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命题之一。我们都见过一些非要有父母推动,才会有行动的孩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本文,我们就来拆解,孩子自驱力的形成步骤。图1我们谈孩子的自驱力,需要回到孩子童年时期,6岁以前。最初,当孩子做出一个微小的行动,总会收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反馈——正反馈或负反馈。如果是愉悦的正反馈,孩子就会想,这个反馈是由自己的哪个行动带来的,为了再次获得正反馈,孩子就会重复之前的行动;如果收到的是让人沮丧的负反馈,孩子必会调整行动,以免再收到负反馈。这个从行动到收到反馈,到思考反馈,到再次投入“新行动”的简短过程,就是一个人自驱力形成的最小链条,“自驱力”的养成就是从这个最小行动链条开始的。比如: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迟到,被老师惩罚,孩子会想,那我下次早点起,不再迟到,这就是图1中的三步。这三步里有个最重要的环节——“思考”。思考还分两步,第一,对外部对反馈(老师惩罚)的归因(起晚了),第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下次早点起)。
孩子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判断,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这个简单的过程就叫自主性。什么是自主性?就是我的事情由我做主,不由父母,也不由任何外力。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步骤,却是孩子能动力的一个完整闭环,孩子通过思考外部反馈,做出行动计划,从而改变行动,这就是孩子自驱力形成的雏形,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
而这个简单的最小闭环,真实生活中却常常被父母的“干预”所中断,无法成形。
比如,父母发现孩子迟到,还未等孩子对迟到这件事做出任何反应,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做出了干预:指出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赖床(对外部反馈的归因),明天要早些叫孩子起床(制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经过父母如此”细致干预“的孩子,后续没有再迟到,但也因此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行动思考闭环训练,孩子没有建立起“迟到由赖床导致”的因果联系,也没有用“我要早起,避免下次再迟到”去做出行为改变。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多数发生在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比如,孩子成绩下降了,“聪明”的父母未等孩子做出反应,马上找出原因——因为缺少哪部分练习,立即制定行动计划——从下周开始每天增加这部分的训练一小时,等等。
“聪明”的父母真是太“能干”了,总是机敏地发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找到各种问题最为适合的解决方案,孩子只要听话照做就好。日子长了,孩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不用思考归因,因为有父母思考归因,也不用决策,因为有父母决策,木偶只需要接受父母的“提升拉扯”,就可以舞动。可一旦没有了父母的提升拉扯,提线木偶只能瘫软在地,无力动弹。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成了前面提到的那些,父母推一下,才能动一下的孩子们。提线木偶为什么不会自己行动呢?因为“没有脑子”。它们没有建立对外部反馈的反应机制,也没有养成我自己要怎么做的习惯,即便有,也被“能干”的父母强悍的声音所无情地淹没了。提线木偶因为没有自主性,因此也没有自驱力。因此,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我的事情我做主,我事情我负责。有自主性的孩子,图1链条中的三个步骤,会由孩子自行推进完成,任何一个步骤的父母包办代替,都会导致链条断裂,不能自转。需要依靠外力才能运转的孩子,就是没有或缺少自驱力的孩子。有自主性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明显感知,有火速判断,生活中充满了掌控感;而没有自主性的孩子则相反,他们对自己没有权力,也无法掌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少感知,对外部形势缺少判断,自然也会缺少决断力,他们慢半拍。真实生活中,有自驱力和没有自驱力的孩子,相差的可不只是半拍,而是万里。这个原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被父母干预少的孩子,反而更出色,那是因为,越是没有父母干预,孩子的这三步链条就被越多的训练和重复,运转得也越成熟越稳固,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父母放手的底层原因。这个原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升学等关键事件上没有感知,不会决策,也不敢决策。因为孩子从来就不曾拥有过自主性,他的事情不由他做主,他的事情一直由父母负责。关于孩子自主性的培养,其实再简单不过,那就是“不干预”,让孩子形成行为和思考的闭环,如图1。因为人天生就有自主性,有思考反馈和做出行动计划的能力,但这个最为简单的部分——不干预,却正是父母们最难做到的部分。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进本店
👉阳台优佳甄选
进群更优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顾
一位教师妈妈自述:当我把自己当成“外人”,儿子的自驱力爆发了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注意这四个方面!
如何培养一个自驱型孩子?这位儿童心理专家给的建议方便实操
亲手“毁掉”儿子的内驱力后才发现:一直被催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