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托夫:一只在风暴中旋转的陀螺
GUANGZHOU DOCUMENTARY CENTER
编辑 | OLGA君
校对 | 纪小白
【经典·纪录】第五期
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截图
但还有一个人,他曾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占据着苏联电影主舞台的一席之地。他的实验影像和先锋观点,如一道惊雷在全球电影版图上劈开了一道裂缝,留下了传世的“电影眼”;但他也因为苏联时局的剧烈变化,被迫成为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剪辑者,直到死去并隐入历史的尘烟。
维尔托夫的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期【纪录·经典】我们将结合俄国电影史,带您一起回顾这位大师的传奇人生。
吉加·维尔托夫
俄罗斯的未来主义建筑
讲述维尔托夫在俄罗斯的艺术生涯之前,我们必须提提这个国家的电影历史。
世界早期电影放映活动
图片来源:the museum of lost things
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电影周报》
没人愿意剪辑,只有斯维洛娃伸出了援手。
《察里津之战》是第一部由维尔托夫和伊丽莎白·斯维洛娃合作剪辑完成的影片,两人在几年后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斯维洛娃也剪辑了他余生所有的影片。
新经济时期
“电影眼”搅动风云
1919年8月27日,是苏维埃电影的诞生日。
在这一天,列宁签署了一份人民委员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官方文件,法令规定全数关闭私营的发行公司,将电影发行权全面掌握在国家手中。
内战时期,苏维埃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收归国有。
工业停滞(《电影真理报第21号》截图)
种不出粮食(《电影真理报第21号》截图)
《电影真理报》成为了电影眼睛派的大本营。
考夫曼三兄弟
(从左到右,老三鲍里斯,老二米哈伊尔,老大维尔托夫)
图片来源:IEC
维尔托夫有两个兄弟,老三鲍里斯·考夫曼很早就在法国和美国从事摄影工作,后来凭借电影《码头风云》获得了第27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黑白)奖;
米哈伊尔·考夫曼
“我就是‘电影眼睛’,我创造一个‘新人’……我,一台机器,向你们展示一个只有我能看到的世界!”
《电影眼睛》海报
因倒放“死而复生”的牛(来源《电影眼睛》)
电影眼睛小组的宣言后来成为了世界纪录片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时至今日,与它有关的“论战”依然在不断上演。
离开莫斯科
《世界的六分之一》
《世界的六分之一》是一部诗意纪录片,字幕与画面交替形成诗意的节奏,让人们联想起维尔托夫所崇拜的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但是这部纪录片委实晦涩难懂,实在无法实现委托方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
乌克兰时期
传世之作《持摄影机的人》
十月革命之前,乌克兰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产业,而十月革命之后,它又被卷入了苏俄内战。
1919年,乌克兰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第一个主管电影事务的官方机构,不久后扩大改组为全乌克兰电影事业管理局。
起步阶段,乌克兰主要拍摄一些官方宣传类的纪录片,1922年才开始进入故事长片的生产。基辅便是乌克兰电影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
也是在1922年,乌克兰电影管理部门开始从俄罗斯聘请优秀人才,维尔托夫就是其中之一。
VUFKU的标志
聘请维尔托夫的是VUFKU(全乌克兰摄影电影事业管理局),总部设在基辅,由乌克兰崇尚未来主义的艺术家组成。维尔托夫在这里一共拍摄了三部作品,部部是经典,包括了《第十一年》《持摄影机的人》和《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VUFKU总共存在了不到九年,却发行了超过140部的故事片,数百部的纪录片以及新闻片,被誉为乌克兰的好莱坞。
《第十一年》海报
维尔托夫在此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第十一年》,于1928年上映,内容是关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工业化进程。
而第二部拍摄的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持摄影机的人》。
