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公开17个同意广州自来水涨价的代表身份
加个好友吧
万一失联了呢
狄更斯说,这是降级的时代,这是涨价的时代。
爱国的门槛越来越低,以前砸日系车和苹果,现在只能倒农夫山泉。
但关系民生的燃气、高铁和自来水,价格却越来越高,而且花样百出。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狄更斯100多年前,就精准预言了我们的时代。
但显然,这个思想境界有点低,还是缺少格局。
你看,广州那17个参加“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的代表,就不是一般人,人家说涨价,他们就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水价调整”。
但事实上,在开会之前,官方给出的两套方案,其实都是涨价方案。
方案一:居民生活用水保本微利、其他用水合理盈利。
方案二: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按成本定价、其他用水合理盈利。
显而易见:
居民生活用水,方案一更贵,方案二更便宜。
非居民生活用水,方案一更便宜,方案二更贵。
而结果则是:
听证会参加人共有17名,其中9位支持方案一,7位支持方案二,1位赞成水价改革,但认为方案一方案二幅度均较大,还要进一步修改。
也就是说,全部支持涨价,没有一位支持维持现状,或者降价。
别忘了,这次涨价幅度可不小,第三档上涨甚至达到了96.96%。
这种情况下,17个代表,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这真是奇迹。
国外12个陪审员,要一致认为嫌疑犯无罪,都还要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喊打喊杀,真不嫌费劲。
再看看我们的代表,没有争吵,没有红脸,“听证会现场全数代表均表达了对此次价格改革的支持。”
多么高的觉悟,多么大的格局,多么简单的事。
我很好奇,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才会如此高觉悟,如此大格局。
媒体公开报道说,这17名代表包括:
普通居民消费者9名
非居民消费者3名
经营者1名
其他利益相关方1名
人大代表1名
政协委员1名
专家学者1名
其中,7名居民消费者支持居民用水涨幅较小的方案二,9个代表支持非居民用水涨幅较小的方案一。
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居民消费者,选择了不利于自己群体的方案一。
据《广州日报》,支持方案一的,就有一个叫张继扬的普通居民消费者,他的理由是:
方案一每个月水费增加25元左右,但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商户到村里。
这格局,不当村干部真可惜了。
当然,格局大的普通居民消费者不止他一个,所有普通居民消费者不但都支持本次“调价方案”,还给出了理由:
水费已经10多年没涨价,可以接受每个月涨几元。
住在白云区石井街城中村的普通居民消费者代表张惠健,支持涨幅较小的方案二,你甚至能从他的话中听到发自肺腑的感激:
“以前水管老旧、水压过低。2019年,我们村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村民不用出一分钱,现在水管焕然一新,水压大、水量足,也避免了二次供水污染。”
其他代表的格局也不遑多让,餐馆经营者黄志辉,每个月的水费为七八百块钱,他说:“水价不要涨幅太大了,不要给企业增加太多负担。”
不想给企业增加太多负担,难道要呼吁的不是应该维持现价,甚至降价吗?
但作为餐馆老板,他愣是没有想到这些,只希望涨幅别太大,就像是一个被打的人,求爷爷告奶奶,为的不是“不要再打了”,而是“能不能打得轻点”。
多么黑色幽默。
有人从自身出发,用朴素的感受支持“水价改革”;就有人从学理的角度,高屋建瓴论证“水价改革”的好处。
广州市人大代表余纳认为,水价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在做好低收入家庭等民生兜底的前提下,方案一体现了公平分担原则,更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赵志伟认为,改革不是一成不变,要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提升居民节水意识。
怪不得人家做人大代表和教授,多会说,“水价改革”、“价格杠杆”、“价格的调节作用”,说得仿佛水价会随着市场而有涨有降呢。
而且,老百姓的用水涨价、负担加重,闭口不谈,反而大谈“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居民节水意识”,要不他们小嘴巴巴的,我都不知道涨价原来对老百姓和营商环境有这么多好处。
只要格局够大,欲加之对,何患无辞?
当然,水价也不是不可以涨,只是17名代表,不但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而且还变着法子论证涨价的好处,这实在太奇怪了。
当一个听证会,开成了论证会、表扬会,还有什么开的必要?直接宣布涨价不就得了。高铁直接涨价,没有听证,没有公示,我们又说什么了?又能说什么呢?
所以,辛苦这17名代表,费尽心机、小心翼翼避开了“反对”这个选项,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涨价,哦不,“水价改革”的合理性。
看到有人问,这些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17人就可以代表广州2000多万市民的意见呢?他们是何方神圣,有何德何能?
我觉得这样很不好,我认为不但不该恶语相向,反而应该公开这17名同意广州自来水涨价的代表身份。他们代表了一两千万广州人,还论证了涨价的好处,广州人要感谢他们啊。
上文提到的代表还不够,应该把17名代表的名字、资料和支持涨价的理由全统计清楚,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广州那么多媒体,《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南方周末》等等,总能让每一个广州人知道替他们喜迎涨价的大恩人。
现在广州的媒体,还会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个事吗?
—The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