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局最新数据出炉,我顿悟最好的教育是:一半一半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长大的过程,彼此感受到幸福,才是教育最好的状态。
富书作者:轮回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近日,教育部发布最新数据: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组数据:
2023年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小学抑郁检出率竟高达40%。
身为父母的我们,看到这两组数据无一不焦虑和纠结,一边是孩子充满压力和渺茫的未来,一边是被学习压垮了的孩子。
真的是躺平不甘心,卷又不敢卷,毕竟和学习相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尹建莉老师曾说:
“很多父母还停留在过去的高考思维模式下,目标是考出好成绩。
父母要与时俱进,升级版的教育目标是爱与自由,激活孩子的善和美。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诚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果我们把所有孩子都往考试一条路上赶,就会引起拥堵恐慌。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幸福的人。
父母若懂得教育中“一半一半”的智慧,自有好前程等着孩子。
一半狠心,一半共情
父母若不狠心,很多不忍心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只有父母“狠心”,藏起一半爱,教育才能发挥出功效。
犹太教育家沙拉是位特别“狠心”的母亲,她用“狠心”培养出了两位富翁儿子,一位优秀的女儿。
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写了一段她女儿的故事:
女儿16岁生日时,她原以为妈妈会给她准备生日大礼包,没想到只是薄薄的几张人民币,心里很失落。
在点餐时,女儿带着怨气点了橘子水一扎,苹果水一扎,鲍鱼面等十多个人的食物。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沙拉毫不犹豫地全部划掉,只点了两碗面。
女儿怒了,妈妈这么有钱,却对自己如此吝啬,她站起来,把凳子一踢,转身就要走。
此时的沙拉并不生气,她平静地说:
“妈妈知道你在怨我,我这么有钱却不给你花,可是女儿你知道妈妈在做慈善工作,一杯橘子水就是16支铅笔,妈妈不给你,是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学习的机会。”
说完,沙拉轻轻地拥抱女儿。
女儿愧疚地说:“妈妈,我以后要在你学校一边办个橘子水厂,另一边办一个铅笔厂,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若父母一直溺爱孩子,总有一天要为孩子包扎伤口。
正如教育博士詹姆斯·多伯森在《论家政》一书中所述:
“狠心惩罚孩子之后,共情孩子,并施以温情是相当必要的,这样等于告诉孩子,父母否决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孩子的行为。”
“狠心”的教育一针见效,而共情则像一股暖流流进孩子内心,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
记得有一次,孩子老师打电话说:“你孩子打了同学,还不认错不道歉。”
回家问起孩子,孩子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愿谈起此事。
我说:“我知道你和那位同学关系一直很好,你这样做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
孩子听了,倔强的神情立马软下来,原来那位同学用脏话骂他,警告无果后,他就动手了。
我庆幸没有直接指责孩子,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能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及时给予孩子安抚,孩子也能以好的态度面对问题。
人大老校长吴玉章曾说:“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严和爱相结合。”
父母在教育上不“狠心”,很难教育出成器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过于“狠心”,又会让孩子缺乏关怀和爱。
而智慧的父母会带着“狠心”历练孩子,让他们日后能经受得起社会的捶打,又会共情孩子,让孩子觉得家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
一半管教,一半放手
看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堵透风的墙,既能遮风挡雨,也能透过风、透出光。”
管教太严,孩子会在密不透风的墙内窒息;太早放手,又怕孩子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反而促其夭折。
聪明的父母,早早就学会了一半管教一半放松。
朋友的儿子小志很优秀,留学归来就职于国内知名企业。
孩子的优秀主要因为朋友“收放自如”的培养方式。
小志在四年级前,朋友是“全程陪护”模式,陪阅读,陪玩,陪写作业。
朋友说:“没有天生自觉自律的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督促,四年级前是孩子养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习惯养好了,以后就轻松了。”
小志上五年级时,朋友从“全程陪护”模式切换到了“顾问”模式,只有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她才会出现。
中考后,毫无悬念,小志被重点高中录取了。
因为学校离家远,他们选择了寄宿制,我常打趣地对朋友说:“这下你解放了。”
可有一天,朋友神色凝重地告诉我,她搬家了,在儿子学校附近租了房子。
问其原因,原来小志受宿舍同学影响,迷上了手机,她刚刚发现端倪,要立马去掐断。
朋友的果断拯救了儿子,就这样她又陪了儿子三年,直到金榜题名。
没有天生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在“管”与“放”之间教育出来的。
一味地严管和撒手不管,都是极端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孩子。
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努力,这是对家长智慧的一种考验。
李玫瑾教授曾说:“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时不管,不该管时瞎管。”
同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朋友女儿小时候画画有极高天赋,8岁时,随便找一张图片,她都能把上面的字和画,模拟得惟妙惟肖,但女孩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顺其自然,疏于培养,长大后泯然众人。
因为从小缺少管教,女孩成年后抽烟刺青,无所事事,对什么都不屑一顾。
父母意识到孩子该管了,可已经来不及了,孩子我行我素,根本不听。
父母的彻底放手不但扼杀了女孩的天赋,还让女孩的人生步入了不归路。
在《管教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了要放手,孩子有选择属于自己天空的权利。”
对孩子的教育,放手但不放任,该管时不手软,不该管时洒脱放手,张弛有度,才能培养出优秀懂事的孩子。
一半培养,一半随缘
前几天,看到一个特别心痛的视频:
一位38岁的妈妈,凌晨4点辅导孩子作业,被气死了。
视频中的她一边大吼一边拍打着孩子,她扇自己耳光,还撕了孩子作业,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
评论区有很多人说这位妈妈情绪不稳定,孩子太可怜。
可身为父母的我们,谁没有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崩溃过。你苦口婆心,一字一句地讲,孩子依然一点都听不进去,你觉得特别简单的题目,但孩子就是理解不了。
你觉得是孩子不认真,没努力,可很少有父母想过,孩子也许已经用力去学了,他可能是真的听不懂。
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往往是因为期待太高。我们生来普通,却对孩子抱有一颗“不平凡”的心,每一位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止于此。
而现实是有些孩子生来就是小草,再怎么努力也长不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伟人,但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小草和大树没有优劣之分,不应期望每一棵小草都长成大树,但小草同样无愧于大地和春天。”
是呀,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
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特级老师,桃李满天下,培养出很多名校学子。
他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学习成绩却都很一般,但他并没有像别的父母,给孩子疯狂补课。
他说:“我已经很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了,孩子也很用力,可孩子生来资质平平,又何必折腾孩子,为难自己。”
后来,老师女儿上了护校,毕业在当地医院当护士,儿子在跑出租车,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老师还打趣地说:“我出门有人接送,生病有人管,日子过得好着呢。”
很喜欢电视剧《人世间》里的一句台词:
“如果你的孩子出类拔萃,那你就让他展翅高飞,如果你的孩子资质平庸,那就让她承欢膝下。”
孩子的学习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没必要以成绩作为最终目标来强求孩子,更不必为此而焦虑。
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是普通人,放弃那种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执念,心态就会从容不迫。
父母注重养育过程,孩子享受学习过程,才是教育的根本。
林清玄说:
“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
孩子只有爱一件事,才不会觉得苦和累,才能从中体会到幸福感和价值感。
倘若父母在教育中把握好度,“狠心”中带点温情,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孩子终会保持自己心中的热爱,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长大的过程,彼此感受到幸福,才是教育最好的状态。
点个在看,愿你的孩子能追求卓越,也能接受平凡,做个幸福的人。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