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一个家庭好不好,看说话方式就知道,很多父母经常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让人好窒息...

一个家庭好不好,看说话方式就知道,很多父母经常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让人好窒息...

虽然,我看了很多育儿书、写了很多育儿文章,但这真不代表我比大家更会带孩子。


我也经常被两个孩子气得血压上升,也会忍不住骂他们,甚至情绪失控吼他们。


我有时想,如果我没有成为母婴公号主,看书写文章持续学习,不知道该是多么糟糕的妈妈。


那天晚上8点多,我在学校上完课回到家。几天连轴转,好累。


到家,立刻被二宝缠上,陪着女王干这干那。大宝不在家,快9点了还在楼下玩。我们之前约定的学习任务一项没做,语数知识点没复习、每天一本英语书没看,打电话让他回来,他一拖再拖。


后来,终于回来了。立马摊在地上,吃起了零食、看起了杂志。


我有些兜不住火了,开始训他。他跟我反驳,爷爷奶奶也过来帮我教育他。


说了很多,其中有这句话:你妈上班这么晚才回来,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们,你怎么能不听她的话,好好学习?


知道他们的好意,但这句话听起来,我却觉得有些刺耳。


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经常对女儿类似的话:


“我这么累都是因为你”,“你就是我的一切”,“我为了你放弃了很多想做的事情”。


电视剧《小欢喜》


还有《小舍得》里,田雨岚为了让儿子上个好补习班,买了瓶很贵的红酒当礼物:“这酒花了我半个月工资,我为了你什么都舍得,你得好好争气,得报答我。”


得知儿子不太愿意上那个班,田雨岚就在孩子面前抽自己耳光,哭着说,“我做妈的得怎么做你才满意?”


电视剧《小舍得》


无论爷爷奶奶的话,还是电视据里的虚构剧情,即使他们背后都是父母的爱和好心,但依然逃不开一个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情绪勒索式的教育方式


情绪勒索:以爱之名的软暴力


前不久,我看了一个很有趣的脱口秀演出视频,表演者是一个印度妈妈 Sindhu Venkatanaryanan 。


她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硕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嫁给了一个丹麦人,之前是投行精英,现在转行做脱口秀演员。


节目《Live at the appolo》


她讲到了自己育儿时的一些小插曲,说发现她在印度长大见识到的那些“育儿方法”,在英国基本都是违法的


然后她就想,有没有印度的育儿招数,在英国合法用呢?


想破脑袋,她想到了一个:印度家长经常让孩子觉得,他们要是不听话,爸妈可能会“死”给他们看。


节目《Live at the appolo》


比如当孩子多放了巧克力粉的时候,印度家长会说:

“我叫你放一勺巧克力粉,你怎么放了两勺?这是想让我死吗?”

“你放两勺,那还喝什么牛奶,直接喝我的血得了。”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表达:

“你居然放了两勺,我这就开始打自己,往死里打。你就坐旁边喝你(加了两勺)的牛奶吧。”

“你玩什么勺子呢,我看你是想用刀捅我,捅死我算了。”


看这段脱口秀的时候,我笑得很大声,但笑过之后,又会觉得有点心酸。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愧疚诱导(guilt inducement),说的是在一段关系中,通过让对方感受到内疚,来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早在1992年,意大利国家研究院研究所学者玛利亚·米切利(Maria Miceli)就在研究中发现:只要让对方感到“我错了”,诱导就实现了。 


这种结果与感到内疚的一方有没有真的做错(比如伤害他人、违反道德准则)无关,甚至和施加“愧疚诱导”的一方是否真的认为对方错了也没有关系


“愧疚诱导”者的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不管你有没有错,我就是让你觉得你错了,你很差劲。


“愧疚诱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都是你的错”


Maria 指出,有些让人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的话,是一种十分“露骨”的“愧疚诱导”,比如:直接指控“这事全怪你!”“如果不是你干了……就不会……”责备:乍听起来像在教育,其实是在怪罪的话,比如“你这么做就不对了”“你自己想想,这事儿能这么做吗?”


站在“正确”的一方提出质疑和要求:带有一种站在制高点向下审判的意味,比如“你就打算这么混下去吗?”


