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魔芋,一年卖400亿
魔芋之乡。
作者 | 李果果 编辑 | 龚正
来源 | 真故研究室
(ID: zhengulab)
提起魔芋,很多人会有点脸盲,不知道长啥样。但提起魔芋爽、蒟蒻(jǔ ruò)果冻,大家的记忆力可能能瞬间恢复,就是“爽”。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会吃魔芋的国家,从零食到主食,吃出了十八般花样;中国可能也是最会从魔芋身上赚钱的国家,一个零食单品就能年销数十亿。魔芋本尊颜值并不出挑,但一旦与低脂、减重、养生的概念绑定起来,亦能圈粉卖座。魔芋的一生告诉我们:做一个对大众有用的人,就能被回馈巨大的财富。
魔芋大概是生物界最为矛盾的一种植物。它的长相很路人,但“变装后”,却照样坐拥最多的粉丝。
若论原因,咱刻薄一点来说,就是“虽丑但有用”。
魔芋又称蒟(jǔ)蒻(ru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在各地坐拥蛇头草、麻芋子、花秆莲、灰菜等花名。
看名字,就知道走的是接地气路线。
人类相中的是魔芋的块茎,一般呈扁球形,顶部中央下凹,虽其貌不扬,但这个部分被视为传统中药材的一种,有解毒消肿、清洁肠胃等功效。
它的样貌可以和芋头一起参加生物界综艺“真假明星猜猜猜”,但确实魔芋和芋头不同科。魔芋属于天南星科魔芋属,而芋头属于芋属。
就因为长得较像,魔芋也曾背过锅。有人分不清它和芋头,一口咬下去,生吃中毒,殊不知它全株带毒,需要经过加工后才能吃,事儿挺多。
一旦克服了这些之后,谁都无法再妨碍它成为如今年轻人最爱的“陪伴”。
中国人到底有多会吃魔芋?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那个驰名海内外的爆款大单品——魔芋爽。
为了hold住各路刁钻食客的胃,魔芋爽可以对自己花样加料:麻辣、酸辣、五香,对“清淡党”倒是选择了战略性放弃。
魔芋也能灵活地为自己“上价值”。现在不是流行瘦身养身吗?我魔芋“药食同源”,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健身轻食,吃货压根不用担心长胖。
它可以活跃在年轻人工作生活的任何场景。
工作日下午四点的初饿时间,魔芋可以变身魔芋结,出现在关东煮里,用嚼劲唤醒打工族昏昏欲睡的头脑。
魔芋也可以出现在周三小周末的夜晚,变成火锅里的魔芋豆腐,和打工族一起庆祝还有两天就可以放假双休。
周末,魔芋可以变身“蒟蒻果冻”,像宠物一样陪伴主子嗑尽《墨雨云间》。
魔芋也不至于年轻到没有历史。
在天府之国四川,据说红油味的魔芋凉面,是当地娃子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保持皮肤通气的良方。而在面食圣地陕西,魔芋凉皮成了凉皮界新贵,备受年轻人欢迎。
魔芋并不守旧,它挺擅长土洋结合。
现在的西式餐饮界,很流行各类“魔芋瑞士卷”,一整个“中式的原料,西式的体态”,主打一个纤维强饱腹,让甜党吃了也不自责。
说了这么多魔芋的牛,魔芋可能应该感谢它自己,能生在一个有这么多“慧眼识芋”的美食大国。
在这里,我们也需要记住和感谢一个人——有“魔芋皇后”之称的西南大学蔬菜园艺学家刘佩瑛教授。如果没有她,所有的后来者可能都会与魔芋失之交臂。
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魔芋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栽培魔芋(蒟蒻)。
在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用蒟蒻治蜂蜇”;在明代《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蒟蒻称之为“鬼头”,后来的医学研究称,这个“鬼头”能逆转脂肪肝。
不过,利用得早,不代表产业化做得好。历史上,魔芋在中国长期停留在初加工状态,零星种植不成规模。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魔芋产业才真正起步。这当中的核心关键人物就是刘佩瑛教授。
1979年,刘佩瑛教授在四川宜宾、屏山及凉山州等重要魔芋产区调研时发现,相较于日本成熟的魔芋产业,本土多为野生栽培,生产萎缩、研究空白,更遑论深加工利用。
她注意到魔芋的潜在价值,决心从零开始展开研究。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想要打造魔芋产业,谈何容易?
