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旅行,刷了一下朋友圈心情跌倒谷底…
去年年底,我学到了两个新词儿:FOMO 和 JOMO。
先说 FOMO ,它是 Fear of Missing Out 的缩写,指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往严重了说就是“错失恐惧症”。
这个词是先在金融圈流行起来的。
那里不乏股神传说,有时候买对了一支股票、基金,就能让人一夜暴富,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血本无归。
很多人不想错过获得暴利的机会,但又惧怕承担风险,所以就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生怕错过了某条重要信息,就会错失一个亿。
后来大家一琢磨,世界上可不止炒股这一件事让人患得患失,FOMO 情绪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常想打开微博、朋友圈或者微信群,恨不得住在热搜榜里,只要没能第一时间吃到新鲜的“大瓜”,就会FOMO;
周末一翻朋友圈,发现别人正在旅行,自己却宅在家里,FOMO情绪就产生了;
育儿,更是 FOMO 的“重灾区”。
打开朋友圈、小某书,随时随地可以发现新 FOMO ,人均学霸学神,奖状一大堆,有的奥数比赛获奖了,有的英语考过 KET、PET 了,有的参加体育比赛拿名次了……转头再一看自家孩子,啥也没有。
过年频繁参加聚会也是,聊的话题无非就是工作和孩子,谁家娃又考年级第一了,谁家娃出国留学了,谁家娃学的特长成了特招入选条件……
本来踏实的心,一下就漂浮起来了,慌得不得了。
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判断自己 FOMO 水平的高低。
阅读以下 10 个陈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 1 - 5 进行打分(1 为完全不同意,5 为完全同意)。
如果总平均分 >3 ,就表明 FOMO 水平较高。
我担心别人比我有更多有意义的经历;
我担心我的熟人比我有更多有意义的经历;
当我发现熟人们在我不在的情况下玩得很开心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当我不知道熟人们在忙什么的时候,我会感到焦虑;
我在意自己能否明白熟人之间说的笑话;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追逐热点上花了太多时间;
当我错过了与熟人见面的机会时,会感到非常困扰;
当我获得了一次有意义的经历,是否将这次经历的细节分享到网上,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如果我错过了一次计划好的聚会,会感到十分困扰;
休假时,我也会持续关注好友们的动态。
* 以上 FOMO 量表译自Przybylski(2013),未经严格学术修订,仅供参考
我们是如何
跳进 FOMO 怪圈的?
“错过”本就是常态,原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生活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网络根本就不给我们“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机会。
社交网络会通过“大数据”算法,将过量的数据主动推到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成为追逐育儿热点的人。
我们被动地成为了别人成功育儿的旁观者,难免产生很多事情都慢人一步的失落感和焦虑感。
比如,
我们会担心如果不做某件事,孩子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我们会忍不住想要比较,别人家孩子都成功了,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差,不应该吧?
我们会提前焦虑孩子下一阶段也许可能发生的问题。
我们甚至会脑子一热,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他们都在这样做,所以肯定是有用的的育儿方法,我跟着他们学应该也不会错吧?
他们肯定知道点我不知道的事情,这么做肯定是有内幕的,我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如果我这样做,我的孩子肯定能收获很好的未来……
要不,我也试试?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加州帕洛阿尔托 TherapyNest 的临床主任阿尔蒂·古普塔博士,曾在一个播客节目中,这样解释 FOMO 的来源:
FOMO 的感觉像是焦虑、排斥、自我厌恶和嫉妒的结合。
它源于我们的社会比较本能,与他人比较可以说是我们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自我完善和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比较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时候它也成为了痛苦的来源。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曾这样形容:
嫉妒的人曾说:“是的,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春天,鸟在歌唱,花在开放,但我知道西西利岛上的春天要比眼前的美过一千倍,爱列康丛林中的鸟要唱得曼妙得多,沙伦的玫瑰比我园子里的更可爱。”
当他转着这些念头时,阳光暗淡了,鸟语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凋啾,鲜花也似乎不值一盼。
对父母来说,我们很容易将自己抚养孩子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在为孩子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就更难仅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做决定。
“题我不会做,答案我还不会抄吗?”
但人生的答案不止一个,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甚至连评分标准是什么都很难知晓,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的比较,都是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从 FOMO 到 JOMO
FOMO 这个问题有没有破局之解呢?
