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为什么这么冷清?
作者:零度读书
来源:零度读书
文章已获授权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年的高考异常冷清。无论是网上还是现实,已经没有太多人去议论高考了。
记得以往这个时候,那可是全家出动,媒体大肆报道,大街小巷议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曾被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如今就这样逐渐消失在大家的视野。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第一考的关注度降至零点?
有网友一针见血:“以后都是打螺丝,送外卖,开滴滴,有啥可激动的?”
以前,很多人都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契机。
但凡考上了大学,那可是“天之骄子”。稀缺的身份,相当于进了保险柜,毕业出来用人单位争抢着要,根本不愁没有好工作。
然而现在,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1179万,再创历史新高。
而今年的就业率,简直惨不忍睹。
好点的学校,40%-50%,据说还有很多水分,签了很多不正规的三方协议,实际就业情况可能更差。
遥想我们当年毕业的时候(2005年),貌似没有找不到工作的,都是在为进哪家公司发愁。
稍有不顺心就跳槽,反正有大把的好公司在前面等着我们。
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大量公司裁员,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如此大的待就业体量,确实难以消化。
连找份工作都成了奢望。真是惨烈。
有数据统计,全国家庭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养育成本为68万元!
花了这么多的金钱和心血,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没想到孩子大学毕业后,辗转周折,还是进厂打螺丝、送外卖、开滴滴,干着不上大学就能干的事情。
这么大的落差,高考的热度能不下来吗?
既然苦心培养孩子大学毕业出来,都是一个结果,那所做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很多家长的心态也崩了,开始躺平。
这几年,在现实的重压之下,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鸡娃,不再强求孩子必须优秀,必须考上大学,而是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从“望子成龙”转变为“健康就好”。
既然卷不出未来,那么开心就好。
而学生们也从“大学必上”转变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越来越多地关注自我发展,比如上技校,学一门技术,不比大学毕业出来差。
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容纳度不断提高,也使得高考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鸿沟依然很大。
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难以获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发展机会。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对等,也削弱了很多人对高考的期待。
还有就是国家层面的变化。
双减之后,努力减轻学生压力,不再提倡各种形式的“升学炒作”,于是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度也随之下降。
高考热度下降的背后,是大学生光环跌落神坛、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回归理性的结果。
这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成长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高考热度的下降,是好事。
它不再给学子们制造压力,既解放了家长,也解放了学生,缓解了社会整体的焦虑水平。
它更贴近我们对教育的真正需求,更加关注每个学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高考仍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不再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对高考的期待,已不再是简单的升学和就业,而是更加宽广的多彩人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