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王」回归,真的王炸了吗?
本文作者:晏耀飞丨
首发公号:晏耀飞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万众期待的《庆余年》第二季,终于在前段时间播出了。
第一季在豆瓣上超过百万人打分,评分7.9,堪称近五年最爆的国产剧之一。
第二季刚开播,就在全网引发激烈讨论,屡屡登上热搜。
但在碾压式的热度之外,这部剧的评分却不如上一季,赞誉与争议齐飞。
这部剧到底怎么样?今天就让@晏耀飞 来为我们聊聊。
庆余年 第二季
导演: 孙皓
编剧: 王倦 / 猫腻
主演: 张若昀 / 李沁 / 陈道明 / 吴刚 / 田雨
类型: 剧情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4-05-16(中国大陆)
集数: 36
单集片长: 45分钟
作为《庆余年第一季》铁粉,这部剧我看得津津有味。
第二季追下来,我个人感觉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第一季最引人入胜的大概有三个方面:轻喜剧的风格;高潮迭起的博弈;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思维的人,范闲为天下万民讨公道的内核。而这些优点被延续了下来。
接下来就来仔细聊聊这三个方面。
密集的笑点,将喜剧进行到底
坦白说,我看《庆余年》的一大动力,就是它足够好笑。
与传统古装博弈的严肃板正相比,它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塑造、戏谑荒诞的人物,制造了很多令人捧腹的笑点。
而妙就妙在,其笑点的制造往往还具备深度。
范闲回京的一路上的见闻,就极尽荒诞,有人设立他的牌位以祭拜可求功名收香火钱,有人以他之名卖食物、卖香囊,甚至借他之名鼓捣出了《红楼》续集……
作为名人,他“死”之后,一切都成了生意,天下之大,总有人在殚思竭虑榨取他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蹭“死人”流量。不得不说,这讽喻的意味可谓拉满。
看似范闲王启年回京这一路尽是闲笔,却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烘托了他在庆国的国民地位,另一个是通过夸张的手法,讲透了蹭流量这件事。
同样具有讽喻意味的还有春闱主考官之一郭尚书重修考场的情节,考场本来不用翻修,他却要了一笔拨款,进行了一番整修。
而且还在现场摆拍了一番,滑稽之极。
翻修考场,一方面为了业绩,另一方面也为了趁机捞一把油水,考场用的是上好的“金砖”,柱子用的是金丝楠木。
而他翻修时则换上了普通的砖木,把上好的砖和木料运回库房,以供礼部官员们修葺自家房屋之用。
至于翻修结余的拨款,则用于逢年过节为官员们置备礼品、酒菜。
而面对庆国反腐第一人范闲的盘问,郭尚书则回答说“绝都合规矩,绝不违律法”。
好一句“合规矩,不违律法”,把钻空子中饱私囊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也实在是绝了。
而这些情节,把一个巧立名目搞工程、趁机捞油水的形象塑造得生动立体,既好笑,又现实,简直做了观众的嘴替,爽感拉满。
此外,剧中也通过有趣的人物塑造制造笑料,第一季中最鲜明的两个人物是王启年、范思辙。
在第二季中,他们依旧担当着搞笑的重任。王启年带范闲回家,在老婆面前的战战兢兢,进一步深化了他“惧内”的特性。
查抱月楼案时,王夫人提供线索,一句意有所指的“有位姑娘和启年相熟”,吓得王启年魂不附体,一杯茶全洒在了桌子上,立刻辩白“我和她的关系冰清玉洁”云云,可以说把一个怕老婆的形象演绎得出神入化,非常好笑。
王启年性格油滑,是插科打诨的一把好手。
而范思辙相比之下,除了也有点油滑,还有一股自作聪明的“傻气”。
到北齐和南庆暗探郭宝坤接头后,他们自吹自擂,声称自己把这个驻点经营得密不透风、无人知晓。
而事实上,另一边呢,海棠朵朵和师兄则说这个驻点满朝文武无人不知。甚至他们回南庆时,连换辆马车掩饰一下也不会。
就不禁让人感叹,这真是一对卧龙凤雏,一对活宝啊简直。
通过对现实的映射,人物的趣味化塑造,以及巧妙的情节安排和剪辑,第二季的喜剧色彩相比第一季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整天忙忙碌碌、压力巨大的打工人而言,可以说追剧是难得的轻松时刻,相当友好。
博弈白热化,范闲被逼上“孤臣”之路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在勾心斗角上渐趋白热化,各方从暗中角力,演变成了明斗。
二皇子派谢必安刺杀范闲,与范闲撕破了脸,而范闲为了救滕梓荆的家人、摆脱假死欺君的罪名,与太子合作。
抱月楼中,三人撕破脸后唇枪舌剑的那场戏可谓杀机四伏,太有意思了。
抱月楼一案中,二皇子把三皇子、范思辙等人给牵扯了进来,把更多无关的人拉入了局中,可以说是一个损招、阴招。
更多利益集团的加入,扩大了范围和利益纠葛,也增加了看点。
而第二季也着力凸显了范闲的设局能力。
抱月楼一案中,为老金头伸张正义,范闲使用钓鱼执法,设局的手段可谓高明。
他让邓子越围了检蔬司,逼得戴公公当众贿赂他,还把二皇子邀请过来见证了这场贿赂。
一时间,满京城都流传着他收受贿赂的消息。于是都察院御史们便接二连三的参他,他不仅不辩驳,还送了一幅“狺狺狂吠”的字过去加以羞辱,故意火上浇油,把事情闹得不可收场,以致庆帝要求他们当朝对质。
而这恰中范闲的下怀,他的目的,就是上达天听。
范闲故意引诱御史弹劾自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此事牵扯出检蔬司行贿,进而曝光他们坑害菜农,而通过此举,不仅使得作恶多端的戴公公伏法,也把二皇子给攀扯了出来。
一招钓鱼执法,一招借力打力,眼看处于劣势,又突然反败为胜,实在是高明。
但是范闲和二皇子斗得虽爽,却终究不过是棋子罢了。
就像二皇子说的,他自己是被庆帝硬逼着走上猜忌博弈这条路的“磨刀石”,而范闲,又何尝不是磨刀石呢?
