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为什么说「momo」们,可能都很孤独?

为什么说「momo」们,可能都很孤独?

6月前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你身边还有朋友在使用微博访客记录功能吗?


在微博刚刚推出这个功能时,我的一位好友兴致勃勃,马上充值,他很想知道都有谁在偷偷关心自己。


但最近我再问他感受如何时,他说自己很早之前就没有再续费了,也完全不想知道今天又有谁来看了自己的主页。


原来,刚开始他确实觉得很有新鲜感,会因为在访客记录里看见些意想不到的人而窃喜。但慢慢地,当他发现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看自己主页后,看微博访客带来了压力:


「我发现,知道自己每天都被人看,这让我感到恐慌。所以一个月后,我就没有再续费会员。看不到访客记录,让我有一种匿名感,反而觉得更踏实。」


他的感受让我想起前阵子大家都在讨论的「momo」。而我们平常工作时,在公众号后台也会看到许多读者,在使用「神经蛙」、「欢乐马」等统一昵称与头像的账号,来发表观点。



想把自己藏起来,好像是现如今互联网上越来越广泛的需求和趋势。

想要不被看见

是一种古老的需求


事实上,人对「匿名」的需求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仅体现在互联网上。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人对「匿名」的渴求。


比如,上大学时课室没有固定座位,即使你是个会认真听课的学生,可能也更希望坐到靠后排的角落去;比如,走在路上,陌生人和你不小心对视一眼,你可能会感到不自在;又比如,很多人向往异国他乡,时常想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


这些细节,都透露着我们对「匿名性」的下意识靠近。



我们现在喜欢把momo、神经蛙等账号,叫做「马甲」。用这些账号上网的人,就像是披了一副马甲、或者说在互联网上带了一个面具。


事实上,几百年前,古威尼斯人确实会在日常生活中带着面具生活。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威尼斯面具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主题。


古威尼斯人之所以养成戴面具习惯,原因涉及艺术、审美、潮流等各个领域。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威尼斯市民有隐匿自身的需求[1]。古威尼斯商业发达,不同阶级的人挤在狭窄的城市空间中,佩戴面具成为了人们跨越阶级进行沟通和交互的惯用方法[2]



我们还可以把时间继续往前推,一直推到我们的直立猿祖先那儿。


在密集的丛林之间蹲守猎物、整个族群在脸上涂抹一样的颜料,这些可能就是较早的匿名行为。


匿名性和群体性紧密相关,通过减少个体识别度,融入集体,这样能降低生存的风险和成本。更愿意这么做的智人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因此,戴维·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中也提到,对匿名的追求可能是一种基于生存和繁衍本能的心理机制[3]


可以说,今天我们在网上建立一个账号,选择用那个粉红色小恐龙做头像,然后在昵称栏中输入「momo」,再开始到网上冲浪,这一系列动作过后,我们就完成了一次指向远古的共鸣。

在「液态监视」时代下

匿名是我们微小的抵抗


你可能会说,不对,如果匿名是古老的需求,怎么以前上网没有那么多momo?


这或许是因为,过去的互联网,只要我们登陆了,就等于自动带上了面具,走在威尼斯的街上。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一位网友很难单凭一个账号,就直接揭底另一位网友 —— 即使我们已经在qq空间、163博客上,做了足够多的自我表达和袒露。



那时候,我们的真实生活和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离得足够远,比较接近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笔下「拟剧理论」中的状态 —— 拟剧理论认为,自我呈现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人们会把自己不想展示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4]


互联网曾经就像是一个前台,真实生活在后台。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到了现在,人与网络的距离越来越近,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一个人稍加操作,就不难透过网络,直接抵达另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人们把这种抵达叫做「开盒」。



曾经,这种「开盒」可能只有某些权威才能实现,它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控制和惩戒的手段。


这也正是福柯提出「全景敞视理论」时的社会状态 —— 社会像一个全景监狱,只有最高权力者有能力随时监视、触及社会中的人,调配其行为,对其进行规训。


就像有一双眼睛,时刻悬于所有人的生活之上。


现在,这种监视和干预已不是高位者的特权。


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了「液态监视」理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意义上的「全景敞视」正在弱化,随之出现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液态监视」,每个网络节点都同时是监视主体和监视客体。监视者渐渐藏匿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洪流当中,表面上看是自由的状态,但监视的行为已经渗入各个环节。


