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想法却难以行动,你不是懒,而是——
策划、撰文 / 丸子
专业支持 / 谭静茹
编辑 / KY主创们
突击检查,你在新年时 flag 完成得怎么样了?
每次看熬夜危害的文章,都下定决心要早点睡,但经常凌晨 1 点了还在被窝里刷手机,是不是你?
打工打久了,圆肩驼背头前伸,收藏夹里存了一堆天鹅颈运动视频,拿出来练一两次就开始摆烂了,是不是你?
看了无数的「提高行动力」视频,但 flag 还是年年立、年年倒,是不是你?
先别急着划走,今天不是来骂醒大家的,而是想来提个醒:目标完不成,可能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行动没有精确性。
缺少精确性
是阻碍你行动的关键
我有个朋友,天天把「我要早睡」挂在嘴边,却从来都没做到过,经常凌晨三点还活跃在朋友圈。
「我要早睡」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承诺,「早」具体指的是几点?为了实现「早睡」又需要做哪些准备?怎么清除阻碍早睡的卡点?
这些他都从未想过。
其实细细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像这样,以为只要立了 flag ,然后靠决心毅力就能达成,但实际上,想法距离行动差了十万八千里,最后绝大部分计划都不了了之。
那么,大家不去做,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吗?
专注行为设计学领域 20 年的 Fogg 教授,在他的书《福格行为模型》(Fogg, 2021)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洞察的观点:认为只要获得充足的信息就能获得改变,这是一种「信息-行动谬误」(Information-Action Fallacy),人们经常陷入这种谬误,即使是专家们也不例外。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看到「每天 5 点起床,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每天一遍,消除斜方肌教程」这种视频都会放进收藏夹里吃灰。
我们以为看更多的干货、收集更多的信息,就能获得改变,然而事实是,只要我们不具备把干货转化成精确行动的能力,改变就会一直离我们很遥远。
大脑天然对
模糊不清的东西感到抗拒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看完恐怖片后,不敢关灯睡觉。在黑暗中,由于缺乏视觉信息,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感觉恐惧,这是大脑的模糊性厌恶(Ambiguity Aversion)。
和模模糊糊的「早点睡」相比,大脑显然对于熬夜打游戏的快乐更有画面感和确定感。
经济学家艾尔斯伯格(Ellsberg)就提出了一个悖论:一个人倾向于选择具有可量化风险的选择,而不是那些具有未知、不可计算风险的选择(Wikipedia, n.d.)。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研究人员也在实验中发现,在自主设定目标的前提下,计划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完成任务,实际的表现也会更好(Seo et al., 2018)。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有效提高精确性?难道都要像 J 人一样做周全的计划吗?P 人表示真的做不到啊!
其实提高精确性并不难,行为设计学领域已经花了 20 余年来研究,如何让普通人不用强迫自己努力和自律,就能获得有效的改变。
第一步
精确化行为,并作出承诺
「感知难度」这个因素经常被我们忽视,大家总以为,定个令人兴奋的大目标就会斗志满满地前进,实际上却是,大脑一旦感知到这件事儿难度很大,一步都还没行动呢,意志力就已经损耗了。
在降低「感知难度」方面,Guise(2016) 在他的书中提出的微习惯理论(Mini Habit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设定的行为改变要足够小,小到不让大脑在还没做的时候就感觉困难。
如果你每天凌晨 3 点睡觉,不要突然改成 12 点入睡,可以花两周时间,把每天的睡觉时间都提前 15 分钟,这样好欺骗大脑——看,也不是什么大改变嘛,别怕。
如果你想要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就先精确到「每天做一个开合跳」;如果你想做自己的个人自媒体账号,先精确到「今天花 5 分钟想一下账号名」。
我要写一篇文章:
☑️ 睁开眼
☑️ 从床上坐起来
☑️ 穿上拖鞋
☑️ 打开笔记本
☑️ 从脑子里最先想到的东西开始写 5 分钟
……
别看这个行为小,每个微小行为的成功,都会增强我们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种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很容易提升我们的内在动力,从而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完成大目标(Schunk, 1995)。
精确化行为后,再对自己作出承诺,根据承诺一致性原则(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人们渴望保持自我概念、自我表现、价值观和行为的一致性,会更倾向于执行自己认真承诺过的行为(2022)。
☑️ 我_____,承诺在接下来的_____(时间段)内,致力于_____(具体目标)。我将通过_____(具体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并确保在_____(时间点)检查进度。
第二步:增加提醒
一个简单的短信提醒,执行力飙升!
