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人在上海,找垃圾桶找疯了!”
“全上海的垃圾桶是不是都在迪士尼啊?”
五一假期,向来是大热门旅游城市的上海,又一次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挤爆。
提及上海,精致、洋气、松弛等关键词,似乎永远不会缺席。
前有武康大楼引领网红打卡地的风潮,后有city walk引来各地效仿,又有年初《繁花》引发的复古风潮和“排骨年糕”热。
“侬看啊,大街上好像每个人都端着一杯coffee,穿着新潮的suit走来走去,不愧是chill感天花板!”
不过……但凡来过一次上海,可能就不会这样感叹了。
“端着咖啡杯走了几公里才懂,那不叫chill感,那是大街上找不到垃圾桶。”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每个人都有终其一生不可得之物。
对于上海人来说,这个物件叫做垃圾桶。
早在去年间,有关上海垃圾桶的消息就不止一次登上热搜:
我问天问大地,上海的垃圾桶到底在哪里?
图源:微博热搜
去年暑期,外滩一个摆满垃圾的橱窗窗台引发了热议,上面满是烟头、饮料瓶、小吃包装袋,环卫工人一小时就得收拾一次。
图源:微博@D视频
话题下,网友讨论的风向完全不在“有没有素质”问题上;
有上海市民也主动站出来辩护:不是因为游客素质低,外滩上实在找不到一个垃圾桶。
“一个塑料袋,上次我从松江背回浦东家里才扔掉。”
图源:微博评论区
缺乏垃圾桶的生活,极大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
各路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硬是把没有垃圾桶的上海,变出成千上万垃圾桶来。
如今最普遍的垃圾桶,有两个轮子一个框,一般有黄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哦对了,它们又叫共享单车。
还别说,风格还挺一致 / 图源:微博@澎湃新闻
看着堆放各种垃圾的车筐,大概就知道上海人民丢垃圾需求多么强烈。
网友:确实没素质,但有时也确实没办法
有网友积极建言献策:在垃圾分类的背景下,黄色单车可以丢干垃圾,蓝色单车丢湿垃圾——
垃圾桶可以将就,垃圾分类不能将就。
图源:抖音评论区,下同
如果走了半天连共享单车都找不到,一些上海人民只能采取备用方案。
“哎呀,怎么回事,手里的垃圾怎么掉进绿化带了。”
更有人将思路打开,积极献言建策:实在没有办法,找个正在打电话的路人,把垃圾交给他就行。
“反正正在打电话的人,你给他什么,他都会接住的。”
又扎心了上海的各位老师
缺乏垃圾桶的生活,使得上海市民多了一份独特的气质:
端着咖啡杯走在街上的上海人,看似浑身上下精英感或者松弛感,实则满满“偷感”。
眼神飘忽,心神不宁,左看右看,只为找一个垃圾桶。
有时候走了几公里,终于看到一个路边方型物体,大喜过望,连忙奔去,
结果发现是:配电箱。
上海人自己的“莞莞类卿”。
在上海,有可能配电箱数量都比垃圾桶多。
当然,也有老实人不肯把垃圾丢掉,于是干脆拿着垃圾在街上走路一整天。
图源:抖音评论区,下同
隔壁省份来上海看演唱会,有时候也会出现,“带着垃圾来,拿着垃圾回家扔”的情况。
或许是太缺乏垃圾桶,也就只有上海人看到一个新垃圾桶时,都值得专门去社交平台上广而告之,分享喜悦——
喜报,上海又有新垃圾桶了!崭新的!bulingbuling的!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去其他城市旅游,要查看的无非是住宿指南、美食指南、景点指南。
但要在上海,最必不可少的,是“扔垃圾指南”,争取让为数不多的垃圾桶都拥有明确的定位,方便人们出行。
图源:小红书
去其他地方旅游,要规划如何把纪念品和文创带回家;
去上海旅游,要规划如何不把垃圾带回家。
从小到大,都听过“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口号,没想到到了上海,垃圾只能要么落地,要么揣兜里……城市倒确实很美丽!
问题来了,为什么上海不怎么设置垃圾桶?
上海到底有多缺垃圾桶?
