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得通透,从读懂张爱玲开始
对于张爱玲,我们或许有过许多想象。
有人以为她张扬,穿奇装异服,画精致妆容,语言和行为都个性十足,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
有人以为她傲慢,生人勿近,性情怪诞;
有人以为她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容不得半点批评;
也有人以为她晚景凄凉,漂泊异乡,死前穷困潦倒……
实际上,我们从各种传说、流言中所看到的,都不能算是完整的张爱玲。
作为一个出身没落世家、成长于遗少家庭的女子,张爱玲体验过旧式家族的压抑,也见证过时代洪流之下个人的身不由己。
作为一个年少成名、耀眼夺目的天才作家,张爱玲有她的坚持和骄傲。
作为一个敏感细腻、洞悉人性的尘世观察者,张爱玲既有冷眼审视的清醒,也有沉溺其中的迷惘。
她的人生,跨越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界限,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
她的文字,也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形成了中西驳杂、新旧交替、雅俗共赏的特点。
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领域,张爱玲的存在感很强。
她的写作聚焦于城市中的平凡市民,书写琐碎的都市生活,与鲁迅的乡土书写可以互为参照,展现了20世纪前半叶的不同侧面。
张爱玲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剧本等多种形式,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华丽而苍凉,琐碎又大气”的文风,也成为张爱玲的独特标志。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历往事,走近一个更真实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成长经历和创作
1920年,张爱玲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两人的儿子张廷重,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也就是说,张爱玲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张廷重长到19岁时,和同样出身望族的女子黄逸梵结婚,并在获得天津铁路局的一个职位后,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举家搬到天津。
这个时候,张廷重和黄逸梵,已经有了张爱玲和张子静两个孩子。
张廷重是个注重享乐的遗少,原本就有诸多恶习,自立门户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花钱毫无节制,还热衷于赌博、抽大烟、养姨太太。
黄逸梵和张廷重的价值观念与生活追求截然不同,她接受了“五四”思潮的影响,追求自由和平等,难以忍受旧传统,也无法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要去留学时,黄逸梵主动提出给她当陪读,两人一起去了法国。
当时,张爱玲年仅4岁,弟弟张子静就更小了。
张爱玲的童年,大多数时候是不快乐的。
母亲黄逸梵为了反抗出走后,父亲依旧浪荡荒唐,对经营家庭和照顾孩子漠不关心。
不仅如此,他还将烟花女子带回家当姨太太,两人一起赌博、抽鸦片,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不过,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脾气暴躁的姨太太与张廷重打架,使他沦为笑柄,被赶出了张家。
张廷重名声扫地,工作也丢掉了。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习惯于胡作非为的张廷重觉醒了。
他决定痛改前非,因此写信给黄逸梵,求她回国。
黄逸梵相信了张廷重的话,返回国内,重新安排家庭生活,试图与张廷重修复关系。
但是,张廷重很快故态复萌,黄逸梵不再抱有希望,坚决和他离了婚。
不久后,张廷重再次结婚,新妻子也有鸦片瘾,且对张爱玲并不喜欢。
张爱玲因为和继母起争执,被父亲体罚、监禁。
张爱玲从小就生活在压抑、混乱的家庭中,见惯了封建遗少家族的丑陋面目,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而且,她还渐渐下定决心,要逃离父亲的家,逃离这种糟糕的生活。
但是,张爱玲的逃离之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在张家的传统中,孩子们都是接受私塾教育,即使到了民国,依旧不准去学校上学。
张爱玲两姐弟,也是请私塾先生到家中授课,学“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
黄逸梵回国后,坚持让张爱玲进入学校接受西式教育,并培养她绘画、弹钢琴等才艺。
张爱玲在学习中表现优秀,并希望中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
可是,父亲在听说了她的想法之后,将她痛骂了一顿,并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也为了逃离残忍、无爱的父亲的家,张爱玲选择离家出走,和母亲同住,全力备考。
并以远东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录取资格。
然而,由于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无法接收留学生,张爱玲转而进入香港大学就读。
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张爱玲影响深远。
当时的香港,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文化丰富而包容。
张爱玲身处其中,体验了文化的碰撞,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积累了充足的人生经验,这些都为她后来写作“香港传奇”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张爱玲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优秀,每年都获得奖学金。
