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了人类共同追求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的国际社会?70年前,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
”
历史回眸:
各国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新中国成立前后
1949年4月30日,在“紫石英号事件”后,毛泽东主席在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名义发表的声明中说明:未来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声明初步表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即未来的中外关系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本质特征必须是平等。
此后,毛泽东主席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愿意在和平、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原则在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以及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均有阐述。它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中印磋商
1950年中印建交后,印度仍希望继承英属印度在中国西藏原有的特权和势力范围。中国政府主张予以废除;而对于不损害中国主权又合乎西藏实际需要的惯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暂允其保留。1953年12月,在中印两国政府就解决两国间存在的有关问题的谈判中,周恩来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印关系,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达成协议,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及有关换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写入这个协定的序言。
中缅磋商
中缅边界错综复杂,既有传统习惯边界,也有英国殖民者一手独揽的历史划界,有着片马事件、班洪事件、“1941年线”等诸多问题。
中印
中缅
联合声明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以及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
万隆亚非会议
1955年印尼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再次提及五项原则,得到与会各国认同。五项原则最终被纳入到《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即十项原则)之中,成为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而会议后逐渐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也将五项原则作为了基础和指导原则。
波匈事件后
1956年10月波匈事件后,中国政府在11月1日的声明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强权政治是根本对立的。
援助八项原则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国时提出我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具体内涵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
指各国应相互尊重国家固有的对内最高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互相尊重国家的领土主权,不损害他国领土的完整性。
互不侵犯原则
各国在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形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他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是指国家间在相互关系中不应为实现本国利益而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干预他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务。
平等互利原则
是指各国应当彼此尊重,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方法谋求任何特权和攫取本国的片面利益。
和平共处原则
是指各国应和平地同时存在、和平地交往合作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各种国际争端。
历久弥坚:
五项原则经受时代考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为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中国对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重大贡献之一。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旗帜,加深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了南南合作,也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
欢 迎 探 讨 合 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