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我们学习流浪猫
我住的地方,偶尔可见流浪猫。立夏的前两天,下午走路锻练,看见一只黑白两色的流浪猫,紧挨着一颗参天槐树,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洁白的肚皮裸露着,朝向道路一侧。夕阳西下,金色阳光把流浪猫全身映照得油光锃亮,其慵懒之态让我忍不住驻足,静静地看着。猫还是旁若无人地睡,连眼睛缝都懒得睁开。
又过了几天,相同时刻,见三、四只流浪猫,聚集在一幢空置的房子门前。有一位爱猫的中年女士,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往两个塑料盆里放猫粮、倒入桶装水。流浪猫们先是围着食盆、水盆静静地等,不时抬头看一看中年女士。
我觉得流浪猫是在与中年女士说话,说的是什么,我不懂。流浪猫们开始轻松欢快地吃、喝。吃饱喝足之后,便围着中年女士溜达,其中一只猫一边溜达一边抬头冲着中年女士“喵”了一声,那神态像是说“谢了”。然后,便一扭一扭地晃动着身躯,悠哉悠哉到别处去了。
中年女士充满怜爱地望望渐行渐远的流浪猫们,拉着一个买菜用的简易折叠车,也回家去了。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的民营企业怎样才能够活下去?
在以往,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普适性问题。例如30年前,比尔·盖茨就告诫同事:“微软公司离破产倒闭只有18个月”。这句话最初传来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不理解。微软富可敌国,18个月倒闭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
20多年前,华为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任正非却写了篇关于“华为的冬天”的文章。一开始,很多人也不理解。后来都理解了。现在看,他们所说的危机感,仍然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的普适性思维。
欧美、日韩的企业,现在仍然可以这样去思考。但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则需要加入逆境思维,非常时期非常思考。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仅仅以普适性的思考应对,显然是不够的。
民营企业怎么活下去?我认识渐渐深入,但是捋不清楚。当第二次看到流浪猫吃喝的情景,已有认识瞬间就捋顺了。其实,我们可以学习流浪猫,直到有一天我们具备流浪猫的生存能力。
猫有九命,纯属夸张,但是,猫的生命力的确顽强。它的这种顽强首先是源于对环境的敏感,预判风险,然后尽量逃离危险区。
前些日子,我分别约了两位企业家朋友见面。一位从香港飞到北京,他的企业有商业、实业两大板块,规模较大且都在内地。朋友50多岁,已经快两年不参与公司经营了。
以当下的形势以及他实控人和董事长的身份,这有些不可思议。公司表现尚可,整体不赚钱也不亏钱,现金流良好,百分之十几的负债率。一年半以前,朋友失联了,属于当下时常可见的那种情况,两个月后重归社会,患了重度抑郁症。老父亲怕他想不开,就让小儿子每天24小时陪着哥哥,寸步不离。
中医调理、心理咨询、西医治疗,折腾半年算是彻底康复。之后就去了香港,开始申请换身份。
“住到香港,心情好了很多,喘气都舒服一点。”朋友说。他到了香港之后,才知道过去十几年有多么亏欠自己。别人但凡身价上亿,总会狡兔三窟,要么境外置办一点家业,要么放些钱在外面以供不时之需。朋友这些事都没做,钱都在公司周转。只是女儿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换了一些欧元供女儿读书、生活之用。女儿疫情之前学成回国,那笔欧元也所剩无几。
朋友说好尴尬,临到要去香港了,才发现自己跟逃荒的灾民差不多。好在他还有不少收藏品,出手几件给同道之人,算是凑够了香港需要的资金与开销。他没有买房子,和太太一起租了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公寓,没有助理,没有司机,一切从零开始。
朋友见完我之后,还要见一个收藏家,如果谈得好就再出手几件藏品,方便在香港投资置业。我熟悉的企业家朋友里,他是第二个在香港长住但没有买房的。
另外一个企业家朋友也是身价几十亿,上海人,他在香港租房子住的理由居然是房价太贵。
朋友认同我关于逆境思维的想法,也包括学习流浪猫的想法。我们都觉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幼小到成为大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虽然历经磨难,但总体还是顺境。
改革开放前十几年,商品短缺,中国到处都是拾遗补缺的机会。这个时期考验民营企业家的是魄力,是承担风险的勇气。王健林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其实是讲这个时期。
在那个魄力年代,只要有担当敢冒险,确实就有机会。在欧美国家,很难有中国这么多机会,因为人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成熟。所以,那个年代年广久、牟其中也能办公司、发大财。而更加重要和主流的是企业家精神的雏形,也是从这个年代萌芽。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成队列的令人尊敬的企业家,很多是从这个年代开始成为弄潮儿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对内国企改革深化,商品供应由短缺逐步转向过剩,中国的民营企业进入到能力年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学习能力惊人,他们快速提高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加强技术创新,学习供应链管理,学习公司治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所有知名的民营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能力成为他们业务规模更大、持续发展质量更高的根本。这个年代跨越了世纪,一直到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化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革命,给享有改革红利并同时拥有能力的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球化的舞台。
但是,房地产业近二十年的突飞猛进,掩盖了中国民营企业能力年代的主流特质。地方政府津津有味于土地财政;开发商孜孜不倦地融资、买地,首富轮流坐庄;买了房的吃瓜群众一边驴一般地驮着按揭贷款,一边被房价一年一倍或者N倍的涨幅刺激到睡梦中笑醒,然后不知不觉就买了几亿套商品房背上了逾百万亿的贷款;……
我们国家这场前无古人的房地产狂欢,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错觉。以这样的错觉指导,我们情绪高涨、精神抖擞地走入了逆境。
二十多年的全球化实践,民营企业当然有能力。问题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高增长的环境。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持续三十年GDP两位数或者近两位数的高增长,那是何等壮观的繁华景象?正如吴晓波所说的“水大鱼大”,我们习惯了这样的顺境。
与吃瓜群众以为房价上涨无极限一样,我们也以为中国经济高增长还可以持续50年甚至更久,因为我们还没有超过美国。然后呢?