《持摄影机的人》海报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向来对剧本嗤之以鼻的维尔托夫终于还是硬着头皮,按斯大林的要求提交了剧本。但这个所谓的剧本,估计也是一张随便的申请材料,毕竟这部节奏热情奔放,景观如万花筒般刺激感官的作品并没有实际的故事情节,维尔托夫在每一帧里都进行着大胆的实验。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篇论文。
《持摄影机的人》记录的是乌克兰敖德萨市一天中从早到晚的生活场景,由一个大的叙事线嵌套一个小的叙事线。
《持摄影机的人》截图
所谓的小叙事线就是城市生活的一天,人们从苏醒,到工作再到休息,展示的既是群众们一天的生活,也象征着社会的历史进程:从过去的蒙昧中苏醒,在现实中建设,在未来得到享受。
而大叙事线描述的则是一部电影的一生:《持摄影机的人》一开始,画面聚焦于一家电影院,人们陆陆续续入座,等待电影的开场;紧接着,镜头靠近电影院里的荧幕,画面切入荧幕中的内容——一边展示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一边穿插摄影师拍片的画面;再然后,镜头聚焦剪辑台,剪辑师斯维洛娃正在剪辑摄影师在城市中拍摄的影片;最后,“电影”中的"电影"开场,电影院的观众们观看着由片中摄影师拍摄的影片,摄影机记录下了他们观看时的反应。
《持摄影机的人》截图
影片中,摄影师无处不在,也正好体现了本片的主题——持摄影机的人。而片中这位持摄影机的人,正是维尔托夫的二弟米哈伊尔·考夫曼。
《持摄影机的人》抛弃了摄影棚、演员、布景、剧本和字幕,用电影阐释电影,它调用了当时技术可以支持的一切拍摄手段、特效和剪辑技巧。
摄影师趴在铁轨上拍,爬到高架桥上拍,乘着汽车跟拍,极尽所能地寻找陌生化的视角;
《持摄影机的人》中被拍摄的考夫曼
维尔托夫还利用剪辑,将普通的画面做成奇观——制作早期的定格动画,让摄影机自己动起来。
《持摄影机的人》中的定格动画
不过,有人反对也就有人推崇,在《持摄影机的人》之后,与它类似的“城市交响曲”类型影片流行了起来,例如瓦尔特·鲁特曼拍摄的《柏林——大城市交响曲》。
在拍摄《第十一年》时,维尔托夫与二弟米哈伊尔·考夫曼的关系就变得十分紧张,而之后的《持摄影机的人》,也成了二人的最后一次合作。
《爵士歌王》海报
1929年8月,苏维埃电影公司召开会议,认为电影转向有声是大势所趋。会后,苏联主要的五家电影公司成立一个专门的有声电影委员会,维尔托夫当时所在的VUFKU就是其中之一。
有声电影首先承担的是苏联五年计划中的宣传任务,纪录片依然一马当先,其中的代表作品就是维尔托夫的《热情·顿巴斯交响曲》。这部影片是在乌克兰东部的矿山和工厂拍摄的,展示的是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工业化成果。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海报
在顿巴斯的一个多月里,维尔托夫使用的录音设备重达2808磅(约等于1273公斤),在基辅举行的一次试映会上,他笑称拍摄小组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是纯粹的体力劳动。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是纪录电影史上第一次实地录音,维尔托夫强调这部影片并不是事后的配音,而是真正的有声电影,是同期录音。
为了体现真实的生活,他不加挑选地在片中呈现拍摄时存在的所有声音:人声、风声、机器的工业噪音、铁轨碾过的巨响……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拍摄现场
1931年,影片在欧洲首次公开放映,卓别林从伦敦给维尔托夫寄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从来不知道这些机械声音可以被安排得如此美妙,我认为这是我所听到的最令人振奋的交响乐之一。”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截图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影片中的声音就是毫无意义的噪音。放映期间,维尔托夫回应:“对我们来说,这些声音也许是噪音,但对于顿巴斯地区的工人们而言,这里面的每个声音都是有意义的。”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也是维尔托夫在乌克兰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
1932年6月,维尔托夫加盟了曼兹拉伯电影工作室。1922年,俄国人莫伊塞·阿莱尼考夫和德国人威廉·芒曾伯格建立了这家传奇的电影公司。芒曾伯格是列宁的挚友,也是有籍可查的最早进入好莱坞的共产主义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荧幕出现了艺术化的革命领袖形象,最重要的当属列宁,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型——列宁题材电影。
《列宁的三首歌》海报
1925年的时候,维尔托夫就曾用史料素材剪辑形成以列宁为主题的专题政论片《电影真理报第21号》。到了1934年,为纪念列宁逝世十周年,维尔托夫又再次创作了具有专题片性质的《列宁的三首歌》。
如片名,这部影片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首歌展现的是人们对于列宁伟大功绩的感激之情,蛮荒之地的妇女们将列宁奉为神明;第二首歌展现的是列宁的葬礼,并穿插他的革命功绩;第三首歌展现的是列宁去世后的那几年,苏联社会主义持续取得的建设成就。
《列宁的三首歌》截图