据说,她有希望在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深造。
然而,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彻底摧毁了张爱玲的留学梦。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英军在与其僵持二十多天后,最终弹尽粮绝,竖起白旗投降。
香港大学在战争中受到炮火重创,学校的文件记录统统被烧毁,张爱玲的成绩单也都被烧掉了。
并且,香港大学宣布停课,张爱玲不得不辍学,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之后,张爱玲听从内心的召唤,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她以香港和上海为背景,书写俗世中人性的脆弱和悲哀,表现人生的荒诞与苍凉,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她的敏感和早熟,她对人世的深刻体察,构成了她作品的独特主题和风格。
她迅速在上海滩声名鹊起,一时风头无两。
炙热的爱与恨
张爱玲出名之后,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座谈会,也有不少人想跟她结交,但是,由于她性格内向、慢热,朋友一直不多。
不过,对于真正的朋友,她是愿意敞开心扉、付出热情的。
在很长时间里,张爱玲最亲近的朋友,是她在港大读书时的同学炎樱。
炎樱是个混血儿,家境优渥,个性火热,行动力十足,与张爱玲一见如故。
张爱玲欣赏炎樱的行事风格,在后来回忆香港生活时,特意提到战争爆发后,炎樱的奇特行为。
张爱玲回忆说:
“同学中只有炎樱胆大,冒死去看电影,看的是五彩卡通;
回到宿舍后又独自在楼上洗澡,流弹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还在盆里从容地泼水唱歌。”
这种从容无畏的勇气,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香港大学停课后,张爱玲回上海,炎樱也和她一起坐船到了上海。
张爱玲喜欢逛商店,吃下午茶,炎樱是个很好的伙伴,两人经常一起出门。
炎樱那时正在学中文,在街道上看见招牌,就会大声读出来,也不在乎对不对。
她这种自然潇洒的态度,让张爱玲印象深刻。
在张爱玲的文章中,炎樱经常出现,她甚至专门为炎樱写了一篇散文,题为《炎樱语录》,记录她俏皮幽默的话语。
炎樱写文章时,张爱玲就帮她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炎樱想开时装设计店,张爱玲还帮她写文章,打广告。
这一时期,在与炎樱的友情中,张爱玲获得了许多快乐。
不过在爱情中,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张爱玲书写爱情时,常常是以冷静的眼光,讲述爱的虚幻和人性的不可靠,清醒至极。
可实际上,她在写许多有关情爱的故事时,自己并没有恋爱经历。她第一次真正的恋爱,是和胡兰成。
胡兰成家境贫苦,但聪明好学,善于辞令,他依靠教书和写文章在社会上立足,受到汪伪政府的重用,是出了名的“汉奸”,历来受文化界轻视。
胡兰成不仅在政治领域没有底线,道德水准也很低。
在遇见张爱玲之前,他有过丰富的情史,娶过三任妻子。
与张爱玲恋爱时,他正和歌女应英娣在一起。
应英娣得知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关系后,主动提出离婚。
随后,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了婚书,两人成为夫妻。
但是,胡兰成的情感生活,依旧丰富无比。
他去武汉暂住时,和十七岁的护士周训德恋爱并举行婚礼;
日军投降后,胡兰成逃到温州,张爱玲为了见他一面,长途跋涉到了温州,想让胡兰成在自己和周训德之间做出选择。
胡兰成却说:
“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
这个时候,周训德正因为与胡兰成的关系,被关进了监狱。
然而,讽刺的是,罪魁祸首胡兰成不仅安然无恙,还在温州又结了婚,对象是在逃亡途中照顾他的女子范秀美。
胡兰成乱七八糟的情事和油腔滑调的狡辩,让张爱玲很失望。
她离开了温州,两人之间偶有书信往来,但感情已经近乎破裂。
胡兰成对自己的情史沾沾自喜。
他后来还写了一本名为《今生今世》的书,讲他和数名女子之间的情感往事,甚至在宣传时,还以张爱玲为噱头。
对此,张爱玲并没有作什么回应,因为当时他们早已彻底决裂。
不过,1981年胡兰成过世后,张爱玲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
“《大成》杂志与平鑫涛两封信都在我生日那天同时寄到,同时得到七千美元和胡兰成的死讯,难免觉得是生日礼物。”
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时,不顾世俗眼光,全心投入,可以算得上是痴情一片。
不过,她也在这段感情中,看到了爱的幻灭。
在张爱玲的情感生活中,陪伴她最长久的,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
20世纪50年代,张爱玲辗转从大陆到了香港,后又到了美国。
由于当时美国文坛对张爱玲的作品认可度不高,她的经济状况不太好。
于是,她寻求资助,进入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在食宿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写作长篇小说《怨女》。
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赖雅。
赖雅是一名德裔美籍剧作家,发表过许多作品,并在好莱坞圈子里被导演和制片人所欣赏。
张爱玲被他的热情态度和风趣幽默所吸引,两人很快开始恋爱,并在不久之后结为夫妻。
这时,张爱玲36岁,赖雅已经65岁。
赖雅是个人生经历丰富、思想开阔的人,张爱玲在和他相处时,感到自己能够被理解,两人心意相通,她认为这是很难得的。
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赖雅早年收入虽高,但花销也高,没有什么存款,和张爱玲结婚时,他的身体状况不佳,还有过中风症状,创作也很少了。