电影《春潮》


“我的痛苦都是因为你”


这种方式比第一种稍微隐蔽一些,常见的表达有:


“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就是为了全心全意照顾你,你现在这么不听话,真的太让我失望了。”

“为了你的将来,我连自己的养老金都搭进去了,你至少得考个好成绩吧。”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


典型的“套路”就是,A 通过表现出痛苦,让 B 感到内疚和不安,间接让 B 感到有责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影响 B 的决定


一个很少参与社交聚会的朋友,有次告诉了我她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小时候,每次我和同学、朋友约好了出去玩,我妈就会特别担心,甚至会捂住胸口叹气,说自己心脏不舒服,我爸就会在旁边一直说“都是因为担心你,你太不省心了。”


所以,我只能放弃和朋友们的约会,选择留在家里陪着爸妈。时间一长,我也就不再主动约朋友出门了。


朋友经历的就是比较隐蔽的“愧疚诱导”,她的爸妈通过表达身体上的不适,间接地让朋友觉得她有责任留在家里,减少了她外出的机会。


“没事,但是……”


还有一种对话则展示了比较微妙的情感操控,即使对方表面上像是在表达安慰或理解,实际上却让人感到更加内疚和难以抉择。


比如,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朋友的书上,连声道歉的时候,对方笑着说:“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哎呀,可惜了我这本典藏版的书。” 


或者,因为加班错过了和家人一起的晚餐,回到家,妈妈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本来做了你最爱的红烧肉,不过,工作要紧,你忙你的,我们理解。”


电影《饮食男女》


“你欠我的”


有时候,人们会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让人感到内疚:拒绝接受道歉和赔偿,这样一来,心里那种过意不去的感觉就没法消除。


在《情绪急救》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指出:


通常情况下,内疚感不会影响我们的社交生活,因为它不会持续太久。一旦我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只要修改我们的行为或者道个歉,那种内疚感很快就会消失


如果我们的道歉或赔偿遭到拒绝,那种内疚感就会一直缠着我们,变成一种负担。


在亲子关系中,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

被“情绪勒索”的孩子会怎样?


首先,孩子会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不够好


他们可能会沉浸在内疚中,连玩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挨批。


如果长时间累积这种情绪,就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造成影响。


其次,孩子会变得过分依赖父母的认可和情绪状态。


他们会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以防止引起冲突。


这种依赖性,最终会影响孩子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情绪勒索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问题。


美国期刊《青春期研究杂志》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研究者的一项研究,他们对上海 3 所中小学 1327 名 10~17 岁青少年展调查,并在 6 个月后开展追踪回访。


研究者发现,开明平等的沟通方式能让青少年拥有更高的自尊、更好的学业表现和更少的低落情绪。


开明-平等的沟通方式(Conversation orientation)与青少年不同抑郁症状的相关,图中红色的线表示负相关,绿色的线表示正相关


而父母的过度控制,则与孩子睡眠紊乱以及更频繁的哭泣相关。


控制-顺从的沟通方式(Conformity orientation)与青少年不同抑郁症状的相关,图中红色的线表示负相关,绿色的线表示正相关


研究还显示,家庭沟通模式更偏向“交谈”取向的青少年,表现出了更低的抑郁水平;而家庭沟通模式更偏向“遵守”取向的青少年,表现出了更高的抑郁水平。


也就是说,那些相信家长喜欢听我的意见,即使我的意见和他们不同”的孩子,情绪更积极;而那些认为“当我在家时,我应该遵守家长的规则”的孩子,情绪更消极。



还有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有些孩子会在内疚感的影响下,不断惩罚自己。


2009 年,蒂尔堡大学的研究员在《Emo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无法弥补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通过自我惩罚来缓解愧疚。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在《哈利波特》中一旦违背了主人意愿,就要痛打自己的家养小精灵多比,研究员便将这种现象取名为“多比效应(Dobby Effect)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多比的“自我惩罚”包括但不限于—— 

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


有位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跟我说,她见过很多因为承受愧疚感而痛苦不堪的孩子。

由于找不到释放压抑情绪的方法,有些孩子甚至开始伤害自己。


有的会用削尖的铅笔不停地戳自己的手,有的说着说着话就开始扇自己巴掌,还有的孩子用不吃不喝来惩罚自己,甚至发展成了厌食症。


电视剧《小欢喜》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被压力、内疚、自责填满,就会陷入内耗,严重影响身心发展。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而不是通过让孩子感到内疚或恐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真正的感恩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这比单纯传授知识要更为重要。



但我们应该明白,“情绪勒索”和“感恩教育”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是为了引发孩子的愧疚,我们会说:


我辛辛苦苦工作都是为了你能上个好学校,你还不快背书。

为了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钱吗?