自1982年起,刘佩瑛开始组织建立第一个中国魔芋试管基因库。
1986年,她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魔芋精粉机,解决了产业化最重要的设备难题。
1988年,全国首届魔芋学术讨论会召开,魔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5年,经农业部批准,西南大学成立了部级魔芋研究中心(迄今国内唯一)。
2004年,刘佩瑛主编的《魔芋学》出版,内容详尽至魔芋从生长到收获的全过程。
就这样,一步步从零攻关,魔芋的面纱逐渐清晰。这带来的成果是,40年多来,我国魔芋产业从无到有,魔芋逐渐从植物界的边缘角落走向餐桌的C位。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魔芋种植和生产国,占据全球约2/3的种植面积。2022年全球魔芋销量达到7.16万吨,而仅我国,魔芋销量就达到了4.46万吨,占了全球销量一半。
有了肥沃的土壤,财富的机会也就来了。
没有一个商人会放弃魔芋的致富机会,除非真眼盲。
从目前掘金魔芋的企业来看,既有零食界的卫龙、咖啡界的瑞幸等这样的大咖,也有方便食品界的新晋企业四川阿宽等创新型企业,领域跨度很广。
从结果论来看,它们多数也确确实实从魔芋身上掘到了金。
魔芋爽,最大的魔芋爆款单品
目前赚得最大发的,头号选手应该是卫龙的“魔芋爽”。先说它的成绩。
15克一包的小零食,截至2022年,累计销售额超29亿元,销量达67多亿件,远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说它是魔芋界最畅销的单品之王,可能也不为过。
卫龙团队研制魔芋爽的契机,据说来自一顿火锅。
2009年,卫龙团队在成都涮锅时,意外发现了锅里魔芋的惊艳——入嘴分外香辣Q弹、爽滑美味。
得到灵感的卫龙研发组以此为契机,耗时5年,最终于2014年7月正式推出魔芋爽。这当中的时间,多花在了魔芋的加工上。
据公开资料,一开始卫龙只是想着单纯地将魔芋放进真空袋,后来发现事儿不是这么简单,为了让魔芋更具风味,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后来,卫龙开发的加工方法是:利用离心机将魔芋脱水,然后运用源自四川地道雪魔芋的急冻蒸煮工艺——将魔芋浸泡3次、5小时以上的-25度冷冻加上90度高温蒸煮,最终成功造就了现在爽脆、Q弹的卫龙“魔芋爽”。
对卫龙来说,魔芋是家中争气的老二,最关键的是在如今“长子落难”的大环境下,“小儿子”能顶上去,撑起家里的半边天,让老父亲垂泪。
近些年,卫龙的“大儿子”辣条争议不断,不但被贴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消费者还吐槽口味变了,价格贵了,涨价后“一斤辣条可以买两斤肉”。
卫龙财报披露,2023年全年,公司调味面制品(即辣条)收入25.49亿元,同比下降6.25%;销量12.44万吨,比上一年少卖了2.62万吨,同比下降17.4%。
辣条人气跌了,就该魔芋爽上位了。
同一份财报显示,2023年卫龙年度总收入为48.72亿元,其中蔬菜制品收入(主要包括魔芋爽和风吃海带)为21.19亿元,占总收入的43.5%,比重逐渐接近家中的老大哥——辣条。
去年10月,卫龙又趁热打铁,推出了“小魔女”魔芋素毛肚,继续布局丰富魔芋零食品类。不过,最近它落入了“缺斤少两”的舆论漩涡之中。
魔芋不保,卫龙岌岌可危。尤其它背后,早就有一群想要分食市场的追兵。
同样在去年10月,盐津铺子推出了子品牌“大魔王”魔芋素毛肚,从名字到品类,处处针锋相对。
此外,三只松鼠、百草味、阿宽、劲仔、良品铺子、蜜雪冰城等品牌,也推出了相关魔芋产品。
图 | 市场上各大品牌做的魔芋爽产品
“仿”的效果也立竿见影。
据公开信息,2023年魔芋爽就给盐津铺子带来了约4.76亿元的收入,而良品铺子的魔芋爽去年10月在抖音电商上市后,月销也一度达到600万。
咖啡,找来魔芋来搭配
魔芋的开发不仅局限于零食界,作为日常消费大户,咖啡也不想放弃魔芋。
去年4月,瑞幸就推出了新品“摸鱼生椰拿铁”,成功营销了0脂魔芋晶球的概念。
有消费者花16元品尝了“摸鱼生椰拿铁”之后评价,“魔芋晶球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就像是冰吸生椰拿铁(瑞幸新推的另一款咖啡)加上了一份魔芋晶球小料,多了一层口感,喝下去有凉凉的感觉,但比较温和,有点奇妙。”
瑞幸能否再打造一个爆款生椰拿铁,市场都在拭目以待。
魔芋,瞄准健身轻食界
在方便速食界,魔芋也有新动向。
2023年,来自四川成都的阿宽食品,率先推出魔芋垂类方便食品品牌,其中包含魔芋荞麦冷面、魔芋凉面、魔芋凉皮、魔芋凉粉多种品类。有数据称,魔芋系列产品单月销量达千万。
其实,这种低热量的魔芋方便制品,一直在健身界十分受欢迎。2020年,ZUO一下品牌推出的蒟蒻果冻面市,主打“0脂低卡、优质果汁、单独包装、设计美观”,首月销售额就达到数十万,首年GMV破亿。