这种监视就像水一样,侵浸我们在网络上的一切。


各大互联网公司后台为每一位用户准备了成千上万个精细的标签,任何人的细微喜好和面貌,都在千里之外的某一台服务器中无所遁形;而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只需要稍微点几下鼠标,就能向对方的现实生活,发出真实攻击。


齐格蒙特·鲍曼


一份访谈报告的主题是「为什么选择匿名上网」[5],访谈对象涵盖中、美、日、巴西等国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提到,在决定匿名上网前,曾经遭受或见证过网络恶行、或者被「开盒」。



@受访者A

我曾经被一个恐怖分子欺骗引诱到另一个国家去,他冒充是给我提供工作的人,他掌握了我的许多真实信息。我最后逃脱了,但我感到非常害怕,有一阵子完全不敢上网。最后,我选择再也不在网上留下任何个人信息。


@受访者B

我曾在一个BBS论坛上和人辩论,后来我发现,辩论的这个人可以通过我在这个论坛的账号,追踪到我全网各个平台的账号,掌握我所有的评论和资讯。从此以后,我选择使用虚假的马甲上网。


@受访者C

我在网上购物时给过一位商家差评,这个商家直接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发布到网上。



在这个访谈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还表示自己会发布一些原创文字、视频、摄影作品到网上,但不寻求真实署名和版权所有。即使放弃被真实地认可,也要完成网络与现实的切割。

匿名让人肆无忌惮

也给人增添勇气


匿名会带给人类似「去个体化」的体验。


「去个体化」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等人提出。它是指,在群体中因个人感觉自己被淹没,导致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难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下降而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行为中去的过程。



假如一个人想做坏事,匿名确实可以让人更肆无忌惮。


但是,有另一项研究表明,匿名会提高人的道德勇气[6]


在这项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中,被试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包括在中国和外国的主流社交网站上发帖,发帖的账号被分成了匿名组和非匿名组。


结果发现,匿名组的人更可能执行各种道德勇气活动,比如发帖反对各种不平等行为,包括了职场不公、性别不公等。而在展现出较高道德勇气的匿名组内部,有许多在日常报告较低道德勇气的人,都因为匿名性,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勇气。


研究者推测,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匿名性使人在进行道德活动时感知到的风险降低了,而对风险的感知,是阻挠人进行道德活动的最大因素。


另一份研究还得出结论,同样是群体,一个具有匿名性质的群体,比一个非匿名性质的群体,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7]



这让人再次想起古威尼斯面具的历史。到了18世纪,威尼斯面具在西方文化中,已经被同时作为「伪装和自由的隐喻」。


匿名到底是好是坏,一直存在争议。


我们不妨想象古装片里一名蒙着脸的刺客,相信有些读者会想到一些富有攻击性的反派角色,另一些读者会想到劫富济贫的英雄。


就像蒙上面纱,可以选择杀人也可以选择救人;匿名作为一种手段,它也许没有好坏,只是把人内心真实的自我放大、放生了。

微笑的可爱小恐龙背后

可能是更深层的孤独


实际上,momo也好,神经蛙也好,一个昵称是乱码的微博也好,如今互联网上披马甲的行为,通常不能称为真正的匿名状态,而更应该被称作「半匿名性」[8]


如果有心者点进这些马甲的主页看一看,会看到许多momo用户、乱码微博博主,都在主页里分享自己的生活。陌生人依然可以在ta们的主页里,看到背后用户的人物轮廓。



这样的「半匿名性」,隐含着一种拧巴的情绪 ——


有建立连接的需求,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被人看见,并且被回应。然而,又逃避太密切的连接,虽然想被看见,又不想被看得太多。


这种拧巴也不难理解。


以momo为例子,小红书上的momo用户,年龄大多数在20-30岁之间,是人格发展阶段的「成年初显期」。


有些学者称其为「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心理学家 Keniston 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


许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比较旺盛的表达欲,因为向外表达并获得反馈,是一种在「成年初显期」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但无奈身处「液态监视」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想要表达的人们,往往也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对当下的适应。



休士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院教授布琳·布朗在其著作《脆弱的力量》中提到,我们常常以为可以通过适应社会现实,来从中获得归属感。但事实上,适应是无法获得归属感的,反而会成为其阻碍。只有当我们展示真实的自我时,才能获得归属感[9]


