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读了5遍《曾国藩传》顿悟,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8月前




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


我18岁生日,在另一个18岁女孩子的成年礼上当服务员。


不少人看完就破防了。


有人评论说:


“18岁的那年,我在骑着电动送外卖。”


也有人感叹道:


“为了去看上海的夜景,我用了整整20年。”


看着这些散落在评论区的尘埃,不少人都难掩心中的苦涩。


好像我们这一生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到达梦想中的灯塔。


有人拼搏一生仰望的百米高楼,它的下一任主人早已在楼顶呱呱坠地。


于是,不少人开始彷徨:


我们的努力真的有用吗?


出身微苦,到底有没有出路?


低开的人生,有没有希望高走?


这样的疑虑,十点君也曾同样存在。


而每次迷茫时,我都会去翻翻曾国藩的人生。


他是那个不少人口中出身寒微、甚至有点“笨”的人,但他这一生低开高走,走到了多少人都够不到的高度。


他说,人这一生要想逆袭,只有一条路。


熬。




熟悉曾国藩的人,大都听过一个故事。


说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在屋内挑灯夜读,有一小偷潜入房间,准备等他熟睡后实施偷盗。


不曾想,当时的曾国藩正在背书,短短一篇古文左背右背,还是磕磕绊绊。


小偷都睡了一觉起来了,曾国藩还是没背下来。


小偷忍不了了,怒气冲冲地冲进来责骂曾国藩:“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接着,洋洋洒洒地将这篇短文背诵了一遍,随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原地错愕。



这一故事虽无从考证,但从民间访谈中,多少也能看出曾国藩的天资平庸。


从后来的史料中我们得知,曾国藩的出身确实寒微。


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祖辈务农的家庭中,家里也没什么人从官从政。


智商也确实不高,甚至还有点家传。


父亲为考取功名,参加了十七次科考,才勉强考取了秀才。


他呢,虽比父亲强点,但也考了七次。


那些后来和他同样声名鹊起的人中,大都年少成名,多的是十几岁就考取了功名。


而他呢,考中秀才的时候,已经23岁了,这样的成绩,确实拿不出手。


或许是上天垂怜。


熬过了秀才这道坎儿后,曾国藩往后的人生顺遂了不少。


他接连考中了举人、进士,顺利开启了自己的为官之路。


后来,曾国藩在总结自己的求学之路时,说过一个学习方法:


“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在读书上,他要求自己每日省,每月省,不读懂上一句,不会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休息。



正是靠着这样的勤勉,让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了后来的“平步青云”。


其实人这一生,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熬过了那些无人问津的岁月,才会有后来的厚积薄发。


早年的曾国藩,就是那一类虽然笨拙,但从不停歇的一类普通人的代表。         




只是,普通人的上升之路向来荆棘遍布。


很多时候,你到了那个阶层,并不意味着你就进入了那个圈子。


曾国藩的为官之路,就差点以被咸丰帝罢免为终。


那时,初入职场的他,身上总有股读书人的清高气,加上是从穷乡僻壤考进的京城,更是自诩斐然。


他看不惯官场里的灯红酒绿,接受不了同僚之间的阿谀奉承。


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好官,他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那段时间,他将傲气写在脸上,看到不爽的就怒批两句。


结果呢,人脉没拓展多少,反倒与各大名流者结仇甚多。


以至于“诸公贵人见之或引避,至不与同席”。



就连当时的皇帝,他也没放在心上。


咸丰皇帝继位之初,其他官员都在想办法如何讨皇帝欢心。


曾国藩偏不,他立马上书一折子,痛批官场不良风气,言辞之犀利,将皇帝的江山社稷贬损得一文不值。


咸丰帝大怒,下令要治他的罪。


好在当时,京中尚有正直清廉之人愿意为曾国藩站台,这才使他免遭罢官流放之罪。


这一次化险为夷,让曾国藩后怕不已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我。


心中自幼种下的圣贤之道在这时候重新萌芽,试图去为自己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的本能,也在这时候爆发。


他开始明白,才能固然重要,但在这个没有等闲之辈的官场,为人处世的分寸也同等重要。


那段日子,无人知道他是靠什么熬过了不被众人理解的日子,也不知道他靠怎样的信念度过的艰难的岁月。


只知道后来的他越来越“仁德”,越来越通透。



他的官位也越做越高,短短10年升迁7次,37岁官至礼部侍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二品官员。


以至于后人曾这样评价过当时的晚清三杰:


左帅(左宗棠)严,人不敢欺;李帅(李鸿章)明,人不能欺;曾公(曾国藩)仁,人不忍欺。


足以看出,曾国藩在于本性对抗、改变性情这条路上,做出了多大的付出。




从这件事过后,曾国藩的性格愈发稳了。


看透人性,通晓官场,也让他在后来的带兵打仗岁月中总能稳住心智,拿下一城接一城。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曾国藩正好在老家。


