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杨照:为什么我不赞成“背唐诗”?

杨照:为什么我不赞成“背唐诗”?

《李白》

《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这些诗词我们早已熟知、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理解诗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我们要抗拒“我知道它在讲什么”这一思维惯性。

课本或前人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诗就是这样。但一旦有了“我知道、我熟悉这些诗”的预判,往往这些诗就不会再对我们说话了。

熟悉的诗句虽早已成为“日常”,但似乎我们离它们也愈加遥远。怎么样才能将唐诗陌生化,重新在字、词、句之间分析和体会?


我们必须突破日常,才能接近诗。我们若想好好地欣赏诗,就必须和日常语言文字拉开距离。

 


讲述 | 杨照

来源 | 看理想节目《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8季》



00:21 诗和音乐一样,都源于一种远离噪音的冲动。
02:48 读诗,要将浓稠的语言予以展开、拉长和稀释。
05:20 欣赏一首诗,我们“非得慢下来不可”。

09:59 马塞尔·杜尚的马桶:艺术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而在于如何。

11:47 为什么我不赞成“背唐诗”?


💡《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8季 辉煌的唐诗》现已完结,欢迎进入看理想App收听!


01.
诗是声音的拣选重置、语言的萃取浓缩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诗都起源于对声音的敏感追求。人们很早就发现,声音有它内在的自然规律,并且学习着将这样的规律运用在语言上。


从这样的起源来看,诗的一项工作在于拣选声音,去除掉不重要或者是不好听的声音,留下排比、重要的、好听的声音。


诗和音乐有着同样的根本用心。世界为何开始有了音乐?是当人意识到原来我们活在混乱的噪音环境当中。音乐是从那样的一份冲动而来的,觉得要把传到耳朵里的某一些声音排除出去,觉得要重新整理、安排这些声音,找到更好的、更对的声音品质以及声音秩序。


诗也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只不过诗是对应一般日常的语言声音,抽取出其中部分的声音进行有意的安排。换句话说,相较于松散无序的、一般的、日常的语言,诗就显现成为一种浓缩的、精简的、新的声音。


在传统诗当中,诗必然是浓缩、重新排列过的语言声音。写传统诗最关键的能力就在于选择声音——什么声音是对的?什么声音是好的?依循着音调、韵母、节奏等不同的标准选出对的、好的声音来,诗才能够成立。


传统诗的规矩就在于帮助人去找到对的、好的声音,传统诗的写作是要能够娴熟规矩,依照规矩地安排对的、好的声音。


《李白》

诗比日常语言要来得精简,许多日常语言中的声音是入不了诗的。日常语言中许多自然的声音次序、声音关系被排除在诗之外,传统诗所呈现的是浓缩之后的声音。而从传统诗到现代诗,浓缩、密集,这项性质仍然极为重要,因为现代诗也是一种浓缩的文本。


语言的使用,我们经常遇到的是“灌水”,一句话能够说完,但却拖成了八句。若想让它有意义,就要把那个拖成八句的提炼,找出真正有意义的那一句。倒过来,诗就是把生活中用八句话来说的内容,硬是浓缩精简在一句里。


一般闲聊时,我们需要的本事,是忍耐不断稀释、拖长的语言,去整理、萃取出真正有意义的那一句。而阅读诗要采取的策略,就是把非常浓稠的语言,予以展开,予以拉长,予以稀释。浓缩日常语言的诗,“逼”着读者不能够用正常的方式来阅读。


02.

“非得慢下来不可”


那怎么做呢?非得慢下来不可。慢下来,将这种浓缩的语言正常化。


诗以它语言的质量,还有刻意安排的阅读摩擦力,持续并且固执抗拒我们用平常的方式来听、来读。诗就是要求人慢下来,要求人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考。


慢下来,在感官感知上是有道理的。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外在世界提供多少讯息刺激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接收。诗以浓缩语言的形式指引我们慢下来,也就是要更全面地动用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感受来阅读。


人类已经太习惯语言文字,而且终日被语言文字包围,诗采取了浓缩文字的形式,要把人从“将语言文字视为理所当然”的强烈惰性中拉出来,“逼”人慢下来,“逼”人真的看到文字,让文字尽可能全幅地去触发感受。


《长安三万里》


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曾经把马桶挂到美术馆的展览墙上,表面上看,这是一出恶作剧。但杜尚他所做的事,不只是恶作剧。同样的马桶被挂到了美术馆的墙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态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真的没有好好看过马桶,没有真正认识过自己每天使用的这样东西。


杜尚要指出的是,艺术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而在于如何。你愿意用对待艺术品的仔细欣赏态度来对待马桶,或其他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物件(如脚踏车车轮),这些物件就具备了艺术品的特性,呈现出离开日常平庸的特殊形体,乃至于光影之美。


日常、平常,这是艺术最大的敌人。如果没有办法离开惯常、日常,我们就永远都只能够看到平庸、无聊,我们感知不到美。


03.