当然有。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学会的另外一个词:JOMO(Joy of Missing Out 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思是脱离错过的不开心,收获当下的快乐和幸福。
JOMO 的本质是活在当下,满足于自己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拥抱 JOMO ,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FOMO 的影响,在错过中发现更多乐趣。
1、承认不完美和错过才是常态
FOMO的前提是我们相信看到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秀的,是完美的。
然后,不自觉地用自家孩子的弱项,和别人家孩子的长项做比较。
但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别人家孩子”这种完美的映像,也许并不全面和真实。
我们什么时候会晒娃?基本上都是有好事发生的时候(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在克服重重困难后终于做成了一件事……),为了分享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
实际上,养娃的糟心事谁都不会少,不说并不代表没有。
何况,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什么都尝试,错过是常态。
如同硬币的两面,得到正面,必然会错过反面。
而且,有时候错过了,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坏事。
演员马伊琍曾在微博上发文回忆,自己对大女儿从小要求严苛,让孩子很没安全感,后来用了两年时间,才让大女儿开始慢慢敢表达。
她气愤地说:“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
很多时候我们的错过,也许都是“塞翁失马”。
2、修剪无效的社交和有毒的信息联结
当我们觉察自己一直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情绪被其他人的行为深度影响,该拿出行动摆脱FOMO的羁绊了。
是时候修剪我们的生活和社交,断开有毒的社会联结,停止无意义的社会比较,回归简单平静的生活。
停止无休止地浏览网站、社交媒体,拒绝无关信息干扰我们的生活,扰乱我们的心境。
停止赶大集般追赶这一波那一波的风潮,把自己搞得焦虑不堪、精疲力尽,守住自己的节奏,回归简单平静的生活。
停止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甚至有毒的社交上,认真陪伴家人和朋友,走进大自然净化疗愈身心。
由此,把关注点从外部向内看,重新发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人和事,重新锁定我们的终极目标和追求。
3、感知当下、享受当下
当我们一直担心错过,实际上那一刻的我们也在错过,错过当下,错过真正的生活。
当我们感到 FOMO 的时候,可以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说,放学后我们安排了孩子在户外活动,这时候听到别人说自家孩子放学后会进行阅读,只用了一个月,就进步神速。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瞬间的动摇,“要不现在立刻带着孩子回家看书?”
先别急着采取行动,我们可以先评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带给孩子和自己什么感受,提醒自己为什么要选择现在这个活动——
为了锻炼身体,为了放松身心,为了更健康地生活,或许仅仅是为了明天的体测。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无所谓,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已经做出了适合孩子的选择,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坚定地执行下去。
换个角度想,很多事情不是我们错过的,而是我们主动放弃的。
因为我们选择了对我们来说,更重要、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春节期间,带娃在香格里拉玩的间隙,刷了一下朋友圈,正好扫到一个朋友在晒孩子刚拿到的钢琴等级证书,10级。
放在几年前,我大概率会一边点赞、留言表示祝贺,一边脑子里的想法像雨后春笋似的不停冒头:
如果大宝没有中断钢琴学习,现在是不是也能考级了,应该会对升学有帮助吧,没准长大以后还能靠弹钢琴获得更多好的工作机会……
想着想着,心情一下就down了下来。
但现在,当我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错过,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个寒假,大宝没有报任何课程,也放弃了钢琴的学习,和朋友圈、社交媒体上那些寒假学习计划排得满满当当的孩子相比,他也许失去了不少“弯道超车”的机会。
但他也有着很多其他收获:
跟着我们在香格里拉过藏式新年,在西双版纳探索独木成林、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舒展身心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重启了大脑。
我认为也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大宝的成长更是弥足珍贵的。
所以,我非但没有FOMO,反而更加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假期,JOMO起来。
4、换个角度体验幸福
桌子上有半杯水。
如果我们总盯着空的部分看,老想着水没满、老担心不够喝,一边忍着口渴不敢喝、一边想着水要是再多点就好了。没能好好享用这半杯水,心情还是糟糕的、甚至紧张焦虑的。
但如果我们更关注有水的部分,想的是我已经有大半杯水,不用担心口渴了。同时只是半杯水,却能轻松自在地享受它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生活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患得患失到心满意足,有时候只需要我们转换一下视角和思路。
当我们不再纠结无法避免的错过,从外向内看更多关注内心,由远及近更多关注当下,学会感恩当下、感激拥有,外界环境其实不需要变化,我们就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我们一起摆脱FOMO的羁绊,拥抱JOMO吧。
做好当下,享受当下,足矣。
文章来源丨本文转自「mom看世界」,ID:xyzmom,科学教育,自然养育。在这儿,养娃既是科学,更是自然而然的艺术。
参考资料丨[1] https://effectiviology.com/fud-fear-uncertainty-doubt/
[2] How to overcome FOMO,https://www.npr.org/transcripts/109922602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