然而,当一个人被迫匿名,套上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昵称和头像,想要大声告诉大家「这话是我说的」、却最终不敢承认,你或许很难说,ta正在展示真实的自我。


而且,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人们建立足够的联结,并对这些联结感到满意与放心时,孤独感才会消失[10]


匿名上网背后透露着的,恰恰是一种对于连接的不安全感。


在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缺失时,这些隐身在马甲背后的人们,或许藏有更深层的孤独。


最后


现在很多人在怀念QQ时代。


那时候人们为了上线时能被所有好友看见,不惜每个月充值十块钱开会员。为了让网友们看看自己的qq空间,会去别人的空间里邀请「回踩」。遇到来了空间不留言的,还会私聊对方,责备其「跑堂」了。



曾经这么干的人,很可能现在也当上momo了。


如今说起这些,多少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难以想象这种氛围,也只是距今十几年前而已。


告别了火星文和花里胡哨的空间装饰,互联网也变得更高效便捷,但大家似乎却更敏感、更克制、更隐秘了,我们可以说互联网变得比以前成熟和先进了吗?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momo」,或者你自己就是,欢迎 转发 到朋友圈,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偷偷当 momo,一起探讨匿名性的问题。



今日互动


你正在匿名上网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神经蛙、欢乐马们出来说两句吧。


References:

[1]Welte, Sandra (2017): Masked Venice Unveiled. The Venetian Art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tudien aus dem Münchner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 Working Paper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 25. München: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LMU München.

[2]Johnson, J. H. (2011). Venice Incognito: Masks in the Serene Republic (1st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525/j.ctt1pp6k1

[3]Buss, D. M. (2015).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商务印书馆.

[4]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Anchor Books.

[5]Kang, Ruogu & Brown, Stephanie & Kiesler, Sara. (2013). Why do people seek anonymity on the Internet? Informing policy and design.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Proceedings. 2657-2666. 10.1145/2470654.2481368. 

[6]Pan, Xinyu & Hou, Youbo & Wang, Qi. (2023). Are we braver in cyberspace? Social media anonymity enhances moral courag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48. 107880. 10.1016/j.chb.2023.107880. 

[7]Postmes, T., Spears, R., Sakhel, K., & de Groot, D. (2001).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10), 1243-1254.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12710001

[8]贺运莹.(2024).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的匿名现象分析——以小红书momo为例.视听(02),153-156.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4.02.034.

[9]Brown, B. (2013).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馬可孛羅文化.

[10]Cacioppo, J. T., & Patrick, W. (2008).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social connection.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本文关键词:匿名性、互联网、社交、孤独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卢舫

描写阵风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专业支持 / 芸芸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快乐上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KnowYourself

相关新闻

为什么总说英国留学「水」?一个调查揭露了真相伊能静儿子火了,“向佐们”为什么不被待见?为什么说「香港是艺术留学宝藏目的地」?为什么说,如今在设计院只能“偷懒”?杨振宁102岁了,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痴情才子为“门楣”害死初恋,为什么老人常说,婚姻要注重“门当户对”?听“战友”说,为什么选择携手锐捷?为什么说“明前茶,贵如金”?我们为什么喜欢城市拟人化?从“尔滨”走红说起为什么说席卷美国校园的“挺巴”抗议,无法和当年反越战运动相比?为什么一定要说清“慈禧是否向列强宣战”?为什么诗人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师生恋,为什么很难说是一种「两情相悦」?专访尹稚:为什么说不再需要跨越城镇化“鸿沟”?为什么说“是时候停止玩3A游戏了”?为什么说“一两沉香一两金”?为什么说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为什么说动画是“最适合多国联申的专业”?为什么说企业出海,要注意“快动腿、慢动手”?「过度防晒」上热搜了,但女孩们防晒为什么要被指责?用“说话按钮”交流的狗子们,是真的学会说人话了吗?全美最差劲的10所大学城!生活成本高,机会还不多,就差立块牌子说“快逃”?!垫底的10所美国大学城!生活成本高,机会还少,就差立块牌子说“快逃”?!营销怎么做「有趣」?品牌们纷纷赶「时髦」 | 中国案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