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拍横构图的人越来越少了?
前不久,有个话题登上了小红书热榜第一:
横构图是对竖屏时代的反抗。
进入话题浏览,最高赞的帖子收获了 2.9 万赞,所有帖子都使用横向构图拍摄照片。
几乎每个帖子下面,都能看到批评竖构图的言论,在这个话题里,竖构图已然成为「大反派」角色。
长久以来,横竖构图一直各有自己的簇拥者,在横构图浩大的声势下,竖构图的反抗也逐年变强,「竖屏电影节(Vertical Film Festival)」与 2018 年的电影《Searching》的出现,为这场争论加了一把柴。
多年的你来我往下,争论愈演愈烈,最终两者以如此对抗的姿态站在互联网的聚光灯下,进行一场「手心手背」的辩论。
争议所在,要从构图的前世今生说起
19 世纪前中叶,日光蚀刻法和银板摄影法先后发明,摄影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摄影术在当时是新生事物,技术尚未成熟,且此时的摄影媒介成本高昂,需要在铜板上镀上一层薄银,等待曝光后再使用水印蒸汽进行显影,只有少数贵族能负担这样「奢侈」的服务,多数用于拍摄自己或家人的肖像,所以还没有出现统一的规格,一切根据购买服务者的需求来调整尺寸。
在这一时期,横构图的全家福和竖构图的单/双人肖像,都是常见的选择。
第一张照片出现后的近一百年,摄影被很多人看作美术的延伸。
彼时,浪漫主义和印象派先后引领美术界风潮,风景画的地位与数量急剧提升,许多美术家在作画时会用摄影术作为辅助,比如印象派的代表人物爱德华·马奈就从摄影术中得到启发,在绘画中尝试记录瞬间的动态感和即时性。
而风景画纪录的建筑、自然等内容,更多是在横向空间中铺开,纵向空间就算有元素,也相较于横向丰富度低得多,所以那时候的风景画大多数选用的是横幅纸张创作,与之对应的,起辅助作用的摄影术在运用中也更多地采用了横构图。
由于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经典度实在太高,随后的百年又过于漫长,摄影术在风景画强势的年代里蓬勃生长,最后蜕变为摄影艺术,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难免对横构图产生更深的印象。
另一边,在 19 世纪末,摄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技术上来说,已经产生了多次进步,人们开始不满足于静态影像的记录,于是可以拍摄连续画面的摄影机逐步出现并成熟,标志着现代电影产业的开端,电影开始正式成为大众娱乐的关键活动;
随着电影市场的愈演愈烈,电影胶片也出现了许多尺寸,但在横竖构图的选择上,所有的摄影机、放映机制造商以及导演都选择了横构图幅,并逐渐成为传统影视制作基本原则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一拍脑门儿做出的决定,一个原因是,人类的视觉系统是称呈水平分布在面部,这使得人的水平视线范围达到了 200 度左右,而垂直视线范围只有 135 度,这样的视线差足以填充更多的视觉信息。
不管是放大还是拉远视角,小到人类的主要活动、空间变化,大到环境的建设与城市扩张,都是在水平方向更加丰富,选择横构图的媒介,更符合商业上物尽其用的规则。
而基于这个原则发展了近百年的电影市场产出了无数经典的作品,每一部著作的出现,都是在为横构图这一选择「背书」,至此,横构图彻底与高质量、大成本、经典等词语挂钩。
在电影行业繁荣的时代之后,电视与荧幕技术开始成熟,制作媒介与观看媒介在历史上首次产生分离,从「拍摄胶片-放映胶片」变为了「拍摄胶片-电视机放映」。
在之后的百年里,媒介又出现多次变化,但总是交替进行,导致影像的制作流程得到相对完整的继承,而非全部推到重新定义,许多重要的行业规则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包括横竖构图。
真正的变革者,出现在千禧年后。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个人移动设备产生质变,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手机观看影像的频率开始远远高于传统媒介,使用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手机是握在手中随时使用的移动终端,为了保证握持,对宽度有严格限制,想要增加显示面积只能纵向加长,于是可用的观影面积随之愈发狭长——还记得乔布斯怎么让 iPhone 的屏幕比诺基亚和黑莓手机更大的吗?把屏幕下方的键盘砍掉就好了。
随着 iPhone 的成功,手机屏幕也从横版变成竖版,更大的屏幕带来了更大的内容展示面积,紧跟着 Instagram 与 Snapchat 的流行,围绕手机屏幕的创作者发现,无论是从观看体验还是传播效率上,横构图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强势,竖构图反而后来居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创作竖构图内容。
至此,昔年的优先级在这一刻出现了逆转。
横竖构图无优劣,但所有人都渴望好内容
人们会下意识地选择门槛更低的体验目标,这是天性,而电影相较于摄影,在受众面上有天然的优势,以至于一定程度上,摄影给出的答案被忽视了。
在摄影艺术地位确立以后,许多经典的摄影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产生过无数的争论与理念冲突,在争论中创造,在创造中争论,贡献了无数经典之作,为摄影撰写了一篇连绵不断的编年史。
在这部编年史里,竖构图的传世之作从没有处于弱势过。
1945 年 8 月 14 日,轴心国阵营最后剩余的主要交战国日本接受同盟国发出的《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向美利坚合众国国民传达,大战结束的消息令大众在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
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在这里拍下了世界瞩目的《胜利之吻》,组成这个画面的一切元素:主人公、周围的群众,无不传递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成为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被转载次数最多的照片之一,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的象征。
1984 年底,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难民营里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位 12 岁的女孩,刚刚目睹父母在轰炸中身亡。
《美国摄影》杂志总编戴维·斯科诺尔在评论阿富汗女孩眼神时说:
那感觉有点像是蒙娜丽莎。你无法一下子读懂她目光中的深意。她害怕吗?愤怒吗?绝望吗?还是对自己的美丽非常自信?每次你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你读出的意思绝对不一样。任何一张能永世流传的照片都应该是这样!
1985 年 6 月,《国家地理》杂志将这张照片作为封面,极大程度推动了各国民众对 20 世纪 80 年代阿富汗冲突和难民局势的关注。
所以只要作品内容质量足够高,无论横竖构图传递的力量同样有力,两者唯一的区别,只是适用的题材不同。
横构图刚好是人类视线的泛焦范围,更具视觉舒适感;并且能保留更多的水平画面,交代足够丰富的信息,从而带来强烈的叙事感与临场感,将你一把拉进照片里,目睹事件发生的那一刻;
而竖构图则像人类眼睛的聚焦区域,人类可以观察到这个区域内微小的细节,更适合主题突出、极具冲击力与感染力的画面,带来强烈冲击和情绪感染,或是以单张照片表达艺术理念的形式。
两种构图各司其职,成为摄影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类是社会型动物,渴求从别处寻找触动、共鸣与启示,是我们刻在基因里对抗孤独的本能,这种需求驱使着人们去创作和分享,一个高质量的作品,无论采用何种构图方式,都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内容的质量,才能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中,真正触动人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