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度牺牲的妈妈,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情:
她说,小时候,妈妈为了照顾自己读书,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家庭,成为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家庭妇女。
宁愿辞掉自己的工作,失去自己的兴趣、便利、舒适,也要陪读、负责照顾自己的衣食起居。
朋友吐糟说,这几年有了孩子,本想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家出去游山玩水,好好歇一歇。
可老人家总是会说“我担心你不会看孩子,我来照顾孩子你会更轻松一些。”
朋友说自己最近很郁闷,她发现自己和妈妈出现的很多矛盾,都是来自于老人家的“事事付出”。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牺牲付出”,这个在家庭关系中非常常见。
有很多妈妈,在生孩子前有很多爱好,比如健身、旅游、看书、养小动物。
可是自从有了孩子,这些爱好都消失了,她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尽管有的孩子已经上了中学,她们还是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即使举家搬迁,也要陪读、照顾孩子。
其实,牺牲式的付出,并不会给家人带来幸福。
01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
而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为了孩子的成长,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为孩子而活,是一部分中国妈妈的现状。
可是,这样的付出,真的伟大吗?
我相信,在生活中你可能会听过这样的抱怨:
我这么努力,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为了这个家,我起早贪黑,忙前忙后,你怎么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
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是否也这样对孩子讲过?
“牺牲型”父母,总把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本性,但一味的为了做一个“伟大的妈妈”,而放弃自我。
你全部的追求和焦点就会不断向孩子倾斜,生活就会逐渐失去平衡。
很多年前,曾有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热议,哈尔滨有一个单亲妈妈,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孩子考研。
孩子两次考研都失败了,可是为了妈妈,他还想再考。
但是接连的失败让这个男孩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孩子持刀自残。
妈妈夺刀相救,结果误刺了妈妈,险些要了她的性命。
据新闻报道,这位妈妈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干部。
但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
这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呀!
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不要泛滥,适度就好,爱得用力过猛,就会失去分寸。
一旦拎不清自己究竟过的是谁的人生,就会容易迷失自我,还会让孩子一心想要逃离。
尤其是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
02
60分的妈妈,才是一个好妈妈
当一个好妈妈,不代表要完全放弃自己,我们可以在爱孩子的同时,也爱自己。
当你真的让自己过得开心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亲人和家庭,你周围的一切,并没有因为你的适度“退出”而变得更加糟糕。
相反,正因为你的放手,孩子更加主动自觉了。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过一个“60分妈妈”的概念。
根据温尼科特的理论,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了绝对依赖、相对依赖和朝向独立三个阶段。
绝对依赖阶段是0-6个月; 相对依赖阶段是6-24个月,可能会延长一些; 朝向独立是2岁之后,从相对依赖到朝向独立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时期,不同的儿童显现出不同的差异。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