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留学路,似乎永远逃离不了“追赶”这个词。
在国内,要追标化、追竞赛;出了国,就追名校、追就业。
就好像有一种焦急的节奏,促使着每个人在某一节点必须完成某件事,也因此永远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问问孩子:“你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咱们可以怎么做?”
这种焦虑带来的茫然无助,促使着我们尽可能抓住身边每一根稻草,将“指点迷津”的人奉若神明,却也因此在不经意间走上弯路,做了许多无用功。
哈佛大学毕业后,“Wowkids探星计划”升学合伙人祝舟来在美本申请行业做了10年顾问,结交上百位名校招生官,也看到不少国内留学机构的短板:
“许多美本申请机构,把80%的精力放在申请最后一年,拼了命地盯材料、改文书,而前期就只做一些模块化的GPA管理、活动竞赛推荐,这显然是本末倒置!前期没有好好培养孩子能力,后期靠‘临门一脚’把学生送到海外,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留学圈不缺神话,我们也见过半年极限申请进藤校的能人,但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比起极限挑战,他们更需要细水长流的故事。
这也是舟来老师发起“探星计划”的初衷:联合国内知名青少年创造力中心Wowkids丰富的项目资源,藤校顾问助力,把80%的精力集中在升学的早中期,根植于孩子兴趣,用5:1师生比、独特的“升学团队+项目领航员”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术活动两手抓,名校录取也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祝舟来
很多家长其实意识到了升学辅导“头重脚轻”的情况,不惜花重金为孩子签下“全流程服务(package)”。遗憾的是,除了少数顾问会作出个性化规划,多数人还是拿着活动清单,照葫芦画瓢——理科奥赛火,就都参加奥赛;文科写作热,全员送去John Locke。所谓的package,更像是机构用来捆绑长期付费的说辞。出现这种尴尬场景,一方面是升学顾问群体的“学术背景单一”;另一方面则是机构的“风控意识”。顾问圈有个特点:大部分美本顾问都是文科背景。这虽然方便了标化与文书的辅导,但也导致其对理工科与商科学生课外活动培养的局限性。毕竟连老师自己都没有相关行业的经验,又怎么能带着学生做研究?为了防范风险,业内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列“知名竞赛&活动清单”,不管孩子能力如何,反正ABCD项目都参加一遍总没错。这样既堵住了家长的嘴(有名的活动都告诉你了,表现不好可不是我们的问题),也免得在小众赛事上翻车。只是机构安全了,留学生家庭却遭了殃。毕竟能在顶级赛事拿奖的人总是少数,更多的孩子只能无奈陪跑。以AMC10举例,去年共有30016位学生参加了AMC10A,但要想在竞赛中拿到全球卓越奖,100个人里也就一个名额,难度可想而知。更糟糕的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竞赛,很多时候是时间和钱都花了,孩子却只拿到了参与奖。美国大学为了校园的多样性,需要各种各样的学生,在竞赛方面也只会招拿到国际比赛金&银奖的小部分。这也让不少家庭空欢喜一场。事实上,美本申请是一个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过程,不管在哪条赛道,只要在一件事上做出特色,自然就能脱颖而出。与其在赛场“当群演跑龙套”,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留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发光发热。我共事过上百位招生官,没有一个是对比赛特别偏爱的,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了解每个比赛。反而那些走出自己道路,把活动做出独特性和影响力的孩子,最终会因为能增加校园‘多元化’而得到招生官们更多关注。当然,即使做好了学术与活动两手抓的准备,家长们还是要面对内心的“灵魂拷问”:
高中阶段时间有限,如果在早期就投入到活动中,会不会挤占孩子学习的时间?家长们担忧的背后,是国际教育圈对学术成绩重要性的过度强调。“GPA和标化分数,的确是大学衡量孩子学术能力的关键点,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们普遍存在‘学术膨胀’,比如在学校提供的AP数量外,额外再多考几门AP;甚至IB学生也去考AP,做无效内卷。孩子们的时间宝贵,但只要合理分配就能做到细水长流,比如每周抽出30分钟做活动,3年下来就是很长一段时间,这显然要比在12年级冲刺“短平快”项目更有意义。”祝舟来说道。Michele Hernandez(曾任达特茅斯学院招生助理主任)在《A Is for Admissions》这本书中揭露过美本招生官评价活动的3个标准,就印证了什么叫做“功在日常”:持续时长:投入时间越长,越能够表明你对这一活动的热爱
领导力表现:比如从社员一步步锻炼为社长,是成长的体现
活动具体成就:每个阶段做了什么,最后如何落地、获得哪些成就
