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哪个时刻,
让自己成为自己。
撰文:Mabel
《这!就是街舞 3 》的 battle 现场,四位选手面对面即兴发挥,一袭黑色紧身衣的梦迪全力释放着“全能舞者”的能量,甩手舞、爵士舞、嘻哈舞、霹雳舞轮番上阵,终于不负众望,成功晋级。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实力与人气兼备的选手,是一位左耳植入人工耳蜗、右耳佩戴助听器的 95 后姑娘?在跑跳都还不稳的年龄,梦迪就迷恋上舞蹈的美,每天守着电视收看舞蹈节目,梦想着成为专业舞者,却意外地在四岁那年,因一场高烧而丧失了大部分听力。小小的梦迪坚持要跳舞。一开始,她听不清完整的音乐节拍,只能在跳集体舞的时候默默观察同伴们的动作,私下一遍遍重复,训练基本功。先后装上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并经历漫长的康复训练后,梦迪渐渐能听到音乐节拍,又渐渐能听到更多细节——这意味着,她终于可以进行独舞比赛了。当生活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舞蹈的喜爱,反而变得愈加明确:“听障偏偏帮我屏蔽掉人生的底噪,让我更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命运给热爱舞蹈的女孩关上门,她偏偏用力推开。就像手语一样,舞蹈的每个动作都有独特的表达意图。由于失聪会严重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最开始,梦迪连跟人说话交流都很困难,而舞蹈代替了声音,传递着她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通过不停地跳舞,梦迪牢牢把握住自我表达的途径。“舞蹈就是我的语言。每一次跳跃,都是我可以掌控的自由。”从跳拉丁到跳街舞,再到将优雅的拉丁脚步融合进奔放自由的甩手舞中,梦迪不断尝试,找寻和确立自己的风格。扎实的训练和独到的理解,让梦迪在舞台上越来越耀眼、越来越自信,如今,她已身怀多项冠军级荣誉,在圈内有了名气。“我想对所有舞者说,不要焦虑高矮胖瘦,你可以独立,可以柔韧,可以打破一切困难,保持专注,深深扎根……”2022 年的贵州·黔南铁人三项赛接近尾声时,产后四个月的刘芊箬已经处于压倒性的优势。跑步冲刺前,她游刃有余地从家人手中接过自己小小的孩子,高举着冲过了终点线。这位“妈妈运动员”的铁三之路,可谓步步出人意料。刚毕业时,刘芊箬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按部就班进入职场,开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却渐渐感到提不起精神:难道这辈子都要陷在“玩命工作,放个假,又继续工作”的死循环里?2015 年 10 月,正值 IRONMAN Kona 世锦赛举办,刘芊箬无意间陪朋友看了场比赛直播,像窗户缝里透出一丝阳光,一下子把她的激情点燃了。在这个入选率不足 1%、代表世界铁三最高水平的比赛上,她看到两位来自中国的男运动员身披国旗,为了那句“ You are an IRONMAN ”,在遥远的夏威夷,完成整场 226 公里的比赛。为什么偏偏没有中国女性出现在 Kona 的终点?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刘芊箬默默发问,心里早已有了答案。尽管此前从未接触过铁三,甚至不会游泳、没有自己的自行车,但她说干就干,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技能、降低体脂、提升体能。“我信奉 1 万小时定律,如果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跟别人一样好。”然而,世界性的疫情突然爆发,挡住了刘芊箬前往 Kona 的脚步,在这期间,她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时间和精力都愈加珍贵。凌晨四点半,刘芊箬跟着闹钟起床,轻吻熟睡孩子的脸颊,收拾好装备,大步出门迎接训练场的太阳。前往 Kona 的手续终于顺利通过时,刘芊箬刚生完二胎 7 天,体重涨到 150 斤,而距离比赛,仅剩不到 8 个月了。这些数字似乎都在劝她:先停停,下次再去吧。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她选择马不停蹄地重启备战计划。“只要我能够走到岸上,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就已经赢了。”