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中国的商品和服务行销全球,从汽车到手机,从服装到食品,从酒店到服务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都能看到中国品牌?
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是GDP成为全球第一?是中国打造出来十几个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战斗群,配合无人机群,无人潜艇群,战斗机器人合成营,在全世界维持和平?
文化这个事情,很多时候是静水流深的,潜移默化的。是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就产生了文化认同。最简单直接的,其实是一系列显性的规则和品牌的影响,比如现行的各个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由规则实质上是西方制定的的,又比如,中国的年轻人习惯了可乐,以及对好莱坞大片接纳,这些是看得见的。再深一个层次,是一些构成现行世界体系的文化元素。比如今天全世界通行的语言是英语,用于结算的货币是美元,这些个都是静水流深,日用而不自知,想要改变又特别难的。
若再深入一些,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直接植入到我们“潜意识”层面的,影响我们思考和决策的。其实“玄学”,或者说“神秘学”这些个话题,东西方都有。中国有“山医命相卜”的说法,西方也有占卜杖(Dowsing),巫术(Witchcraft),占星术(Astrology),手相术(Palmistry),塔罗牌(Tarot)这些一一对应。其他的什么通灵术(Psychic readings)炼金术(Alchemy)符文学(Rune Casting)灵数(Numerology)就更多了。如果具体到“命理学”,东西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占星学。是的,你没有看错,严格意义上,不管是东方的“八字”“紫薇”,还是西方的“星座”“宫位”,本质上都是基于“占星学”的延展。占星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初,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月亮、五星等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来预测天气、农作物收成以及吉凶祸福等。这种观察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学问,即占星学。占星学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个文明和时代的智慧,西方的占星学起源于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就是现今的伊拉克地区。公元前3000多年前,当地人民就开始记录天象,并尝试从中找出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规律。随后,占星学传播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复杂的系统。在古希腊时期,占星学与哲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更加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黄道十二宫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为后来的星座文化奠定了基础。而在东方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比如今天大家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以北斗星的运转,而计算得出月令,而月令就是“八字”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同源”而出的“星座”和“八字”,今天的各自的地位如何呢?今天,几乎所有的年轻人见面聊天,都会聊到“星座”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都会知道自己“星座”是什么,有什么特质。但是,如果你要问一个年轻人,你八字中的“月令”是什么,是什么属性,有什么特质,圆方做过调查,99%的人都答不上来。那么中国的命理学“八字”,和西方的命理学“星座”(实质是占星学,简称星座)相比,差在哪里了呢?一、星座有明确的“学习台阶”,而“八字”入门的门槛太高。
二、星座是认可的“大众文化”,而“八字”被认为封建残存。
三、星座有系统的“普及宣传”,而“八字”还总是固步自封。(某种程度上,东方“命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和“中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一下。一、星座有明确的“学习台阶”,而“八字”入门的门槛太高。实际上,真正的“星座学”,不是就知道个星座是XX座,或者进阶一些的知道自己的“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什么的。星座要学的深了,特别是“古典占星学”的内容也非常繁杂。从排盘到行星,从宫位到相位,研究各种格局之间的相互影响,各种的“刑、克、冲、拱、合、六合”。其实上手和入门难度和“八字”有的一拼。但是在当代商业社会的影响下,在一代又一代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把“星座”从晦涩难懂的“学问”,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尝试的爱好。今天直接自学最本源的“古典占星学”和“八字”,类似于大学,研究生去写论文。一堆行业“黑话”和门槛,就如同让你拿着铲子和刷子去考古现场研究明代历史一样困难,普通人无处着手。
而“星座”经过拆解和提炼,把基本的黄道十二宫,落座什么的讲一讲,类似于初中,高中的课程,认真学学其实挺好理解的。而且也能相对使用上手,就如同去读《明史》,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好歹可以理解。
而“星座”经过商业化和普及,就保留最简单的一些什么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什么的。再把“十二个星座”的属性加起来,一共也就十五个名词,类似于小学的课程,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这就好比普通人去读“明朝那些事儿”,既读起来图一乐,又好像懂了一些知识。所有,“星座”有小学的课程,有中学的课程,有大学的课程。而“八字”上来就是“研究生起步”。因为上手难,所以推广难。
二、星座是认可的“大众文化”,而“八字”被认为封建迷信。问一个问题,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八字”算“封建迷信”吗?如果觉得算,那再思考一下,“星座”算“封建迷信”么?
大家可以做出一个选择哈。先不管大家怎么看,但是说说情况,实质“内核”是一样的东西,被监管和管理的标准却差很多。比如“星座”,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听到星座的话题和台词,被默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一种,甚至有专门以“星座”为主题拍摄的电视剧剧和电影。但是,大家认真想想,这些年有没有在哪部影视剧中,听到“八字”的内容?
因为“八字”被划归到了“封建迷信”这一栏,被强监管,为了便于过审,所以很多时候是不能出现的。(个人的建议其实是,要么一视同仁,都不许提,不许说,不许传播。要么把“八字”从“宗教封建迷信属性”调整到“民俗”属性,相对宽容一些,和星座什么的一个待遇。)
要不然,再过十几年,估计中国的年轻人都只知道“星座”,不知道“八字”为何物了(今天也差不多)。三、星座有系统的“普及宣传”,而“八字”还总是固步自封。其实“星座”也不是一开始就被接受,被普及的。在中世纪时期,由于宗教等原因,占星学曾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打压。占星学仅仅在一些学者和民间秘密传承下来。很长时间,也一直被一小部分人垄断的“知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占星学重新焕发出光彩。许多学者开始重新研究并发展占星学理论,使得占星学再次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这一时期,占星学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实本质上,是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中国的命理学八字,这些年来其实创新是比较乏力的,由于体系繁杂,而且很多人似乎专门要弄得晦涩难懂,很难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换句话说,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商业化极度发达的时代:“星座”很多人现在已经开始是在赚“拉平信息差”,普及知识的钱。
“八字”很多人却依然不改变是在赚“制造信息差”,垄断知识的钱。实际上,占星学(无论是星座还是八字)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文化遗产,还为个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工具来理解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尽管现代科学对其有效性存在争议,但它在心理学、文化研究和个人发展等领域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分析工具。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潜在能力和可能遇到的挑战等。这对于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性格,反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这对于个人规划未来、把握机遇以及应对挑战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这个月,圆方计划搞个“小工程”,抽空用5-6期的时间,模仿“星座”的学习阶梯,把“八字”的“小学普及课程”做出来。通过简单的,基础的入门课程,让每个人一分钟都能够掌握“八字”中“月令”的看法和用法,并且可以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社交货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而不是“星座”的角度,解读自己和朋友的性格特质。毕竟,如同开篇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标准之一,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文化自信”。或许什么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见面,不聊星座,而聊八字。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成的时间吧。PS:今天这一期是 #圆方命理学小课堂 的第一期,未来会间歇持续更新。有喜欢这个内容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点赞,收藏,在看,转发来一波哦!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