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粉丝闯大祸,特朗普居然也靠这个?“饭圈”了解一下
▲ 点击图片报名,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线上社会的弊病如何产生?又该如何解决?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孙颖莎与陈梦会师乒乓球女单决赛,但没想到这场本应令国人骄傲的巅峰对决,却变成了一场让“饭圈”文化“出圈”的国际笑话。比赛期间一边倒的加油助威,决赛结束后对冠军陈梦的潮水般网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明明两位选手都在为国争光,为什么会遭遇天壤之别的对待?
来自“饭圈”的抹黑言论
我在科技特训营里介绍过,现在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以往,由于亲科技的理念,我们对正面现象分析得更多,但今天想要深入聊聊“饭圈”文化这个不太正面的新问题。
要先说明的是,现在所谓的“饭圈”文化和以往的粉丝文化有很大不同。
自邓丽君、“四大天王”等港台明星的大火,粉丝文化便早已有之。但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兴起之后,粉丝和偶像从单向崇拜变成了双向互动。借助网络平台,粉丝也围绕偶像逐渐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精细化的集体。集体内部层级分明,还有“固粉”、“提纯”、“虐粉”等一系列外人难以理解的运营手段,甚至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公司,于是“饭圈”文化就此出现。
不同于粉丝文化注重传播和包容,力图让更多人喜爱自己的偶像,“饭圈”文化往往强调排他性。比如 “饭圈”内部审核严格,严防外人渗透,各“饭圈”间还经常相互攻击,展现出了一种畸形的斗争状态,在外人看来啼笑皆非。
现在“饭圈”文化已然成为了网络和现实中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然而仅仅从道德制高点去评判是不够的,还应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社交平台所起到的作用。
首先,可以看出“饭圈”文化高度依赖社交媒体,而且网络也不只是简单起到“扩音器”的作用。
“饭圈”中不乏有钱和有才华的成员,但是他们仍选择在这一群体中寻找自我认同和归属感,可能源于生活和工作中感到的孤独与边缘化。社交媒体平台兴起后,这些原本孤立的边缘化个体得以因共同的“追星”行为而在网络中聚集。
又因为有归属感,他们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并且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至于“饭圈”甚至能通过集资和控评等方式反过来左右偶像的事业发展。
但更关键的是,“饭圈”文化容易导致严重的群体非理性行为。
以“饭圈”集体中常会出现的“回音壁效应”为例,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机制和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使得平台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在“饭圈”内部,由于对偶像的极度崇拜,群内互动带来的信念增强,以及对外部不同声音的共同排斥,成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被极大削弱,观点很容易趋于一致,某些极端观点也会被不断放大。所以,在“饭圈”文化中,阴谋论和污蔑抹黑等现象就经常会发生。
而且,当虚假新闻或极端观点发布之后,“饭圈”成员的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还驱动了平台的算法机制,形成加速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不良信息的传播。
此外,“饭圈”内部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也屡见不鲜。
例如为在圈子里能显摆一下,有的粉丝会花费数万元购买孙颖莎的签名卡。更有甚者,将网络暴力视为展现忠诚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手段,如最近孙颖莎粉丝对陈梦的抹黑行为。而且在众多“饭圈”成员的支持下,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还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正当性,更是变得肆无忌惮。
“饭圈”文化的泛滥无疑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常人会被逆淘汰,不得不远离社交媒体等讨论空间,理性声音被极端言论所淹没。而且,我们还需警惕社交媒体匿名性和无地域限制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某些隐秘网络社群对群内成员自杀倾向的强化,以及类似“厕妹”群体的网络暴力行为。
那么“饭圈”文化是否会长期存在呢?
在现有社交平台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我个人持比较悲观的态度。因为哪怕线上社会稳定了,人以群分的规律仍然存在。关键在于,“饭圈”这种小范围的、碎片化的排他性群体,是否会演变为拥有共同理念和广泛影响力的大社群。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团队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将那些感到被边缘化的个体——平时所说的“红脖”汇聚成了一个强大的支持群体。其策略核心在于,让这些人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美国出问题了。
这就是社会从线下到线上转移,新老社群组织方式更替时的典型场景:在线下社会,我们周围既有成功者也有失意者,失意者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但在线上社会,数千万失意者被跨地域地组织起来,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失意归咎于美国,这就是特朗普“让美国重新伟大”口号受他们欢迎的原因。
他的竞选团队还运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定制化的宣传信息精准的推送给特定选民,和现在社交平台的个性化推送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
面对“饭圈”乱象,立法者、执法部门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在采取行动。长远来看,我们呼吁社交平台应更多激励内容创作者追求专业深度,而不是去博眼球、博流量,从而让用户看到更多元化、高质量的内容。这即需要社交平台改进自身的推送机制,也需要监管者予以引导和约束。
但从更本质的层面,我们认为,现在的问题可能会推动社交平台的革命,催生出未来的社交平台。
我们常说,先进科技会带来先进文化。但先进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是科技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产物,要扬长避短,就需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离不开社交平台的创新,其前提是充分理解科技影响社会和塑造文化的本质规律。
线上社会的特征,我们认为是“物理世界坍塌,社会规则永存”,而线上社会也会遵循的社会规则,可以从《正义之心》一书中得到了解。
只有科技进步了,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我们才能看到科技的广泛应用,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规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我们在科技特训营中已做过多次深入探讨,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报名加入,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最后,做个小预告,8月24日,我将在北京举行一次线下活动,主题为“AI大时代:冲击、挑战与机会”。如果你有空,记得来看看,特训营学员还有优惠,长按下方图片报名,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推荐阅读:
600万粉丝!特朗普说绝不禁止TikTok,为什么会大反转?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全球十大社交网络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