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情绪。认识情绪是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的前提,帮助孩子提升情绪认知,才能让他们“好好生气”。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周末的一天,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拿着新买的小机器人玩具无比兴奋地在小区中跑来跑去,兴高采烈地玩耍着。
孩子看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变成了这个样子,情绪从兴奋转变为不知所措和难过,感觉都快要哭出来了。我原以为这个妈妈会说:“看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类似这样指责孩子的话。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妈妈微笑着给了小男孩一个大大的拥抱。在确认孩子没有受伤之后,只是轻轻地说:“小机器人受伤了,他会回家让他的爸爸修好自己,到时候他就更厉害了。”原来,真正厉害的父母,都懂得培养孩子认识情绪的内驱力。
妈妈会愤怒地大声斥责孩子,而孩子则表现得大哭大闹,以示对妈妈的反抗。看起来,孩子成长的路上,仿佛一直在跟父母进行“斗争”。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斗争”,其实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与父母的生活截然不同,双方都希望按自己的需求去生活。当孩子通过不停地跑、跳,来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动作、完善感官的时候,成人却以为孩子太过顽皮、不听话。当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喜欢通过自己的小手去探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成人却以为孩子在搞破坏。其实,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受其内在生命发展的要求,而自发产生的内驱力,这是成长的需要。同样,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一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认识并体验。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就是和情绪一起到来的。如同身体的成长一样,孩子情绪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懵懂、认知再到成熟的过程。孩子之所以会有各种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问题,其实跟他自身情绪还没有成熟有关。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父母对于孩子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一般都很有耐心。比如学习走路、教孩子用勺子吃饭等,父母们会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陪伴孩子练习。其实,孩子出生后到6岁这个时间段,发展情绪比发展认知更重要!这个阶段,是孩子精神胚胎快速发育、心理定型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孩子在6岁前,他的情绪与智能发展都是在同时进行的。儿童教育家孙瑞雪老师在她的著作中,将孩子的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在的世界,即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双手能触摸到的物体,以及大脑能学习到的既有经验和知识。另外一个则是孩子的内在世界,例如我们所具有的情绪,比如高兴、恐惧、悲伤等,以及我们内心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评价等心理活动。孙瑞雪老师曾说:“出生后的第一个6年里,发展情绪比发展认知更重要。”孩子从0到6岁起,是情绪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基础时期,孩子成年后的心理素质,以及情商,都跟0到6岁的情绪发育息息相关。正是在0-6岁,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稳固发展,并完成了情绪的社会化。孩子情绪的社会化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理解情绪、对情绪的控制力、学会情绪表达规则。1. 理解情绪:刚出生的婴儿,是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哭泣,如果认真辨别,它是包含了众多基本情绪的,比如饥饿、惊讶、悲伤等。2岁前的婴幼儿已经可以感受到抚养者的情绪,并能对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内心的不安做出自己的情绪反应。2. 对情绪的控制力:我们知道,孩子3岁前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从不会在意场合、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而3岁左右,恰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年龄段,他们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借此感受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联。3. 学会情绪表达规则: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以及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才是符合人们的预期,这就是情绪表达规则。孩子不仅要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学会如何理解他人表达的情感。这是一个需要学习和练习的过程,需要孩子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情绪、了解并掌握每一种情绪表达。既然孩子的情绪发展很重要,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呢?我们成人知道每个人都有各种情绪,比如悲伤、高兴、忧郁、愤怒等,但孩子还不能将这些名词跟脸部表达一一对应。我们需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告诉孩子,哪里是眼睛、哪里是鼻子、哪里是耳朵一样。当孩子看上去伤心了,我们要告诉他“你正在伤心”;当孩子高兴了,我们要告诉他“你看上去很快乐”……这些都是情绪概念和情景的配对,经过逐渐熟悉和感觉的过程,孩子会发现并自然发展出其他更加丰富的情绪。 有情绪,要表达出来,才有沟通和交流,也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闹情绪,为了求得安静,会习惯性地去压制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化解,积压在内心,时间久了会影响到孩子将来性格的发展。首先,跟孩子说一句:“妈妈看到你非常生气(伤心、害怕等词语)”,这句话是告诉孩子此刻他的情绪是什么。第二,跟孩子说:“你想生气就生气吧。”这句话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可以表达出来,妈妈接纳他的情绪。第三,跟孩子说:“妈妈在这陪着你。”表达出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学会合理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还很难。用爱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从负面情绪的状态中走出来。 当孩子掌握了情绪的概念,并学会了表达情绪之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情绪,从大的层面说,其实就是对人类情感和人性的理解,这个跟孩子的发育和发展阶段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常说有的孩子情商很高,情商高的孩子往往能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曾经这样描述孩子的情商启蒙。第一阶段(1-2岁),主要是帮助孩子感受和识别情绪;第二阶段(3-6岁),让孩子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三阶段(7-12岁),则是对自我的情绪进行一个反思。高情商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因此对自己的情绪能掌控之后,才能了解他人的情绪。“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知道你的底线。
就是情绪再大,你什么行为也绝对不能为。”
比起长大了,花几十年的时间,去修炼、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提高他们的情绪修养。来源: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