“总体太顺了,容易膨胀。膨胀了,脑子就出问题,弱智。”朋友说。我没问他是总结自己还是在说别人。总之,中国民营企业万千磨难,如果用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还是太顺。
顺风顺水地就走进了一个狭窄的胡同里面,等到觉醒,需要加强外循环了,美国在带头孤立中国;需要刺激内循环吧,消费动能不足,拼多多持续增长,白牌产品大行其道。
水不大了,风大了,无论大鱼小鱼,体会到的都是呼吸困难。
很多人今天才体会到这个逆境有多逆,但是,昨天还没有感觉。变化并非一夜之间,只是我们嗅觉失灵。我们本应该去学习流浪猫的,趋利避害,良禽择木而栖。顺境之下,不知不觉地活成了宠物猫。有魄力有能力并不足以应对特殊环境,必须加上智力足够好才行。
流浪猫生命力顽强,首先是让想害它的生物害不着它。这是一个预见能力。十几年前就出海的中国民营企业是聪明的。海阔凭鱼跃,大巿场总是好活。当然,没有绝对的安全区。业务出海的状态处于什么水平,这很重要。海外的供应链是否强大?渠道是否强大?技术是否先进?……如果这些不够好,出海虽然避免了在国内市场被疯狂卷死,但也可能被海外市场其它生物吃掉。
学习流浪猫也并非都要出海流浪。国内市场虽然卷,虽然拼多多突飞猛进,虽然白牌产品就是便宜到违背规律,中国市场虽病但仍然很大。关键是我们要学习流浪猫,知道死亡的危险可能在什么地方。别自恋别迟钝,别幻想自己可以成为汶川地震的“猪坚强”。
流浪猫生命力顽强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的身体组织、骨骼,都具有足够的柔韧度。所以,抗打击能力强。柔韧不是柔软,它是一种弹性,相当于老话“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意思。
十几年前有一个电视剧,收视率很高,剧名为《亮剑》。剧中主角叫李云龙,他带领的八路军独立团,被日本鬼子的扫荡打得只剩百来号人。没办法,就跟流浪猫一样躲进太行山,化整为零变成几个小队,隐身于好几个村子里。
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李云龙将要入洞房的新娘子被鬼子抓进县城,团长怒发冲冠,传令集合队伍包围县城。等到把县城包围之后,才发现独立团变一万人了。这是柔韧。
意志要刚强,身体要柔韧。这两者的表现不能颠倒,颠倒了就会走到柔韧的对立面:脆弱。“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十分尊敬的一位企业家喜欢说这句话。这是另外一种柔韧。
我约的第二位企业家来自中关村。他领导的企业有近四十年历史,新冠疫情之前陷入泥潭,至今还在苦苦挣扎。也因此,他会更加关注这个逆境时间会有多长。
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也不敢侥幸判断这个逆境只有一年或者三年。我们已经身处逆境很多年了。也许还是初始阶段,也许已过半程,可以确定的是离尾声还远。
近两年流行的降本增效,其实只是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本能反应。从长期的趋利避害角度出发,民营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智力,然后重新审视自身在顺境当中建立的企业生存能力。例如价值链的位置、供应链的风险与创新,负债率问题、现金流问题等等。
重新审视这些关乎生存的能力要素时,绝对不要心存侥幸去想弯道超车。逆境生存,弯道超车大概率是车毁人亡。因为逆境之时,弯道上车辆一定很多。
我们只能想着自己是流浪猫。如果想改变世界,那么,逆境中能够活下去就是改变世界。我们需要建立流浪猫的思维逻辑。
最重要的是人。无论一百人、一千人还是一万人,一个企业的种子(骨干)员工占比多少?这很重要。种子员工占比大,那叫有凝聚力、战斗力。种子员工占比小,团队只是乌合之众。树倒猢狲散,无法抗打击。
然后是团队的状态。军心士气如何?信念是否一致?人是企业柔韧性的根本。李云龙躲进太行山的百十号人,个个都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个个都是流浪猫,可视为当下中国民营企业活下去的对标样本。
猫无九命,因柔韧而生命力顽强。逆境时,我们就学习做流浪猫吧。柔韧扛造,熬到阳光普照的时候,流浪猫也可以幸福地躺在草坪里,让金色的太阳把自己照耀得闪闪发亮。
/// END ///
No.5865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陈惠湘
作者简介:中国企业管理实证研究知名学者,曾出版《联想为什么》《中国企业批判》《突破拐点》等多部财经企管畅销书,长期影响中国企业界、理论界。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