如果说第一季突出了范闲扬名天下、加官进爵的爽,那么第二季,则突出了他“孤臣”之路的惨,随着抱月楼案的发展,背后棋手庆帝也不装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一步步将他逼成了“孤臣”。
事实上, “孤臣”之路,其实也是范闲的觉醒之路。
督察院御史赖名成直谏庆帝,被廷杖至死,其实是第二季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直至此时,范闲终于明白“圣心如渊”,而作为观众,我们通过范闲的视角,也看清了庆帝的本质。
赖名成之死让范闲彻底幡然醒悟:要救民于水火,最大的敌人不是贪官污吏,也不是二皇子,还有那位。
抱月楼案,就是范闲的成长线,前十几集,都是讲述他作为一颗棋子的无力,冒死查到了二皇子暗通北齐的证据。
在家宴中检举揭发,却被打了顿板子,还差点摘了腰牌,费尽心机想拯救老金、老金的女儿,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喋血眼前。利用督察院御史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特质,想要扳倒二皇子,却不小心触了庆帝的逆鳞,最后赖名成被杖毙皇宫。
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死,让他逐渐明白棋子的悲哀,棋子的每一步都是由棋手决定,棋子也对别人的命运无能为力。
事实上,赖名成的死,也是庆帝在给范闲上课,不止是告诉他要做对未来皇位继承人毫无威胁的“孤臣”,也要告诉他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无论是范闲,还是观众,都不禁会为那些喋血牺牲的小人物的命运而喟叹,他们何其无辜,却被卷入了斗争,成为了牺牲品。
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止庆帝渐渐露出真面目,太子也露出了真面目,第七集中,他在自己母后面前脱掉了鞋子,学着二皇子赤脚行走,完全没有太子之仪。原来平常的端正稳重都只不过是伪装。
仪态上的伪装只是一个表象,这也预示着太子由内而外的伪装。在史家镇的事上,其实他才是屠戮整个镇子的真凶。
这也意味着,范闲此后面临的凶险更甚,因为他不止要和二皇子明斗,还可能遭遇太子的暗算,和太子撕破脸也是迟早的事。
别人是左右逢源,而他面临的局面是腹背受敌。
不仅如此,他头顶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庆帝。
随着复杂的人物关系的铺陈,可遇见的,第二季,范闲面临的局面更凶险,而后面的剧情,想必也更精彩。
鲜活生动的小人物,升华了故事内核
这部剧从第一季开始就有一个深刻的内核,那就是通过范闲子承母志,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世界的探索。
而鉴查院前的石碑,则是全剧的题眼: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有幸福的权利。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望,实现这一理想,简直难如登天。而第二季庆帝屡次对于二皇子的袒护,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反复践踏。范闲面临的阻力非常巨大。
此外,剧中也通过几个鲜活的小人物的塑造,彰显了实现这一理想的必要性。因为作为升斗小民,实在是太苦了。
第一个人物是老金,他是一个菜农,辛辛苦苦种菜,只图养家糊口,可惜遇到奸佞当道,卖菜给检蔬司,却被以“不新鲜”为名罚款,卖菜不仅不赚钱,反而亏钱。
最后女儿卖身抱月楼,本来只卖了五百两,最后却被涨到了两万两。而父女俩最终双双喋血抱月楼前。他们甚至没有名姓,只知道老金、金家女儿。
而邓子越的命运同样令人唏嘘不已,曾经的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寒门出身,但刚直不阿,在边境养马,看到有人骗取官银,便杀出血路,把证据上呈朝廷;曾做到鉴查院的主办,却因为得罪人被降职为一个不起眼的主簿。现实的一次又一次重击,让他成了一个审时度势,不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人,但同时,他也失去了为天下不公事、不平事张目的血性和锐气。
是怎样的不公才把一个如此秉性的人逼得如此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范闲说他需要一个靠山,这话不假,但是一个社会需要一个靠山,才能去主持正义和公平,也令人不免唏嘘。
被廷杖至死的赖成名,为生计而做刀客却一心想着读书参加春闱的魏无忌,都给人一种生不逢时之感。
他们的命运都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想法:这世道必须得变!
而这一季值得期待的,就是范闲如何摆脱无力的棋子命运,成为了一个谋局的旗手。也在于他如何和二皇子、太子、庆帝斗智斗勇,改变这不公。
而探索一种新世界的可能性,也是这部剧真正的爽点所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