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超短片丨抓住世界的五分钟
2000年,第一台搭载摄像功能的手机问世,彼时仅仅作为噱头的“能拍照的手机”,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成为了当代最富时效性、最被创作者和观看者信任的便携影像工具。
从创作人群来看,42%的创作者年龄为20岁至25岁,20岁以下创作人群占比增至16%,Z世代的造浪者们持续在蓝色浪潮中行进,不仅在技术应用上展现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创新性,更在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大胆实验、勇于突破。
制作“轻质化”催生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创作者参与到创作阵列中来,职业覆盖心理医生、播音主持、厨师、工程师、城市管理网格员、网约配送员、剧本杀NPC、整理收纳师等。跨行业的创作图谱,进一步揭示轻量化创作所赋予的创作平权,扩展内容界限的同时,也凝结和集合更多社会样本,折射出五彩斑斓的社会横切面。
在本届超短片生态中,创作议题保留着高度的即时性与在地性。从个体的自我发现到原生家庭关系的探讨,从对时间流变的感受到对社会变迁的反思,这些超短片通过独特的视听构建,探讨了不同群体的文化、身份和情感,看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凸显了创作者深刻的社会关切。这些作品不仅是个人视角的表达,更搭建起创作者与当下世界的链接,将在地文化的独特性与普遍情感交融;不仅是对世界的即时记录,更在静默中与之对话,并对其施加主动的影响与塑造。
“基础的电影语言与语法需具备,情感需丰富。”“了解了相关话语,但更看重惊喜的东西。”在预选与入围评审过程中,由多领域的资深创作人群组成的评审阵列将情感表达、影像技术、叙事方法、类型呈现等元素综合融入评价标准,挖掘出那些动人的、突破的、别致的佳作。
姬京璐:导演、艺术治疗师。作品曾参展于多个国际影展与画廊,包括第30届芝加哥地下电影节、上海多伦美术馆、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等,现在纽约州立南滩精神病院住院部做临床艺术治疗工作。
潘天鸿: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系,其创建的频道《影视飓风》及新频道《亿点点不一样》在视频平台B站共拥有1000万以上的订阅观众,连续5年蝉联Bilibili百大UP主。
张小鲨:一个导演,一个不挑食的影迷。主要作品有:《我儿子去了外星球》《游者多未惧》。
黄淞浩:艺术家、策展人。2019年参与筹备非营利艺术机构「雷电所」,持续关注当代技术与媒介对于艺术生产的影响,曾联合创办“激烈空间”。作品曾展出于上海双年展、澳门双年展、明当代美术馆、chi K11美术馆、泰康空间、歌德开放空间、长征空间、北京公社等。
钱添添:CNSC(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理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专业。在电影《保你平安》《热烈》《一维》《速求共眠》中担任摄影指导,电影《一九四二》《送你一朵小红花》等担任摄影师,获得长春电影节最佳摄影提名。除摄影工作以外,也曾以编剧身份参与公益电 影《有一天》,以及导演短片《孤者定律》获得华语星云奖提名 。
徐磊:导演、编剧。2014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短片《从台北到深北》,该片入围上海电影节国际优秀短片展映单元。2016年,由其执导的微电影《即将批捕》上映。2019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获得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电影文本奖。
不少影片饱含技术与视角探索,回应着时代之问。《未来伴侣》将视野换至人工智能时代,引发AI取代亲密关系后深度思索;《黎明到来前》铺陈出一道AI时代与现实相互映照的双重叙事,揭示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元年》在新文明时代书写末日絮语,当时间失去效能,人又如何记忆;《学习资料上传完毕》将手机桌面与AI换脸结合,发起一场关于真相与人性的探讨;《投诉》则以高空固定俯拍形式,一镜到底见证小区楼下一场戏剧与生活起伏;《把酒濯滔滔》以直播视角串联起三重虚实空间,融入悬疑元素,凝练出独特的视听氛围。
←左滑查看更多
有的影片以复古与怀旧形式,留存着过往记忆。《老房有喜》将强烈的生活质感融入影像,描摹一幅以“房”为媒的时代叙事;《再见别离》则在5分钟内跌宕转折内,以DV介质纪录一段私人少年日记;《空房子》以实验性素材配合声画设计,引发一场喧嚣过后的孤寂思索;《在另一个夜晚》将镜头聚焦微距里的斑驳光影,在城市灯火里聊起有关萤火虫的记忆;《老房子》以实验动画形式,用最缤纷的色彩,在细碎的时间尘埃里俯身打捞消失的过往;《星之回响》以简洁的纪录影像,储存一份“轰动”的校园流星雨体验。
←左滑查看更多
《犯罪预演》在云淡风轻的闲语之间,于无声处惊雷开启不寒而栗探索;《北县传说》则极为用心巧用纸制材料,在幽默趣味中述说英雄故事。
马家辉:作家、媒体人、文化评论学者。曾任《明报》副总编。著有《龙头凤尾》《鸳鸯六七四》等,《龙头凤尾》获两岸三地近二十项大奖,被翻译出版多国语言。
夏永康:导演、剧照师、摄影师。执导电视剧《男女词典》《全程热恋》《星知我心》《怦然心动》等,以剧照师合作电影《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爱神》《2046》,其个人摄影作品在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英国V&A博物馆、意大利Louise Alexander画廊等展出。
杨超:导演、监制、教师,“一部电影”发起人。导演《待避》获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奖;《旅程》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长江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中国导演协会年度导演提名;监制《草芥》《女导演》《柔情史》《乘客》《海草》《故乡异客》《神游乐园吟留别》《去马厂》《要久久爱》(剧集)。
周一围: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演影视剧作品包括《我不是药神》《绣春刀》《解放·终局营救》《大唐狄公案》《上阳赋》《球状闪电》《长安十二时辰》《九州·海上牧云记》《焕脸》《红色》《空巷子》《深牢大狱》等,在其中塑造了诸多深入人心的影视角色。
朱茵:演员。从港产喜剧《逃学威龙2》到《大话西游》,饰演的角色深入人心;后续《生命揸Fit人》《射雕英雄传》《没有墙的世界:第三选择》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关注。凭借《二次初恋》她收获了多个奖项殊荣,领衔主演的电影《雨打芭蕉》曾在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进行了展映。
FIRST超短片入围影片混剪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