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热一年,大事将至,大家做好准备…
2024年4月11日,官媒发文:
《气候变暖:全球最热一年》
文章告诉我们,据欧洲哥白尼观测站数据,过去12个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平均温度比19世纪高出1.58°C。
其中每个月的温度都打破了各自纪录。
特别是2024年3月,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正常3月温度高出1.68°C。
而气候变暖的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集约农业等人类活动......
如同星新一《喂,出来》所寓示的,多年前的子弹,正中自己眉心。
资源过度开采的负面后果,开始以各种方式降临。
而这些后果一一累积,令环境不堪重负。
据统计,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2年仅增加0.1%,达到358亿吨,但这依然占到了限制全球升温至1.5°C所剩碳预算的10%至66.7%之间。
不要以为,我在讲一个高而虚的数据、大而空的话题。
我所讲述的,事关每个人,以及每个人的未来。
世界并非孤岛,万事环环相扣。
过去一年比19世纪平均气温高出的1.58°C,全球高温可能于万米高空之上,引发危险的“晴空湍流”。
5月21日,新加坡航空SQ321航班从伦敦起飞。
飞机忽然产生急速颠簸,短暂失控,备降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
幸存下来的乘客说,当时飞机在万米高空,忽遭不明飞流。
3分钟内,飞机急速下降。
从11300米巡航高度急降到9400米,并继续速降,这当然危险至极。有人直接撞向天花板,多人受伤。
航空专家说,SQ321所遭遇的,可能是“晴空湍流”(clear air turbulence,以下简称CAT)。
这是一种目前技术几乎无法检测到的湍流。
它出现时,不伴有明显的天气现象,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发生,机载雷达难以探测。
而近些年,它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英国雷丁大学2023年年中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研究称,到2020年,飞机在飞行中遇到的颠簸持续时间比40年前多了55%。
为什么会加剧?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告诉我们:这得归咎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改变了喷流气流,加剧了北大西洋和全球的“晴空湍流”现象。
如果不采取大规模的减排行动,未来可能出现更多CAT。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而2024年将打破2023年的纪录,成为新的“最热年”。
地球正在向人类发出警告。
率先听见预警的,是地球生态,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灵。
由于气候变暖,南极海冰夏季融化时间提前。
许多帝企鹅幼鸟尚未学会游泳,就掉入海中淹死,或随浮冰漂走饥饿而死;
格陵兰岛的冰盖也正在大面积融化。
冰山坍塌,海平面上升,反过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据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北极圈的海冰覆盖率在50%以上。
到了2012年,北极圈的海冰覆盖率仅剩24%。
短短40年时间,北极的冰川面积少了一半。
图源:网易哒哒
这对北极熊来说,是一种致命伤害。
因为冰川消融,北极熊的栖息地越来越小。
北极熊宝宝蜷缩于妈妈怀中,绝望地相依,不知何去何从。
也因海冰面积减少,数十万海象被迫挤在一片海滩。
为了生存,它们相互厮杀。
或向悬崖攀爬,寻找容身之所。
稍有不慎,就跌落悬崖。
悬崖底下的海滩,堆满了密密麻麻的海象尸体。
看见这一幕,真的既心疼,又惭愧。
心疼于北极熊、海象的绝望无助。
惭愧于人类的“发展”,竟由它们来“买单”。
而这不是环境为我们吞下的唯一的苦果。
曾经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茂密。因为人类的肆无忌惮,如今疮痍满目。
而植被被破坏,又返过来加剧气温升高。
曾经的珊瑚礁生机勃勃,承担海洋净化等重要的生态角色。
因为全球暖化、水质污染,如今颓然无色,宛若残骸。
曾经南极雪唯美浪漫,如今却变为“南极血”。
因雪衣藻作祟,它们改变了冰川颜色,也成了加速冰山融化的“幕后推手”。
这些遥远的生态破坏现象,因生态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在影响正在看文章的你。
2022年,四川因持续高温,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大规模限电,给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重庆涪陵出现山火,造成大量生命财产损失。
贵州出现山火,影响了千万人。
我国沿海地区近期也备受全球高温的影响。
2024年3月,海洋表面温度也创历史新高,达到21.07°C。
异常高温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还导致大气中湿度增加,引发更肆虐的、不稳定的气候。
如暴雨。
近些日子,沿海省市暴雨频发,甚至出现50年一遇洪水。
科学家警告,随着全球大气温度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将更加频繁、严重和强烈。
包括热浪、干旱、洪水和森林火灾......
《流浪地球》里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话。
“最初,
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
一次旱灾,
一个物种的灭绝,
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也说明,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开始行动。
有人加入志愿者组织,每周去拾取街头的垃圾。
因为许多垃圾会随着季风、随着气流,流浪到森林与海洋。随手捡起了一片垃圾,也许就拯救了一个小生灵。
有人开始关注ESG,关注节能减排,选择低碳生活。
1.环保购物,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替代塑料袋;
2.少点外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3.生活中减少制造垃圾,做好垃圾分类;
4.节约水电,绿色出行,选择新能源,减少汽车尾气。
虽是举手之劳,却能带来希望与改变:
而有良知的企业,已经走在了ESG的最前线。
这些年,伊利在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太多实事。
在养牛上,伊利采用“种养一体”。
在牧场种植牧草,用牛粪作为肥料。
推动9座牧场引进光伏项目,实现绿电自用;光伏建成后,牧场的综合能耗发电量能够解决牧场40%的发电量。
2023年能源消耗减少标媒18220.47吨。
包装上逐步使用PET,比同类的PVC减排20%;
伊利于2007年提出“绿色领导力”,2009年在行业首倡“绿色产业链”,2022年发布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连续14年的全面碳盘查,连续18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与88家全球企业创立“零碳联盟”,构筑乳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
这样的民族企业,好样的!
5月22日,WISH2030 美好大会暨ESG20周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论坛,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举办。
伊利集团发出“WISH2030美好宣言”。
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一个企业的决心与担当。
活动现场,有一把极具象征意义的椅子。
它是E、S、G的集合。
E为Environmental,即环境;
S为Social,即社会;
G为Governance,即公司治理。
三者齐全,寓意伊利三种使命兼具,在践行ESG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步履不止,永远前行。
椅子如同莫比乌斯环。无始无终,永不断绝。无论你走向何处,都在这条路上。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获取,终究是自掘后路的。深根固本、源远流长的发展,才能经得起岁月长、流年逝。
ESG,有请入座。
那条绿色之路,正在无限延伸。放眼望去,路途两侧生命力蓬勃,前途深远。
它将召唤更多人,一起就位,一起前行。
我们“伊”起,在传承ESG的原野上,将坎坷走成大道,将迷雾走成通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