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怎么死的?读懂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文 | 每晚leyla · 主播 | 闻悦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叫《牛是怎么死的》。
话说有头牛在耕田归来后,疲惫地躺在牛栏里。
狗跑过来探望它时,牛忍不住向他倾诉:
“唉,我真的好累。 明天真想好好休息一天。”
狗听了这话,将牛的心声告诉了羊:
“牛真的很疲惫,想休息一天。 它的活实在是太重了。”
羊转而将这个消息,转告给猪:
“牛累到不想工作了。 不知道别的主人,对自己的牛会不会更仁慈一些。”
晚饭前,主妇在给猪喂食时,猪鼓起勇气说:
“主人,牛打算换个主人,它觉得你给的活儿太繁重、太累了。”
主妇听了猪的报告后,在饭桌上对主人说:
“牛想要背叛你,背叛是不能被原谅的,你打算怎么处理它?”
主人一听,愤怒地拍桌而起:“杀了它。”
就这样,一头勤劳踏实的牛,因为旁人的传言而遭到了不幸的命运。
斯宾诺莎曾经说过:
“人们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舌头。”
现实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话,传到别人耳朵里,会变成什么样的版本。
很多人就像这头牛一样,明明很是辛苦,却折损在了嘴巴上。
正所谓,是非只因多开口,说多往往错也多。
人生在世,能沉默的时候,别多嘴。
2013年,北京大学115年校庆。
校方特意组织了一场大师间的对话,邀请莫言与杨振宁同台交流。
因为他们两人都曾获得过诺贝尔奖,所以在座谈中很自然就聊到了这个话题。
当时,杨振宁问了莫言这样一个问题:
“你跟我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的出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个教授的儿子,你得奖后的感受是不是很不一样?”
没想到,此言一出,立马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当众挖苦莫言”,因此对他极尽辱骂。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各种谣言也随之而来。
有人说,杨振宁优越感太强;
有人说,杨振宁瞧不起农民的儿子;
有人说,杨振宁和莫言关系差……
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杨振宁百口莫辩。
他只好无奈解释,在他的心中,农民与教授本无二致。
之所以那样说,只因“自己与莫言出身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就想问下领奖时的感受有何不同?仅此而已”。
并且在当时,此话一出,台下的北大学子们也都报以掌声,而莫言自己也是颇为骄傲。
可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问话,却让杨振宁背负了多年的骂名。
马东说过:
“被误解注定是每个表达者的宿命。”
很多事情,往往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即使你说的恰如其分,在别人的耳朵里也会有另外的解读。
人生诸多困扰,往往因一句不当之言而引发。
嘴上的轻率,是人生祸患的根源。
多年前,钱穆先生与棋王吴清源在一起喝茶。
钱穆问:
“你是下棋的绝顶高手,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不败的棋局吗?”
吴清源思虑片刻说:
“恐怕没有,棋局瞬息万变,即便是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钱穆说:
“我有一个秘诀,保证不会输——不下。
不下就不会输。“
其实说话也是一样的道理。
少说就少错,不说就不错。
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曾经有一个别称叫“沉默的卡尔”。
然而,他小时候却是一个非常聒噪的人。
不管哪家发生了什么事,他都要跑过去插个嘴,结果时常引来各种麻烦。
所以当他成为总统之后,就变得很少说话。
除了每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和在重大场合的演讲外,他在私下场合总是惜字如金。
也因如此,他能够汇聚更多精神处理政事,做了很多实事,为人民所爱戴。
曾国藩初入仕途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那时他因为年轻气盛、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同僚。
所以他就在日记中批评自己:
“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
从那以后,他逼迫自己,说话前必须思忖再三,避免蠢话脱口而出。
慢慢地,他改掉了多言的毛病,终于成为“晚清第一名臣。”
流水喧哗,深水沉静。
有些话,适合深藏于心,无需吐露在外;
有些事,只需心领神会,不必宣之于口。
为人处世,言多必失,适时沉默,反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墨子》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子禽向老师请教,问道:
“多说话有益处吗?”
墨子说:
“蛤蟆、苍蝇日日夜夜叫,却无人想听; 雄鸡平时低调沉默,只黎明鸣叫,便可使天下震动。”
沉默,往往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如高山不言,如静水流深。
作家海漄在读书的时候,曾因直率的性格和直言不讳的言语,经常得罪身边人。
后来,为了摆脱人际关系的困境,他开始减少无谓的交谈,而是选择将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中。
他花费大量时间读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并逐渐开始尝试科幻小说的创作。
步入社会之后,海漄选择了金融行业作为职业道路。
他每天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坚持写作。
虽然日常任务繁重,但是海漄从未向他人抱怨倾诉,而是默默消化压力。
多年的坚持,让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写作水平也突飞猛进。
就在不久前,他凭借自己的小说《时空画师》获第81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
雨果奖被视为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他也是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
终于,海漄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的才华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频繁用言语彰显自己,而是在沉默中积淀智慧。
司马迁修撰《史记》时,被处以宫刑,他选择了沉默应对生命中的艰辛;
孔子周游列国,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他总是倾听与思考,而非夸夸其谈;
楚庄王统治朝政,总是深谋远虑、一言不发,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尼采说:
“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所有的卓越,背后都是沉默的积淀。
要想有出头之日,就要学会抑制浮躁的言语,默默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当你能够不再多言,而是将时间都用于积攒和努力,那么成功自会不期而至。
▽
王小波说: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语言的艺术很微妙,有些话适合止于唇齿,有些事适合埋在心里。
成熟,从沉默中起步。
沉默,非向世事妥协,而是淡定看待人生百态。
沉默,非无言以对,而是让自己远离世俗纷扰,在蛰伏中等候时机。
余生的日子里,以沉默取代喧嚣,在不动声色中彰显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