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丧”?如何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从美国到日本再到欧洲,一种“流行病”正在全世界年轻人中快速蔓延:他们无所事事,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就像一艘艘没有方向的小船,在大海里随波逐流。即便是再优秀的学生,也很难逃离“空虚感”的吞噬。专家认为,青少年“空虚病”的蔓延,根本原因在于“目标感”的缺失。
前几天,我给我妈买了个新手机,结果我妈居然大为感动,念念叨叨夸个不停。这一夸,倒把我搞得毛骨悚然,我说:“老妈,我不是经常给你买东西么,你咋今天那么反常呢?”
我妈就给我讲了她最近的一个经历。
原来,不久前我妈逛街路过一个小摊,觉得大冷天的,摆摊的老太太实在不容易,就顺手买了几样小东西。谁知道付款的时候,摊主老太太坚决拒绝电子支付,一心想让我妈给她现金。
老太太说:“你用手机支付,钱就直接打进我儿子的账户里去了。他现在三十多岁,也不工作,整天在家混着,把我的养老金牢牢攥在手里。我为了攒点养老钱,出来摆个摊,可是不会弄手机,他就把收款码设成了他的……我一定要收现金,就是因为——我再也不想给我儿子继续打工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觉得自己女儿是个天使。我妈最后总结说:“现在也不知是怎么了,到处都能听说年轻人啃老的故事……你小时候我一心想让你考第一名,等你长大了我才明白,孩子能够自力更生,不用爹妈操心,然后经常能给爹妈买点东西表表孝心,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01
要说我妈对现在年轻人的观察,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陆续发现——
从美国到日本再到欧洲,一种“流行病”正在全世界年轻人中快速蔓延:他们无所事事,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就像一艘艘没有方向的小船,在大海里随波逐流。
简单来说,这些年轻人得了一种叫做“丧”的毛病,他们“丧”到什么程度呢?
有报道称,在意大利大多数30岁的年轻人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既不乐意结婚,也对全职工作没有兴趣。
在美国,一项针对18到24岁的年轻人的研究发现: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婚姻、家庭和孩子不是“成就”,而是需要规避的“风险”。
来自日本的报道则称,有近百万年轻人成为了“啃老一族”。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啃老族”的产生,和国家的“经济形势”没有直接联系——啃老族增长最快速的时期里,上述国家给年轻人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但是很多年轻人仍然提不起兴趣学习或者工作,他们宁愿躺在家里,依靠父母提供一日三餐。
02
“丧”所带来后果还不仅仅是“啃老族”的增加。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生活上的幸福,都需要终身学习和投入。
可是社会学家却发现,近年来,就连那些成绩最优异的年轻人们,都开始变得“生无可恋”、无所事事,不愿意为了获得“成功”而进行“持续地投入”。
临床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Madelin Levine)在《特权的代价》一书中,描述了她进行心理咨询时所发现的问题——当代青少年常常感到内心空虚,其中一些人表现出了严重的自毁行为。
比如,一个15岁的女孩,甚至把“空虚”两个字刻在了手臂上!
《纽约时报》教育专栏作家劳拉·帕帕诺欧(Laura Pappano)记述了一群成绩顶尖的“超人学生”。他们在中学如此出色,而在进入大学之后却又变得如此令人失望。
比如,一个进入了麻省理工的孩子,把所有上大学的时间都花在了打水球、玩飞盘、上网和看电视上……却对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毫无兴趣。
03
威廉·戴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在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之后,戴蒙教授出版了《目标感》一书,在书中,戴蒙认为——
青少年“空虚病”的蔓延,根本原因在于“目标感”的缺失。
如今的父母,太过于追求对孩子学术成绩和课外活动的投入,反而忘了去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
戴蒙教授是这样定义的:“人生目标”是终极关切,是“为什么”的最终答案。为什么你在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它跟你有关?为什么它很重要?
一个人可能想要一辆新车,一次旅行,一个好的成绩,拥有最新款的游戏机,或者拿到好大学的录取通知……但这些都是短期目标。
而“人生目标”本身就是终点,是驱动短期目标的终极关切。
比如,我想要取得好成绩,进入医学院,这样就能成为医生,为病人治病;或者,我努力学习,想成为一名企业家,创立一个伟大的企业。
目标可以是复杂和野心勃勃的,比如:我想要帮助非洲国家找到阻止疟疾传播的方法;
也可以是普通和常见的,比如:我要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并照顾好我的孩子。
目标的本质是:(1)至少要经历足够长的时间,(2)要做出认真的承诺,(3)并在这个目标上有所进展。
目标能够规划整个人生,不只是带来意义,还能为之后的学习和成就带来鼓舞和动力。
04
有人说:如今的年轻人之所以缺乏目标感,是因为经济条件太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所以缺少了奋斗的动力。
而戴蒙教授却发现,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都会培养出缺乏目标感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杀死了年轻人的“目标感”呢?
戴蒙教授举了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被困住的本杰明
12岁的本杰明,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做作业上,他说自己学习努力主要源于妈妈的压力。
本杰明喜欢音乐,梦想能成为一名歌手或舞者。但他妈妈却坚持认为他“应该选择喜欢数学或科学”。
本杰明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外力推着走,他顺从父母,并不开心。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被困在笼子里了。”
总想逃离的杰西卡
27岁的杰西卡,曾经就读于知名学院,她获得奖学金,参加顶尖的研究项目,毕业时拿到了好几家著名公司的offer。
但是生活中,杰西卡却无法获得持久的快乐。她总是无法逃脱一种感觉:我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其他人——老师、父母、教练。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毕业后的杰西卡决定哪家公司也不去,把时间用在旅行上。
为了“满足家人和老师的期待”而活着,这已经成为许多孩子努力学习的唯一原因。这样做尽管能让他们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目标感和内驱力,他们会在未来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随便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
戴蒙教授遇到过不少人,他们人到中年,却因为“感到空虚和不真实,对生活倦怠、严重忧虑”,纷纷从热门的法律、医药和商业领域退出……
其中有一位30多岁的心脏病专家,已经获得了美国“外科顶级专家”的声誉。可他依然憎恶自己的工作,甚至到了早上都无力起床的地步。
尽管他不停地说服自己要从“挽救生命”中找到满足感,但却始终无法摆脱从童年就开始的“一直努力只为取悦其他人”的感受。
05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标,让他们能够成为充满“内驱力”的人呢?
戴蒙教授在《目标感》一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被研究和实践反复论证过的有效方法。
认真倾听、寻找火花,点燃孩子的激情
戴蒙教授建议,父母在和孩子谈到未来计划时,千万不要成为“独白者”,把大道理讲个不停,而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提问者”,耐心倾听,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孩子探索内心的热情所在。
有效的亲子对话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戴蒙提供了一个例子,是一位母亲如何与起初“极不耐烦”的女儿进行有效沟通的真实对话记录。
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孩子兴趣的火花
父母应该分享自己从工作中获得的目标感
传授“实践”的智慧
鼓励“创业精神”
让孩子从责任中获得力量感
今日推荐
▍往期回顾
伊利诺伊大学最新研究:目标感越强越有助于学习,但很多父母不敢放手
什么杀死了孩子的人生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是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掌控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