许多人难以想象其中的艰辛及动力:你都两个孩子的妈了,怎么还这么拼?但在刘芊箬看来,母亲与运动员的身份并不冲突,因为在任何一种身份面前,自己永远首先是自己。“娃是我生的,我必须要带好;Kona 是我的梦想,我也一定要参加。成年人不做选择,妈妈、铁三运动员,我偏偏都想要。”终于,这位妈妈运动员冲过 Kona 锦标赛的终点线,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获得“ Women For Tri ”称号的女运动员。离终点还有两公里时,主持人感叹,“感谢她的付出,让我们再一次在世锦赛的赛场上看到了中国女生。”那一刻,刘芊箬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她无比确定,要继续为自己,为铁三在中国的推广,书写新的历史。3月,巴黎时装周的秀场上,70 岁的覃惠兰身着灰色大衣,脚踩黑色尖头高跟鞋,步伐迈得自信沉着。作为时装周上罕见的素人面孔,与她同台走秀的,是刘雯等知名超模。“ 70 岁之前我是只关心患者的医生,谁能想到,70 岁的自己今天会站在这里?”从医学院毕业后,覃惠兰在柳州当了快半个世纪的医生,上班治疗病人,下班照顾小孩,和先生过着平平淡淡的小城生活。青年时期,覃惠兰是在对美的压抑中度过的。她向往时尚,毕业领到工资后立马去烫了大波浪、在凉鞋里套上丝袜,没想到,爸爸一看见就大发脾气,限制她三天内把头发搞平,丝袜也不准穿;到了医院,领导也有意无意提到她的头发。覃惠兰不愿做出头鸟,藏起爱美之心,渐渐习惯了只穿白大褂的生活。重启人生的时刻发生在 2022 年,她和丈夫去上海跟儿子团聚,只带了两三套夏天的衣服,没想到上海的秋天来得格外快。恰好设计师儿子有许多闲置外套,正合自己身材,覃惠兰便在儿子的鼓励下开启了穿搭之路。“平时买菜逛街,我见到上海的男女老少都时尚靓丽,回家就在儿子的衣服里选出一些颜色好看的,也学着他们穿搭。我还喜欢上穿高跟鞋,老年人身高萎缩了,穿高跟鞋体现气质,能穿我就尽量穿。”她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OOTD 和日常生活,潇洒前卫的态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评论和点赞。“我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真正年轻过;当我不再年轻,我偏偏要做时尚博主。你看我是不是又年轻回来了?”从白大褂到时装,从柳州到上海再到巴黎,对覃惠兰来说,70岁仍可以是新的开始;步入老年,也依旧可以靓丽又优雅。读者@夏恩 说:我从小就有严重的外貌焦虑,为什么偏偏只有我是“雀斑脸”?长大了之后才发现,美貌并没有标准定义,我偏偏把雀斑当作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野生动物研究员@Ying 说,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都觉得女生在户外吃不了苦。但现在,自己偏偏成了研究小组的唯一女生,偏偏在和山野生灵的交流中找到自我。还有三十五岁@三三 ,决定暂别日日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的生活,前往加拿大留学。她说,别人眼里的“不务正业”,在自己这里偏偏就是正确航线。▲
「偏偏」是个太具有生命力和包容性的词,它可以是一种偏见、一种偏爱,可以是一种本能、一种强烈的自我选择……它拓展着人的半径,构成一个人的总和。
偏偏是你,偏偏是我,偏偏是我们。我们认领,并活出自己的「偏偏」。
「偏偏」也是一个品牌的名字——护肤品牌PMPM将中文名定为「偏偏」,作为新锐国货品牌,偏偏有着做世界级研发的执拗。做护肤品,偏偏要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不盲目地使用最为流行的成分,而是从科研出发,将全球探索寻得的珍稀天然成分,通过前沿的科研技术进行提取和合理搭配,做出对肌肤痛点真正行之有效的产品。全球护肤科研专家委员会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是偏偏的底气。委员会集结了全球科学院院士、各国药科大学教授等资深专家,“配方是活的,要不断探索创新原料和技术,给到消费者创新的护肤解决方案”。品牌创始人兼CEO闪烁说,
偏偏是一群创业者,做国际化品牌的执着;
偏偏是走过山海,梦想为路;
偏偏是自我定义,不被他人定义;
偏偏是年轻,无论几岁都是少年。
广告
点个在看👇
在不规则的世界里,偏偏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