发变黑发!这把明星推荐的「懒人染发梳」,省时省力,染完年轻10岁不止!或许!一场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暴恐,最终落在了莫斯科。袭击前3个月,有人猛批中国安检和刷脸规定,这事十分蹊跷~好的不学,坏的一学就会!孩子在外面跟风“学坏”怎么办?这坛子贵州人爱惨了的“洞藏糟辣椒”,一勺定乾坤!“床品界的天花板”!商场爆款纯棉床笠,门店199元!我们 99 元买一赠一!!!“便携式彩妆”成为新热点!这家创业品牌的五种产品堆叠只有一管口红高预算200多也能all in兰蔻这俩“镇店宝”?一口气全上车的快乐爽!歪!歪!凭一盆“麻辣烫”冲上热搜!这座隐藏在西北的宝藏之城,实在太猛~禁止AI“捞金”,4400万美元,还钱!马斯克起诉OpenAI,这恐怕是AI史上最重要的一场官司……所有人注意!FDA发出警告!华人爱吃的这一海鲜恐被污染!24家巨头突然集结,准备在中美差距最小的这一领域“搞”点事只针对中国?澳洲突然悄悄停止这一签证的中国申请!次条 这零食“香疯了”!一吃就停不下来,出游季请囤起来。马云的退休生活,“一米八!”华人注意!别吃!法拉盛这一公司生产的冷冻馄饨可能有问题!未经联邦检查!重磅!巴菲特股东大会10大看点!股神又赚大了,“只在正确的时候挥杆一击!”时尚圈最火的“玻璃手提包”,2w块一个!一摔就碎,却风靡全球...网友:到底是谁在买啊!?仅59元!按摩界的「加特林」,一分钟爆爽2800下,击退肌肉僵疼...浑身舒坦!仅59元!按摩界的「加特林」,一分钟爆爽2800下,搞定肌肉酸痛...NBA球星都爱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