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

5月前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类人:

TA们从不明显地攻击别人,但说出的话,却隐隐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比如,能力羞辱

“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外貌攻击:

“你这么黑,这种美白产品用了也是白搭,就别花冤枉钱了,黑点有啥不好?”

刻板印象:

“你们当老师的就是轻松,一天上不了几节课,还有那么多假期,多好。”

阴阳怪气:

“还是你这种外地人好,在大城市打几年工,就能回家买大房子,羡慕哦。”

其实,这些就是很典型的“社交微攻击”——看似平常,杀伤力却极大。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社交微攻击(Microaggression)指的是: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者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社交微攻击可能是个体故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冒犯。

遭到“社交微攻击”的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理不适,但又担心是自己想太多,从而不敢回击,深陷“反刍”和“内耗”之中。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01 “我知道你会不舒服,但我还是会这样做”

对于他人的恶意,善良的人总会先自我检讨,在内心不断质疑自己:

“难道我哪里得罪TA了吗?”

“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恶意就是没有理由的,明明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有人就是要为难我们。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所以,在学会保护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社交微攻击的4个特征:

1、微妙的、零成本的:

社交微攻击通常不是直接、明显的恶意行为,而是一些微妙的言行举止,这种隐蔽性使得社交微攻击更容易被忽视或误解。

同时,这种微攻击也几乎是零成本的,即便伤害了别人,也不必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比如我的堂姐琳琳,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常遇到这种社交微攻击。

有一次,她到超市买东西,轮到她买单的时候,收银员的动作突然变得特别慢,还以打印机卡纸等理由拖延时间。

她急着去上课,就跟收银员说东西不要了。

听到她这句话,收银员笑了笑说:

“赶紧去上课吧,你们亚洲人就是喜欢迟到。”

那时堂姐并没有把收银员的话放在心上,直到数日后想起,才发觉其中包含的歧视之义,内心感到膈应无比。

2、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

社交微攻击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足轻重,背后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动机和情绪。它可能是出于个人嫉妒、报复或自我陶醉等动机。

比如之前上大学时,我的舍友A和舍友B在竞争优秀奖学金,最终,舍友A获奖了。

舍友B落选后,在宿舍大声地撺掇舍友A请客,说A拿了那么多钱,必须“出点血”。舍友A也很自然地就点头答应了,于是我们提议去性价比较高的食堂吃饭,但舍友B始终不同意,坚持要让A请吃大餐,还说:

“你成绩那么好,人也要大方一点,这样才更优秀,对吧?”

最终A无奈地笑着答应了,结果那餐饭花去了她奖学金的一大半。

3、出于偏见,形成刻板印象:

社交微攻击有时会针对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具有一定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可能源自个体的心理偏见、群体偏见或个人动机,导致其在社交中展现微攻击行为。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前男友背叛了她,让她留下了心理创伤。

由于前男友是卷发,于是她从此以后对卷发的男生都没有半点好感,甚至遇到卷发的男生,就会冷嘲热讽一番,认为TA们就是“渣男”。

4、无时无刻发生着:

社交微攻击可能会频繁出现在个体的社交互动中,构成一种持续的恶意模式。频繁的微恶意行为会逐渐积累,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恶意,常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还不只是一件小事的为难,而是会频繁地让人感到不适。

我读大学时,身材微胖,经常能感受到某个同学对我隐秘的敌意。她会以开玩笑的形式来嘲笑和贬低我,比如当我穿新裙子时她就会对我说:

“我觉得裤子更适合你,能遮掉你的缺点,你以后还是省点钱少买裙子吧!”

但当我想反驳时,她又会假装听不见,继续和其他人聊天。

她对我的这种态度,从大一保持到大二,直到我勇敢地和她挑明,表达我的不满,她才收敛了一些。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做得多好,都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

TA总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成功让别人感到难受,TA们就会有一种快感,于是TA们处处寻找这样的机会,通过暗暗攻击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请你别放在心上。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02 有些恶意,为什么这么隐蔽?

社交微攻击,本质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的歧视行为。

有趣的是,社交微攻击其实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社交微攻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社交微攻击的加害者。

要避免成为受害者或加害者,首先我们要了解:社交微攻击为何产生?

1、隐性偏见:

社交微攻击可能源自个体的隐性偏见,也称为“内隐偏见”——

指个体在潜意识中,对某些群体持有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这种内隐偏见可能会在社交中表现为“微妙的歧视”。

同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从家庭、教育和媒体中学习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信息和价值观在TA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并可能在社交中显露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当下互联网的风气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体现了一种“同质化”

即大家在社交中总是倾向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关系,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社会地位、三观、兴趣等等。

而这种“同质化”,使得大家越来越难以容忍他人与自己有不同之处。

2、心理防御:

社交微攻击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这是因为人类在面对与自身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背景和行为模式时,会产生一定的不安和焦虑。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TA们会使用一些不显眼、难以察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反感,也就是社交微攻击的行为。

虽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确实会帮助一些人减少负面情绪,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归属感。但是,这种行为无助于TA们适应多样性社会和跨文化交往,还有可能会导致人际矛盾,让关系变得不和谐。

3、群体标签效应:

同时,社交微攻击还可能是一种“群体标签效应”的体现。

例如,对于某些文化或种族群体,人们可能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或偏见,这些看法或偏见会在TA们的行为或言语中表现出来。

无论是不是故意为之,这些隐形的、微小的恶意攻击,确实会给人带来伤害。

无论如何,希望你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也不要成为加害者。

03 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那么,当我们遭受社交微攻击、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怎样应对呢?