看着一路来势汹汹,从广西直逼湖南,势头甚猛的太平军,曾国藩立刻筹建团练,准备一举消灭太平军。


他原本以为,这支农民起义军没什么威胁,能轻轻松松拿下。


谁知道,早期太平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清政府的正规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更是屡战屡败。


这样的贸然进攻,不仅使得湘军伤亡甚众,也让将士们士气大减。


实战上的受挫,让曾国藩不得不好好重视这支起义军。


后来,经过多个回合的交战,曾国藩采取了新的作战方案:


放弃肉搏战,采用地理优势的方式,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同时,从敌后方进行围剿,切断补给,斩断他们的退路。


靠着这样的方式,曾国藩多次率领湘军战胜了太平军。



董宇辉在推荐《战安庆》时,提到过曾国藩这种作战方式: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指的是,在行军打仗前,要先确保自己的防御能力,抢占有利地形,修筑坚实的防御工事;


打呆仗指的是,在战争过程中避免盲目冲锋,而是选择合适的战术,稳定地对敌军进行压制和打击。


要知道,这并不是个讨巧的办法,尤其是扎营上,花费的时间特别多,湘军在行军时,半天行军,半天扎营,可见花费的功夫。


但是靠着这种方式,曾国藩在率领湘军攻打安庆时,用了整整16个月,直到城里的人无心守城,无力守城,饿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曾国藩才发动攻城。


这时候,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随着城墙垮塌,湘军直逼天京,彻底挽回了颓势。


而这样的作战方式,又何尝不是他靠着“苦熬”的心态在硬撑。


哪怕过程没有那么风光,结果也大多是险胜。


曾国藩也在后来总结过自己的作战方法:


“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但至少,他稳扎稳打的做法减少了伤亡的人数。


胜利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没有缺席。




有人问,这个年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读曾国藩?


其实,读的正是他的笨,他的痴,和他的苦熬。


他并非生来完人,相反的,他身上的问题一直都很多。


当年求取功名时,他也不像我们想象般凿壁偷光、夜夜苦读,而是时常在懒惰和进取间徘徊。


戒烟也是,反反复复循环了很多次,最终也没能彻底戒掉。


但不同的是,曾国藩身上虽然有着和我们当代人一样的“想要偶尔躺平”的心态。


但他的人生主线始终是步履向前的。



31岁那年,人生已经逆风翻盘时,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12条必修课。


其中囊括的“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等,虽然没法真正日日做到,偶尔也有懈怠,但整体上都在遵守。


他也在对儿子和族人的要求中,贯彻着自己为人自持自修的本性。


告诫儿子: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告诫族人:


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正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对品行和操守的要求,使得他和家族在那个年代实现逆袭。


也让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寒门子弟,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青史留名。


十点君知道,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出身不好。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这句话,也反复出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愈发使我们感觉到命运的无力。


但命运这件事,向来休论公道。


看了曾国藩的经历就知道了,其实对于大部分人的人生而言,哪有什么一夜成名。


有的,不过是慢慢地熬,一步一步地走。


在负重前行的时候多朝前走一步,在想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一下子。


也许走着走着,命运的转机就会出现。


有时候,熬得住眼前的苟且,才会有日后的出头。


与你共勉。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 北辰,金牌主播,心理专家,公众号:北辰在找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西二旗猿圈儿

相关新闻

李嘉诚:我这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读了曾国藩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熬都说企业家要读《孙子兵法》,但你读了为何还是不会用?我在霸总短剧演“恶婆婆”:打耳光、揪头发、熬大夜,5天赚4000思维导图 | 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2024?夏日熬夜的一万个理由:欧洲杯!烧烤!干杯!快乐!黄仁勋最新演讲:伟大都是熬过来的!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 2024?彭凯平:如何熬过艰难的2024?熬夜与不熬夜,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任正非的 147 条思考:熬过去,就是胜利任正非的147条思考:熬过去,就是胜利!熬过人生低谷,你需要有的4盏灯最新研究发现:女人断崖式衰老的4大征兆,熬夜才排第二,第一个很多人忽略!平时熬的夜,周末能补上!湘雅新研究:周末补觉真健康,显著降低患抑郁症、心脏病风险,但要注意...纽大社会心理学教授: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的一代”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手机里泡大的孩子们,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的一代”“就算读了哈佛商学院,5个毕业生有1个找不到工作!”留学生的终点真的只有当中介吗……月薪5千!挤破头考进银行的年轻人,熬不住了别再熬夜了!Science子刊:长期睡眠不足,小心老年痴呆,大脑的这种细胞也受损!颠覆!擅长熬夜脑子更好?BMJ子刊最新:“夜猫子型”人,往往有着更好的认知能力婚姻里最难熬的四道坎,熬过去就白头偕老!很多人却败在第三道2024最好的活法:熬聊一聊:最近熬大夜是因为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