《电影真理报第21号》中的很多素材又再次被使用在了《列宁的三首歌》中,维尔托夫也在其中插入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诗歌以及同步录音采访。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片中使用了大量妇女的镜头,她们将对列宁的怀念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赞颂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列宁的三支歌》中的女性形象
后来,维尔托夫又将这种“借妇女之口”来赞颂时代和人物的手法用在了斯大林身上。
1937年,维尔托夫与斯维洛娃联合执导了影片《摇篮曲》,这部影片是为了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而制作,影片主要呈现了苏联妇女三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斯大林接见妇女的场景以及西班牙内战中的女领袖伊巴露丽进行革命斗争的场景。
本片旨在告诉人们,妇女的命运和全人类的命运是一致的,只有依靠艰苦的斗争才能取得和平和自由。
《摇篮曲》海报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维尔托夫原本打算通过《摇篮曲》抨击过去历史中社会对妇女的剥削,可惜最初的策划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影片最终变成了一曲斯大林的赞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苏联电影的审查机制变得愈发严苛,斯大林要求影片的剧本内容和政治目标一致,拍摄计划和预算一致,这和维尔托夫的创作理念背道而驰,基本上是对他的艺术人生判处了死刑。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健康状况也大不如前。
1940年,希特勒从西向东大举进兵,全线展开对苏联的进犯。为了保卫国土,苏联的电影人纷纷走上前线,有的扛起刀枪,与敌人厮杀,有的则以摄影机为武器,投身抗敌宣传和全民动员工作。
冲往前线的主要是纪录电影工作者,大约有250名战地摄影师随军出征,拍摄了超过三百万米的胶片,五分之一的人在岗位上牺牲。
二战期间,纳粹谋杀了维尔托夫的父母和居住在家乡白斯托克的所有亲人。考夫曼家的三兄弟曾试图通过电影的手段揭开这场惨剧背后的故事,但并没有成功。
维尔托夫绘制的《在第一线》制作手稿
1942年,维尔托夫拍摄了影片《在第一线》,献给战争后方的劳动英雄。
1944年,他又拍摄了影片《青春的誓言》,但并没有获得广泛发行。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维尔托夫又向制片厂接连提出了五个不同的剧本想法,但都没有收到回音。
心死的维尔托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再也不拍电影,再也不发表宣言,而是退回剪辑台,成为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新闻片剪辑师。
剪辑台上的维尔托夫
1954年2月12日,吉加·维尔托夫因胃癌逝世于莫斯科。
和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维尔托夫也存在着诸多争议。
我们无法判定他所提出的理论究竟是对是错,但至少后来的历史岁月可以证明,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未来纪录片发展史上两大重要流派的诞生——那就是“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以后有机会再讲),而那些他曾在《持摄影机的人》中所使用的极具先锋主义色彩的影像手法,也成为了当今电影中的常见手段。
参考资料:
1. 聂欣如,《纪录片概论》
2. 张同道 主编,《电影眼看世界》
3. 张同道 主编,《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
4. [英]布莱恩·温斯顿,《纪录片:历史与理论》
5. 贺红英,《俄苏电影发展史简编(1896-1953)》
6. 郑悦,《带摄影机的人——纪录像片大师吉加·维尔托夫简介》
7. 彭涛,《创作理念与实现方法——“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比较研究》
8. 华明,《电影艺术自觉意识的里程碑——论维尔托夫<带电影摄影机的人>》
9. 鲁秀全,《回望<持摄影机的人>》
10. 吉加·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
11. 吉加·维尔托夫,《列宁的三支歌》
12. 吉加·维尔托夫,《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13. Annette Michelson,Kino-Eye: The Writings of Dziga Vertov, 1984
14. MONOSKOP,DZIGA VERTOV
15. Austrian Film Museum,Collection Dziga Vertov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