1、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

当感受到他人的恶意时,我们常会为加害者洗脱:

“或许TA不是故意的”“TA只是心直口快。”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会不小心说错话,但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直接表达。如果对方还不以为意,继续伤害你,那这就是一种恶意。

这时,我们没必要强行为对方开脱,然后硬逼自己继续和对方搞好关系。保持明确的界限和距离,才能让自己“解脱”。

就像主持人吴昕,在遭受很多网友攻击时说过一句话:

“看不上你的人,永远看不上你,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没用。”

不要讨好冷漠,也不要辜负热情。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去追寻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吧。

2、回应恶意,不要沉默

当频繁地接收到来自某个人的微攻击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沉默,而是挑明和反击。

当发现别人贬低你、对你阴阳怪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反击。

比如当同事对你说:“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你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确实是我做的,我觉得你这么说很不尊重人。”

然后把问题抛回对方身上:

“我很好奇,你平常都是这么没礼貌的吗?”

但如果你不想正面起冲突,也可以在私下发一条信息,和对方坦诚地沟通:

“你今天的说话方式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而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这样对我了,请你以后不要这样了。”

如果对方不为所动,那么也给你提供了一个远离这段关系的理由。

如果我们感知到恶意,就要及时回应它,避免微恶意升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寻求支持,不要让自己孤立无援

社交微攻击会带来负面情感体验,如尴尬、痛苦、失望、沮丧等。如果这些情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就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这时,你可以找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TA们可以给你提供建议、鼓励、支持,帮助你面对困难,调节情绪。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前文提到,社交微攻击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自己对他人进行微攻击呢?

你要学会表达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经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总结出一条这样的建议:

你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因为那些看似不会愤怒、不会明显攻击别人的人,一般都会用更隐秘的方式,去伤害别人。

通常情况下,它的杀伤力,比直接表达愤怒、直接攻击还大。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掩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难免会有一些微攻击,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这可能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小时候你的家庭和环境不允许你表达情绪,不接纳你的情绪等等。

但你现在长大了,你有能力改变自己。你可以试着:

1、直接表达情绪

快乐的时候,就尽情大笑吧,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难过的时候,哭也没关系的,成年人也有哭的权利;

愤怒的时候,发脾气也可以的,你有能力保护自己……

无论如何,真实的你,本就值得被爱,不需要伪装。

2、学会宣泄情绪

你可以去做让你感到放松、解压的事情,合理宣泄情绪。

比如高歌一曲。心理学上有个“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这可以排除我们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或者去运动,跑步、骑车、打拳、跳操等等。纽约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温迪·苏祖基在TED演讲中提到:运动能带来更好的心情、更充沛的能量、更佳的记忆、更强的专注力。

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出多种物质,血清素能缓解你的疲惫,内啡肽和多巴胺都能调节你的情绪、让你感到快乐。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里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曾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

最后,我想对每一个人说:

不退缩,不冒犯,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世界和我爱着你。

图源:unsplash


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作者 | 佳霖 ;编辑 | 呼呼大睡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互联网er的早读课

相关新闻

过年期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过过年期间,最令人反感的行为,它排第一除了饺子,北方人过年最爱的是它!年夜饭的压轴甜点,儿子点名要吃美国人最喜欢的10家连锁中餐厅 看看你都去过吗?最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9成的人都用过爱最可爱的人,过最想过的生活一个扎心的现实:很多人过完年不知道去哪上班了…西海岸超火的科技圈交友APP来纽约啦!寻找NY社交达人,一起打造最有趣的社交平台看了令人窒息的中小学生“厕所社交”,才知道为啥好学生会被送到精神病院看了令人窒息的中小学生“厕所社交”,我才知道为什么好学生会被送到精神病院首发|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来一次的地方,读过它才不白来!副厅级干部,资产过亿!体制内里副业最牛的人!最损耗阳气的日子要来了!人过四十: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崩溃了!十大最令人后悔的专业出炉,哪个留学生没踩过雷?!最清醒的年轻人,决定过年装穷《蒂凡尼的早餐》:一个人最清醒的活法,是过滤自己字节仍在洽购饿了么;郭广昌称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中疾控:新冠疫情可能在本月回升;秘鲁外星人遗体鉴定为假...「过度疲劳」的1个信号,很多人都忽视了叹息|“美国最有趣的人”去世了,3天前刚过完生日……“美国最有趣的人”去世了,3天前刚过完生日……澳华人注意,很多人已经中招!银行悄悄更改决定,绕过澳联储,自己加息!在降息前,榨取更多利润中国唯一买票才能进的县城,风景不输稻城,水色媲美九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人生中最容易后悔的5件事,千万不要做,你做过吗?年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国家公园和景点,竟是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