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不想再瞎卷的人,我有3个建议帮到你

不想再瞎卷的人,我有3个建议帮到你

10月前
人人都说卷不动了,不想卷了,有没有办法逃离这个怪圈?
当然有。
但有一个概念要先明确,单位时间价值。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的一分钟和高手大佬的一分钟,谁更值钱?
同样都是一分钟,你干一分钟的工作能产生的价值,而高手大佬一分钟打个电话能产生的价值,必然差异巨大。
这是自己不努力吗?如果单论工作时间来看,你比大佬可努力多了,996都干出肺结节了,可为什么大佬能够轻轻松松搞定的事情,谈定的客户,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搞不定呢?
因为根本问题不是时间的数量,而是时间的质量。
就像很多人去卷,卷的都不是单位时间价值,而是单位时间,这是最大的误区。很多人卷着卷着卷不动了,觉得好累好疲惫,但又赚不了多少钱,同样也是因为他卷的不是价值,而是时间。
而堆量才是最低效的做法,因为门槛最低。看上去干得很辛苦,其实都是在瞎卷。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说3个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用你的低价值时间去兑换别人的高价值时间。
写得有点绕口,换个说法大家就懂了。
比如,你可以用你的10倍时间,去换大佬的1倍时间,这都好过你用自己的100倍时间去蛮干。
那有人肯定要问了,凭什么大佬愿意用他的1倍时间和我做交换呢?大佬看得上我吗?我有什么价值能够被大佬青睐呢?
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记住,大佬首先是个人,不是完美的神。
是人,就有弱点,就有需求;是人,一天也就只有24个小时,不会凭空多出1个小时来;是人,也有自己顾及不到的地方。
但好就好在,拥有高价值单位时间的人,往往愿意为那些低价值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支付成本。
因为在大佬的思维框架里,同样的单位时间,一定要用在更高价值的事情上去,反而要避免被低价值的事物耗费心力。因为一旦被过多牵扯在低价值的事情中,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亏,分分钟亏了几十万的感觉。
这就叫损失厌恶心理。
比如大佬来开一个高端峰会,到达酒店了,大佬不会亲自去停车,一定是自己请司机去停或者给小费让酒店门童帮忙停车。
因为自己停车肯定要耽搁不少时间,有这个时间大佬还不如跟参会的专家嘉宾打个照面寒暄寒暄,联络一下感情,说不定就能聊出一些合作机会。但拿这个时间去停车,除了可能找不到车位受一肚子气以外,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而此时你如果是那个帮大佬停车的门童,拿到的小费可能比你三天的工资都要多,但这个事完全合理。
因为对大佬而言,他花的这个钱是随便洒洒水,但节约了自己十几分钟的宝贵时间。对你而言,你只花了本来就无聊的十几分钟站班时间,却赚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而这笔钱你可能站一个星期的班都赚不回来。
这就是双方都满意的双赢结局,而让这件事顺利发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第一,你拿捏到了大佬对于停车这件事的损失厌恶心理;第二,大佬愿意为帮忙停车这件事支付价格。
这个例子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工,只要你想向上爬,想获得更高层级的人的帮忙,就要记住,一定要拿捏住高价值的人的损失厌恶心理。
他们所厌恶的损失,很可能对你而言不算什么,反而你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来弥补他们的这种损失,从而给自己换来更高的价值增量。
这就是聪明的价值交换。
还是回到前面那句话,学会用你的10倍时间,去换大佬的1倍时间,这都好过你用自己的100倍时间去蛮干。
理解透了,很多事情都会非常轻松。
第二,不要堆量,而是用单位时间换思考空间。
几年前有个概念很火,叫1万小时定律,说的是只要你铆足劲干一件事,长久坚持下去就会成为万里挑一的专家。
可后来这概念没什么人提了,为什么?
因为大家渐渐发现这个定律是有bug的,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要我说,这是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因为1万小时定律直接跳过了“为什么“,进入了“怎么做”,可你连为什么要花1万小时干这事儿都不知道,就好像没有目标的迫击炮,炮弹威力再大打到水里也是白搭。
比如我公司以前有个年轻设计师,当时就是信了这条铁律,每天在办公室精进自己的PS修图功底,那段时间加班积极性可高了,力争成为办公室里修图最快最多最好的人。
结果过了不到一年,AI出来了,老板发现以前设计师卷了无数个小时练就的画图技巧,AI两个小时就能搞定,而且比人画的还好。这种降维打击一下子就让这个设计师的“1万小时练习”通通作废。
而我另一个同样也是做设计的朋友,他的思考方向就不一样,他很早就发现现阶段AI擅长的是动手,而不是动脑。
于是他花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去看不同风格的艺术插画作品,去钻研和调和AI的提示词。他仅仅把AI当做一支高效的画笔,但画面的构思,艺术风格,图片所传递的信息,通通由自己这个“大脑”来想。
渐渐的,他工作产出的质量越来越高,作图速度也越来越快,后来老板给他成立了一个AI团队,专门招那些擅长动脑的设计师,而不是人家要他画啥就画啥的美工。如今他们这个团队5个人的工作产出,已经顶得上外面一家50个人的设计公司。
这就叫用时间换空间。用你的单位时间,换取你的深度思考空间,从而反向提升你的单位时间价值,最后对那些单位时间价值低的人造成降维打击。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一向反对凡事都去堆量的做法,因为这是最简单粗暴又不动脑筋的做法。
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只有建立在目标正确的基础上才会成立。你只有在对的事情上堆量,才会收获正向激励的复利效果。反之就是浪费资源,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就像很多人觉得自己加班多,加班累,但很少有人思考过如何避免加班,如何优化流程,如何借助过往经验,如何用巧劲来提升效率。
同样一件工作,你用轻巧的办法去完成,和你用笨重的办法去完成,对老板而言没有区别,因为老板要的是你在周五之前能够完成。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从结果反推过程,想达到已知的结果,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一步步反推去查漏补缺,构成自洽的流程路径图。
而不是从自我认知出发,能不能达到这个结果,不知道;走这条路会不会踩坑,不晓得;老板是不是这个意思,全靠猜。
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应不应该动手,就不要动手,先停下来想。用本来要动手的时间,先去换一段你深度思考的空间。
哪怕一开始你动手比别人慢了,后面都能靠正确的思考来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在有延展潜力的小事上,多花一点时间。
什么叫延展潜力?
就是你以为这不过是个A,结果它能延伸出BCDEF很多东西,看似是个小事,其实可以是个大事。
比如我最近看了徕芬吹风机创始人叶洪新的采访,就很有感触
叶洪新说自己以前干淘宝客服干了好多年,亲自接待过10万个客户的咨询和投诉。这段经历对他后面创业去抓准用户需求,开发产品都非常有帮助。
想想看这也合理。
客服这个工作离用户最近,能够接受用户第一手的购买和产品使用体验反馈。从用户网上下单开始到后面收货换货退货,整个流程的每一道环节,他都要经历参与,都有新的经验需要学习。
而做过电商的都知道,用户下单并不代表着销售结束,相反这才刚刚开始。
花钱投广告吸引新用户根本不难,难的是成为你品牌的新用户之后,如何让他们转化成忠诚的老用户。这个环节做得好,就是你最大的现金牛。因为激活一个老用户去不断复购,比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要低得多。
很多表面看似简单枯燥,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你多花一点时间琢磨一下,是能有不一样的新发现的。
至于这些新发现能有多少,完全取决于你整体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了,再简单的事情也能提炼出复杂深刻的道理。
就好像都是挑水,扫地僧可以通过挑水来训练自己的内力,但初出茅庐的菜鸟只能把挑水当做师傅安排的日常杂活儿。
同样的,我让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新人,和一个做电商七八年的老兵,都去干一天客服,最后结果也肯定大不一样。
新人只会觉得枯燥无聊,自己985211毕业,干这种陪人聊天的事情简直大材小用。
但电商老兵就会对收到的投诉进行分类,对投诉的客户进行分类,甄别出哪些意见对改进产品有帮助,哪些意见纯粹就是抱怨,然后整理一份优化文档给到部门同事。
因为老兵有经验,知道“客户投诉”在电商行业的重要价值,所以他会重视。这既是自我巩固,也是再次学习。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有经验了,有年资了,就不屑于做以前做过的事情。
适当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那些曾经没有做好的工作,如果现在的自己重新做一遍,是不是有新的感悟?那些过去没看懂的书,现在再看一遍,是不是有新的收获?那些没听明白的前辈建议,现在再设身处地重新想想,是不是一下子豁然开朗?
与其不断追逐新的事物和概念,不如在过去没理解没做好的老事情上再花一点时间。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不得不卷,你也不要瞎卷,而是多在单位时间价值上作文章。即使客观环境再恶劣,也总有聪明的办法让自己高效渡过难关。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共勉 =)