但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会说:


我知道学习有时候会感觉挺累的,但我相信你能处理好。我们都很重视你的教育,因为这对你的未来很重要。

我们为了给你最好的成长环境,确实做了一些财务上的规划。但我们希望你知道的是,这些都是我们愿意为你做的,因为你的幸福是我们最在乎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孩子珍视和感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具体可以这样做:


以身作则

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的感激时,孩子自然会学习这种行为。


例如,对帮忙按电梯的陌生人说谢谢,真心对好人好事给予积极评价等。这些细微的举动都能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感恩。


强调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能够增强孩子的感恩之情,比如,孩子主动帮助做家务后,父母可以说:“谢谢你帮忙,让我省了不少事,很感谢你的付出。”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才会更加珍惜和感激别人给予的帮助。


用行动表达感谢


鼓励孩子通过写感谢信或帮助他人来实践感恩。


比如,母亲节的时候,爸爸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同样,在父亲节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孩子准备一张感恩卡片,向父亲表达感激。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学会感恩,还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


感恩仪式


在家庭中设立一些定期举行感恩仪式,比如每个月挑一个周末,在晚餐时分享每个人这个月最感激的一件事,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习惯。


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孩子就能自然地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进而发展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1 张晓贤. 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 Miceli, M. (1992). How to make someone feel guilty:Strategies of guilt inducement and their goal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2(1), 81-104.

3 Nelissen R M A , Zeelenberg M . When guilt evokes self-punishmen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Dobby Effect.[J]. Emotion, 2009, 9(1):118-122.

Zhou, H.-Y., Zhu, W.-Q., Xiao, W.-Y., Huang, Y.-T., Ju, K., Zheng, H., & Yan, C. (2023). Feeling unloved is the most robust sign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linking to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33(2), 418–430. 

5 盖伊·温奇,《情绪急救》

也许你还想看看

【爸爸要为孩子撑腰】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我会觉得爷爷奶奶的那句话有些刺耳,是因为小时候听老妈说类似的好太多次了。一开始会感觉内疚,慢慢就厌烦起来,不想听、听不进去。后来自己做了母亲,切身体会到当妈的辛苦,充分能理解老妈的“诉苦”,当年她确实太不容易了,这可能是她仅有的安慰自己的方式。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她一样的应对模式。我们为孩子的付出是责任和义务、是自愿的,不是他们要求的,对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退一步说,既然已经为孩子复出那么多了,就别用一些车轱辘话消耗了其中的善意。


推荐阅读

孩子“听话”背后的真相,看懂姜文后彻底明白了

中国家庭隐形的精神内耗:不打不骂,谈笑间毁掉亲子关系

这些行为明明是缺爱,父母却沾沾自喜以为孩子是高情商...

家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跟他讲道理、不停跟他讲道理...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mom看世界

相关新闻

“考不好,没关系” 这种让孩子窒息的说话方式,父母一定要打住!一个家庭最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一个家庭最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希望就此打住吧....“家出贵人,必有征兆”:一个家庭中,子女会不会有出息,看三个地方就知道不好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让人窒息?最让人窒息的家庭:平庸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尝到了权力的味道最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9成的人都用过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看一点就知道了一个人高级的处世方式,不是好好说话,而是......夏至后,抓住孩子的猛长期!能让孩子多吃菜的好办法,一个就能解决一顿饭这个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一个寒假就能养成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4种方式,越早知道越受益可怕的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逃不掉,父母再难再卑微也别让孩子一个人面对一个人能在公司待多久,看办公桌就知道一个人身上最上等的风水,不在面相,不在说话,其实就只有2个字很多人害怕的一个动作,却能快速拉近你和他人的距离英国的阶层压力有多强?让人无处可逃的窒息感[日签] ​​​​​​失去一个人最糟糕的方式奥运裁判长郭晶晶告诉你,这才是反击一个人最狠的方式经常跑步的人,没有一个是弱者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陷于底层习惯澳股应声暴跌,降息或要等2025年11月!今日公布的一个数据,让澳人集体懵了...“内娱拽姐”被骂上热搜,抑郁两年:“中式家庭”太让人窒息了!外国人喜欢中国春节的理由,最后一个让人太意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