既然申请美国大学,是不是参加国外的活动和项目更有利于升学?· 如果是一些门槛高的优质科研夏校,的确有优势,因为招生官们对本土项目更加熟悉;但这就像竞赛,存在一定选拔性;· 如果社区服务特地跑到海外,那说服力并不高,因为招生官更希望学生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社区做出贡献,而不是跑到很远的地方作秀,比如去非洲帮忙建房子,在招生官看来就是花钱购买的一种昂贵的志愿者服务。比起理工科,文科类孩子能做的活动与项目好像比较局限,有必要专门规划么?当录取筛选脱离了文本,看起来文科生似乎落后的一大截,但AI工具又带来了弯道超车的良机:总的来说,文科生申请结果上限比较高。孩子们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具备一些跨学科融合能力,会比单纯参加写作比赛和顶尖夏校要有意思很多,长远看来也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但要想帮孩子在数万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仅有理论是不够的。为此,祝舟来与团队做了大量功课,研究如何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全面提升申请综合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如何挖掘孩子的兴趣与专长、如何达成学业与活动的动态平衡、如何在专业知识上帮助活动顺利落地等等。也因此出现了专属于探星计划的:兴趣探索营、领航员机制和3+2导师计划:每年邀请不同专业的教授、博士生以及不同领域的专家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的研究,解答各个专业的升学路径与未来求职方向,帮助孩子找到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与学科。
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方向,匹配自有的工程、商科或文科领航员,协助活动推进。像工程类领航员很多是Wowkids工程师,非常擅长带学生做科创项目,还有曾经的ISEF金奖得主;文科类领航员则是相关专业方向的博士学术大牛。
申请前期每个孩子会安排1位策略顾问,1位规划顾问和1位领航员。后期在3位导师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位文书老师和1位前招生官顾问,组成全能导师团。(顾问导师人均拥有5年从业经验,拿过哈耶普斯顶尖结果)
*探星还与一些大型外企有合作,能提供额外的技术与学习合作。在这强大的资源支持下,探星计划第一批学生,在没有任何筛选的前提下,30%进入了美国Top15大学,100%进入美国Top35高校,成绩斐然。比如P同学,因为从小患有皮疹,但发现难以用言语描述瘙痒程度,对编程算法有研究的他决定研发一个可穿戴设备,通过深度学习的原理去检测和记录抓痒的次数。当然,高中生的作品难免稚嫩,虽然参加了一些科创比赛,但并未斩获大奖。探星计划的领航员,一位曾在谷歌AI团队工作的工程师,给P同学提出了优化建议。在他的帮助下,这个可穿戴设备的外形不断缩小,越来越接近一个可实际应用的产品。不仅如此,领航员还带着他联合创立了一个创业公司,向药企和医疗机构推销这一产品,没想到居然获得了知名药企辉瑞高管的推荐信,信中尽是对这个可穿戴项目临床意义和商业价值的认可。在这份经历和团队的帮助下,P同学在竞争激烈的RD阶段拿下心仪的美国Top10大学录取。P同学设计的量化瘙痒的可佩戴装置和其中的代码程序
还有B同学,因为家里几代经商,她早早就定下了申请商科方向的目标。但与寻常升学机构定下专业就进行的“竞赛车轮战”不同,探星计划导师并没有提供商赛清单,而是帮B同学仔细厘清了商科领域不同分支(金融、会计、管理、创业)的特点,找到了她最感兴趣、也是最具差异化的领域——食品行业的创业与营销。在这个基础上,团队为她找来了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曾操盘过上亿网红雪糕创业项目的领航员J老师,从市场调研,到产品概念确认,到配方开发,工艺流程,再到成本核算,推广方案等知识体系进行了手把手带教。最终,B同学的独特定位(食品行业)让她在激烈的商科竞争中脱引而出。领航员带B同学走过一整套食品商品化流程
而在文科方面,喜欢女性主义研究的S同学,则是通过AI研究起了性别歧视问题。领航员带领S同学在斯坦福小镇(由25个ChatGPT扮演的角色组成的虚拟世界,模拟真实人类生活)上进行了社会招聘场景的模拟,通过不同环境条件的设定,来预测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真实的世界对比。整个研究既警示了当下可能存在的职场性别歧视问题,还对AI大语言模型中隐含的性别歧视进行了深度剖析,让人眼前一亮。最终让S同学在申请季获得了伯克利录取。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学生故事,或者对孩子活动、升学规划有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探星计划小助手,免费预约1V1深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