因此,张爱玲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还要随时关注赖雅的身体状况。
两人的生活非常拮据,为了省钱,他们不得不搬到更廉价的住所。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张爱玲还特意去香港待了几个月,靠写剧本赚钱。
张爱玲和赖雅的婚姻维持了十一年,在最后两年,赖雅因中风而瘫痪,大小便失禁,护工无法很好地照料他,张爱玲只好凡事都亲力亲为。
同时,为了保障收入,张爱玲还在持续写作和翻译作品。
这么多责任压在肩上,让她十分劳累。
1967年10月,久病的赖雅过世了。
张爱玲处理完他的后事,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离群索居,专注创作
张爱玲原本就不喜交际,赖雅过世后,她更是长期独居,极少与人来往。
就连朋友和仰慕者想要登门拜访,她也基本回绝了。
不过,张爱玲依旧选择住在城市的公寓里,而不愿意住在小城镇。
其实,张爱玲一直都喜欢都市的氛围。
早在1943年,二十多岁的张爱玲,在散文《公寓生活记趣》里就讲,她喜欢听市声,并且认为: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 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
对张爱玲来说,身处于尘世中而能游离于人群之外,既能感受到烟火气,又能够自在地处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被打扰,这是她理想的生活状态。
不过,在晚年生活中,张爱玲还是受过不少打扰。
20世纪60年代,以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为代表的一群学者文人,认识到张爱玲的价值,对她加以推崇。
随后,香港和台湾兴起了“张爱玲热”。
许多报刊杂志为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试图采访张爱玲,却几乎都被拒绝了。
为了了解张爱玲的生活,有个台湾记者打探到了张爱玲的住址,搬到了她公寓隔壁的房间。
密切观察了她一段时间,还通过翻她丢出来的垃圾袋,推测她的生活状况,并以此写成了一篇文章。
几家报刊认为这样的行为涉及侵犯隐私,没有刊出这篇文章。
张爱玲的朋友得到消息,立刻打电话给张爱玲,告诉她这件事。
第二天,张爱玲就搬了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张爱玲做出了许多努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治局势逐渐明朗,张爱玲与身处大陆、多年断绝往来的姑姑恢复了通信。
张爱玲的作品,也逐渐在大陆地区受到重视。
1982年,北京大学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女士去哈佛做访问学者时,通过张爱玲的朋友,邀请张爱玲去北大访问。
张爱玲很快回信拒绝了邀请,因为她任务繁重,时间很不够用。
这个时期,张爱玲已经六十多岁,疾病缠身,精神不济,想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不过,这其实也是张爱玲的一种取舍,相比于在社会上亮相,她更喜欢在文学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这一时期,她研究《红楼梦》,翻译《海上花列传》,创作《色,戒》《小团圆》等小说,成果十分丰富。
1992年,张爱玲感到时日无多,提前写下遗嘱,委托朋友为自己处理后事。
1995年9月,张爱玲在独居的公寓中悄然离世。
张爱玲的委托人,是建筑师林式同。
在张爱玲的晚年生活中,林式同帮了她很多忙,包括为她找公寓、补办证件等。
林式同也是张爱玲朋友中唯一一个见到她遗容的人。
当时,张爱玲的房东给林式同打电话,说张爱玲已经几天没有出过房门了,房间里也没有任何声音。
她推测,张爱玲已经过世了。
林式同不久前才跟张爱玲通过电话,听到这个消息,他大吃一惊,带着张爱玲的遗嘱赶去了她的公寓。
他到的时候,警察也到了,张爱玲已经被确认死亡。
林式同后来描述说,张爱玲去世时很平静,她躺在一张行军床上,头朝着房门,手和脚都自然地平放着。
在靠门的折叠桌上,放着一个手提包,里面是整理好的重要证件和信件。
张爱玲生前不喜欢热闹,死时也希望安静地离开。
在遗嘱中,她特意告诉林式同:
“死后马上火葬,不要人看到遗体; 不举行任何葬礼仪式; 骨灰撒向空旷无人处。”
在林式同的安排下,张爱玲迅速被火化,骨灰被撒在了海里。
一代天才作家的传奇人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在张爱玲的一生中,她一直以特立独行、不同流俗著称,她极有主见,目标明确,不遗余力地追求想要的生活。
少女时代,她为了去理想的地方读书,不惜离经叛道,逃离父亲的家庭;
成名之后,她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游离于政治话语之外,书写日常生活中的真实;
在感情生活中,她追随本心,敢爱敢恨,即使经历了爱情的幻灭,也有重新去爱的勇气;
在人际交往中,她懂得取舍,不会为了迎合他人的想法,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张爱玲所做的很多选择,看起来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她也曾因此得罪过他人,遭受过批评。
但是,她足够清醒和坚定,不愿意为了讨人喜欢而妥协。
张爱玲的特立独行,并非一味地追求与众不同,而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勇敢地捍卫自己的信念。
她有力量去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也可以承受选择带来的种种后果。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一个女性顽强、独立的灵魂。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遇见张爱玲,遇见自己
加入【有书官方共读群】
让我们共同走进张爱玲的世界
探索爱与孤独的真谛
√每周一书√思想碰撞√自我成长
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共读之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