其实在很多场景下,「提醒」都是让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各大 App 就是利用了小红点对于人视觉上的提醒,勾引我们一次次点开软件。
上面那个提醒实验数据中显示,参与者确认收到提醒后的时间越长,他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所以,提醒需要根据日常的生活安排合理设计,最好在看到提醒的当下,就有能力顺手把这件事做了,千万不要「看到提醒了,好的我记住了,待会儿做」,等会儿做=或许永远不会做。
像定闹钟、贴便签这类提醒还只是最初级的提醒,更适合一次性的行为(比如去看医生)。
而更坚固的提醒,是把新行为牢牢绑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步:习惯叠加
纽约时报畅销书《原子习惯》的作者James Clear(2019)在书里写了「习惯叠加」的概念——「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新行为叠加在上面」。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梅丽莎·明·福因斯 (Melissa Ming Foynes) 博士的解释是,大脑中已实践行为的神经元连接最强,而未实践行为的连接较弱或不存在。习惯叠加是一个通过利用现有神经网络来培养新习惯的有效策略(Seaver, 2024)。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如果我们想要养成坚不可摧的新习惯,就可以尝试把新行为和旧习惯绑定在一起。
或许你每天都会在睡醒后下床,然后开窗通风,接着刷牙洗脸化妆,这些行动已经形成固定流程,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流畅完成。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加入「深呼吸」的新行为,就可以把它叠加在早晨开窗的动作上,让大脑建立「一旦开窗,就深呼吸」的流程。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在尝试习惯叠加的时候,一旦觉得有点别扭、尴尬就可以立刻调整,直到让你觉得舒适丝滑不费力为止。
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碎片化的等待场景可以利用,比如在脑中植入「一等待,就做一两下运动」的流程,在等人、等车的间隙,与其闷头玩手机,不如扭扭头、转转身,力所能及地动一动。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坐电梯的时候拉伸斜方肌,那 ta 一定掌握了行为设计的精髓。
更妙的是,依据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难以改变的小烦恼建立新行为,这也是行为设计教授福格提出的珍珠习惯(pearl habit):就像是蚌里进了一颗沙子,却孕育出了珍珠。
如果每天傍晚,你家楼下都会准时响起广场舞的噪音,与其在家生闷气,可以出门散步,把散步习惯叠加在广场舞的噪音上。
记得,每次计划执行后,就立刻在心里喊一句「耶!」,这对于新行为的建立有奇效,因为良好的感受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相当于小小地奖励了一下大脑,大脑就会期待下一次的行为达成。
第四步
清除卡点,复盘迭代
如果你按照以上步骤一步步执行,却失败了,先别灰心,可以利用 KISS 复盘法,定期复盘,清除行动中的卡点。
KISS复盘法包含四步骤:
保持(Keep):识别并保持那些有助于习惯养成的积极行为。
改进(Improve):找出那些效果不佳或阻碍习惯养成的行为,并制定改进措施。
停止(Stop):停止那些对习惯养成有负面影响的行为。
启动(Start):开始实施那些能够促进习惯养成的新行为或策略。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复盘的时候切忌自我批评,可以当成是在做一场实验,允许实验失败,只需要找到卡点,然后清除卡点、重新设计并执行。
如果你发现,睡前玩手机是阻碍你早睡的很大原因,就可以针对「睡前不碰手机」进行新一轮的行为设计。
比如把手机充电器从床边移动到书桌上,或者在躺上床后立刻撕开一包新的蒸汽眼罩戴上,你可以尽情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你的持续做下去。
比起迷恋口号
关注具体行为才是改变的根本
或许每个人都会在年轻的时候幻想过,我们可以像武侠小说的主角一样,进入某个洞穴,获得一个武功秘籍,突然练成一个绝世高手。
我们会迷恋「一周打造天鹅颈」、「 3 天学会自媒体起号」的内容,期待某天突然获得什么启示,然后生活焕然一新。
但这终究只是幻想,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速成,有的只是一点点把大目标研磨成精确细小的颗粒,然后让这些颗粒深入我们生活的缝隙。
最后,分享《原子习惯》作者James Clear的一段话:
「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就像金钱借助复利倍增一样,你的习惯,也为你的生活品质带来复利。」
*KY知我心理入驻咨询师谭静茹对本文内容有贡献。
今日互动
你维持时间最长的习惯是什么?
又是如何养成的?
References:
本文关键词:精确性、福格行为模型、原子习惯、承诺一致性原则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鼓励一下自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