- END -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我们

作者:张良计。一个左手干货,右手鸡汤的真性情 Boy,本文来源于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

愿你的生活和爱情,如你所愿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向上的晓哥

相关新闻

建议你做个厚脸皮的人致很累很累的你:人到中年,不想透支自己,千万记得做这3件事参加国际竞赛不想盲跟风,3个维度帮你选择最合适的赛事项目!做出境游的人不想再当供应商了这种家庭里长大的人,建议你“无情”一点性格太软的人,建议你疯狂做这件事!性格太老实的人,建议你疯狂做这几件事!如果有50万,我建议你移民这3个国家!没时间运动的打工人,强烈建议你多做这个三个建议告诉你为什么年轻人应该多投资股票让你人生开挂的3个细节AI芯片的潜在颠覆者:你不想再用GPU6个建议,找到「适合你」的咨询师关于女性的12项数据,第3个你肯定不知道喝牛奶拉肚子的人,科学家想劝你再多喝点牛奶最显一个人层次低的3种行为,希望你一个都没有我是保研的学生,现有两个方向的导师可以选,老师你建议我是选骨科好呢?还是消化内科呢?钱是有灵性的,这3个聚财方法,让你越来越富有茅台的三个“笨人战略”,你是否能学?丨大师营发明这道菜的人,撒旦背上都得纹个你一个麻省招生面试官的亲述:3个录取MIT本科的故事,告诉你什么才是打动名校的重要原因!研究穿搭10年以上的人告诉你,穿衣的底层逻辑就3点复旦哲学教授解读“躺与卷”:人不是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这5个让人变丑的睡眠习惯,你有几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