目前除了阿宽食品外,还有西大魔芋(1979年成立)联合研发的控糖魔芋米,暴肌独角兽(2016年成立于厦门)推出的魔芋绿豆饼等,也都给市场提供了新的供给。
综合整个市场来看, 各路玩家都在掘金魔芋市场。有行业研究机构称,仅魔芋加工食品一项,年产值大概在400亿人民币左右。
说起魔芋,不得不提到邻居日本。
在中国人疯狂追魔芋之前,日本已经成为魔芋第一消费国。
世界上主要产魔芋的有四个国家—日本、中国、缅甸、斯里兰卡。在2006年时,也就是卫龙魔芋爽诞生的8年前,日本魔芋消费量就占到了这四国产量的95%。人均年魔芋消费量有2公斤。
对日本人来说,魔芋是生活中似乎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他们钟爱魔芋,不仅将每年的5月29号定为“魔芋日”,日本厚生省还明确规定中小学生配餐中必须有魔芋食品。
在日本妈妈们常做的家常菜里,土豆炖肉一般也会加上魔芋。
图 | 日本的各类魔芋食品
在文化作品《哆啦A梦》里,也有一种名为翻译魔芋的神奇道具,吃下一块就能跨越所有语言障碍。
有记载称, 早在日本钦明天皇时代(公元539-571年),魔芋就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
战后,魔芋在日本被奉为座上宾。
日本是最早开始对魔芋工业化、自动化开发的国家,魔芋种植面积也曾居世界首位。中国魔芋种植面积超过日本大概是2010年后的事。
目前,中国魔芋种植面积有232万亩,日本受制于国土面积、工农业用地争夺等影响,种植面积一直在下滑中,不到中国零头,其中群马县是主要产地之一。
但即便如此,日本仍然重视魔芋,尤其重视它的深加工。据君屹资本的《魔芋研究报告》,2020年日本魔芋深加工产品的市场规模已突破1500亿日元(按时下汇率,约合70亿人民币)。
反观中国,我国魔芋的深加工产业还在发展中。
据同报告披露,在2015年之前,中国魔芋行业主要是种植和初加工,原料产品大部分出口海外。
2015年之后,国内魔芋消费规模扩大,深加工产品有所发展,但农业端种植及出口占比仍然很大。
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内魔芋市场广阔,尚未挖掘的潜力无限;另一方面我国魔芋产业仍较为粗放,距离行业标准化、体系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图 | 我国魔芋产业链,一致魔芋提供
这刚好与邻居日本形成了一种产业互补关系——将国内市场难以进行深加工的魔芋原料,出口日本。相应的,国内也形成了一批“魔芋出口创汇村”。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被称为“中国魔芋之乡”,当地2023年魔芋年产值超5亿元,生产有百余种魔芋制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出口创汇的龙头。据该公司老板刘科介绍,平时消费者在711、罗森、全家等连锁超市购买的关东煮,三分之二的魔芋丝结都是沐川生产。
现在,这家公司也在做魔芋加工。老板刘科的弟弟在日本留学,看到日本魔芋食品产业很发达,就跟哥哥进行了分享。
于是哥哥来了灵感,也将自家的魔芋加工成魔芋面条、魔芋米饭等速食产品,不过不是出口到日本,而是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与日本相比,欧洲对魔芋的认知度一度较低。老板刘科说,一开始“白送人家都不要”,但经过“低卡、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包装宣传,公司最终与一家法国超市达成合作,签订了100吨的产品订单。
现在,摸准了东西方饮食偏好的这家公司,对欧洲就出口魔芋面条,对日本就出口魔芋丝结。
据公开披露,2021年,森态源的销售收入为3.1亿元,其中出口创汇就达到2400余万美元。
当地在这种龙头企业带动下,沐川全县的魔芋出口创汇也做得有声有色。
2023年,沐川县新建珠芽魔芋基地10000余亩,累计建成魔芋基地25000亩,魔芋年出口额占到了全国出口额的40%,出口规模居全国全行业第一。仅2021年,魔芋出口额就高达2400万美元,占当地该年魔芋生产总值的70%以上。
而这样的“中国魔芋之乡”,中国还有很多。
陕西省岚皋县、广东省佛冈县、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云南省富源县等地,都以魔芋之乡自称。
总的来看,目前魔芋的世界产业格局或许正在这样形塑中:一块块魔芋在中国的土地上萌芽,3年后就会成熟,要么就出现在中国的零食店里,要么就出现在大洋彼岸的餐桌上。
如果下次在海外看到老外吃魔芋爽,请不要惊讶。作为中国现代食文化的代表,一块小小魔芋,正作为出海代表,走在征服世界味蕾的路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