一个直观的表现是,针对市民对垃圾桶设置不满意的问题,去年上海还专门修改了相关条例,新规定了垃圾桶的设计规则。
根据这份规则,公共广场应按照每2000 平方米设置1 处垃圾桶;口袋公园、开放绿地则每1500 平方米设置1 处。
图源:澎湃新闻
别小看1500平米1处的密度,这已经是上海垃圾桶分布的极限了。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实际上,2019年时,上海全市尚有公共废物箱6.2万个。
但是到2022年上半年,全市只剩下3.6万个垃圾桶,砍掉将近一半。
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颁布。
对于这份条例,网友最为熟悉的部分可能是垃圾分类准则,在当时的互联网上,狠狠给了大家一点震撼:
干垃圾、湿垃圾,这两个云里雾里的名词,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
垃圾分类的同时,公共垃圾桶的数量也在锐减。
因为垃圾分类并非条例颁布的最终目的,上海市政府希望倒逼市民养成垃圾不落地的良好习惯,减少公共卫生支出成本,并最终改善城市环境。
有本地网友回忆,曾经一条路上五六个垃圾桶,后来变为两个、一个,这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减少垃圾桶真的有助于减少垃圾产生、改善城市环境吗?
这是垃圾分类以来始终引发讨论的话题。
上海减少垃圾桶的举措部分借鉴自海外,譬如日本东京、法国巴黎。
期望达到的效果,是人们形成自行处理垃圾的习惯,没有街头的公共垃圾桶也不影响生活。
日本垃圾分类的治理历程 / 图源:艾媒咨询
这在上海已初见成效。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但也有人认为诸类措施并不合理。
“捡拾中国”发起人王子人就认为,撤桶虽好,但在撤的同时,并没有告诉大家怎么撤、撤完后该干什么。
在意识层面,大家一片空白,反倒增加了生活的不便。
上海街头随处乱丢的垃圾 / 图源:微博@澎湃新闻
确实有许多网友吐槽,垃圾桶减少并不能让他们自觉产生垃圾不落地的念头。
“找不到垃圾桶超过十分钟,我的素质就消失了。”
“湿垃圾不能扔在干垃圾桶里,但能扔在地上。”
图源:抖音评论区
一直以来,要求上海增设垃圾桶的声音不绝于耳。
2022年年底,经过部分优化改良,上海公共垃圾桶从3.6万增加到3.8万。
去年6月,上海市又增加了7000个垃圾桶,投放在全市道路内。
不过,数量的增加似乎没有改变人们的体感。
至今,在上海,如果遇到有人说“给我吧,我帮你扔垃圾”,那是足以让人念念不忘一星期的过命交情。
不仅上海,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公共垃圾桶,也变得越来越少。
比如广州、深圳、杭州等地,人们已经明显感受出在外扔垃圾的不便。
并且,与上海类似,广州也由于垃圾桶数量少,出现了“共享单车车筐当垃圾桶”的情况。
图源:南方都市报
除此之外,一些城市中的部分区域或公共场所,垃圾桶也在悄悄减少。
比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城区胡同等地,垃圾桶数量已开始大幅度减少。
越来越多的地方减少公共垃圾桶的设置,似乎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事实上,垃圾处理确实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项高成本的活动。
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从17000万吨上升到26000万吨,八年时间增加了9000万吨。
图源:艾媒咨询
中国人民大学宋国君教授曾在一篇论文中,以北京为例,计算了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成本:
将用地成本,健康影响等纳入成本后,计算出焚烧成本为1577.90元/吨,填埋成本为847.51元/吨。
上海处理垃圾桶的环卫工人 / 图源:微博@澎湃新闻
一件垃圾从丢弃到合理处理,其中涉及到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有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近几年来,中国各地推行各种垃圾分类等措施,本质上还是降低成本,更好、更方便处理垃圾。
不过,单纯减少垃圾桶,只能改变垃圾的流转路径,真正想要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做法,是降低垃圾产生的总量。
在减少垃圾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普及人们的节约观念,减少垃圾生产总量,这是一个漫长,并必然伴随一些痛苦的过程。
其中任何一点矫枉过正,就容易产生负作用。
如隔壁韩国,尽管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垃圾分类标准,街头垃圾桶数量也锐减,但至今街上仍有大量随处可见的垃圾。
在搜索界面中,韩国垃圾分类指南与大街上垃圾遍地的现象共存 / 小红书
这反而破坏了市容市貌,加大了垃圾处理难度。
好在,适应几年,对上海许多人而言,垃圾桶问题有时也不是那么难忍受。
午后端着空咖啡杯走在路上,未尝不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当然这是你没有提问的情况下,毕竟如果你问,为什么上海人都喜欢在街头端着咖啡走路?
得到的答案可能不是什么松弛、chill、citywalk,而是——
在city里walk是因为打车太贵;爱喝咖啡,是因为没有午休;端着,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垃圾桶。
生活的真相往往经不起审视,而再平凡的事物(比如垃圾桶)也随时可能离你而去——
这或许是上海,给所有来到此地的人,上的第一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