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数字组合,而是能「卷」出悖论的怪圈
今天看到数字玩出的新境界,说是继985、211之后中国的「101」来了。
刚看到101这个数字,我愣了一下,在美国大学要是编号是101的课程,应该是一年级最简单的课程,很多学生其实在高中都修过的,供那些高中没修的人选修通过、从而能够有资格进入更上一级的课程。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叫101呢,匪夷所思。
胡乱猜一下的话,教育部选101这个数字,大概是为了强调部署基础学科的目的,所以称为系列「101计划」,据说是80多位顶尖专家、50多名院士深度参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筑基性工程,重点任务是建设一批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核心课程;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核心教材;一支一流教师团队和一批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一流实践项目。
听起来很振奋是吧?
但当初的985不包括这个目的吗?没有这些资源吗?
那么211呢?
现如今改成101难道就可以改桃换符?一下子达到目标?
我想你比我还知道。
我一直相信教育应该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影响另一个树,一个生命感化另一个生命,做不到这一点的话,称作教育就是无稽之谈。试想,如果父母教孩子的是圆滑而不是做人,如果老师教学生的是功利而不是正直,如果学校教你们是听话而不是思辨,如果课本上鼓励的是照本宣科而不是独立思考,如果历史书上不是公正而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如果新闻充满的是猎奇和流量而不是真相,那么光推动一堆耀眼的数字组合又有何用?
嗯,我们的教育已经够卷了,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数字助卷下去了。
这些年,我看到的教育或者是西式主流的,爹妈主打一个陪伴,孩子顺其自然,或者叫躺平;或者是华人支流的,爹妈主打一个奉献,各种卷孩子。在我看来,两者的效果都不怎么好,躺平的基础比较差,除了少数的天才其他的都比较吃力,很少走STEM;卷的结果或者是鸡飞狗跳、孩子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比较多,或者成了小镇或者城市做题家,丧失了创造的能力。因此我采取的方式是陪伴和奉献结合,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奉献的方向,根据孩子的乐趣提高陪伴的质量,孩子是父母选择生出来的,我「道歉」的方式就是尽量让她活得快乐并有能力去活出自己能活出的色彩,这是我能给她最温柔的相待。
当然,我也希望这个世界能给我的女儿温柔相待,而不是组合来组合去卷来卷去的数字。
但躺平和卷,本来就是一个悖论,就像「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没有烦恼、我最大的烦恼就是没有梦想」这个悖论一样,躺平了就没法学会自己的所长,没有所长的人生反过来又没机会躺平;对孩子来说卷的日子很难幸福,而幸福的日子不可能卷来卷去……所以要卷,也要躺平,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找到各自舒适的平衡。
你或许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卷?
因为我们没有安全感。
我们失去了安全感的原因很多,可以是真相,可以是公平,可以是资源不够,可以是贫富不均,还可以是……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随便填空,因为在你的世界里只有卷才有可能成为那个分到一杯羹的人。
不信?那么去看看世界上富豪家族的,人要么孩子放飞愿意干啥干啥,比如小贝家几个孩子,开心就好;要么需要继承人卷生卷死,比如LV家族;这些人家有江山可以继承,而且在上大学这个阶段都可以通过人脉和捐钱轻轻松松让孩子进名校,所以卷的不是我们普通人的各种,而是继承和光大江山需要的养成,当然这是另一个境界的卷了,而不是为了超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采集到一杯可怜之羹。
差别其实就在这里。
所以数字玩得再溜也没用,哪怕就是各搬起理论能胸口碎大石,「卷」不出教育悖论的怪圈效果都不会理想,就像著名的「祖父悖论」一样: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会有你的父亲;没有了你的父亲,你就不会出生;你没出生,就没有人会把你祖父母杀死;若是没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杀死,你就不会存在并回到过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杀死,于是矛盾出现了。所以还是我说过的那句话,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一盘菜,从内部打来才是一个生命,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你走不出的悖论。
这两天收到很多花束,用手机拍着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