为什么我不赞成“背唐诗”


在解读诗的过程中,一些传统、想当然的读法,会把人放进一个察觉不到这些诗句特殊之处的庸俗地方。进到庸俗状态之下,我们就再也没办法磨砺自己的眼光,去察觉到诗中最迷人、最感人之处了。


所以,我们可以将诗人和ta的作品陌生化。换句话说,先去除掉你原来认为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先陌生化,将他们重新还原成为一个你不太了解,但你有兴趣、认为值得了解的人。


《长安三万里》


同样的态度再投射到他们特定的作品中,例如《长恨歌》和《琵琶行》,将过去认定这首诗在讲什么先放到一边,回到陌生态度的状态,一个字一个字读、一句一句读,不要放过。


诗一定有着有机的结构安排,否则不可能变成经典名诗。既然如此,那就表示我们不能从第一句读到最后一句、背到最后一句。我们要思考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的关系,读了第三句、第四句,又要回头重新理解第一句、第二句。


如此一直不断地往下,累积的句子越多,我们必须要重新回头检讨、去体会的那个空间也就越大。这个时候才会明白:不必依赖固定的、现成的、有标准答案的传统说法,离开了传统的拘束,我们反而能够好好地体会、好好地理解传统诗。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8季 辉煌的唐诗》,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收听,点击最下“阅读原文”。



音频编辑:粥
微信内容编辑:婧文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封面图:《李白》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看理想

相关新闻

无奖翠录西北下车:我为什么要「攀登」名校?“因为它就在那里” | TD申请案例幼儿通识1001夜 | 不可思议的人体世界:为什么大人总叫我“多喝水”?庄国栋VS方协文:为什么“霸道总裁”和“经适男”,都不是玫瑰的归宿?《芭比》不配奥斯卡最佳导演和影后提名?华裔影后杨紫琼发出疑惑:“怎么能漏掉?” (附视频&对话稿)你会去买“老破小”吗:为什么中国房屋寿命只有30年?​淡淡的“微信三件套”:为什么年轻人都在逃离朋友圈?百度公关副总裁“激进言论”翻车:为什么职场把员工当作人那么难?为什么睡醒后总是疲惫?专家:注意“节流”!汪峰18岁女儿晒留学美照被骂:“谁让你这么性感的?”杨振宁102岁了,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怀孕三个月考上北大,40岁身价上亿:这个“蛇精脸”的三胎妈妈,为什么让人讨厌不起来?61岁“许仙”近照曝光堪比“整容”,全网震惊:她怎么变成这样了?破10亿!“正面”PK沈腾,“瘦100斤”贾玲晒照,网友:瘦成刘敏涛!张艺谋掉队了?还有2部电影票房不到百万……背背佳三个月卖了一个亿?“90后”成年人成了受众群体,网友:就指我们这一代薅Kimi一度火到宕机!“90”后创始人、清华“学霸”杨植麟套现数千万美金?最新回应:不实对谈杨天南:芒格与巴菲特为何“看不见”茅台?丨直播预告61岁“许仙”近照曝光!满头白发堪比“毁容”,全网震惊:嫁入豪门36年,她怎么变成这样了?超级大网红“王妈”凉了?她月入千万,员工却月薪4000:可为什么没有打工人骂她?“最美郭襄”:最甜港姐,曾两度拒绝黎明,32岁因精神病退圈,近照曝光无人敢认:你怎么活成了这样?奥斯卡颁奖礼公然歧视亚裔?!“钢铁侠”和“石头姐”被骂惨,杨紫琼却先道歉!网友怒了:凭什么?成为有钱人为什么难?巴菲特:没必要在8件事上“挥霍”钱林志玲“毁容式”近照曝光,身材浮肿,面容苍老:结婚4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邓文迪感情进化史:从顶级富豪、21岁男模到“秃头大叔”,离婚后为什么越活越年轻?杨幂穿“露奶裙”被公开羞辱:她的胸,到底碍了谁的眼?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